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权利:992】 潘�的稿子

美国式石油地缘政治把人类带到增长极限

何必

据新华社92日消息,由于天气预报说登陆美国的"古斯塔夫"飓风开始减弱,国际市场原油价格1日出现较大跌幅。1日是美国公共假日劳动节,美国市场常规盘交易休市。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欧洲电子盘傍晚交易中,10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较前一交易日跌4.70美元,至每桶110.76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10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1日下跌4.32美元,收盘报每桶109.73美元。分析人士称,"古斯塔夫"飓风无疑会影响墨西哥湾一带的钻井平台和炼油厂,但石油市场对飓风的反应并不如预想的大。交易咨询公司卡梅伦·汉诺威的一份报告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美元坚挺、消费需求下降以及石油市场近期持续低迷。此外,美国汽车协会1日发表的数据显示,美国全国汽油平均零售价略降至每加仑3.686美元。717日美国汽油零售价曾达到创纪录的每加仑4.114美元。 1日纽约商交所电子盘交易中10月份交货的取暖油期货下跌12.65美分,至每加仑3.0654美元;10月份交货的汽油期货下跌11.85美分,至每加仑2.7357美元;10月份交货的天然气期货下跌44.9美分,至每千立方英尺7.494美元。(200892日财经网)

现如今,石油价格已经弄得地球人神魂颠倒五迷三道不着四六的。起伏不定说变就变的价格,闹得神经兮兮的,不知道这个劳什子会爆出什么样的花活来。

王未名发来BBC和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20080621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2:50北京时间 06:50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各国领导人抵沙特参加"石油峰会"

沙特担心油价高涨会造成严重后果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英国首相布朗等各国领导人赴沙特准备参加该国主办的石油国际会议。

这次在吉达举行的会议主要目的是让产油国家和石油消费国家就油价居高不下的问题交换意见。

目前在每桶140美元关口徘徊的油价,已经使得许多石油消费国家的经济雪上加霜。

对于油价在去年翻了一番,产油国家说是石油投机者在期货市场哄抬价格的结果。

但是石油消费国家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石油生产国家增加产量应该可以压低石油市场价格。

这次的会议也为中国提供了一次辩解的机会。西方石油消费国家时常指责中国为争取石油来源,在国际市场上大手笔抢购,从而抬高了油价。

但是在周五(620)宣布提高能源价格的中国则认为西方的指责不公平。中国说,其国内能源消耗大部分是用作生产外销,供应这些指责中国的西方国家市场。

产油国家也对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和说法感到不满;例如英国首相布朗就打算劝说产油国家在风能、太阳能等等替代能源方面增加投资。

但是产油国家认为,这是消费国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部分产油国家就指责消费国家不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反而指责产油国家生产不足。

这些产油国家说,这简直是剥夺他们的天然资源。他们也指出,美国本身尚有相当的石油蕴藏,但是美国基于本身战略利益,却并不打算开采。

石油消费国家还大力鼓吹废除燃料补贴,这也惹怒了一些较为贫穷的国家。他们说,西方国家是"双重标准"

他们辩说,西方国家人均收入高,所以燃料和能源开支所占比例较低。如果贫穷国家实施市场机制,按照人均收入来看,根本无法负担能源支出。

虽然如此,这次会议的东道主沙特仍希望产油和消费之间能够各让一步,以免拖累了世界经济,让1970年代石油危机造成经济萧条的历史重演。

当年虽然消费国家的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是石油消费量的下降导致"回马枪效应",最终也使得产油国家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

习近平倡导中国新能源观

呼吁携手抑制油市过度投机

【本报讯】出席沙特阿拉伯国际能源会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倡导中国的新能源安全观,并呼吁世界各国携手抑制市场过度投机。

中新社报导,习近平指出,一段时期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全球经济出现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对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都是严峻挑战。全面把握和合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包括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话和合作,综合采取措施。

习近平说,能源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他提出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包括:

—加强能源出口国和消费国的对话和沟通,促进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维护合理的国际能源价格,满足各国发展需求;

—加强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提高能源节约能力,推动洁净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技术合作;

—携手维护能源生产国的局势稳定,抑制市场过度投机,确保国际能源通道安全和畅通,推动形成长期稳定的能源生产、运输、消费格局。

新华社引述习近平的话说,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中国的能源主要靠国内供应,多年来能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近年来,随著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能源消费增长较快,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人均石油消费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进口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7%

他表示,今年620日,中国调整了成品油价格,将有利于增加国内成品油供给,保障市场供应,并促进石油资源节约。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国际能源合作负责任的积极参与者,将努力为促进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则更是对现如今的经济困境喋喋不休。其中,石油自然是罪责难逃。

这次,狼真的来了吗?

| | | 2008032513:36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有个宏亮的声音警告说,人类活动最终将把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人们的悲观预言一次次被证明是错误的。每一次,都会发现新资源、新技术,推动社会继续发展。

如今,这种古老的担忧再度萦绕人们的心头。

尽管马尔萨斯预言的灾难目前看来还不致发生,但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预测的资源短缺情况如今却比这家研究机构1972年发表《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of Growth)以来的任何时期都更为明显。石油、粮食、铜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有些甚至在本月创出了历史新高,这都是供应增长难以满足需求高涨的最新迹象。罗马俱乐部是一个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的民间智囊团,它汇聚了学者、商业领袖、公务员以及政治家等众多人士就各种各样的全球性问题进行商讨并研究对策。

全球人口在继续增加,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0亿,高于目前的66亿,而各国也在变得更加富有。食物、水、金属和能源的人均消耗量都增加了。在分别拥有13亿和11亿人口的中国和印度,中产阶级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他们像发达国家的人们一样,开始注重高蛋白饮食、越来越多地乘坐消耗汽油的交通工具,也喜欢上了各种电子产品。

广告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对资源的需求量迅猛上升。如果供应跟不上这种步伐,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上涨,富国和穷国的经济都会受到牵制,一些人甚至担忧这会引发暴力冲突。

一些存在大量需求的资源目前并没有替代品。18世纪时,鉴于木材供应减少,英国转向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对于耕地和淡水而言,并不存在这样的替代品。

为了遏制全球变暖,需要限制煤炭等资源的使用。大多数科学家表示,煤炭燃烧时排出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而食物消费量的上升则使现有的耕地和淡水资源捉襟见肘。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主任、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就是全球贫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说,在我们目前生活的时代,技术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标准,富裕国家人们的寿命几乎都能达到80岁。这不仅意味着我们现在的经济活动数量很大,也意味着经济活动还有大幅增长的潜力未能释放。他表示,如果没有新的技术,世界不能保持这种增长水平。

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已经令美国人苦不堪言。尽管近几日原油价格有所回落,但决策者和业内人士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这并非暂时性的价格上涨。其中一些专家预计,石油和其他商品将长期维持上涨趋势。

今天的可怕预期也可能同以往一样,只不过是杞人忧天。

丹麦统计学家比约恩•隆伯格(Bjorn Lomborg)认为,全球变暖问题被刻意夸大了。他说,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富裕,消耗了越来越多的资源,我们的确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但聪明才智会解决额外资源的使用问题。

全球合作的加强可能会消除一些局限性因素。在某些国家短缺的资源在其它国家却可能非常丰富。新的作物品种和更好的灌溉技术可能会将今日的不毛之地转变为富饶的沃土;低成本的脱盐技术和将电力从人迹罕至但阳光或风力充沛的地区输送到居民区的技术突破也会为人们带来曙光。

过去,经济力量会催生解决方案。资源稀缺会导致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最终会带来节约和创新。19世纪时,鲸油是普遍使用的照明燃料。19世纪中叶,鲸油价格大幅上涨,人们开始寻找其他照明方法。1846年,亚伯拉罕•季斯纳(Abraham Gesner)着手开发煤油,这是一种更加清洁的燃油替代品。到19世纪末,鲸油的价格已经低于1831年时的价格。

相似的一幕可能会再度发生。但这次仅依靠经济力量本身可能不足以解决问题。在美国和中国这种存在巨大差别的社会,为鼓励高效利用而提高水价同样都会面临巨大的政治阻力,尤其是来自农民的反对。在边界地区,像水这样的资源需要共享时,定价常常会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食品补贴计划减少了涨价推动变革的可能性。

这令一些过去对《增长的极限》一书的描述持怀疑态度的经济学家也深感困惑。30年前,当约瑟夫•史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还是一名年轻的经济学家时,他曾坦率地说,还没有什么很有说服力的案例,说明我们中短期内会遭遇能源耗尽带来的问题。

如今,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担心的是油价还不够高,不足以让人们减少用油从而降低碳排放,他还对人们往往仍能免费消费水等重要资源感到忧心忡忡。"由于市场信号缺位,无法通过市场的力量解决这些问题,"他说。"如何能让那些免费用惯了某些东西的人开始为其付钱?这真是件难事。如果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像现在那样被他人努力模仿,这个世界可能将无法承受。"

《增长的极限》一书的作者之一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Meadows)说,这本书在其论及的一个方面可能太过乐观了。该书的作者们假定如果人类停止伤害自然环境,大自然将会慢慢恢复过来。米都斯说,几个气候变化模型已显示,一旦过了临界点,"即使你停止损害",环境灾难可能也将无法避免。

世界目前面临的一个危险是,各国政府不会寻求通过全球合作来遏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会致力于在全球资源中为本国攫取更大的份额。

中国一直在为非洲的开发提供资金,一些美国官员认为,中国此举是在为其染指非洲的木材、石油和其他资源铺路。而一度坚定支持缅甸民主运动的印度,最近也与这个军政府统治下的资源富国签署了几项贸易协定。中亚几个政局不稳但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则一直是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国争相讨好的目标。

对自然资源的渴望会变成一场赤裸裸的争抢。美国东南部一场历史罕见的干旱曾使亚拉巴马、佐治亚和佛罗里达等州围绕亚特兰大郊外一座联邦水库爆发激烈的争夺战。而印度塔纳塔克邦和泰米尔纳德邦对库威里河水资源使用权的旷日持久的争斗在1991年导致25人死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德华•米盖尔(Edward Miguel)和纽约大学的尚克尔•赛提纳斯(Shanker Satyanath)及欧内斯特•瑟金提(Ernest Sergenti)这三位经济学家发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国内冲突总是与降水减少相伴出现的。以塞拉利昂为例,该国1990年降雨量大幅下降,次年便陷入了内战。

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已在持久改变着世界的经济面貌,从全球资本的流动到制造业的选址等不一而足。但这仍是两个消费胃口不断扩大的贫穷国家。

位于印度中部的那格普尔曾享有印度环境最佳城市的美誉。但在过去10年中,这座城市的人口已经从170万增加到大约250万,而印度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目前至少有40座。那格普尔现在满大街的汽车和摩托车鸣笛声响成一片,周围就是悠闲漫步的家畜,交通一团糟,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浓厚的污浊空气下。

32岁的牙医萨潘•伽吉布(Sapan Gajbe)正在那格普尔一座大型购物中心选购空调,他说,有时自己看到什么喜欢的就会买下来。一个月前,他刚花9,000美元购买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一辆Maruti Zen牌紧凑型轿车。

2005年时,中国的每千人轿车拥有量为15辆,接近日本1963年时每千人13辆的水平。目前日本每千人拥有447辆轿车,全国的轿车保有量为5,700万辆。如果中国达到日本目前的水平,其轿车保有量将达到5.72亿辆,仅比全球目前的轿车总保有量低7,000万辆。

中国目前每天消耗790万桶石油,美国的人口不足中国的四分之一,但每天的石油消耗量却达2,070万桶。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首席执行长詹姆士•马尔瓦(James Mulva)对分析师们说,石油需求将继续上扬,但会受到供给的限制。他不认为美国的原油日供应量能超过1亿桶,因为没处去找这么多原油。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杰夫里•弗兰克尔(Jeffrey Frankel)说,别听罗马俱乐部的那一套,人们很有可能会转而采用其他能源。他说,世界能够逐渐适应石油产量逐渐下降的局面,一方面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会更多采用核能、风能和太阳能,虽然这一转变过程是漫长和艰辛的。

但水资源却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人们除了节水外没有其他方便选择。海水淡化目前依然成本高昂且耗能严重。在全球许多地方,水价通常过于低廉。农业是第一耗水大户,但农业用水的价格却是最低的,有些农民根本不交水费。

在美国加州,这方面对农场主的补贴已成了一个充满争议的政治问题。中国的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5%,但中国农民却几乎不用交水费。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图片

庞德荷(Pondhe)是孟买东部一贫瘠高原上的村庄,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吃水对这里的村民来说还不是问题。也正是从那时起农夫们开始用柴油水泵将水更快地抽到更远的地方。在这里种了40年地的瓦桑特罗•瓦格拉(Vasantrao Wagle)回忆说,当年,到雨季时水井里的水常常漫出来。而现在井水已低于地表10英尺,旱季时更低。他说,即使下很多雨,村里水还是不够。

在炎热的中国华北地区,地下水供应也在不断减少。在北京,水位下降了几百英尺。在邻近的河北省,面积曾经很大的白洋淀不断缩小,能够幸存到现在主要归功于政府从黄河引水的努力。

气候变化也很可能加剧缺水问题。英国政府关于全球变暖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不断变化的天气模式所产生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全球范围内水资源分布的变化以及季节性和年度变化传递给人类。非洲部分地区、中东、南欧以及拉丁美洲都会遭遇严重的缺水问题。这项研究是由尼古拉斯•斯登(Nicholas Stern)牵头进行的。

点击下图浏览相关报导──

《北京郊区缺水状况日益严重》

中国的农民需要水,因为中国需要粮食。中国的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在1998年达到了4.414亿吨,但之后再也没有达到过这个水平。在中国北方,海水渗入枯竭的蓄水层,使得一些土地面临变为盐硷地的危险。非法占用农业用地的现象随处可见。中国政府去年宣布,不会让可耕地面积低于1.20亿公顷(合2.96亿英亩),并表示将加大土地使用法规的执行力度。

农业用地紧张令政府面临艰难的抉择。在1998年发生洪水灾害后,中国开始要求农民放弃耕地,植树造林,并对这些农民给予一定的补偿。这个"退耕还林"项目旨在扭转森林面积减少和水土流失的局面,这两个问题往往加剧了洪水的肆虐。去年8月,中国因对农业用地的需求以及成本问题停止了对这个项目的推广。

发展中国家对肉类及高蛋白食品的日益青睐增加了饲料的需求,提高了饲料的价格。萨斯喀彻温省化肥生产商Potash Corp.的首席执行长威廉•道尔(William Doyle)说,全球有数亿人正在转向蛋白含量更高的食物,对食物的全球竞争是人类面对的一个新现实。

马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地理学家瓦克拉夫•斯密尔(Vaclav Smil)称,每产出一磅猪肉需要消耗近10谷物,产出一磅牛肉所需谷物量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斯密尔对食物、能源和环境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猪肉是中国人的主要肉食。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的数据,中国从肉类和其他动物食品中获得的热量自1990年以来提高了一倍多。但是与台湾相比,中国大陆的人均猪肉消费就相形见绌了。如果要赶上台湾,中国大陆的猪肉年消费量需要增加110亿磅,相当于美国人六、七个月的猪肉消费量。

罗马俱乐部1972年发出的警告在全球引起了共鸣,因为当时正值油价飞速上升之际。美国石油产量 顶,令外界担心能源会发生供不应求的状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开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海外石油产量不断上升,石油价格也随之降了下来。

不过眼下局势发展似乎有所不同。迄今为止,石油行业还没有发现新的大型原油区块。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消费者削减消费量,否则价格很可能持续上升。税收是抑制消费者需求的手段之一。比如,西欧和日本的燃油税高于美国,那里的人均消费量也要低得多。

新技术有助于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农业、脱盐技术以及清洁发电等技术的进步都对此有所助益。

经济学家史蒂格利茨表示,消费者最终必须改变自身的行为,而且调整的幅度要远远大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短缺后的调整。他说,世界各国或许要重新思考一下对经济进步的定义以及衡量标准了,目前还是以产量和消费的增加为基准的。

在过去几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证明它们可以适应能源紧张的局面。但是历史上却满是饱受马尔萨斯危机煎熬的社会范例:中美洲的玛雅人、美国西南部的安纳萨吉人(Anasazi)以及复活岛(Easter Island)上的人们。

当然,这些社会缺乏现代科学技术。不过,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兰德(James Brander)说,他们无法战胜资源困难的境遇表明了"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有多么危险。布兰德对复活岛进行过研究。

布兰德说,我们需要认真地研究经济数据并思考一下:根据我们现有的消费量、我们所知的经济活动以及我们对价格信号的了解,什么才是真正可行的方案?

事实上,英格兰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为我们带来的真正教训并不是世界注定要灭亡,而是保护人类生生不息需要理智的分析,以及坚定的行动。回顾英格兰的历史,鉴于当时发生的瘟疫和饥荒,马尔萨斯有足够的理由产生这样的疑问:人类社会是否注定要在幸福与悲惨间永久的徘徊。他能够对这种"永久的徘徊"进行分析就使得他以及他所处的时代与英格兰之前的历史分道扬镳。而且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也意味着,自那之后的世界就不太可能像马尔萨斯预期地那样发展了。

Justin Lahart / Patrick Barta / Andrew Batson

……………………

美共和党参议员敦促停止增加石油储备

| | 2008043015:11

正当美国白宫和国会为缓解不断创出新高的油价压力而忙得焦头烂额之际,布什总统和所属共和党的议员之间却出现了意见分歧。

美国卡车司机近日集会抗议油价过高,次日16名共和党参议员呼吁立即停止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的做法。在得克萨斯州共和党参议员哈奇森(Kay Bailey Hutchison)的牵头下,参议员们向布什致函,信中指出"目前形势严峻"。

有望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亚利桑那州参议员麦凯恩(John McCain)以及部分民主党参议员也表示支持这一提议。

北达科他州民主党参议员道根(Byron Dorgan)周二表示,他提议停止现行的当油价高于每桶75美元时买进石油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的做法,这一提议有望获得三分之二参议员的赞成,进而使总统的否决无效,因为目前已有51名民主党参议员和16名共和党参议员以及麦凯恩表示支持。道根说,这能使总统的否决无效。

道根办公室的一位官员表示,道根可能会趁美国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提出再授权案之际,将该提议作为修正案附加到其中。

布什反对限制增加石油储备的做法。他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重申了自己的立场,指出美国每天买进的用于储备的原油量只占全球需求的0.1%,不足以改变市场上的石油供需关系。

布什说,我已经对形势进行了研究,我认为这不会影响价格。他说,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符合国家利益,以防国际原油市场可能出现重大波动。

以往油价上涨时,有关终止增加战略储备的提议就会被频频提出。随着油价继续保持在每桶近120美元的水平,这一提议又浮出了水面。

目前,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为7.013亿桶,为历史最高水平。白宫希望到9月底前,将战略石油储备增加到7.270亿桶,达到其储备能力,并最终将储备能力提高至15亿桶,以防范潜在的石油供应动荡。

众议院发言人、加州民主党议员佩洛希(Nancy Pelosi)上周说,停止增加战略石油储备将使每加仑汽油价格下降524美分。

虽然战略石油储备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布什周二将关注点集中在能源政策上。他说民主党忽视了这一问题。布什表示,开放阿拉斯加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ANWR)用于石油开采,将使石油日产量增加约100万桶。

民主党议员因担忧石油开采带来的环境影响一直反对开放ANWR,因此这一提议在国会恐怕难以获得支持。

与此同时,布什政府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将北极熊定为联邦法律中濒危物种加以保护。国会在2006年首次提出这个提案,但很多石油公司担心这会对开采阿拉斯加石油带来更多的限制。

Henry J. Pulizzi / Siobhan Hughes / Ian Talley

……………………

油价年内或飙升至每桶150美元

2008050716:41

越来越多的石油市场观察人士说,因油价不断飙升而恼火的美国选民今夏可能会面临更为糟糕的状况,因为从尼日利亚动乱到俄罗斯石油产量下滑等诸多不利因素可能会推动基准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50美元。

周二,美国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再创新高,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结算价报121.84美元。该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今年迄今已累计上涨27%,这一价位较通胀因素调整后的19804月所创前历史高点超出了17%。目前油价已较上年同期上涨了96%

相关报导

俄罗斯石油减产刺痛市场神经

国际能源署对全球能源前景敲响警钟

IEA:高油价开始抑制需求

眼下油价势不可挡的飙升令一些分析师发布了更为悲观的价格前景预期。曾经预见到当前涨势的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指出,全球市场可能最早在今年10月时就会面临油价的暴涨,届时油价将从眼下稍高于每桶120美元的水平跃升至150-200美元区间。

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Dallas Federal Reserve Bank)能源经济学家斯蒂芬•布朗(Stephen Brown)说,这股涨势可能会把油价推至史无前例的高位,甚至超出美国内战刚结束时的油价水平。他估计,油价保持在每桶150美元的水平上可能会在第一年内吞噬美国约1.8%的经济产值,并在第二年进一步抵消1.5%。而美国第一季度折合成年率的经济增速仅为0.6%

在加油站,原油涨至每桶150美元时就意味着汽油价格将突破每加仑4.50美元,这将为美国的汽车生产商、航空公司以及公用事业带来更多压力。这也有可能给华盛顿政界人士的争论火上浇油。在4月份,普通汽油的均价为每加仑3.46美元。

石油行业观察人士说,大多数迹象表明油价将持续上涨。尽管有人称,是投机者为对冲美元的持续走软而推动油价走高,但是自4月第一周以来,美元兑欧元已累计升值大约2%,同期油价仍然上涨了10%

更加不同寻常的是,油价仍能在美国市场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保持上涨势头。2月份美国石油需求降至每日1,970万桶,较2007年日均需求水平低100万桶。美国政府面向消费者推出的1,52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刺激计划或会推高该国石油需求,进而可能令全球石油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雪上加霜。

分析人士称,能够压低油价的主要因素有全球石油需求骤减,或者国际投资者从大宗商品市场突然撤离等。

Cambridge Energy Research Associates的董事长丹尼尔•尤金(Daniel Yergin)说,现在不是一只妖怪被放出了瓶子,而是100只妖怪被放了出来。尤金一贯以油价下跌的乐观预期而闻名,如今他的公司表示,油价在年内可能会上涨至每桶150美元。

尤金说,全球石油闲置产能不断降低仍是油价高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测,眼下全球的原油安全缓冲──即在危急关头可以迅速被开采出来的原油量──大约是每日200万桶。这仅仅是全球日需求量的2.3%,而且几乎所有缓冲储备都集中在一个国家──沙特阿拉伯,这使得全世界石油市场很容易受到政治或其他问题的冲击。

随着全球各大产油国不断传出令人沮丧的消息,石油市场也变得更易波动。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的老牌成员印度尼西亚近日表示,它或许会在明年退出欧佩克,因为它的石油日产量不断下滑,已经降至20世纪90年代初顶峰时期(日产量170万桶)的一半以下。印度尼西亚自2004年以来一直是石油净进口国。

在尼日利亚,能源设施不断遭到武装袭击,石油工人的罢工上周才刚刚结束,这也进一步表明该国被称为"极不可靠的石油供应国"的确名副其实。各种破坏行动已经使该国至少四分之一的有效产能(每日约250万桶)被迫关闭。

一些非欧佩克成员的产油国也令石油市场失望不已,比如,墨西哥和俄罗斯等国投资不足以及油田老化的状况制约了原油产量。

非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产量今年或许会增加约1%,低于很多分析师的预期。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今年4月再次调低了对非欧佩克成员国今年石油供应的前景预期,这个由石油消费国提供资金支持的组织把非欧佩克成员国石油日产量的预期下调了85,000桶,至5,050万桶。

在过去八个月中,欧佩克一直维持其产量目标不变,而且拒绝任何提高供应量的要求,即使原油价格自该机构去年9月提高产量以来已经上涨了54%。欧佩克当前最大的石油供应国沙特阿拉伯最近清楚地暗示,该国并无打算在2009年之后再增加产能。

高盛在发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该行认为眼下的能源危机或许正在走向顶点,因供应增速不足的问题正变得更加明显。该行称,原油平均价格可能会在明年触及每桶200美元,而这种预测在几个月前听来还显得有点离谱。

美国能源部(U.S. Energy Department)现预测原油均价将在今年达到每桶109美元,较上月的预期提高了9美元。美国政府也提高了对汽油价格的预期,表示汽油均价将在6月触顶,达到每加仑3.73美元,较此前的预期高0.13美元。

这样的预期在三位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中引发了激烈的论战。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和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要求在夏季停收汽油税,以缓解消费者的压力。而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反对这个提议,认为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Neil King Jr. / Spencer Swartz

……………………

各国领导人苦思油价控制良策

| | | 2008060913:02

飙升的油价令全球企业和消费者遭受重创,但从华盛顿到北京的政治领导人似乎都不愿或无力在近期拿出有效的新能源战略。

西方领导人对增加全球石油供应或抑制需求无能为力。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绝大部分并非来自发达国家,而是来自印度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发达国家的燃料消耗量实际上已经在下滑,而新兴经济体的政府因为担心引发社会和经济动荡,所以不愿意提高相对较低的燃料价格。

巴基斯坦国营新闻机构上周末报道称,由于这个南亚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沙特阿拉伯已同意考虑允许巴基斯坦推迟支付进口石油的欠款,这一消息凸显了人们对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性的担忧。

据巴基斯坦新闻机构报道,巴每天从沙特进口约25万桶石油,高涨的油价令巴基斯坦的石油欠款在10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增加了逾40%

上周五,油价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日涨幅,石油消费国的政治家们将面临更大压力,确定油价高涨的原因所在。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治家都感受到,由于油价在过去一年中差不多翻了一番,受挫的选民在今年大选年群情激愤──虽然以西欧的标准来看,油价水平依然较低。美国汽车协会(AAA)上周末表示,美国平均汽油价格首次达到每加仑4美元,而自5月底以来,许多州的消费者购买汽油的价格都已高于此数。

住在新泽西州Lake Hopatcong 的汽车代理经理马修•鲍尔(Matthew Power)开着一辆大型林肯城市车(Lincoln Town Car),他说,汽油价格让他不堪重负。他说,美国政府迄今提出的应对高油价的措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临时性方案。他希望政府对公众作出解释:油价为何一直上涨。

广告

在国会,民主党参议员们计划在周二对鲍尔这样的选民作出回应,他们打算通过法案,授权美国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起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成员,提高对石油交易商的担保要求以抑制投机交易,并向不投资开发可再生替代燃料的石油公司征收暴利税。

这一议案不太可能获得共和党议员的支持,从而送到布什总统案头。布什没有正式表示对该议案的立场,但他已经表示要否决过去的一些提出对石油公司课以重税或允许对欧佩克提起限价诉讼的国会议案。

对于暴利税或抑制投机的举措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高涨的油价,经济学家和能源行业人士意见不一。大多数能源行业专家都认为,根本问题在于石油供应量太少,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全球石油需求。

在欧洲,对于如何应对高油价带来的日渐高涨的抗议浪潮,有关官员也是分歧重重。由于大多数欧盟成员国经济增长减缓,加之财政预算紧张,如果削减燃油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可能会面临财政崩溃的境地。英国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迄今一直拒绝他所在的工党的议员提出的推迟提高老旧耗油车型的燃油税及公路税的要求。

与此同时,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已经提出对燃油产品的增值税设定上限。但这个主意被欧元区15国的财政部长们所忽视,后者上周在法兰克福的一次会议上表示,税制变化只会扰乱竞争。

欧洲财政部长们似乎别无选择,只能含含糊糊地表示要抑制石油市场的投机行为,同时步美国和日本的后尘,每周发布石油存货数据以增加透明度。

与此同时,中国也不太可能出现重大的政策转变。中国日渐增长的石油需求常常被认为是油价高涨的重大原因之一。中国领导人对以8%左右的速度攀升的通胀忧心不已,并担心提高油价以控制需求会在当前的敏感时期令通胀状况恶化。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光要完成耗资数十亿美元的奥运会筹备工作,还必须为512日大地震造成的500万无家可归的群众重建家园。一些中国领导人称这次大地震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本周日,中国国家发改委(NDRC)副主任张国宝表示,高油价是由于对冲基金和其他投机交易资金涌入石油市场造成的,如此高的油价可能会引发市场动荡。

这个周末在日本青森举行的八国集团能源部长及亚洲三大石油消费国部长会议上,如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会人士将其视为应对创纪录油价的最直接办法。八国集团石油部长以及来自中国、印度和韩国的石油部长对上周五油价达到创纪录的每桶138.54美元表示"严重关切",并同意成立一个伞型组织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节能措施、分享节能经验。

石油部长们的声明显示,西方国家在增加供应、降低油价方面并无什么短期措施。

英国政府表示,将努力增加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时,计划通过税收手段鼓励在某些目前认为无法开采的地区加大勘探力度。不过,这些手段也只能增加几万桶的日产量,难以阻止世界最大产油区之一北海油田长久以来的产量下降趋势。

而在美国方面,共和党和民主党在油价飙升诱因的问题上正争执不下。目前控制国会的民主党认为,高油价是投机交易和欧佩克及石油企业的价格操纵共同作用的结果。

共和党及布什政府的官员则认为,高油价是世界石油供应跟不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需求的上升造成的。在石油行业的怂恿下,国会共和党议员纷纷提议应允许开发美国禁开采区的油气资源,阿拉斯加的北 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就属于这类地区。

虽然高油价对石油开采商来说意味着创纪录的利润水平,但看不出石油业人士对周五的创纪录油价感到欣喜。近几个月来,主要石油公司的人多次被要求到国会回答有关价格操纵和牟取暴利的质询。

这些公司始终坚称没有控制价格(大多数专家也支持这个说法),他们还表示,正在将获得的利润投入到石油勘探和开采中去。上周六在俄罗斯举行的一个论坛上,来自各大石油公司的人士表示,他们不仅在美国面临政治因素的挑战,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雪佛龙公司(Chevron Corp.)董事长戴维•奥莱利(David O'Reilly)指出,限制开发新的区域是在扩大生产方面遇到的最大障碍。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莱克斯•蒂尔森(Rex Tillerson)则表示,对难以进入新区域开发的担忧助长了油价的上涨。他说,只要有迹象表明将允许开发新区域,就会在市场上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些迹象表明,业内人士的观点正在影响公众舆论。近期的一项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只有20%的美国人认为高油价是石油公司造成的。而一年前的这个比例是34%

但民主党议员们并没有大量开放新区域以供石油钻探的打算,至少近期没有。他们指出,布什政府任内,在联邦政府土地上进行的石油钻探一直在稳步增加。一些人还认为,需要出台更多措施以鼓励在已被出租的联邦土地上进行油气开发工作。

众议院自然资源委员会中的民主党议员上周在一份报告中说,美国不能靠增加国内开采量来降低油价。即使增加国内的开采量能够影响汽油价格,也不能说明应该在更多联邦土地上进行石油开采,因为事实证明石油公司尚用不满联邦政府授予它们的开采额度。

业内人士表示,有诸多因素限制了石油公司在获准开采地区增加产量的能力。埃克森美孚的蒂尔森上个月对《华尔街日报》表示,之所以没有去开发一些区域,那是因为开采价值不大,或是技术上不具备可行性。

Stephen Power / Guy Chazan / Shai Oster

……………………

降低油价 有计可施

2008070309:02

Martin Feldstein

尽管大多数专家都认为,金融投机活动并不是推动全球食品与能源价格飙升的罪魁祸首,但许多人仍然对物价显着上涨的根源感到困惑。关于这个问题,经济学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提出了简单解释,并对大宗商品价格未来走势提供了乐观的理由。具体到油价问题,经济学分析揭示了对未来产生影响的当前政策调整又是如何反过来迅速促使当前油价回落的。

众所周知,中国、印度与海湾国家的收入增长带动了石油与其他许多大宗商品的需求上扬。但这种温和短期的需求增长如何能导致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高达一倍?让我们首先看看易腐农产品的情况。

与需求的全球性增长相比,短期内玉米供应的增长空间有限。从市场的供求平衡方面来说,玉米价格必须上涨。

如果玉米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那么很小的价格上涨就会引起全球需求下降足够的幅度,从而抵消当初的需求增长。但是,由于短期内需求实际上对价格十分不敏感,因此就需要非常明显的价格上涨才能使全球需求与供应保持一致。

下面是去年发生的状况的一个简化模型。高增长国家的玉米需求数量稳步增长,增幅最终达到了相当于此前全球玉米总消费量的10%。由于玉米供应没有跟着增长,因此价格不得不上涨一定程度,从而促使其他国家的玉米消费量下降10%。如果价格上涨10%才能推动头年玉米需求下降1%,那么价格就需要上涨一倍,才能抵消玉米需求最初增长的10%

实际上,在供求两个方面都有不同农产品作替换,加之玉米乙醇项目的实施,导致上述简单的关系变得复杂化。但基本原理并没有变:由于短期内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不敏感,短期供应提升空间有限,因此即使高增长经济体的玉米需求出现相当小的增长,都会导致玉米价格出现非常明显的短期上涨。

幸运的是,需求与供应的价格敏感性都会随着时间逐渐上升。这意味着,尽管中国等国家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玉米价格最终可能会较当前水平有所回落。

油价的状况更为复杂,但价格变化的结果可能会更加有利。

不同于易腐烂的农产品,石油可以长期埋在地下。因此让我们想想,一个产油商何时会降低产量或增加库存,而不是出售石油并将所得变成可投资现金呢?简单的说,如果产油商估计油价涨幅高于售油所得资金的利息,那么他们就情愿将石油留在地下以待日后开采。实际油价涨势可能会快于或慢于预期,但出售或是持有石油则取决于油价预期涨势。

当然,影响产油商决定从而左右油价走势的因素还有风险方面的考虑,以及价格变化对长期消费行为的影响。拥有强大定价能力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基本点是,产油国会调整其开采与库存水平,直至油价预计会以利息水平上涨(经风险因素调整)。如果他们预计油价会加速上涨,他们就会将石油留在地下日后开采。反过来,如果预计油价涨幅不及利息,这些产油商就会提高产量,用售油资金进行投资。

未来与当前油价之间的关系显示,未来油价的预期变化会对当前油价产生直接影响。

由此可推,当产油商认定未来数年中国与其他一些国家的石油需求会较此前预期加速增长时,他们就会认为未来油价会高于此前预期的水平。因此,这些产油商会降低供应,使得现货价格上涨足够的幅度,从而推动预期价格涨势回落到最初水平。

因此,在当前石油需求状况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对未来需求增长以及油价上涨的预期导致了当前油价走高。与此类似,对俄罗斯与墨西哥未来产量下滑的可信报告也暗示,未来全球油价会进一步上涨;这也需要当前油价走高,保证油价维持最初的预期涨幅。

一旦理解其中关系,就很容易明白那些新闻报导、传言与行业报告导致当前油价出现大幅波动的原因了──即使当前供求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当然,由未来油价预期引发的现货油价上涨会促使当前石油需求量下降。如果当前石油供求一开始处于平衡状态,欧佩克与其他产油国就会减少石油供应,使得供应与暂时下降的需求保持一致。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因此会导致当前石油供应出现下降。这正是2007年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减产的原因。

并不只有坏消息。任何引起未来预期油价下跌的政策都会导致当前油价下跌,或促使油价涨势出现回落。换句话说,通过政策推动当前油价回落是有可能的,只要这些政策能够对未来的供应或需求产生实际影响。

例如,提高对汽车节能技术研发的政府补贴,或是严格标准逐步提高汽车的汽油里程数,都可以降低未来的石油需求,进而促使目前的油价回落。

与此类似,未来石油供应上涨的预期也可以推动当前油价回落。而当前油价下跌会随即推动石油消费增长,促使欧佩克成员国以及其他当前拥有过剩产能或可用库存的产油国提高供应量,推动供求关系恢复平衡。

只要我们目前能够采取措施提高未来石油供应,或降低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未来需求,都可以促使当前油价回落,并提振消费。

(编者按:本文作者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曾在里根(Reagan)总统执政时期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现任哈佛大学教授、《华尔街日报》投稿委员会成员。)

……………………

人们看到,全世界几乎都在为石油而疯狂。

日本正在考虑将其国家石油储备增加40%。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的提案,为规避市场风险及产油区的不确定局势,日本计划将国家石油储备从目前能够维系90天国内消费的510亿升增加到700亿升,达到满足其国内120天至130天的消费量。如果提案通过,日本将从20074月开始增加石油储备,预计将花费90亿美元、历时10年才能最终完成这一计划。这也将是日本自1989年以来首次提高国家石油储备目标。

……………………

拉美"石油革命"冲击波令世界石油市场更加脆弱。

在伊朗核危机升级、伊拉克局势恶化、美国东岸飓风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之下,拉美石油资源的国有化将令世界石油市场变得更加脆弱。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51签署最高法令,宣布对本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实行国有化,并派军队控制了全国油气田。玻国总统莫拉莱斯此举是"拉丁美洲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民族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这项运动由委内瑞拉和巴西率先倡导,后来蔓延到墨西哥。有分析认为,国际能源价格飞涨,助长了各国把能源收归国有的热潮,这不仅破坏了国际石油公司的投资计划,也将重塑国际未来的能源政治局面。

……………………

老周发来参考材料。

zhoujd

2008623 16:03

供参考

台报:东进西扩稳定油源 中国外交主轴.doc

台报:东进西扩稳定油源 中国外交主轴

(台湾)   (2008-06-23)

早报导读

(联合早报网讯)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中国随着经济日益发展,能源需求成为重中之重。0三年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石油需求迅速增加,造成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远交近攻获取更多原油成为中国近年外交战略主轴。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日前往中东沙乌地阿拉伯访问,并与沙国国王阿布杜拉及王储苏尔坦晤面。据新华社称,习近平提出进一步发展中沙关系的三点建议,其中之一便是,扩大经贸和能源合作,建立有效的相互投资合作体系。

中国目前一半石油是依赖进口,中东则是中国石油进口最主要地区,而沙乌地拉阿拉伯又是中东主要产油国,拉拢沙国关系也因此是北京的主要工作。

0六年一月廿三日,当沙国国王阿布杜拉到访北京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便亲自与其签署五项合作协定,协定几乎都与石油、天然气和矿产领域合作有关。

在习近平访沙召开的"中沙经贸研讨会"上,习近平也提出两国关系发展三大原则,其中之一便是"重视和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关系,加强经贸合作往来"。中国崛起之际,习近平访问时与沙国签署《战略友好关系联合声明》,也显示各取所需之处。

过去,中国领导人最担心的是油源集中中东地区。如今,中国东进西扩,已分别与俄罗斯、哈萨克等国签署石油天然气合作开采协议,并愿在东海油气田上主权归属中方的"春晓油田"上,和日本共同合作开采,显示中国政府力图使能源供应多样化的决心,以避免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

……………………

崔之元则发来大量很值得研读的内容。

Cui Zhiyuan

2008331 7:23

《亚洲周刊》:金融债务帝国超级大泡沫的崩塌

《亚洲周刊》:金融债务帝国超级大泡沫的崩塌

美国过去一直以债养债,用债赚钱,这是个异型的金融债务帝国,它把美国吹成了一个超级大泡沫,到了今天,它已难以为继,并开始逐渐崩塌,并在崩塌过程中以全球其他国家为壑。

美国次按风暴及由此延伸而成的金融危机持续扩大。在两个月里,联储局已持续降息三次,高达两个百分点,由百分之四点二五降到二点二五。由於估计二零零八年美国通货膨胀率将达百分之二点五,这意谓着美国从三月十八日起已正式进入了负利率的阶段。

除持续降低利率外,三月份,美国联储局还陆续用重手法抢救主要券商,包括成立二千亿美元基金,让券商换券,以便容易借钱;开放主要券商可向央行贴现;另外还注入三百亿美元资金抢救贝尔斯登不具市场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美国以公共资金抢救投资银行及券商已到无所不用其极程度。

由於最近二十馀年来美国财经发言权早已落入华尔街金融分析师手中,对於美国政府及联储局的这些手法,他们自然加以肯定,顶多只是讨论这些手法在增加流动性及缓和金融危机上有多少效力等技术性问题。这样的讨论避重就轻,闪躲真正结构性问题。这些手法也只是饮鸠止渴、割新肉补旧疮,不但无补於美国的金融危机,反而会在拖宕中让问题恶化;此外,也会让美元更加贬值,扩大美元资金的出走,制造别国的金融问题;以及大量美元进入石油及各种原物料市场炒作,扩大全球的物价狂涨。美国这个金融债券帝国正向全世界输出金融动荡及物价狂涨这两个杀伤力极大的新风暴。最近日圆在炒作下狂涨,已使日本人民怨声载道,印度股市在热钱大规模进出之下持续狂跌也造成哀鸿遍野。当然更别说物价狂涨对全球穷人的伤害。对於美元肆虐的问题,八大工业国峰会、亚太峰会等世界性的高层对话会议已到了不能再袖手的时候了。

我们都知道,从一九八零年代起,美国的金融投资理财这个所谓「金融服务业」在放任下持续扩张。自一九八九年「华盛顿共识」起,它更向全球急速扩张。在一九八零年代,金融服务业在全美公司利润里只占百分之十,去年则达百分之四十;金融服务业公司的市值比例在一九八零年只占百分之六,现在高达百分之十九,其扩张速度由此可见。

而这种局面的造成,起源於八十年代的低利及信用宽松。它鼓励借贷多於储蓄,将金钱由商业银行系统驱往投资理财系统,美国进入了一个越会借钱,越会投资炒作,越被认为成功的新贪婪投机时代。而华尔街金融寡头一方面利用八十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以「华尔街共识」打开各国金融大门;另方面则制造出所谓「会计创新」及「金融创新」来扩大它们全球金融游戏的自由度。它们也更加隐秘而不受节制,可以在全球市场进出图利。所谓次按风暴,即是这种「金融创新」之一,它将次按债务包装为衍生性金融商品,而后由债信评等公司背书,向全球推销,将别国人民的储蓄变成它金融游戏的筹码。稍早前法国总统萨尔科齐即明言这是「全球诈欺」;最近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明言「诈欺在次按销售里是如此的猖獗」。次按风暴一路延烧,整个金融服务业大厦开始摇晃崩塌,其实并不是信用紧缩出现流动性危机,更正确的说,乃是它信用过度扩张,本身就已是个超级大泡沫!

因此,当去年次按危机浮现,已有专家表示,美国应做出「健康性的紧缩」,藉着收缩信用让次按伤害在未扩大前先散发掉,短痛比长痛好。但掌握财经发言权的华尔街金融寡头当然不可能接受紧缩信用这种手段,而是一再以「连动伤害」来恐吓市场。由於美国出现「股市即经济」、「房产即经济」这种似是而非的刻板财经论调,於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救券商,救金融服务业,救股市,救少数富人们在玩的金融游戏,遂成了华尔街金融寡头一直在推动的方向,一直拖延问题,希望用美国及全球各国的储蓄来填补他们造成的破洞。只是让破洞越拖越大,造成美元供给过度,加速贬值,以及全球商品价格上涨。美国前联储局理事主席格林斯潘表示这乃是二战迄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英国已有专家表示,比一九三零年代大萧条更严重的危机在即。我们在心里不愿接受这种预见,但若照目前趋势,谁又敢说,它不会发生呢?

当今美国经济沉蚒日深,长期双赤字已使美元持续疲软,而美国穷兵黩武,军费日益沉重,单单一个伊拉克战争已有专家表示可能花到十兆美元。当美元日益疲软,这时又搞负利率及用公共资金救那些金融寡头,当然只会让美元更加贬值,以及美元热钱加速在全球蹂躏了。美国过去一直是以债养债,用债赚钱,这是个异型的金融债务帝国,它把美国吹成一个超级大泡沫。今天,它已难以为继,并开始逐渐崩塌,并在崩塌过程中以全球其他国家为壑。财经作为不恰当时会付出极大的道德成本。今天全球受害,不就是这种道德成本吗?

……………………

Cui Zhiyuan

2008530 23:39

Fw:美国会再推倒欧佩克议案

国际油价冲破130美元 美国会再推倒欧佩克议案

2008-05-22 11: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周以来,纽约原油期货连续刷新历史纪录。昨天电子盘中,油价继续高歌猛进,一举突破130美元。油价持续高烧无疑刺痛了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美国的神经。就在油价突破129美元当天,美国众议院不顾白宫的反对,以绝对多数通过一项所谓的"倒欧佩克(NOPEC)"议案。

伴随着北半球国家陆续进入夏季,国际原油市场的热度也在一天天升温。美东时间20,基准的6月份合约收盘突破129美元,盘中最高升至129.60美元,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下收盘和盘中两项历史新高。

昨天电子盘中,油价继续高歌猛进,一举突破130美元。截至北京时间昨日2044,纽约基准原油合约报129.54美元,此前一度升至130.47美元。

油价持续高烧无疑刺痛了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美国的神经。就在油价突破129美元当天,美国众议院不顾白宫的反对,以绝对多数通过一项所谓的"倒欧佩克(NOPEC)"议案,授权政府依照美国的反托拉斯法,以限制原油产量供应以及联手设定原油价格为由起诉欧佩克。

远期合约逼近140美元

本周以来,纽约原油期货连续冲击新高。至20,油价已连续三天刷新历史高点。20日收盘,纽约6月份原油合约报在129.07美元,单日大涨2.02美元,再创自1983年开始交易以来的最高收盘价。盘中,油价一度触及129.60美元,距下一整数关130美元仅40美分。

5月份以来,油价再度发力,由不到113美元跳升至目前的130美元左右。本周油市涨势依然凶猛,515以来,纽约油价已连涨三天,累计涨幅达到4%

不仅仅是近期合约,代表市场对未来预期的远期原油合约近期也持续飙升。技术走势图显示,20,201612月交割的纽约原油期货大涨8.40美元,138.38美元,涨幅达到6.5%,盘中一度升至139.30美元。在截至20日的三个交易日中,该合约累计飙升了17.08美元,涨幅达到惊人的14%

交易员表示,他们以往还从未看到如期巨大的单日涨幅,特别是对远期合约。不过,也有交易商指出,远期合约出现如此大波动,可能跟交易量较小有关。当天,201612月合约的交易量仅为67,而最活跃的今年7月份合约的交易量则超过296000份。

市场人士指出,油价连续飙升,与北半球陆续进入盛夏有关。比如说,美国将在本周末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假期后,正式进入夏季驾驶出游高峰,后者也是传统的汽油消费高峰期。此外,美元最近再度走弱,也对以美元计算的石油价格带来上行动力。石油等大宗商品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投资人作为对冲美元贬值和通胀的投资工具。

自去年918日美联储启动连续降息以来,美元就一直持续下跌,只不过,在上月底美联储暗示可能中止本轮降息后,美元对欧元等货币出现了企稳迹象。然而,随着近日市场对欧元区可能升息的预期增强,美元再度转入弱势。德国一名政府顾问20日称,一旦金融危机结束,欧洲决策者可能提高利率。受此影响,当天欧元对美元大幅升值近1%

油价大涨也令投资人对企业盈利产生担忧。20日当天,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大跌,道指下挫近200,跌幅达到1.53%,标普500指数也跌了近1%。昨天亚太市场,日本和韩国等股市也都纷纷大幅下挫。

美国会要状告欧佩克

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美国对于近期的油价狂飙当然不能坐视不理。继上周末布什二赴沙特促增产未果之后,美国众议院20日当天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一项议案,授权政府在美国起诉欧佩克操纵油价。

事实上,这一被称为"倒欧佩克"的议案在去年也曾在国会通过,并且也得到了参议院批准,但最终在白宫遭到了布什的否决。这一次也不例外,布什政府仍对众议院通过的这一议案表示反对,白宫主要担心,"倒欧佩克(NOPEC)"这样的提法会激怒这些"产油大户"。

"这项议案的通过,最终只会对美国在海外的利益带来伤害,不利于美国吸引海外投资。而且,这样做还可能进一步减少美国的汽油供应,反倒可能进一步推高燃油价格。"白宫20日发布的一份声明称。

作为国会多数派的民主党人显然更热衷推动"倒欧佩克"议案。众议院多数派领袖霍伊尔当天表示,沙特和其他欧佩克成员控制了近三分之二的全球石油贸易,如果美国因为自身需求的关系不敢"硬碰"这些产油国,国际油价仍会居高不下。

不过,国会中的民主党人和白宫的立场一致。众议院少数派的二把手、共和党人布朗特表示,对于高油价问题,"倒欧佩克"议案的推出不是灵丹妙药。

美再邀中国加入IEA

为了减轻油价高涨给政府带来的巨大压力,白宫正在加紧外交努力。在上周布什的中东之旅无果而终之后,白宫本周又将目光瞄向了中国。在北京的一个能源论坛上,美国助理国务卿沙利文公开表示,希望中国加入国际能源机构(IEA),以帮助稳定国际油价。

美国媒体昨天引述沙利文的话称,中国加入IEA,可以使该组织更加强大,从而加强其在应对能源价格不断攀升方面的能力。

目前担任美国IEA特使的沙利文说,中国应当考虑有意成为国际能源机构的一员,这样能凸显中国有意加强能源安全的决心,从而有助于缓解一些国家对中国不必要的疑虑。

不过,且不论中国的主观意愿如何,当前中国要成为IEA成员有一个客观存在的"技术障碍":IEA是发达国家间的组织,而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对此,沙利文表示,如果中国有意加入,IEA可以考虑修改章程,接纳中国和印度等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

国内专家指出,就中国自身来说,是否提出加入IEA还需谨慎从事,因为如同加入G8等国际组织一样,在拥有权力的同时,承担的义务也会相应增加。不过,鉴于中国的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加强同欧佩克或是IEA这样的国际能源组织的协调和沟通将是大势所趋。

……………………

Cui Zhiyuan

2008615 6:2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著手调查油价飙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著手调查油价飙升

DWNEWS.COM-- 20086152:8:2(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大公报讯/综合通讯社大阪十四日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十四日响应八国集团的呼吁,就能源价格飙升之事展开调查。(chinesenewsnet.com)

油价自二○○三年以来已飙升五倍。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说,供求情况紧张是油价飙升的主要原因,但这未必能解释整个升势。(chinesenewsnet.com)

他对记者说:「也许有人认为,金融方面的一些原因与此有关,因此八国集团要求IMF为十月……的下次会议作准备,就这个问题提交报告。」(chinesenewsnet.com)

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八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十四日下午闭幕。部长们在联合公报中要求IMF和国际能源署,研究「近日油价上涨和反覆背后的现实和金融方面原因,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chinesenewsnet.com)

全球油价在六月初屡创新高,达到接近一百四十美元一桶。有舆论认为,投机是油价上涨的主因。(chinesenewsnet.com)

沙特拟下月增产(chinesenewsnet.com)

另外,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十三日晚报道,沙特阿拉伯监于油价飙升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下滑,打算在下月把每日产油量增加大约五十万桶。(chinesenewsnet.com)

多维专访孟玄:中国此刻紧缩媒体... 

深度: 预报系统建奇功,日7.2级地震7...

互动: 日本地震主震到来前,气象厅成功发...

中国: 上海赴台游首发团百人组成

国际: 多维详讯:NBC金牌主持拉塞特突...

视频: 南大西洋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Ton... 

沪组八十人赴美游首发团 仅一人... 

娱乐: 知名漫画家方成:动漫不是漫画 ...

体育: 亚青田径锦标赛 葛文廷颜代婷再...

生活: 一个小姐的自述:地震时,我一天..

论坛: 花容失色!模特走秀时裙子竟当..

报道引述多名听了沙特阿拉伯官员的简报的不具名分析家和油商,指增产后沙特的每日产油量可能达到一千万桶。报道指,此举反映沙特越来越担心高油价会对政治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虽然该国目前获得前所未有的石油收益,但创下历史新高的油价到头来可能会削弱耗油国的经济增长,继而减少它们的石油需求,这现象现已开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报道又指,目前的油价使替代能源变得比之前可取,这将会使依赖石油收益的国家面临威胁。(chinesenewsnet.com)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处十三日发表的月度报告指出,目前世界原油「市场供应充足」并未出现失衡现象,并将今年的世界原油日均需求预测下调了六万桶,这也是欧佩克今年以来第三次调低市场需求预测。(chinesenewsnet.com)

欧佩克此次调低市场需求预测的主要依据是,国际油价高企及美国经济减速不仅影响到今年下半年美国的原油需求增长,也会对其它工业化国家的需求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在此期间,尽管亚洲及中东地区的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原油需求增长迅速,但国际原油消费的总趋势仍将会有所下降。(chinesenewsnet.com)

此外,欧佩克重申了国际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并未失衡的观点,并再次强调,美元疲软、地缘政治危机以及原油市场上的投机炒作才是推动油价飙升的最重要因素,而「当前的油价水平并不是供求关系的真实反应」。(chinesenewsnet.com)

为应对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刺激经济发展、挽救金融危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自去年九月开始大幅度降息。这一举措也同时推动了大量金融资本流向原油期货市场。有数据显示,目前进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资金已由二零零四年初时的五百亿欧元猛升到了二千五百亿欧元。

……………………

而如果看最近非常走红的相关著作的部分内容,或许可以对目前全世界石油迷局有所知晓。

四处树敌,独步天下——美国的石油地缘政治

根据《石油战争》十二章十三章改编。

作者[德]威廉•恩道尔:译者赵刚旷野欧阳武等

四处树敌:从邪恶帝国到邪恶轴心

为维持世界霸主地位,美国四面出击,压制和瓦解各种可能出现的新生力量,日本、亚洲四虎、俄罗斯、巴尔干各国,一切新崛起的潜在力量都是她的敌人。

——From the Evil Empire of the Axis of Evil

寻找新的恶人

随着苏联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解体,世界上许多地方充满了对和平和繁荣新时代的期望。但是,说得委婉一点,接下来的十年是令人失望的十年。地缘政治和冷战根本没有结束,只是舞台变了。作为仅存的世界超级大国,华盛顿开始寻求建立世界新秩序,老布什总统在1991年发表的国情咨文讲话中,不小心说漏了嘴,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对世界新秩序人们有太多的疑问,这是谁的秩序,这个新秩序的重点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到新千年初新的反恐战争开始,这些年根本谈不上和平与稳定。在华盛顿,地缘政治的焦点从罗纳德?里根的"邪恶帝国"——苏联,转向了小布什总统的"邪恶轴心",这是一个巧妙涵盖了从伊拉克、伊朗直到朝鲜的全部欧亚大陆的模糊概念。这次转变中的那条潜在红线就是美国的地缘政治,它引发了世界上的许多重大事件。石油和美元在这场转变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冷战中,美国在西方社会的领导地位是建立在表面上苏联的全球性威胁基础上的。华盛顿很清楚,一旦这种威胁在20世纪80年代末结束,美国对西方主要军事盟友的牵制将消失。军事盟友即将变成潜在的竞争对手。已经有迹象表明,日本、东亚以及欧盟,在经济上将是美国霸权的主要挑战者。1990年以后,美国把这种经济上的挑战列为地缘政治的焦点。

用自由市场改革、私有化和美元民主的信条作为武装,并得到华尔街金融公司的强大支持,克林顿政府开始将美元和美国的影响力逐渐渗入那些以前一直对其封闭的领域。为了帮助华盛顿赢得市场经济的特殊地位,在这场类似于宗教运动的战役中,美国的目标不仅仅是东欧的前共产主义经济体和苏联——还包括世界上任何继续尝试开发自身资源,独立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元之外的地区。这个行动还包括将所有的主要产油地区或多或少地置于美国的直接控制之下,从里海到伊拉克,从西非到哥伦比亚。这是一次野心勃勃的行动。批评家们把它定义为帝国主义;而克林顿政府则称它为市场经济和人权的延伸。这绝对不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希望看到的局面。

20世纪90年代,在自由市场可以通向富裕和繁荣的许诺之下,克林顿政府和它的华尔街盟友将一个又一个地区带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之中。名义上是"全球化",但实际上,这个全球化过程是通过美国的银行业、金融业以及公司的权力不断巩固美国的权力和地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顺利推进之前,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贸易通常都是由经济实力更强的国家向相对弱小的国家提出的。当华盛顿的意图逐渐清晰时,美国就已经基本上解除了其潜在对手的武装,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新的军事包围圈来保护她的利益,确保人们不会对向自由市场的转型失去信心,从而尝试恢复到以前的旧模式。

20世纪50年代,在冷战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影响下,美国宣布随时准备在必要的时候用武力来协助任何请求帮助的中东国家,抵抗共产主义的入侵。1945年之后的40年里,这一主义被华盛顿反复运用,给无数国家领导人打上红色的标签,从摩萨台到纳赛尔。红色标签是采取军事行动或其他行动的理由。

1990年后,华盛顿面临着一个严峻问题。既然共产主义不能再作为正当干预他国内政的合法幌子,那么,未来它还能找一个什么样的借口证明它的这些外交政策是正义的呢?他们用了十多年时间,直到新千年之前才找到答案。

在此期间,从日本开始,美国的权势集团已经准备好向毫无察觉的世界献上一份大餐。华盛顿清楚,它能否保持全球领导地位完全取决于它如何处理从欧洲到太平洋的欧亚问题。前总统顾问和地缘政治学家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坦率地说:

……以帝国时代比较残酷的词汇来表达,帝国在地缘政治上三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是,在盟国间防止共谋并保持她们的安全依赖地位,让附庸者保持顺从并受到保护,以及'不让野蛮人联合在一起'。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

枪打出头鸟

在冷战之后,对美国来说,最强有力的挑战来自于她的盟友日本,日本在世界贸易和银行业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在军事保护者——华盛顿的眼皮底下,日本在战后时期小心谨慎地建立起很大的经济实力。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被认为在世界上具有领先的经济和金融实力。人们在讨论"日本可以说不"和"日本经济挑战"。美国的银行则陷入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美国的工业变得负债过多且竞争力下降。这对建立世界上仅存的超级大国来说非常不利。当然,布什政府清楚这一点。

日本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如武者小路公秀敏锐地意识到日本模式的特殊内涵——"日本已经工业化了,但并没有西方化"。他指出:"她的资本主义与西方版本的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并没有建立在某个正式概念的基础之上。她只是选择性地接受了与国家、经济财富积累和专家治国的理性主义有关的概念。"简单地说,作为冷战时期地缘政治中与中国和苏联的平衡,日本模式可以被允许存在,但对华盛顿来说,一旦冷战结束,日本模式就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究竟有多大,日本很快就会认识到。

20世纪80年代,没有任何国家像华盛顿以前的敌人日本那样,更加忠诚和积极地支持里根时代的预算赤字和过度开支。就连德国也没有对美国的要求表示支持。在日本人看来,东京的忠诚,对美国国债、房地产以及其他资产的慷慨购买,在20世纪90年代初得到了回报,这便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金融崩溃。许多日本商人私下认为,这一结果是华盛顿为削弱日本经济在世界上的影响而蓄意制造的。在20世纪80年代末,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后来担任过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的劳伦斯?萨莫斯警告说:"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经济集团正在形成……这使得大多数美国人感到,相对于苏联,日本有可能是更大的威胁。"

19859月,七国集团广场协议的官方意图是:使估价过高的美元回到一个可以控制的水平。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华盛顿对日本央行施压,迫使其采取手段,提高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贝克-宫泽协议一个月后,在广场协议和19872月的卢浮宫协议之间,东京同意"采取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降低对外盈余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已经搭好了舞台。

由于日本最重要的出口市场是美国,华盛顿因此可以对日本施加较大的压力,而且它确实也是这样做的。在《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支持下,华盛顿罗列了日本的"敌对"贸易活动,而且要求她作出大的让步。

1987年,日本央行将利率降低到了25%的低点,此利率一直保持到1989年。降低利率是为了鼓励更多地购买美国商品,但是没有成功。作为替代手段,这些成本低廉的资金很快找到了赚快钱的出路,投资正在上升的东京股票市场,很快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泡沫。尽管日本国内的经济得到刺激,但是,最重要的是日经指数和东京房地产价格的飞速上涨。作为随后美国"新经济"泡沫的预演,东京股市的股票价格一年上涨了40%,而东京以及其周边地区房地产的价格也跟着上涨,涨幅在某些情况下达到90%,甚至更高,就像一轮新的淘金热席卷日本。

在广场协议出台的几个月内,日元大幅度升值,其对美元的汇率从250日元兑换1美元上升到149日元兑换1美元。日本的出口企业为了弥补日元对出口价格的影响,纷纷把资金转向金融投机,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外贸销售带来的贷币损失,这就是所谓的"财技"。日本一夜之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业中心。在新的国际资本规则下,日本的银行可以把它们持有的关联公司,即综合商事集团系统的长期股份作为银行的核心资产计算在内。随着这些公司股票票面价值的上升,银行资本也随之增加。

1988年,股票泡沫继续膨胀,世界上最大的10家银行全部都是日本银行。日本资本渗透到了美国的房地产、高尔夫球场和豪华度假村,进入美国政府债券甚至更具风险的美国股市。日本人很快将膨胀的日元投入了美元资产,从而助长了乔治?布什成为总统的野心,他在1988年继里根之后成为总统。纽约金融家乔治?索罗斯这样评价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成功:"……日本凸显成为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金融强国的前景是很令人烦扰的……"

但是,日本人对成为世界金融巨人的欢欣鼓舞仅仅只是昙花一现。膨胀的日本金融系统,与受到货币冲击的银行一道,导致了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和房地产泡沫之一,在广场协议之后,日经指数在三年的时间内上涨三倍。房地产价值也随之上涨,这间接反映了日本银行贷款的情况。在日本经济泡沫的高峰期,东京的房地产总值换算成美元甚至比整个美国的房地产总值还要高。东京日经股市所有股票的名义价值占世界股票价值的份额甚至超过42%,至少在票面价值上来说是这样。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1989年末,随着在欧洲出现的柏林墙倒塌这一信号,日本银行和日本财政大臣开始采取谨慎的努力来慢慢缩小令人担忧的日经股票泡沫。一旦东京开始对投机热潮降温,受摩根?斯坦利和所罗门兄弟公司主导,华尔街主要投资银行开始使用异乎寻常的衍生工具和金融手段。它们的干预使得已经有序降温的东京市场出现恐慌性的抛售,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在东京股票市场的这一进程中大肆卖空,赚得盆满钵满。其结果是,日本当局打算采取的缓慢、有秩序的调整想法已经没有了可能。

19903月,日经指数已经从顶点下跃了23%,股票市值缩水超过一万亿日元。日本政府的官员们私下里回忆,1990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上,日本提出资助前苏联经济重建的建议引起了激烈辩论,遭到了华盛顿和布什政府财政部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那次会议可能是华尔街攻击东京股市的投机行动的一个幕后原因。他们只猜对了一部分。

日本大藏省提交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报告认为,冷战结束之后,世界范围内需要数千亿美元的资金投资在新铁路和其他经济基础设施上,大量的日本的外贸盈余不像美国人所说的,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日本为改造前共产主义经济提出了著名的MITI模式。华盛顿对此缺乏热情,并不关心。在MITI模式中,政府在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一模式在韩国、马来西亚和其他东亚国家获得成功,这足以证明这一模式的可行性。苏联解体时,许多国家开始转向日本和韩国模式,以作为美国自由市场模式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当冷战即将结束时,这是对华盛顿计划的一个主要威胁。

布什政府并不急于接替日本成为重建东欧和苏联经济的主角。对待冷战时的敌人,华盛顿有自己的打算,而且由日方资助成立日苏经济集团并没有列在日程中。为了重夺主动权,1990年初,布什将他的国防部长迪克?切尼派往东京,"讨论"大幅度削减美国在亚太周边缘地区的驻军问题,这个议题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足以让日本对军事安全的担忧上升。切尼勉强遮掩的勒索访问,紧跟在日本首相海部俊树1月对西欧、波兰和匈牙利的访问之后,首相的这次访问是讨论东欧前共产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议题。信号是明确的——"照着华盛顿的话做,不然你的安全问题就得不到保障。"

当年3月,与美国总统在棕榈泉会面的时候,日本首相才明白了美国的意图。日本不是要在东欧与美元竞争。在数月内,日本股票的票面价值已经缩水了将近五万亿日元。日本公司遭到严重打击。在东欧再也听不到日本会对美国的金融计划提出挑战的说法了。华盛顿的经济学家们宣布了日本模式的终结。私下里,东京的政治家们经常使用一个关于大雁的比喻,日本就像一只飞在前面的领头雁,而其他的东亚小国家就跟在它后面。到1990年,华盛顿已经使得这只领头雁严重受伤。现在,美国将注意力转向了跟着这只雁后面的那些大雁——小虎经济体——作为它的美元新秩序的第二阶段任务

日本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争论可以在《世界经济展望》(WorldEwnomicsOutloo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05月号p46)中找到。华尔街派生行动加速了东京股指的下跌,对此进行的说明来自于没有被记录在案的市场参与人士对作者的谈话。19901月,在一封私人信件中,美国冠群金融服务公司的经济学家大卫•赫尔(DavidDHale)对当时华盛顿的日本政策表现出的奇怪冲突进行了评论。赫尔的观点是:

美国财政部要求日本对资本市场实施自由化并废除金融卡特尔……美国必须认识到,在里根执政的最后年月里,贷币政策引发的日本资本膨胀部分地支撑了美国的金融市场,加上东京市场自由化的速度太快,可能在无意中导致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杰弗里?米勒(GeoffreyP Miller)详细说明了从广场协定到东京泡沫破灭等一系列事件的后果,非常有帮助,具体参阅:'The Role of a Central Bank in a Bubble Economy' New York University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entral Banks。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威胁,查尔斯约翰逊以一个在美国的顶级日本问题专家的身份给出对美国观点的简单分析,具体参阅:'Let's revisit Asia's crony capitalism' Los Angeles Times June 25 1999。另还可参阅武者小路公秀的Lawrence Summers quoteisin Philip Golub 'East Asia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Le Mon de Diplomatique London October 2003;关于亚洲危机的起源,请参阅:Kristen Nordhaug 'U S hegemony Japan and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Paper presented in 1999 on the origins of the Asiacrisis www.globasia.dk 东亚经济的影响的官方报告见:'Capital Flows in East Asia since the crisis'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October112002 www.bis.org)劳伦斯关于亚洲危机起源的文章,参阅:"美国霸权与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起源论坛提交文章。www.globasia.dk

射杀亚洲虎

日本模式是一种成功的模式,是对美国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教条的挑战,摧毁日本模式的第二阶段任务就是破坏东亚经济圈。日本模式,就像华盛顿了解的那样,并不只存在于日本国内。在战后,它已经滋养了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东亚经济体。20世纪80年代,这些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就是亚洲四小虎。

东亚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崛起,要感谢日本的国家开发援助,大量的私人投资和通商产业省的支持。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实际上,80年代这一地区蓬勃发展的经济,形成了区域性的劳动力市场,日本处于这个市场的中心位置,日本企业把它的制造过程外包给东亚的其他国家。由于这些东亚国家与日本经济的紧密联系,它们在亚洲商业圈内被称为日元集团国家。

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由市场模式来说,四小虎经济是一种难堪。它们很好地融合了私有企业与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由市场说法是一个威胁。只要建立在强大的国家干预基础上的四小虎经济模式获得成功,前共产主义国家和其他国家就会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的极端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东亚经济的增长率为每年7%8%,社会安全感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和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得到了国家指导纲领和计划的有力支持,尽管这也是在市场经济中——这是一种仁慈家长式的亚洲市场经济模式。相对于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自给自足的亚洲四小虎经济更有可能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全世界推行美元自由市场体制的障碍。

1993年伊始,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上,在日本银行忙于应付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崩溃时,华盛顿的官员们开始要求东亚经济体在"公平竞争环境"下开放金融市场,允许资本自由流动,而此前,金融市场受到了严格控制。双方对此争论不休。以前,作为国家长远发展目标的一部分,除了允许外国资本投资于生产制造业外,无债的东亚经济体避免依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或外国资本。现在,它们被告知,要对外国资本和短期外国借贷开放市场。在"公平竞争环境"的花言巧语面前,许多亚洲国家的政府官员们私下里在想,华盛顿到底是在讨论板球还是在谈论它们经济的未来。它们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一旦放松对资本的控制和允许外国资本自由进出,韩国和其他四小虎经济体将遭到突如其来的外汇冲击。从1994年开始到19975月泰珠被攻击,这期间的结果是形成了奢侈房地产、股票和其他资产的投机泡沫。

在东亚国家对投机行为具有足够控制力之前,一旦对外国资本开放,对冲基金就会开始攻击。这些秘密资金的攻击目标首先锁定在最弱的一个经济体——泰国。以来自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国际银行集团的秘密基金为武器,美国的投机者乔治?索罗斯开始了秘密行动。他们把赌注压在泰国会被迫让泰铢贬值,而且使其与美元脱钩。量子基金的总裁索罗斯,老虎基金的总裁,据说也是长期资本管理对冲基金的总裁朱利安?罗伯逊,该基金的管理团队中包括了前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大卫?穆林斯,发起了对泰国货币和股票的一轮大规模的攻击行动。6月,泰国就已经放弃了抵抗,泰铢动摇了,而且被迫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对冲基金和银行乘胜攻击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然后是韩国。它们赚得盆满钵满,却令当地人民在经济混乱和贫困中挣扎。

查尔默斯?约翰逊以直率的语气描述了这波攻击的后果:"这些基金轻松强暴了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然后它们又把目标指向了那些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庇护下还在颤抖的幸存者,它们不是为了帮助这些受害者,而是确保在这些遭到打击的国家里西方银行不要被不良贷款缠住。"

欧洲的亚洲研究专家克里斯滕?诺德豪格对克林顿政府1997年的东亚政策进行了总结。通过此前由华尔街银行家罗伯特?鲁宾领导的新国民经济委员会,克林顿研究制定了一套新的战略。东亚新兴市场被锁定为进攻的目标。"美国政府积极支持多边机构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促进国际金融自由化,"诺德豪格指出。"只要……锁定东亚市场的战略实施得当,美国政府就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这个强大平台,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以及体制改革。"

亚洲危机对美元的影响是显著的。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安德鲁?克罗柯特指出,1996年东亚国家总的流通账户赤字为330亿美元,随着投机热钱的流入,"19981999年间,流通账户余额扶摇直上至870亿美元"。到2002年,达到了2000亿美元的最高值。这些盈余资金中的大部分都以亚洲中央银行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流回了美国,有效地资助了美国的政策。日本大藏省为了控制危机的蔓延,提议建立一个300亿美元的亚洲货币基金,但这种努力是徒劳的。华盛顿明确表示不满。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放弃了。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即将成为美元的另一个管辖领域。美国财政部长鲁宾委婉地称其为美国的"强势美元政策"。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纽约:基础书局,1997。布热津斯基是在华盛顿权势集团中久负盛名的战略家,他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大卫?洛克菲勒的三边委员会,并且在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中都任过职,包括给老布什当差。该书对了解美国的战略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他强调:

对美国人来说,地缘政治的核心地区是欧亚大陆……控制欧亚大陆,就控制了世界上三个最先进、经济最具活力地区中的二个。扫一眼地图就会发现,控制住了欧亚大陆,几乎就可以自动控制住非洲等边缘地区,并把西半球和大洋洲等地缘政治的外围与世界中心大陆挂起钩来。大欧亚大陆占世界人口的75%,全世界物质财富的绝大多数都分布在这里,或是掌握在企业手上,或是埋藏在地下。欧亚大陆占世界GDP60%和已知能源储备的四分之三。

麦金德的解释可以在哈尔福德?麦金德的著作《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中找到。该书于1919年在纽约出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麦金德在他的文章"完整的世界与和平的胜利"中,提出了战后地缘政治的建议。该文发表在19437月号《外交》杂志第21册。这篇文章中,麦金德明确地阐述了他对于统治战后欧亚大陆的战略,关于这一点,布热津斯基已经清楚地描绘了。

瓦解苏联

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打击了日本经济模式,而且为了适合自身的利益重塑了东亚,但是,瓦解苏联,仍然是华盛顿政策的重中之重。

20世纪90年代伊始,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和紧随其后的苏联解体,华盛顿在争夺世界霸权的竞争中没有了明显的对手。在那个欢欣鼓舞的日子里,没有多少人对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拥有如此强大实力的国家表示担忧或提出警告。毕竟,她是民主国家,而且她是美国。由于再也没有来自于苏联的军事威胁,北约成员国,首先是美国,可以开始将她们每年达一万亿美元的军费开支转移到民用上了。

一个和平发展、市场改革和资本主义繁荣的新时代,是前华约国家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的梦想。但那梦想是短暂的。美国的权势集团正在准备巩固美国的全球霸权,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始终试图麻痹世界上其他国家,使后者得到一种虚假满足的感觉。在20世纪90年代,欺骗在华盛顿的政策中发挥了战略性的作用。最大的一个骗局是,华盛顿给人们一种印象,似乎美国正在探索苏联威胁解除后的政策新去向。这一点很快就显示出来了。

苏联解体是20世纪历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但很少有人了解,20世纪90年代早期,布什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们就已经对俄罗斯及其卫星国的未来进行了冷酷的算计。通过被迫进行"市场改革",俄罗斯被带入美国的经济轨道。

实际上,俄罗斯将被美元化。至于怎样使其可行则是经过了复杂且精细的准备。但是,最终的结果是确立了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唯一的世界储备货币发行者的地位,所有的利益都留给了华盛顿。华盛顿的新俄罗斯政策的工具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与此同时,俄罗斯将陷入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基地以及北约东扩的包围圈中。当北约东扩完成时,对于任何潜在的、有可能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形成威胁的俄罗斯和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的战略同盟都将被制止。华盛顿的诡计是对俄罗斯的实力进行彻底瓦解,并让用核武器武装的莫斯科精英接受这一现实。

华盛顿的政策是经典的地缘政治,与几乎一个世纪前的哈尔福特?麦金德爵士描述的没有什么两样。麦金德曾经警告英国的精英:一个主要由德国、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组成的欧亚国家联盟,由于其地缘上的连贯性,对所有必需的经济原材料的占有,以及足够挑战任何竞争对手的人口,将可能会使这个联盟具有成为世界一极势力的潜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麦金德陈述道:"谁统治了东欧谁就控制了腹心地带;谁统治了腹心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全世界。"换句话说,如果以德国和法国为主的欧洲国家计划支配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欧亚"腹心地带",就像麦金德定义的那样,这种联盟将拥有支配整个世界的潜在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

华盛顿权势集团的战略家如兹比格纽?布热金斯基——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在几任政府中担任了国家安全方面的最高职位,与基辛格一道工作,并且在布什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担任顾问——公开承认了麦金德的地缘政治思想对美国战略政策的影响。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一书中写道:"确保不出现可以支配欧亚进而挑战美国的欧亚挑战者是非常迫切的需要。"他补充说:"在世纪初,麦金德以欧亚为'核心区域'的概念引发了上述讨论。"

这个政策包含了识别任何潜在的、能够打破均势的国家,布热津斯基说:"美国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来弥补、选择或控制以上情形。"欧亚地区包括了中东地区的石油财富,中亚、欧洲和日本的工业潜力,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资源。他警告说:"对欧亚地区的控制几乎自然而然地使非洲居于次要地位,使西半球和大洋洲在地缘上成为欧亚这一世界中心的外围地区。"

随着冷战的结束,华盛顿是如何在如此迫切的需要上采取行动的,起初并不被其他国家所知晓。然而,前苏联科学院的俄罗斯战略思想家们却很清楚。他们仔细地研究了麦金德和盎格鲁-萨克逊的地缘政治理论。但是苏联解体时,他们的声音被淹没了。市场经济和充满财富的美好前景已经转移了俄罗斯精英们的精力参阅比尔?布雷利在1995/1996年冬季版《外交政策》上发表的文章"欧亚:被误导的俄罗斯政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生活标准的急剧下降是人们经常讨论的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七国集团在推动俄罗斯实施非工业化政策中的作用,却很少有人讨论,原因不言自明。格雷姆?哈德在19984月伦敦出版的《今日世界》上发表了"抢劫俄罗斯"一文,对寡头政治家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描述。因为支持"公司主义"和"有罪的"资本主义,1997911日出版的第308期《俄罗斯改革观察》对美国进行了批评,批评中详细列举了克林顿政府在支持丘拜斯和寡头政治所发挥的作用。另请参阅阿拉斯泰?迈克唐纳的文章。199882日路透社发表了"俄罗斯政府赢得了时间,但问题实在太多"一文。作者对1998年危机期间涉足俄罗斯的世界大银行给予了较大篇幅的讨论。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TCM)破产后,很少有分析涉及华盛顿金融权力机构(包括美联储)与长期资本管理基金之间明显而密切的联系,这是最有意思的问题。。

从华盛顿的角度看,将冷战对手改造成美国霸权主义的工具,这一战略从一开始就是明确的——尽管不是没有风险,因为苏联的核武库仍然保留下来了。20世纪90年代,这只俄国熊也许在经济上已经破了产,但它仍然保留了一些核武器的利齿。重塑的过程不得不谨慎行事。

俄罗斯沦为"三等公民"

19907月,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上,对于苏联未来的政策,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前,正是这个贝克在担任财政部长不久将日本拉入了广场协议,他告知他的七国集团盟友,美国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行的苏联经济改革行动中扮演主角。七国集团峰会的最终公告声明:"为实现经济自由,建立一个更加开放、民主和多元化的苏联社会,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苏联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对此我们表示欢迎。"宣言还补充:"我们同意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苏联经济进行一次细节性的研究……以此来对其改革提出建议。"

在苏联的"市场改革"上,华盛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目标简单而粗暴:破坏莫斯科同每一个加盟共和国及盟友的经济联系,从乌兹别克斯坦到哈萨克斯坦,从格鲁吉亚到阿塞拜疆,从爱沙尼亚到波兰、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尽管这些从没有被披露过,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休克疗法的意图就是,在俄罗斯周边建立虚弱的、不稳定的经济体,这些经济体只有依靠西方资本和美元的流入才能生存——这是殖民主义的一种新形式。

通过将美国支配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放在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角色上,詹姆斯?贝克和布什政府已经确保,所有投到苏联国内或支持苏联经济的西方投资首先要经过华盛顿的同意。俄罗斯得到的是标准的第三世界待遇,跟非洲前殖民地或香蕉共和国的待遇一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制约和人民陷入贫困。用美元来衡量,一小部分精英被允许极度富有,而且这些人都被华尔街的银行家和投资者所操纵。

像杰弗里?萨克斯这样的哈佛经济学家,以他们的"休克疗法"理论作为武装,飞往莫斯科协助毁灭旧的中央国家机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技术专家要求,俄罗斯以国际市场价出售她的石油、天然气、铝、锰和其他原材料,结束国家对粮食、医疗和其他必需品的补贴,以及推进工业"私有化"。

1992年,作为其"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俄罗斯卢布自由浮动。在一年内,卢布的浮动导致了消费价格上涨99倍,而实际工资收入狂跌84%。这是自1917年以来的第一次,至少是在和平时期的第一次,大多数俄罗斯民众陷入了生存的贫困。这还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式的资本主义在俄罗斯刚刚开始。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导下,华盛顿实际上可以随意决定俄罗斯任何一个工业区的生死。"世界市场"是由华盛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技术专家定义的,这些专家受到过密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市场理论的训练。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国民总福利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对俄罗斯和前苏联地区的人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全球市场"替代斯大林时代的无产阶级专政。没有考虑美国的经济自由程度,表面上,这种模式是350多年进化的复杂产物,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要溯及英国内战时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导下,即便在没有做好足够准备的情况下,像俄罗斯和乌克兰这样的国家,也必须立即采纳美国式的市场经济。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目标肯定不是为了建立一个稳定繁荣的俄罗斯。

大多数俄罗斯人很快意识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是灾难性的。他们所期望的每间车库停两部车的美国式资本主义繁荣并没有到来,普通的俄罗斯民众陷入了经济灾难之中。随着通货膨胀率越过200%,工业生产降至从前水平的一半。到1994年,男性的平均寿命降至57岁,跟孟加拉国和埃及的水平相当。

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很明确是想要一个没有工业实力的俄罗斯,永久性地破坏苏联的经济结构。与美元经济区隔绝70余年的这样一个全球经济的主要区域,即将被美元所控制。在市场导向的改革的花言巧语背后,这个地区正在像100年前欧洲列强瓜分和殖民非洲那样被分割。

对于克林顿政府来说,它并不关心俄罗斯主要国家工业资产的私有化是不是被俄罗斯精英,即所谓的寡头所控制。它们主要关心的是,俄罗斯的工业自从列宁时代以来第一次即将与美元挂钩。新的寡头就是"美元寡头",而且他们的绝大多数财富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

在叶利钦时代,美国的合作者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眼中的关键人物是阿纳托利?丘拜斯,他是私有化进程的主要负责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96年批准给予俄罗斯60亿美元的贷款,但条件是丘拜斯要负责经济政策。1997年,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彼得?雷德威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称:丘拜斯以"管制媒体,破坏民主,卷入可疑的私人交易,接受华盛顿的命令和建立罪恶的资本主义形式"罪名在俄罗斯遭受指责。这显然得到了财政部副部长劳伦斯?萨莫斯的支持。萨莫斯将纳税人的数百万美金付给哈佛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他是"休克疗法"理论的鼓吹者,也是俄罗斯的顾问,而且在1997年,萨莫斯对叶利钦任命丘拜斯为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表示欢迎。萨莫斯称:让丘拜斯负责经济造就了"一个重获活力的总统任期和经济梦之队"。对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这是一场噩梦。

乌克兰曾经是苏联的主要工业、军事和粮食生产中心,也遭到了与俄罗斯一样的残酷对待。1994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开始,乌克兰也同样遭到了大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命令乌克兰结束国家对外汇交易的控制,乌克兰的货币也随之崩溃。随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结束国家补贴制度。面包的价格上涨了三倍,电费上涨六倍,公共交通费用也上涨了九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结果是,当地的人民被迫按美元标价来购买本地商品。随着天价的电费和银行信用的缺失,国有工业被迫破产。外国的投机商们毫无阻拦地用非常低贱的价格捡走了其中的精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要求下,乌克兰解除了对农业的管制。结果是,乌克兰,这个欧洲的粮仓被迫要向美国乞求粮食援助,美国借此机会大肆倾销自己的粮食,对乌克兰本地的粮食生产和销售造成进一步的毁灭性打击。

俄罗斯以及其他前苏联成员国的待遇跟刚果或尼日利亚差不多,他们被看作是便宜原材料的产地,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了。随着华沙条约的崩溃,对西方跨国公司来说,这个富含矿产的国家自从1917年以来第一次变得这么触手可得。一马当先的是美国和英国的大型石油跨国公司,它们首先盯住的就是前苏联国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在华盛顿的计划者眼里,一个现代化、繁荣的俄罗斯工业经济只是西方掠夺其原材料财富的障碍。

20世纪90年代早期,克林顿政府维持了对俄罗斯的称呼——"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许多俄罗斯人天真地认为,这将意味着美国的援助和资金将流入俄罗斯,对其震荡的经济进行重组,美国也将会以某种形式的"全球共管"的伙伴关系来对待俄罗斯,而且历史上形成的,在前苏联地区的霸主地位会得到美国的尊重。但是,当莫斯科明白"伙伴关系"只是一个设计好的用来欺骗的空洞口号之时,已经太迟了。很大程度上,俄罗斯的工业大厦已经被肢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使得俄罗斯人民陷入苦难之中,而且它对周边地区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力也被严重削弱。这正是华盛顿想要看到的结果。

1991年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不仅仅使这个前超级大国蜕变成了第三世界,也使得美国和其盟友的石油公司控制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产国成为可能。但是,要完成这个过程还需时日。

丘拜斯时代,在受到控制和操纵的私有化进程之下,俄罗斯人珍视的石油和天然气利润以低贱的价格流入支持叶利钦和丘拜斯的密友的口袋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8年的一个报告估计,17个总市值至少为170亿美元的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被丘拜斯以总共14亿美元的价格售出。此外,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者、国有天然气垄断企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60%的股份,以2000万美元的超低价出售给了俄罗斯的私人集团,而其真正的市场价大约应为1190亿美元。其他一些公司如卢克石油、尤科斯、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和西单克公司得以创立。一些寡头如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波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和维克托?切尔诺梅尔金支配着俄罗斯的经济。共产主义时代,没有任何官僚能做到这一点。在199611月的一次采访中,同时也是石油寡头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别列佐夫斯基自夸地说,七个男人控制了这个国家50%广袤土地上的自然资源。这些人的硬通货利润几乎都是美元,别列佐夫斯基也许应该加上这一点。

直到1998年夏,俄罗斯的美元化几乎已失去控制。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23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来支持卢布,保护西方银行的投机式投资,这使得数百万人来投资购买俄罗斯的国家债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银行的救援行动来得太迟了。

815日,俄罗斯宣布将拖欠其美元债务。对纽约和其他主要银行来说,不可思议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尽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主要债务人还是决定拖欠债务。整个美元大厦在数个紧张的星期内从基础开始动摇。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已经在俄罗斯市场和大部分的世界债券市场上下了很大的赌注。它的管理层——包括前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大卫?穆林斯——都是一流的华尔街投资家和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突如其来的债务拖欠使该基金面临破产威胁,涉及数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合同将会产生崩溃连锁反应,最终可能导致一连串破产,使整个全球金融大厦倒塌。联邦储备委员会发起了一次由15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银行家出席的特别关门会议,并强加了一个救援行动。俄罗斯,在战略上太有价值了,她拖欠债务的行为得到了原谅,美元化的进程很快又重新开始,虽然步伐稍稍放慢了一点。

见保罗?麦卡锡19981210日"关于向欧洲安全与合作委员会的听证词"。当时,麦卡锡是国家民主捐赠基金(NED)的领导人,自1998年后,国家民主捐赠基金向前南斯拉夫的各种反政府组织、记者、媒体和工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麦卡锡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国家民主捐赠基金成立于1983年里根时期,当时华盛顿政策圈子流行"情报工作私有化",国家民主捐赠基金便是其中一部分。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向反政府组织提供资金都是由中央情报局出面,随着事件的不断曝光,美国吸取教训,改由资助国家民主捐赠基金这样的"私营"机构公开去做,国会对此也表示同意。1991921日,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国家民主捐赠基金的规划设计者阿伦?韦恩斯坦解释说,"今天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情,放在25年前都是由中央情报局秘密进行的。"事情从阴险邪恶的中央情报局转到了人文主义的"国家民主捐赠基金"。国家民主捐赠基金的活动,不仅避免了干预主权国家稳定的指责,而且反过来指责塞尔维亚或保加利亚甚至任何地方的当权者是"腐败的民族主义者"。2003年下半年,布什政府要求国家民主捐赠基金,在伊拉克的战后"民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南斯拉夫政治动荡中的作用,彼得?巴赫迈尔有详细论述,见20021021日的"Per Balkanals internationals Protektorat"Zeit-Fragen Zurich。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对引发南斯拉夫动荡的影响,苏姗?伍德沃德(1995年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所出版的《巴尔干的悲剧》)有详细说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南斯拉夫战略的详细描述,可以在肖恩?杰瓦西晚年的论文中找到,见19961月,葡萄牙国际尼诺巴蒂基金会论文"论北约在南斯拉夫的战略"。199511月华盛顿的防务信息中心发表了"扩大北约:充满灾难的盲动",对北约扩大的军事问题进行了讨论。2001年,在给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的一封公开信中,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前议员、防务专家威利?威玛为了说明北约"局外"战略新概念的合理性,详细说明了他个人与美国高级官员就美国和北约在南斯拉夫的目标的讨论。威玛对19994月占领南斯拉夫后的结果作出了描述;占领南斯拉夫可以让北约成员及伙伴获得原材料,控制里海和波斯湾。美国领导的北约完成了对从波罗地海到安纳托里亚的军事占领,"这是罗马帝国以来的辉煌成就",威玛如此评价道。见2001623日《青年世界》"Die Imperialen Absichtender USA aufdem Balkan"。

休克南斯拉夫

在用美国创造的经济"休克疗法"治疗苏联之前,巴尔干半岛就已经成为美国干涉的目标了。摧毁南斯拉夫的经济模式十分重要,这是华盛顿早早地关注南斯拉夫的主要原因。随着形势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华盛顿看来,南斯拉夫对于潜在的中亚石油资源的战略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整个90年代的后半期,石油和美元在华盛顿的巴尔干政策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尽管这不是以西方批评家们所猜想的最简单的形式进行的。

就在柏林墙倒塌之前,华盛顿正忙着做南斯拉夫的工作,此前,这些工作已经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过一次了。巴尔干的民族主义运动正在被外部势力操纵,欧亚版图正在朝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模样转变。当时,英国和其他利益集团一起联合进行干预,想瓦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并阻止德国建设巴格达铁路。

现在,目标明确,就是将南斯拉夫肢解为数个独立的小国家,并在西欧和中亚的十字路口为北约和美国建立一个立足点。石油和地缘政治再一次成为华盛顿的先锋。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期华沙条约的解体,北约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似乎也就消失了。还存在什么样的威胁可以为保留1949年建立的冷战联盟或美国在西欧的永久性军事存在,甚至进一步向东扩展提供理由?许多人希望一旦苏联威胁消失,北约也就解体。但是,甚至在苏联政权崩溃之前,华盛顿的战略家们就已经开始为北约设计新的任务了。

新提议中的北约使命被定义为"北约区域外部署",意指要把触角延伸到北约成员国边界之外。这个新使命后来在1994年与华盛顿的"和平伙伴"计划结合了起来,"和平伙伴"是一个逐步将前华约成员国军事力量整合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计划。共和党参议院理查德?卢格用以下词语描述了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北约时面对的两难局面:"北约,要么就出界,要么就出局。"十分简单,巴尔干战争给了华盛顿扩张北约一个十分充足的理由。这个过程要持续十多年。

40多年以来,华盛顿一直悄悄地支持南斯拉夫和铁托的混合社会主义模式,以此来作为反对苏联的缓冲器。随着苏联开始倾覆,这个缓冲器对华盛顿来说已经没有用处了——特别是一个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民族主义的缓冲器,这或许会使东欧邻国相信,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休克疗法之外,还可能存在着一条折中路线。在华盛顿顶尖战略家们的眼里,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就不得不解体南斯拉夫模式。南斯拉夫处于通往潜在的中亚石油盛产国的咽喉要道这样一个事实,仅仅是增加了上述选择的份量。南斯拉夫必须被带入,如果需要的话,被强行拖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由市场改革。北约将确保这项交易的进行。

1988年,苏联的气数将尽已变得十分明显,华盛顿已向南斯拉夫派遣了一个顾问团,这个顾问团来自于一个古怪的、私人的非营利机构,其冠冕堂皇的名称是国家民主捐赠基金,或是华盛顿圈子内熟知的NED。这个"私营"组织开始在南斯拉夫的各个角落慷慨地派发美元,资助反对派、收买年轻记者,资助工会反对派、反对派经济学家组织,以及人权方面的非政府组织。

10年以后的1998年,也就是在北约开始轰炸贝尔格莱德的前一年,NED主席保罗?麦卡锡在华盛顿自夸地说:"NED是与索罗斯基金会和某些欧洲基金会,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提供赞助,与当地的非政府组织以及遍布全国的独立媒体一同工作的少数西方组织之一。"冷战期间,这种对外国内部事务进行干涉的活动,有可能被认为是中央情报局的颠覆活动,但在华盛顿的新闻宣传中,被美化为"培养民主"。其结果是使塞尔维亚人、科索沃人、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其他民族人民的生活陷入灾难。

1990年以后南斯拉夫得到的保证究竟是什么,只有少数几个内幕人士了解。利用NED、乔治?索罗斯基金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在南斯拉夫制造经济混乱,以此来作为实施地缘政治政策的手段。198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安特?马尔科维奇总理施行经济结构改革。不管是什么原因,他的确照做了。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之下,南斯拉夫的GDP1990年下降了75%,在1991年再次下降15%,工业生产下跌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对国有企业全盘私有化,结果到1990年造成了超过1100家公司破产和20%以上的失业率。遍布全国的经济问题成了一个随时可以被引爆的炸弹。可以预见的是,在不断升级的经济混乱之中,每一个地区都与其邻近地区争斗来保证自己的存活。为了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工资水平维持在1989年的标准不变,但通货膨胀却剧烈上升,导致了1990年头六个月居民实际收入下降41%。到1991年,通货膨胀率超过了140%。在这种形势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命令,将南斯拉夫第纳尔变成全面可兑换货币,并要求利率自由浮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确限制南斯拉夫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额度,这使得中央政府对社会和其他项目进行资助的能力被破坏。这些政策措施事实上造成了经济的分裂,这样的分裂早在19916月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正式宣布独立之前就已经发生了。

199011月,布什政府施加压力,美国国会通过了《外事行动拨款法》。该法案通过后的六个月内,任何南联盟成员国如果不宣布从南联盟独立,那么,根据此项新的美国法律,她们将失去美国的所有经济支持。该法案要求,每一个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国都要分别进行选举,这些选举由美国国务院监督。该法还规定,所有的援助都直接提供给每一个加盟共和国,而不是提供给贝尔格莱德的南斯拉夫中央政府。简短地说,布什政府要求的是南联盟的自我解体。他们蓄意点燃了引爆新的一系列巴尔干战争的导火索。

通过利用诸如索罗斯基金会和NED这样的组织,华盛顿的经济援助流入了一些可以确保南斯拉夫解体的极端民族主者或前法西斯组织手中。作为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休克疗法和华盛顿破坏稳定的直接干预行动的回应,南斯拉夫总统,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在199011月组织了一个新的共产党,致力于阻止南联盟的分崩离析。一连串可怕的地区性种族战争的舞台已经搭好,这场战争持续10年之久并导致20多万人丧生。

在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巴尔干小国,经济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而使之成为热点的正是布什政府。1992年,华盛顿对南斯拉夫采取了全面经济禁运,使得后者的所有贸易活动冻结,经济陷入混乱,并最终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以及70%的失业率。西方世界的公众,首先是美国公众,被媒体告知,这是由腐败的贝尔格莱德独裁政权造成的。美国媒体很少提到华盛顿的煽动性行动或是导致巴尔干半岛这些事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见20025月第四卷第1期《南欧与巴尔干》杂志p7589,"血与油的交汇:西方能源安全中的巴尔干因素"。1999年科索沃战争最简单的理由是为了石油。实际上,欧洲是为了与可能的能源(包括石油)新产区建立战略联系,华盛顿是为了控制这些资源,这是稍有区别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于,为了控制欧洲的能源安全,华盛顿对可能通过巴尔干连接里海油田和欧洲的石油管道线路进行战略控制。见2001227日塞尔维亚首都巴亚卢卡的阿历桑德拉?特蒂卡发表的"穿过无人区的跨巴尔干石油管道"。

1995年,戴顿协议结束了波斯尼亚战争。克林顿政府相信,里海石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欧盟则希望通过巴尔干地区的输油管道确保输往欧洲的石油安全,战争的结束与上述观点是一致的。对于开辟里海向欧洲的石油输入路线来说,华盛顿显然认为,保证该地区的和平是必须的。但这种"和平"是由华盛顿定义的。

在戴顿协议以后,波斯尼亚这个曾经的多民族国家被改造成为一个事实上的穆斯林国家,一个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北约控制之下的事实上的附庸国。克林顿政府对波斯尼亚穆斯林军队的武装进行了大量的资助。国际媒体对战争的描述,极大地夸大了欧盟无能的印象,即如果没有美国的干涉,欧盟根本不能解决其领土范围内的主要战争。在此过程中,华盛顿要使北约东扩的理由得到显著的加强。匈牙利、波兰和捷克共和国成为北约的潜在合作伙伴,仅仅就在五年前,这些还都是无法想象的。

很快,克林顿政府便着手开展下一步行动,瓦解任何在巴尔干地区有可能与华盛顿步调不一致的民族主义残余分子。美英石油公司开始争夺被认为石油储藏最丰富的里海的开发权,这里离巴库和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边界不远。地质学家们谈论的"新的科威特或沙特阿拉伯"就是指那里。美国政府估计,那里的石油储量将超过2000亿桶——如果真是如此,这将是数十年来发现的最大的石油资源。布热津斯基,这位收入颇丰的华盛顿说客,代表英美石油巨人英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在里海的产油区投下了赌注。

搞乱巴尔干

柏林墙倒塌不久,在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的支持下,欧盟宣布了一项能源安全战略。巴尔干地区的稳定是该战略的核心。19906月,在欧盟的一次峰会上,荷兰首相路德?卢柏斯向欧洲的能源界提出建议,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苏联以及中欧、东欧国家"的联系。卢柏斯计划是冷战结束后一系列欧盟能源安全计划的第一步。

1992年,欧盟就已经制定了《能源宪章》,为欧盟在已解体的苏联进行石油和能源投资提供一个法律框架。新近独立的里海周边国家,首当其冲的是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在未来欧盟能源安全议题上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但是,新的克林顿政府的注意力似乎没在这里,对里海石油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但是,这一状况还是在慢慢地发生改变。

199412月,当欧盟对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49个国家批准其《能源宪章》寄予期望的时候,华盛顿突然以技术上站不住脚为由给予拒绝。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欧盟继续推动。199812月,签订了《能源宪章》的国家建立了一个过渡工作组。该工作组的秘书长强调石油和天然气新产区的重要性,"例如里海地区,确保这些地区的能源供应安全是政府的一个重要战略性任务"。欧盟提出建立一个"东西方能源合作的里程碑"。

1990年一直到1999年对塞尔维亚的轰炸,欧盟已施行了一系列不引人注意的举措或行动,据美国能源部的一份报告说,这些举措或行动包括为了"把从东里海的石油运输能力提高到每天50万桶"而帮助阿塞拜疆对首都巴库附近的港口进行升级改造。1995年,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欧盟启动了"向欧洲输送石油天然气的跨国运输"(INOGATE)计划,以此来"促进能源供应的安全"。19992月,就在克林顿政府开始轰炸贝尔格莱德之前,欧盟委员汉斯??德布鲁克称"向欧洲输送石油天然气的跨国运输"计划的目的是"打通进入本地和欧洲市场的瓶颈,保证里海盆地大量的天然气和石油毫无障碍地进入欧洲市场。"但最大的瓶颈却是:北约对贝尔格莱德的空袭。

西欧各国政府很清楚,从巴尔干到里海的这一片区域是石油和天然气投资上的战略重点,特别是当北海石油储量开始下降的时候,这也是欧洲走向更大范围能源独立的一个潜在步骤。但这绝对不是1999年华盛顿的主要政策观点。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部分由于布热津斯基和美国石油公司的积极游说,克林顿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里海石油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19967月,华盛顿启动了南巴尔干地区发展计划,与保加利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讨论输油管道合作问题。该计划规划了两条里海输油管道线路。一条将从巴库通过格鲁吉亚直到土耳其的杰伊汉港。1997年,老布什的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为721日出版的《纽约时报》写了题为"美国在'新丝绸之路'上至关重要的利益"的文章。这位即将在后来的小布什政府中成为主要人物的贝克认为:"与格鲁吉亚建立最强有力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联系是美国的战略利益所在。"格鲁吉亚地处里海石油和西方市场的中间地带。"里海石油最终将可能像今天的中东石油一样对工业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他补充道。当时,贝克还是英国石油-阿莫科在巴库利益的代理人。

第二条输油管道线路,受到美国政府和第一波士顿银行支持的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石油管道公司(AMBO)已经冷却好几年了。在继续推进之前,华盛顿决定不得不先除掉米洛舍维奇政权这个障碍。

南斯拉夫民选总统米洛舍维奇,一位曾经得到过华盛顿支持的,也被认为是能够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游戏规则做事的前银行家,被美国媒体形容为新的"阿道夫?希特勒"。无数的区域内的观察家和外部没有偏见的观察家的报告都一直认为,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纷乱的前南斯拉夫的所有派别都犯下了暴行——波斯尼亚穆斯林、克罗地亚天主教徒和塞尔维亚东正教徒。但是,华盛顿和北约控制的媒体报道却只集中在一方:顽固的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由于他坚决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所谓"改革"和北约的军事存在,因此,只要他领导的这个极具军事防御能力的国家仍旧处于巴尔干的中央,哪怕是被包围着,华盛顿为长期控制里海输油管道和中亚地缘政治议程的设想就会受阻。

1999年初,克林顿政府决定,是改变这一切的时候了。美国在朗布依埃向米洛舍维奇提出要求,即声名狼藉的附加条款B:"为了预防种族屠杀,实施人道主义",命令米洛舍维奇必须首先同意北约在科索沃驻军,然后把驻军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塞尔维亚。愤怒的米洛舍维奇拒绝了美国的要求。这个意料之中的拒绝正好使发动战争具备了"正当的"理由。华盛顿不顾国际法准则、联合国宪章(事实上全部的过程都有联合国的参与)、北约宪章(这是强调防御角色的宪章)、1975年赫尔辛基协定甚至美国宪法(美国宪法规定只有国会才有权力宣战),开始了大规模的轰炸行动。克林顿总统引用了"人道主义"理由和即将发生的对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的种族屠杀,开始了对塞尔维亚平民残忍的轰炸。

在倾泻了成百上千吨的炸弹,对塞尔维亚造成了估计400亿美元的经济和基础设施损失以后,五角大楼开始了世界上最大的美国军事基地之一的建设。在科索沃东南的吉尼拉内地区附近建立一个名叫邦斯梯尔的军营,这是一个可以驻扎3000名士兵的军事堡垒,拥有机场和最现代化的通信设施,这给美国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巴尔干地区带来一个可以深入里海的永久军事基地。

19996月,对塞尔维亚的轰炸一结束,美国政府就宣布它正在资助研究成立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石油管道公司的可行性。在提到北约对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控制时,一位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约瑟夫?戈兰梅森称:"美国政府有望保证该地区的安全并提供经济担保,这使得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石油管道公司成为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提议。"

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石油管道公司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已由哈利伯顿公司的布朗和鲁特进行,当时迪克?切尼是该公司的总裁。当这个新的研究在20005月发表时,后来成为布什政府副国务卿的美国大使里查德?阿米蒂奇称:

对于那些在科索沃冲突中给予北约支持的周边国家,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保加利亚,现在因为她们给予的支持而得到了西方的经济补偿,人们可以把这称为"炸弹红利"。引自"可行性研究",AMBO管道联合企业,20005月,美国商务部美国政府报告文摘题录数据库档案,编号为PB2000106974,178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为了打通通往阿拉伯湾的贸易通路,摆脱英国海军控制下的海上航线,位于欧洲大陆的德国做出了不懈努力,修建了巴格达铁路。与此相似,通过巴尔干地区修建一系列新的输油管道将有可能使欧盟石油供应来源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使欧洲摆脱美国和俄罗斯对能源的控制,取得能源供应的独立。在科索沃战争刚开始时,美国就已经占据了能源独立的先机,将北约和美国的控制强加到可能的输油管线和资源上。当贝尔格莱德从科索沃战争的瓦砾堆中奋力挣扎着爬出来时,美国似乎已经牢牢掌控了通向欧盟的任何潜在的输油管线。

在科索沃战争结束的时候,这个仅存的超级大国对欧亚的军事控制已经向前跨出了巨大的一步。美元民主已经又向前迈进了。自由市场的旗帜被牢牢地插在了南斯拉夫的残垣断壁之上。一个富有的得克萨斯石油家族的子孙,美国新任驻英国大使威廉?法里什指出,里海地区富含的石油资源是美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最大利益。

2001923日接受《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一次采访时,法里什透露,他计划对巴尔干地区作一次访问,这对于驻英国大使来说是一次不寻常的突然袭击,至少可以这么说。法里什是布什家族值得信赖的朋友,同时也是标准石油公司财富的继承人,他也深谙石油地缘政治——他作为美国驻英国大使的真实理由是不用怀疑的。他谈到,要加强北约在巴尔干地区的存在,巴尔干地区可以作为"对抗东大不稳定政权的缓冲地带"。作为"911"恐怖袭击的后果。他也提到了里海能源资源和输油管线的战略重要性。

当新的十年开始时,华盛顿是一个无可匹敌的经济强国,其军事优势发挥的作用不太明显。但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这一状况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华尔街股票崩溃,经济倒退和在纽约及华盛顿发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导致了这个变化。对美国人民和全世界来说,变化的结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独步天下:新世纪的石油地缘政治

布什新政府与石油的深厚渊源,决定了美国经济与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石油。在石油即将迎来产能极限之时,美国不惜一切代价四处驻军,甚至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其真正意图不是反恐而是石油。

——A New Millennium fo Oil Geopolitics

重新布局石油版图

在弹劾丑闻和股票泡沫破灭中,克林顿结束了总统的任期。几个月里,七万多亿美元烟消云散。新经济神话破灭了,几百万美国人民的养老希望随之破灭,上万亿美元的外国投资也付诸东流,这些投资都是受到美国股市财富激增前景的诱惑而来。2000年的总统大选,副总统阿尔?戈尔对阵来自得克萨斯州的前石油商人。这位商人的最大特征似乎是对世界政治一无所知。

在经历了美国现代史上最激烈的竞选后,20011月,乔治?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布什的总统职位来之不易。尽管选票清楚地表明戈尔占先,但最高法院以54干预了佛罗里达的投票,布什当选。美国称霸世界的基础发生了彻底改变,华盛顿现在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克林顿总统所关注的经济政策了。

布什内阁的组成值得注意。它很容易让人们想起12年前的老布什。副总统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务卿鲍威尔,甚至包括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高层要职都是由老布什的旧班底担任。所有内阁成员都由切尼和贝克为总统精心挑选。贝克是一个十分隐秘的重要人物,他总是出现在紧要关头。

布什圈子里的人都有很深的石油背景,这一点不容否认。切尼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地质和石油服务公司哈利伯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赖斯曾是雪佛龙石油公司的董事,布什本人在石油行业里有着丰富的经历,商务部长文斯也是石油商人。一句话,与美国近代史上的任何一届政府相比,20011月入主白宫的布什政府,介入石油和能源产业的程度无与伦比。石油和地缘政治重新回到了华盛顿政治舞台的中心。

克林顿政府充满了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的个人色彩。鲁宾是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是强势美元政策的倡导者,他强调多边合作和自由市场经济政策,主张积极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克林顿不遗余力地推动公司全球化,把这视作美国优势。他削减军事开支,减少石油地缘政治活动,这一政策一直持续到他执政的晚期。

新世纪开始时,美国权势集团的核心圈子认为,是改变政策重点的时候了。如果财政部是克林顿政府的权力象征,那么,国防部便是布什政府的权力中心。而且如同冷战时期,石油地缘政治成为国防部最重要的议程。

切尼当选美国副总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美国能源政策进行全面的回顾和评价。在布什任职初期,绝大多数重要决策都是切尼作出的,这一点十分清楚,他比历史上任何一位副总统的权力都要大。

随后,切尼转而帮助老朋友和导师——詹姆斯?贝克三世。贝克1992年离开华盛顿之后,在休斯敦的莱斯大学捐赠了一家智囊机构——贝克研究所。贝克研究所以能源研究小组出名,其成员有安然公司的领导人,布什政府最慷慨的资助人肯尼斯?雷(该公司不久后便臭名昭著),壳牌石油董事,英国石油公司经理,雪佛龙-德士古石油公司的领导人,著名的石油咨询专家马修?西蒙斯也是该小组的成员。贝克研究所的理事会还包括了科威特前石油大臣萨巴哈。

萨巴哈的女儿,后来被证明就是199010月向美国国会作证的那位科威特妇女,是第一次伊拉克战争的神秘证人,她作证说亲眼看到伊拉克士兵从婴儿保育箱中把早产婴儿抢走。她的证词令美国民众震惊,是美国民众支持采取沙漠风暴行动的主要因素。这一事件后来被一家公关公司标榜为公关的经典案例,这家公司就是与布什政府关系密切的伟达国防公关顾问公司(HILL&Knowlton)。为了感谢这家公司在获得美国支持方面的帮助,科威特流亡政府支付了1080万美元的报酬。当时,这家公司设在华盛顿的分支机构,由前任副总统办公室主任克雷格?福勒领导。

加利福尼亚电力危机,引起了全国石油与天然气价格上涨,美国电网混乱不堪的状况,是总统要求切尼着手研究国家能源战略的表层理由。切尼的《国家能源政策报告》为布什新政府指出了清晰的政策导向。由于党派之争,这些明显的信号被人们忽略了。作为布什总统的日常事务安排的一条重要线索,该报告本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终极大奖之所在

20014月,切尼工作组向总统提交了国家能源政策报告,该报告的基础就是贝克研究所的能源战略报告。无论是贝克的报告还是切尼的报告,都预测说,未来20年,美国将严重依赖石油进口。贝克研究所明确指出:世界石油将日益短缺,必须高度重视伊拉克。贝克研究所的研究宣称:"伊拉克是中东石油流向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他们并没有对此作出解释。他们只是简单地呼吁华盛顿要重视对伊拉克的政策,重新定位目标。

贝克研究所的研究还建议,切尼的能源政策工作组应当包括国防部的代表。美国军事和能源战略始终是一致的。贝克报告的结论是,未来是不可预知的,"除非美国在未来的游戏新规则中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否则美国企业、消费者和美国政府将处于弱势地位"。切尼和新政府应毫不犹豫地承担起领导者的角色,尽管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制定游戏新规则。

切尼的报告强调,美国经济将日益依赖进口石油,使得美国必须着眼于未来。报告并没有对国内石油替代问题给予过多关注,其核心是如何保证美国的境外新油源的安全。在这点上,报告指出了一个问题。在世界的许多地区,最大的石油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它们的利益并不是帮助美国解决能源问题。切尼的报告说,这些国家的政府并不把美国利益放在心上。他的意思是说:这些民粹主义政府控制着石油资源,有它们自己的想法,它们无意和埃克森美孚公司、雪佛龙-德士古石油公司或者切尼分享这些。

切尼、贝克和华盛顿的其他决策者,都有长远的考虑。他们很少公开讨论石油供应问题,但私下对世界能源供应的现状却是十二分地关注。他们也在考虑如何把手伸到未被控制的石油地区。

追溯到1999年秋,在伦敦石油学会的一次小型会议上,当时还是哈尼伯顿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切尼,告诉那些国际石油行业的巨头们说,在未来几十年里,中东将是石油资源储备中最重要的战略核心区。在2001年能源报告的预测中,切尼告诉石油巨头说:到2010年,我们每天的石油需求将增加5000万桶。这些石油从何而来呢?很明显各国政府和国家石油公司控制着90%的石油资产。石油仍然是政府最根本的要务。

每天5000万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比沙特阿拉伯石油总产量的六倍还多,几乎是当时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二。石油资源实际控制在政府手中,切尼对这一事实的理解和判断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萨达姆?侯赛因及其他石油生产国领导人很快就明白了这点。

全世界从哪里才能再找到六个沙特阿拉伯?切尼回答说:"尽管世界许多地区都提供了机会,但是,中东具有世界三分之二的石油和最低的成本,仍然是最终大奖所在地。"一年前,在得克萨斯的一次石油会议上,切尼暗示,布什政府将把石油地缘政治作为重点。在谈到哈萨克斯坦的危险和不稳定时,当时还是哈尼伯顿首席执行官的切尼反驳道:"你已经知道石油在哪里了,我再也没有更多的担心了。"他已经把问题想得很清楚。

伊拉克未开发的石油储备比沙特还要多,伊拉克在很早就成为切尼和布什政府具有强烈兴趣的观注点。保尔?奥尼尔,布什内阁的成员,因为团队合作问题从2002年末一直处于退休状态,他后来披露,早在911恐怖袭击之前,布什总统就已经把伊拉克的政权更替作为最高目标。

2004111日,在接受美国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60分钟》采访时,布什政府的前财政部长指出,早在2001年,布什开始集中力量考虑如何推翻伊拉克政府。"从最开始,萨达姆?侯赛因就被认为有罪,他是一个坏人,他必须滚蛋",奥尼尔回忆说。"对我来说,先发制人的概念,就是美国可以独断专行地做她决定要做的事,这是一个真正的巨大变化。"在布什入主白宫之前十天,这个以固执而诚实著名的奥尼尔声称,伊拉克是当务之急。在奥萨马??拉登和反恐战争提到议事日程前八个月,布什和切尼以及内阁一直在考虑采用军事手段解决萨达姆?侯赛因。

贝克研究所绝不是第一个提出更替伊拉克政体的。"911"袭击发生时,美国的工业、军事、能源和政治精英们也不是第一次讨论如何维持美国霸权

20014月,在公共政策研究所和对外关系委员会上詹姆斯?贝克主持的"能源战略政策:21世纪的挑战",www.ril.edu;报告强调,世界已经进入到"新的能源时代……今后20年,对具有不确定性的中东石油资源的依赖会急剧增加……"。报告还进一步强调,就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之前,"伊拉克已经变成了一个主要的不稳定的生产者,使美国政府陷入困难境地"。高层建议切尼和布什政府制定一项"综合性的能源政策……"。

关于科威特石油大臣的女儿和她作证的情况,详见汤姆?里根发表在200296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的文章"当思考战争时,婴儿正在长大"。

迪克?切尼1999年在伦敦石油学会的"秋季午餐会上的讲话"见www.petroleu.couk;奥尼尔的声明在2004110日华盛顿的"中东现实"中有报告,见www.MieldleEash.org;一天后,布什政府威胁奥尼尔,说他泄露机密文件要逮捕他,"萨达姆之后的伊拉克计划"详细说明了对战后伊拉克石油工业进行控制的细节。布什的白宫很显然对奥尼尔的讲话不满。

美国新世纪

20009月,美国总统选举之前几周,也就是911之前一年,一个鲜为人知的华盛顿智囊团发表了一篇政论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重建美国国防》,非常清楚地阐述了下届政府的政策意图。这篇文章由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共和党团体执笔,他们自称为"美国新世纪计划"。

"美国新世纪计划"的成员与新政府的政策班子是同一伙人。该项目组包括哈尼伯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切尼、唐?拉姆斯菲尔德和保罗?沃尔福威茨,后者是拉姆斯菲尔德的国防部副部长,领导了伊拉克战争的鹰派人物。美国新世纪计划还包括切尼的办公室主任刘易斯?利比,卡尔?罗夫,卡尔?罗夫后来是乔治?布什集团中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战略家。高级经理人,如最大的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布鲁斯?杰克逊,里查德?珀尔和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也在其中。

美国新世纪计划的主席是威廉?克里斯托,他建立了强硬派的媒体帝国《旗帜周刊》。就是他从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报》出版商鲁珀特?默多克那里募来了1000万美元。因为有这些强硬的支持者,

美国新世纪计划的报告值得认真阅读。但在911前却很少有人读。

《美国新世纪计划》的报告以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美国是否对形成一个有利于美国原则和利益的新世纪有了解决方案?"。报告认为: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竞争对手,美国的最高战略就是要维持和扩展美国的这种优势地位,越久远越好。但是,仍然有一些潜在的大国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不满,试图改变它……

这一报告十分清楚,他们对从欧洲到太平洋的欧亚力量分布了然于胸。

《美国新世纪计划》高度赞扬了1992年的战略白皮书,这本白皮书是沃尔福威茨为时任国防部长的切尼撰写的,当时是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期间。《计划》指出,"国防政策指南起草于1992年初,这些原则为维持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抑制竞争对手的崛起,按照美国的利益和原则构造国际安全新秩序提供了蓝图"。布什命令把1992年政策报告隐藏起来。1992年报告的副本泄漏给《纽约时报》后,立刻引起了轰动。报告详细描述了用先发制人的战争形式除掉强大的竞争对手。在20029月,乔治?布什正式制定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也就是布什主义。

切尼及同仁们现在重提1992年为后冷战时期的美国设计的帝国之路。他们宣称,美国必须抑制一切挑战美国领导地位的先进工业国家,即便是觊觎区域性或全球的主导地位也不行。

《美国新世纪计划》不仅仅考虑掌控全球,如建议华盛顿建立一个世界范围的"指挥与控制系统",他们还呼吁发展空间力量控制太空,控制网络空间,发展针对特定生物类别的生物武器,

甚至可以把恐怖领域的生物战争转变为一个有用的政治工具。即便是乔治?奥韦尔也对此感到震惊。

20009月《美国新世纪计划》继续着乔治?布什的"邪恶轴心",它指出朝鲜、伊朗和伊拉克这三个政权是邪恶三轴心,是对新美国世纪的威胁。

全世界都从CNN的电视画面中目睹了世界贸易大厦和五角大楼被袭击的场面,随之也听闻了奥萨马??拉登的大名。可就在数月前,切尼的计划瞄准的是萨达姆?侯赛因的伊拉克,并强硬地强调,美国的政策是对海湾进行直接的军事控制。报告宣称:

几十年来,在海湾地区安全问题上,美国一直寻求扮演一个永久性的角色。当与伊拉克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时,在海湾地区部署一支强大的美国军队的紧迫性更甚于解决萨达姆?侯赛因政权。

在巴格达遭到轰炸前的几个月里,"海湾地区需要部署强大的美军"这样的话一再地向世界各地的人们贯输。对于切尼、沃尔福威茨及其同仁们来说,伊拉克是他们为自己辩解"海湾地区需要部署美军"的一个简单的借口,当时没有关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讨论,也没有指出伊拉克与恐怖分子有联系。见20009月,在华盛顿特区,美国新世纪计划"重建美国国防"。奥利佛?贝克曼和朱利安?博格发表于20011031日《卫报》上的"前总统俱乐部"。这是世上少有的几件关于这家最有影响和神秘集团的信息中的一件。

反恐战争还是石油战争

如果布什政府对911没有准备,他们也肯定不会为反恐浪费时间。恐怖主义已经取代了共产主义,成为全球的公敌。恐怖分子无处不在。最重要的是,由华盛顿界定的这场战争,恐怖分子主要隐藏在穆斯林地区,而这一地区正好控制着世界最大的石油储备。70岁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比他以往任何时候更位于世界政治权力的中心,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根据《华盛顿邮报》编辑鲍勃?伍德沃德在他的《布什的战争》(为了此书他得以查阅敏感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一书中陈述,世贸大厦倒塌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001912日,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开始劝说总统,把伊拉克作为第一轮反恐战争的主要目标,虽然此时还没有任何确实的证据,证实伊拉克存在恐怖袭击的可能。

在切尼的支持下,第一次海湾战争时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务卿科林?鲍威尔曾劝说布什要让公众意识到对伊拉克动手是必须的。鲍威尔可不是什么鸽派。1992年,鲍威尔宣称美国需要足够的力量,阻止挑战者在国际舞台上对美国进行任何挑战。最近,在阿富汗推翻塔利班的战争只不过是更大的战役的热身。搞定阿富汗的同时,伍德沃德的书中提到布什已经在秘密地计划入侵伊拉克了。

在信奉原教旨主义的塔利班的领导下,阿富汗曾经给沙特阿拉伯的一个名叫奥萨马??拉登的人提供了避难所。本?拉登的组织——基地组织——将是布什最新宣布的反恐战争的第一个军事目标。2001918日,BBC采访了巴基斯坦前外交部长尼亚兹?尼亚克。尼亚克对BBC说,在7月中旬的柏林会议上,他曾从美国高级官员处获悉,针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将会在10月中旬进行。

最初,华盛顿考虑把塔利班政府作为石油管道运输生意合作伙伴的可能人选。1997年底,塔利班代表应联合石油公司的邀请到得克萨斯州谈判,谈判不欢而散,最后没有达成协议。另一家得克萨斯州的公司,该公司与布什和切尼的关系非常亲密,也在悄悄地谈判寻求可能的管道运输途经,通过阿富汗运输里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个公司就是安然公司。然而安然公司于200111月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和欺诈丑闻之一。

应安然公司所邀,耗资数十亿美元的阿富汗管道工程,是由切尼原来所在的哈利伯顿公司承担的。有迹象表明,副总统切尼和安然首席执行官,布什的财政支持者的肯尼斯?雷之间的秘密谈话,涉及了华盛顿对安然公司通过阿富汗的管道工程的支持。奇怪的是,切尼拒绝向国会审计总局提供他与安然秘密谈话的文件,强迫法院摊牌。到那时为止,安然公司不切实际的、无法实现的金融计划正逐步走向破产。

20017月,塔利班没有讨得华盛顿的欢心。当美国谈判代表提出他们铺设石油管道的条件时,美国告诉塔利班的领导人:"如果你们不在铺满黄金的地毯上接受我们的帮助,我们就将把你们埋葬在布满炸弹的地毯之下。"塔利班当时请求美国的援助,以重建阿富汗的基础设施。他们希望输油管道不仅仅作为通往印度以及更多国家的运输线,还希望它为阿富汗的能源需求服务。华盛顿拒绝了塔利班的要求。2001911日给华盛顿提供了向喀布尔赠送炸弹地毯的借口。

美国联合石油公司和塔利班在石油管道问题上的谈判宣告破裂。当时布什总统身边的关于阿富汗和中亚地区问题的国家安全顾问是扎勒米?哈里扎德,一个与流亡的阿富汗国王有亲密关系的阿富汗人。后来哈里扎德先后成为布什派往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特使。他也曾在阿富汗输油管道问题上为美国联合石油公司效力。

五角大楼用富有诗意和爱国情怀的语调,称轰炸阿富汗的行为是"持久自由行动"。失望的阿富汗人后来尖锐地讽刺说,

这种自由其实是美国军队的自由,他们可以恣意摧毁阿富汗的任何他们认为有必要摧毁的东西,另外,自由究竟有多持久也遭到公开质疑。

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以小规模的战斗宣告结束。塔利班政权在2002年初解体。绝大部分士兵在得到慷慨的中央情报局分发的美元之后投降。然后哈里扎德把另一位美国联合石油公司的前顾问哈米德?卡尔扎伊推荐给布什,布什任命此人为战后阿富汗废墟的临时总统。

好几年以前,也就是19982月的时候,面对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美国联合公司的一位副总裁约翰?马里斯卡,为了中亚地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曾力劝华盛顿支持阿富汗石油管道路线。他提到了可能的线路并宣称:"通过阿富汗的线路看起来是最好的选择……它可以用中亚地区的石油供应亚洲市场"。它将起源于北方的土库曼斯坦,穿过阿富汗,进入巴基斯坦境内,进而到达印度洋。由此它将供应印度、中国和日本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他强调,"管道将穿过的领土由塔利班控制"。20022月之后,塔利班就不再是障碍了。

对阿富汗的军事进攻,是反恐战争的第一仗,使华盛顿受益非浅。它为五角大楼迅速增长的每年将近4000亿美元的巨额预算提供了借口;为建立一个永久的美国军事基地链提供了借口,这个军事基地链从乌兹别克斯坦到阿富汗,到吉尔吉斯斯坦,这个地区位于苏联版图腹地(普京总统身边的智囊团不会对后面这个地点无动于衷)。美国推翻了塔利班,也带来了海洛因在全球的泛滥,因为受塔利班打压的旧军阀们又可以重新种植罂粟了。

美国派往巴基斯坦的大使,温迪?张伯伦,于20021月会见了巴基斯坦的石油部长乌斯曼?阿米努丁。会谈是关于如何继续执行由北向南直通巴基斯坦阿拉伯海石油终端的输油管道计划的。20025BBC报道,卡尔扎伊声称,计划与巴基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行会谈,讨论关于从土库曼斯坦到印度的,价值20亿美元的天然气管道建设问题。20031月初密约悄悄地签署了,没有国际新闻的大肆渲染。

华盛顿刚把卡尔扎伊安置在喀布尔,布什和切尼就吹响了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的号角,萨达姆?侯赛因是华盛顿的新阿道夫?希特勒,是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一类的邪恶暴君。尽管安理会没有同意,华盛顿根本不予理会,开始实践布什主义

参阅艾哈迈德?拉希德的"塔利班:好战的伊斯兰,中亚的石油和原教旨主义",2001年伦敦IBTAURIS出版。另见20021215日约翰?皮格尔发表于巴基斯坦《每月时报》上的文章"美国的赌注:统治全球"。关于"满地黄金"的说法和美国联合石油公司在阿富汗的作用,让-查尔斯?布内萨德和达斯却有详细的说明。2002年,纽约雷声出版社出版的《不能公开的事实:美国与塔利班之间的秘密石油外交》。卡尔扎伊与美国联合石油公司的联系,见20011213日《世界报》。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之间的石油管道协议签字的新闻见200313日网页(after-wordsorg/grim)上的报道。罗恩?卡拉里的"安然-切尼-塔利班有联系吗?"发表于2002228日《不列颠观察》。该报道有关于安然公司(倒闭前)在阿富汗管道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节。

趋"油"若鹜

2002年,华盛顿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支持的情况下,准备发动对巴格达的军事进攻,这违反了联合国宪章,除了英国的布莱尔、葡萄牙、西班牙、波兰以及其他几个国家,美国没有得到大多数主要同盟国的支持。俄罗斯、中国、法国甚至德国都公开反对美国准备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俄罗斯外交部长伊戈尔?伊万诺夫发表官方声明,莫斯科反对美国针对伊拉克的任何军事行动。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以及其他两个国有公司曾经签订了一个长达23年的开发伊拉克西部古尔奈油田的合同。中国也反对战争。中石油在伊拉克西部地区签订了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石油合同。法国在萨达姆政权下也有开发伊拉克石油的权力。三国都明白,美国单方面发动战争将永久地结束她们的伊拉克石油之梦。

那时,中国正逐步取代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以现在的增长速度,十年之内,它将轻易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中国国内找不到足够的石油储备。中国明白,可靠的石油供就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保障。现在最大的石油资源将被美国的军事力量牢牢控制。对北京来说,这个消息是明白无误和令人深感忧虑的。

尽管世界各地都呼吁反对伊拉克战争,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还是进入了倒计时阶段,这对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为什么?为什么美国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用武力来追求"和平与稳定",难道这就是他所谓的"软实力"?为什么她不顾风险在整个石油产地制造不稳定,甚至可能引起新的石油价格冲击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难道就仅仅是为了打击伊拉克?来自华盛顿的官方回答是萨达姆?侯赛因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他还与基地组织恐怖分子有联系。难道这就是乔治?布什、迪克?切尼、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保罗?沃尔福威茨以及华盛顿的其他人发动新的伊拉克战争的充足理由吗?这不能令人信服。在13万美国军队永久驻扎在伊拉克后,他们的怀疑得到了证实。

进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恰如预计的一样,在几周内结束,毫无悬念。官方宣称战争于20035月结束。那里只有象征性的抵抗,伊拉克也没有使用恐怖武器。也许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这样的小国遭受过如此毁灭性的打击。人们可以通过CNN以及鲁珀特?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看到战争的清晰画面。美国也背负着国际舆论的压力。美国的主张确如布什说过的那样,"你要么支持我们,要么反对我们"。

华盛顿曾再三强调它们有正当理由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这理由就是伊拉克拥有威胁美国的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甚至核武器,必须予以消除。而当联合国检查员并没有发现这些时,他们转变了借口,辩称真正的原因是萨达姆?侯赛因曾与奥萨马??拉登以及神秘的基地恐怖组织结成了联盟。随后,理由又变了,即用一个民主政权取代独裁政权是值得的。战后,布什为美国关于中东地区的政策制定了一个以民主为主题的"推进自由战略"。在20041月的国情咨文报告中,为了发展"中东地区的自由选举、自由市场、自由言论以及工会",布什要求将给国家民主捐赠基金会的预算拨款增加一倍,以便促进这些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就如同对南斯拉夫和东欧一样,很明显,为了改变现状,华盛顿计划削弱现存的政权。它的用意极其深远。

一旦美国军队控制了这个国家,所有关于战争的借口,比如武器、恐怖分子,全都烟消云散了。有消息显示托尼?布莱尔将他政治前途的赌注押在欺诈事件之上。事情看起来好像是布莱尔的华盛顿同盟把他当作了替罪羔羊。在美国占领巴格达和伊拉克油田后不久,华盛顿的各色官员们开始承认理由并不是像他们先前所说的那样。

最厚颜无耻的是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他倡导预防性战争,是1992年白皮书的作者,也是20009月美国新世纪计划报告的合著者,鹰派的领导人。20033月,在布什正式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不到一个月,沃尔福威茨对前去参加新加坡安全会议的代表说:"简单地说,朝鲜和伊拉克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经济上的考虑,对伊拉克,我们别无选择。伊拉克整个泡在石油的海洋里。"朝鲜承认研制核弹头和导弹的事实并没有让沃尔福威茨以及五角大楼中的人们上心。伊拉克才是他们的目标。

200312月底,华盛顿悄悄地撤回了400人的特遣部队,这支特遣部队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在伊拉克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想得到任何蛛丝马迹,结果一无所获。到20041月,科林?鲍威尔被迫承认美国没有证据证明伊拉克与基地组织之间有联系,但还是苍白地坚持这些联系可能存在,并认为这就够了。鲍威尔辩称布什发动战争是因为"他认为那个地区处于危险之中,美国处于危险之中"。一个备受尊重的华盛顿智囊团,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谴责了关于所谓的伊拉克武器威胁论的"系统误传"。对于鲍威尔的解释,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华盛顿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对付这捕风捉影的威胁?

五角大楼控制着战后重建事务,而不是常规地由国务院控制。五角大楼的沃尔福威茨明确地表示,只有政府的好朋友才可以得到关于伊拉克石油工业的利润巨大的合同。切尼的哈利伯顿公司位于首位,还有柏克德公司,以及美国和英国的其他石油公司。华盛顿变本加厉地要求它在欧洲、俄罗斯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同盟国免除伊拉克的债务。华盛顿没有付出什么,它又赢了。在拒绝联合国的维和事务的同时,它又要求外国军队承担这个担子。总之,华盛顿的态度看起来更像是帝王而不是民主。乔治?布什曾经虔诚地说过他的阿拉伯梦想,这梦想就是把民主带到伊拉克以及其他的专制的阿拉伯世界。无疑,拴在美国主战坦克油桶上的民主不是大多数伊拉克人的梦想。

布莱尔的前内阁大臣米切尔?米彻在6月份战争刚结束时辞职,他曾对伦敦《卫报》说,"不管萨达姆?侯赛因是否当权,布什内阁都打算以武力控制海湾地区"。米彻继续指出,"反恐战争是一层虚掩的面纱,它被美国用来遮掩它的真实意图,就是实现更广泛的战略上的政治目标"。切尼的美国新世纪计划以及贝克研究所的能源报告,被米彻看作是华盛顿的政治蓝图。米彻认为,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与基地组织之间的联系,不过是一颗烟幕弹。

他还发现了另一个可能的解释,那就是"美国和英国可靠的碳氢化合物能源正消耗殆尽……英国到2005年将面临严重的天然气短缺"。前内阁大臣指出,英国,特别是英国主要的石油公司如英国石油和皇家壳牌,决不甘心自己被排斥在抢夺世界上剩余石油资源的行列之外。米彻回忆到,"英国石油的首席执行官布朗爵士曾经警告华盛顿,不要在战后为自己的那些公司把伊拉克瓜分殆尽"。米彻曾经是英国的环境大臣,他也许知道那份不同寻常的备忘录的内容,就是在911日之前几天提交给布莱尔内阁政府的那份备忘录

200396日《卫报》上发表的米切尔?米彻的文章"反恐战争只是借口",这篇从布莱尔内阁一位长期在职的高级官员的角度撰写的文章,让美国媒体失语。关于美国武器转移的报道见于雷蒙德?惠塔克的文章。2004111日,《独立报》载文"鲍威尔不同意基地组织搜寻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沃尔福威茨的观点在乔治?怀特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有涉及,该文题目是"沃尔福威茨:伊拉克战争是为了石油",发表于200364日《卫报》。蒂莫西?加登?阿什(2004122日《卫报》文章"接下来是阻止叙利亚?")也注意到,布什要求NED的资金加倍,进一步在中东地区扩大民主。

油之将尽?

200199日,布莱尔首相的内阁政府收到一份非常令人震惊的备忘录,备忘录用了一个简单的标题:"呈内阁能源政策事务处"。这份备忘录是石油消耗分析中心一群一流的地质学家精心准备的。

英国内阁办公室的备忘录集中于这样一个主题:"世界面临严重的烃供给困境"。备忘录中陈述到,"全球石油供应现状已上升为政治风险问题……如果加大对中东地区生产的投资,能够提高产量,但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提高而已。只有伊拉克是一个巨大的例外……"。内阁办公室备忘录进而预言"全球石油产量将会很快下降。石油产量峰值的时间取决于中东地区的储备量……乐观估计,全球峰值会在510年间出现"。报告也预言了全球天然气的峰值会在20年后出现。作者建议政府要进行"相关的工作来验证这些计算"。但是备忘录被悄悄地藏起来了。

布莱尔有一些消息灵通的石油顾问。这些人中包括英国石油的总裁布朗爵士,他也是首相的亲密朋友。1999年,即英国备忘录出台的两年多前,布什当选总统的一年前,美国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布朗爵士的英国石油公司的分公司)的总裁迈克?鲍林声称,"我们已经搭上了石油末世纪的头班车"。

鲍林所言对乔治?布什、詹姆斯?贝克以及迪克?切尼来说,意义十分明确。令人好奇的是,这么一个影响经济稳定和安全的意义深远的观点,在2000年大选期间及以后从来没有被公开地提出来过。

20世纪20年代起,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有好多次预言,说世界上的石油将消耗殆尽,但每次这样的厄运预言者都被证明是错误的。总是有人杞人忧天。那么为什么这次的警告就应该比20世纪70年代的警告更有现实意义呢?

简短的回答是,因为这次有更多的证据支持该预言。至少,赌注大得足以引起一场严肃的讨论。奇怪的是,不像以前的石油恐慌,这一预言并没有引起公开讨论。这才是最令人震惊的。

地质学者并没有预言世界将会在510年内耗尽石油。他们争论的是其他一些内容,即在世界石油需求,特别是来自中国和其他经济增长地区如印度和印尼的需求呈爆炸性增长的同时,目前使用的易于获取的、便宜的石油将会急剧减少。他们也讨论了各种不同的替代品,包括重油、煤以及核能,但它们都不能代替石油。他们的分析的经济含义令人惊愕,几乎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是由便宜的、充足的石油来支撑的。

一些严肃而中立的地质学者都支持这样的观点,即世界石油正接近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技术上称为峰值。英国石油损耗分析中心曾经精心准备了200199日的内阁政府报告,其中的一位主要人物就是科林?坎贝尔,一位备受尊敬的地质学家。他的预测得到了一些世界一流地质学者的支持,这些学者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地质学院、法国石油学院、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还有一些私人能源顾问比如道格拉斯?威斯特伍德有限公司以及瑞士的石油咨询公司。

这些杰出的地质学者在客观地讨论这样的问题,未来十年或更长时期内全球人口和经济的适度增长,将导致全球石油需求持续增长,而许多大油田的石油产量却在急剧下降,比如北海油田、阿拉斯加普拉德霍湾油田以及墨西哥、俄罗斯和尼日利亚的油田。

20035月的石油峰会上,美国能源专家,也是切尼和乔治?布什的顾问马修?西蒙斯发出过警告。西蒙斯曾经是贝克能源组织协会的主要成员,并且是提交给切尼的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他可不是小人物,而是布什政府能源问题的权威人士。在法国石油学院,西蒙斯对国际地质学者和能源专家组织说:"五年前我几乎没有考虑过'峰值的含义以及它到底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问题。"他说:"令人担忧的是,峰值将临,没有几年了……如果我是正确的,未预见到的后果是毁灭性的……不幸的是,如果我是正确的话,世界还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

西蒙斯接着描述了在目前较低的成本下,如果运输、食品和工业突然遭遇最基本的能源短缺,这对世界经济意味着什么。他认为:"没有好的能源解决方案来维持现状。当前的一种选择是紧缩我们的经济发展。"简而言之,他预言世界唯一的前景是进入到深度的经济衰退和萧条当中。

20027月关于现有石油储备的讨论上,科林?坎贝尔指出,"随着五年后石油和天然气峰值的到来,石油短缺将在2010年左右出现"。他指出,世界上40%的能源需求以及90%的运输燃料的需求都来自石油。坎贝尔总结到:"很明显,世界不得不学着如何消耗得少些,更少些"。

地质学者把石油峰值定义为这样的一个点,即给定地区的石油储量已经被开采了至少一半。峰值之后,每开采一桶石油都需要更多的投入,抽取石油需要保证井下有足够大的压力,而向老油田中注入气或者水耗资巨大。这就意味着当世界主要的油田经过峰值之后,石油成本很可能暴涨。那么,此次预言的峰值不仅仅是一个油田的峰值,或者是一个产油国的峰值,而是一个绝对的峰值,即世界范围的石油峰值。

坎贝尔预言:"2005年之后,发掘和开采一桶石油所需的能源将会超过一桶油本身提供的能源。"他补充道,在过去的20年间,尽管已经花费了一万多亿美元,来发现新的未开采的油田以替代老的北海油田、阿拉斯加以及其他油田,石油公司还是不能满足目前的石油消耗需求。坎贝尔估计每发现一桶石油的同时就要消耗掉四桶,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

在另一项关于石油峰值问题的研究中,马修?西蒙斯引用了一组令人警醒的统计数字来阐明发现新油田的悲观速度。位于前10位的石油勘探和石油产品公司在20002002年之间花费了1950亿美元,使得每天的石油产量从2240万桶增长到2410万桶,当今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93%来源于此。西蒙斯接着预言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量将持续下降,"1015年之内将目前已发现的储量全部耗尽",也就是在2010年或2015年。只要有一个大的油田出现峰值,那么产量的急剧、垂直下降只是个时间问题。坎贝尔引用了一个在北海的老油田的例子,布伦特油田在峰值过后的四五年间产量已经下降了90%。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未能意识到隐藏的危机。许多大油田的资源在过去的30年左右已经到达或者已经接近峰值,然而总储量的统计数字仍然给人以丰富的幻想。在故意忽略石油峰值的问题上,那些大公司及政府都有既得利益。布什政府在石油峰值问题上的利益不是短暂的。美国世纪,美国霸权统治下的和平,就是我们要面临的未来。

实际上,坎贝尔以及其他一些中立的地质学者证实了切尼1999年在伦敦说过的话。坎贝尔曾经断定,世界上唯一蕴藏大量未开采石油,并可以以低成本开发的地区就是中东。

坎贝尔和西蒙斯都注意到了三角地区特殊的地质构成,它拥有世界上现有石油储量的65%,甚至更多。这个三角地区包括下列国家: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还有卡塔尔。据说伊拉克拥有中东最大的未开采的石油储量。美国政府的某些研究估计伊拉克可能拥有4320亿桶未勘查的石油资源,远远超过沙特阿拉伯。在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石油资源都达到峰值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伊拉克以及整个中东的战略意义将呈指数级的暴增。并且那些石油仍然由阿拉伯政府控制。

2003年初的埃克森美孚勘探公司的杂志上,公司总裁乔恩?汤普森间接地支持了地质学家们的一个基本分析,即全球石油危机将会在20102015年之间到来。汤普森写道:

我们预计世界现有油田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正在以平均每年4%6%的速度下降。为了满足2015年的预计需求,每天必须新增相当于一亿桶的石油产量,这相当于今天产量的80%。换句话说,我们目前每生产10桶石油和天然气,到那时我们还需要额外发掘、开发和生产8桶。另外,生产这些新增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成本预计将远远高于目前的花费。

对世界上那些最大的,以发掘新的石油和天然气为己任的能源公司来说,这些评论无疑是一颗炸弹。他指出,世界在未来的十年内对新的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将剧增,而新油田的发现还不可预期。满足新能源需求的成本将"相当地高"。汤普森在篇首写到,"一个革命性的变化",非常贴切。

目前世界能源供应已经现出早期的危机,这一估计令人震惊。如果这一估计是正确的或者是非常接近的话,那么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高出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冲击几个数量级。克林顿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任中东问题高级专家肯尼斯?珀拉克支持入侵伊拉克,他毫不客气地讲:"过去50年间全球经济是建立在便宜的、充足的石油基础之上的,如果拆除这个基础的话,全球经济将会崩溃。"

简而言之,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底,大概2010年或2015年的某个时间,或许更快,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和天然气可能就会消耗殆尽,这就是布什当局冒着巨大的风险单方面进军伊拉克的动机。这也说明了布什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关于国内和对外政策的考虑。

如果美国能一直保持对伊拉克石油的军事控制的话,华盛顿将在所有可能的经济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战争之前,伊拉克政府已经与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签订了长期的石油开采合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战略家们并没有忽视这一点,即这三个国家在未来的任何危机中都是石油竞争对手。切尼也不例外。在2001年切尼拒绝公开的能源问题工作小组的档案中,详细地绘出了伊拉克油田的地图并记录了在伊拉克有合作项目的外国公司的名单。文档当时仅公开了部分内容,在确保占领伊拉克之后才完全公开。

2004年初,在扫清障碍后,华盛顿宣布在伊拉克的石油开采以及重建工作只会分给那些曾经在占领伊拉克的过程中帮助过它的公司。最早获利的石油公司是雪佛龙-德士古——赖斯原来所在的公司、英国的英国石油、壳牌,还有切尼的哈利伯顿公司。

正好在准备伊拉克战争的时候,随着对沙特阿拉伯班达尔王子空军基地依赖的减少,卡塔尔的多哈成为美国在海湾地区的主要军事基地。从2004年初起,伊拉克面临着美国长期的军事占领,很可能要长达几十年之久。切尼的美国新世纪计划的作者之一罗伯特?卡根,在伊拉克战争的几个月后关于伊拉克的谈话中对《亚特兰宪法报》说:"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把主要的军事力量集结在中东地区……如果我们在伊拉克拥有武力,那么石油供应就不会遭到破坏。"

当世人见证了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结果后,人们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的军事力量就是为了确保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资源的直接控制。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占领伊拉克,华盛顿就不怎么关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原因。

200199日石油损耗研究中心提交给布莱尔的内阁备忘录,题目是"交内阁办公室:关于能源政策"。可见:2003年由新社会团出版的理查德?海因伯格的文章:"政党的终结:石油、水和工业社会的命运"。2003527日,马修?西蒙斯在法国石油研究所向石油产量研究协会进行演讲的材料(www.fromthewilderness.com)。马修?西蒙斯还于20038月在休斯敦第十届莱斯全球论坛"能源基础设施"的讲话上,对石油和基本经济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另见20027月,坎贝尔在科罗拉多大学矿业学院金?哈伯特石油供应研究中心上的讲话"预测20022005年的全球石油产量"。20035月,米歇尔?克莱尔在巴黎发表的"布什-切尼的能源战略";2003719日,马诺?新汉姆发表在《亚特兰大宪法报》上的"切尼的石油地图";2003102日是,查尔斯?阿瑟发表于《独立报》上的"跑得比研究预期还快的石油与天然气";2003年达拉斯《明灯》第85卷第1期发表的乔恩?汤普森代表埃克森美孚公司写的文章"革命性转变"。

四处屯兵

如果对即将到来的世界石油峰值的悲观估计能够解释为什么华盛顿甘冒入侵伊拉克的风险,那么,美国针对从西非海岸到利比亚和苏丹,从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还有阿塞拜疆和阿富汗,制定的一系列令人费解的外交新政策,也就有了解释。

布什要为确保再次当选下注,美国的军事政策和能源政策的模式是明确的。结论只有一个,即美国的现行外交和军事政策就是控制地球上每一个现有和潜在的石油产地和运输线路。这样的控制将是史无前例的。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美国将决定谁以多少价格得到多少能源。石油供应危机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随着供应的危机正逐渐逼近,上述决定权具有不可思议的威力。华盛顿显然是在发动批评家们所说的资源战。

面对不可预期而又近在眼前的供应短缺,这种短缺在像中国和印度这些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尤为显著,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将规定世界经济发展的秩序。它有权决定给不给你石油,而石油又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料。为了能够控制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在世界意识到危机之前,华盛顿就已经行动好了。采取欺骗的手段是必要的,好在布什政府从来就不缺乏这样的手段。

20035月巴黎石油峰会上的另一位发言人,也是资源研究学者的米歇尔?克莱尔引用了美国能源部长斯宾塞?亚伯拉罕在2001年3月国家能源峰会上的发言。布什的能源官员警告说,"美国在未来的20年里面临着重大的能源危机。如果不能适应这一挑战,将威胁到我们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并且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提到切尼2001年的能源报告时,克莱尔说:"一切的重点就是要消除美国采购海外石油的障碍,无论这样的障碍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法律还是运输。"他补充道:"切尼的能源计划对于美国的安全政策和美国军事力量的部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峰值可能在大约57年,不到10年的时间内突然降临,这一前景可以真正地解释为什么华盛顿会断然发动战争。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像《纽约时报》这类备受尊敬的自由主义媒体,会在20031月发表由米歇尔?伊格纳蒂夫撰写的专栏文章,在描述美国的外交政策时为其辩护。在以前,这对于传统的、崇尚自由的《纽约时报》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回顾布什执政期间,美国一直在一步步地扩充其军事力量,扩展其军事存在的范围,进入到世界上一些从前根本不可能进入的地区。苏联经济结构的解体使美国的军事扩张成为可能,也使华盛顿控制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扩大到了布热津斯基所称的"心脏地带",正好是俄罗斯的家门口。

关于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与军事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联系,克莱尔评论道:

……不可否认的是,布什总统对于加强美国的能源供应给予了最高关注,与此同时,现行的能源战略基于这样的现实,即美国日益依赖于来自于一个充满危机与冲突地区的石油……一方面,这一战略的目标是要保证更多的石油来自于世界其他地区,另一方面是增强美国干预这些地区的能力……

克莱尔总结道:"他们已经为美国在21世纪统治世界做好了整体设计。"

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的军事基地已经扩展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前苏联的地盘以及阿富汗。从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位置看,美国军队已经控制了大部分南亚地区。巴基斯坦依赖于美国的军事压力。整个海湾地区现在都受到美国的军事保护。

美国军事占领伊拉克,使世界能源的旧格局像推翻多米诺骨牌一样完全改变,这个幕后推手正是华盛顿。格鲁吉亚,这个位于从里海到土耳其杰伊汗港输油管道的关键位置上的国家,实际上从2004年初起就受美国的保护。当时,在美国受过教育的36岁的律师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在"玫瑰革命"中登上总统宝座。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由华盛顿和索罗斯基金会扶持,另外还受到詹姆斯?贝克的个人干预和支持,詹姆斯?贝克的法律公司是代表里海英国石油公司利益的。

2003年初,当所有人把目光转向伊拉克时,五角大楼又和两个太平洋(应为大西洋。——译者)的小岛,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签订了长期军事基地协议。这两个岛屿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它们的位置可以直接攻击到从摩洛哥到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和安哥拉的西部非洲油田。为达成政治上的密约,乔治?布什对西非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访问。华盛顿的一些分析家估计美国石油需求的25%将很快来自西非。他们把几内亚湾称作对美国具有"重大利益"的地区。切尼的能源政策报告认为,西非预计是对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供应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法国在非洲不同地区扮演的传统角色,正在被美国挤走。

利比亚也正在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20041月,卡扎菲上校宣布拒绝恐怖行动,并对国外开放石油投资,以换取美国的认可。在谈及他对美国的迎奉时,卡扎菲强调,"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并且有很多新的因素正在制定世界的秩序"。利比亚仍然拥有相当可观的石油储量,华盛顿想插一手。利比亚当时已开始与日本、意大利、法国以及其他不受美国制约的外国公司签订合同,也与中国签订了建设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合同。现在,这一切都将改变。美国石油公司被请了回来。卡扎菲侥幸逃生。

在苏丹,喀土穆政府于20041月与南部叛军签订协议共享该地区的石油资源,从而结束了历时20年的内战。华盛顿在背后觊觎着。苏丹一直与中国和欧洲的石油公司合作,由于华盛顿的制裁政策,美国公司未能得到机会。苏丹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华盛顿认为获得这些资源的时机成熟了。

哥伦比亚以及邻近的委内瑞拉的石油也正面临美国的军事存在。布什政府宣布计划花费9800万美元对哥伦比亚提供军事训练和援助。这并不是为了阻止可卡因流入到美国,而是为了平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和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这些游击队的活动,他们威胁到西方石油管道的安全。哥伦比亚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七大石油供应国。当委内瑞拉的总统乌戈?查韦斯试图对国有石油公司采取更直接的控制政策时,布什政府在背后尝试了一次政变(美国从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以及厄瓜多尔进口的石油数量超过了整个中东地区)。

印尼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境况也是这样:恐怖战争为美国新的、超强的军事存在打开了大门。美国分析家左坦?格罗斯曼这样评论道:"对美国的战争制定者来说,建立新的军事基地是一种长远的考虑,它比战争本身更为关键,也比美国的敌人重要得多。"在乔治?布什的第一届任期结束时,作为外交事务中的新手,他已经领导了美国历史上最戏剧性的军事扩张。美国的军事基地使得他可以在战略上控制欧亚大陆所有的能源路线,这是史无前例的。美国可以在未来与日本、中国、东亚、印度、俄罗斯以及欧盟的能源关系中占主动。比利时作家米切尔?科林曾直率地说:"如果你想统治世界,那么你就要控制石油。任何地方的任何石油"。这正是目前华盛顿所做的。

伊拉克战争之后,20038月,当依赖能源的日本设法与伊朗签订长期合同以开发一个大油田时,华盛顿以伊朗的核计划为借口阻止日本签约。东京领会了美国的意图。到10月份,他们疯狂地以高于中国的价钱设法从尤科斯公司获得俄罗斯的石油,当时俄罗斯公司正在与乔治?布什谈判以便将尤科斯的一大部分股份卖给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华盛顿的石油雷达可以监测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

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是一种警示,它昭示了美国的真实意图,即美国决意竭尽所能地锁住每一个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地。怪不得世人开始怀疑美国总统的动机,怀疑他所宣扬的传播自由和民主的真正目的。布什建议将给国家民主捐赠基金会的预算拨款增加一倍,以推进中东地区的民主进程,他的这个建议让人很不放心。

就在美国进军巴格达前夕,阿纳托利?利芬分析了美国发动战争的决心。利芬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工作,他认为:

一致的共识是通过绝对优势的单边军事力量统治世界,这是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以来,迪克?切尼和理查德?珀尔周围的智囊团一贯倡导和执行的。

利芬认为石油战略问题是切尼圈子的议事日程:"对切尼周围的人来说,唯一重要的考虑是尽可能有保证地、无限制地得到便宜的石油。"西蒙?罗梅罗,"在德克萨斯石油办处对非洲小岛军事政变的感受",2003718日的《纽约时报》;"尽管美国不同意,伊朗与日本还是签订石油协议",200373日,道琼斯通讯社;阿纳托利?利芬,"推进战争",伦敦书评,2002103日,第24卷,第19期;韦思?麦迪孙"在西撒哈拉大石油公司于詹姆斯?贝克的目标",200319日,非洲商务网;"与石油相联系的格鲁斯骚乱",20031124日巴基斯坦的《黎明报》;非洲石油政策工作组,"非洲石油:美国国家安全的当务之急",高级战略和政治研究所,华盛顿,20021月。

一切尽在掌握中

对伊拉克石油和整个阿拉伯海湾地区安全的军事控制费用如此高昂,这决定了整个欧亚大陆和其他国家的未来经济,对美国的新帝国战略是生死攸关的,毫无疑问这种代价是值得的。

布什政府的经济政策很简单:不惜代价赢得2004年的大选连任。华盛顿每年有50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贸易方面的赤字同样巨大,中国、日本和东亚的出口商把他们数千亿美元的贸易盈余用于购买美国的国债和其他资产,由于害怕丧失出口市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依赖美国,他们像是在这个过程中被追逐着,找不到出口。

不管是美联储还是政府的人,对华盛顿的经济数据的警示都表示担忧。这些人现在控制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东西——石油。他们不是间接地,而是直接用军事力量支持不同产油区的政权,从而控制石油。由于有了对世界石油流向的有力控制,他们就拥有了胁持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毁灭性武器。谁还敢挑战美元?

20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和伊拉克入侵之后的事件进行对比,具有很强的戏剧性。1973年,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在瑞典的萨尔斯巴登提出的政策,把石油价格提得如此之高,足以使在北海、阿拉斯加和其他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地区发现的新的石油来源变得有利可图。第一次石油冲击为美元体系赢得了时间。

20世纪70年代,像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和三边委员会这样的强力集团,能够延迟第一次石油危机对欧洲、日本和美国的冲击。为了达到目的,他们针对发展中世界的需求,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体系,打击那些发展本国经济的民族主义运动。

他们把这叫做"可持续"增长。这一政策,通过"增长极限"限制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维持发达国家的富裕和美元体系超过了30年。发达国家幻想着充足、便宜的石油源源不断,支撑其最富足的生活水平30年不变。但是,这样的幻想是以牺牲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福利为代价的。只有通过无情打击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民对经济稳定增长的愿望,才能保证美国领导的少数发达国家能够享受对长久繁荣的幻想。

在使这种幻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人为打压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华盛顿可以压制对石油的全球性需求,并且允许美国进口便宜的石油来为维持人为的繁荣。美国的石油产量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美国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国外石油的进口。

21世纪初,对充足而便宜的石油的幻想不再现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办法第一次用到了发达国家自己身上。随着世界石油生产高峰的日益临近,美国采取了维持其霸权的单边行动,他们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不接受国际法院对美军官兵的司法审判,直至入侵伊拉克。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30年之后,最大的新油田已经过了它们的产出高峰期。华盛顿和英美国家的石油巨头们不再奢望继续与拥有国有石油公司的政权做生意。对世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直接控制,进入英美国家的议程。她们宁愿把这叫作促进中东的民主。所有迹象都表明,世界石油生产的顶峰,而且是绝对的顶峰正在临近,华盛顿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如果说1973年只是一次警告的话,那么2003年就十分清楚,这不是警告而是现实。

在新千年伊始,美国几乎垄断了军事技术,拥有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美国控制着世界的储备货币,因此可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资产。在占领了伊拉克的油田之后,美国又控制了全世界能源的未来。五角大楼的说法是"全方位控制",即美国应当控制全球每一个地方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发展。他们看来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对美国的单边霸权持批评态度的批评家们认为,美国向帝国方向发展正是来源美国的根本弱点,而不是因为美国的优势。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的顾问伊曼纽尔?托德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设计了一个以德法为中心的欧洲与俄罗斯的利益联盟,是哈尔福特?麦金德和布热津斯基都反对的欧亚领土优势的结合。但是直到2004年早些时候,欧亚联盟仍然处于混乱和分裂之中。欧洲联盟甚至对欧洲宪法还争论不休,达不成一致。华盛顿几乎看不到真正的对手。

就在伊拉克被占领后不久,当代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在《金字塔报》上的文章中写到:在正式的演说中,每一位专权的帝王都会说,这一次跟以往有所不同,情况不一样了,这一次的目的是为了秩序、民主、文明和智慧,使用武力只是最后的手段。

他的话是否会在新的美国世纪中得到验证,

伊曼纽尔?托德:《后帝国时代:美国秩序的衰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3。托德认为,是美国的根本弱点而不是其实力塑造了美国经济外交政策。爱德华?萨义德,"东方格调的太平洋",20038月的《金字塔报》,第713页。他没能活着看到。

……………………

怎么样?看到了吧。这个世界远不是中国自由派们所描绘的那么一团和气相安无事。该书作者是个旅居美国的德国鬼子。这本书比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引起的反响要大多啦。或许,这可以为俺一直对美国佬成为世界警察和人类发展风向标的说辞嗤之以鼻做些个佐证吧。实际上,美国鬼子压根儿就没有什么解放全人类最终解放自己的大公无私。

崔之元则发来内容相近的翻译作品的引言。

Cui Zhiyuan

2008718 0:34

Fw: 新书预告——《石油地缘政治》

--------------------------------------------------------------------------------

发件人: Debin Zhu

发送时间: 2008-07-11 03:46:42

收件人: Cui Zhiyuan

抄送:

主题: 新书预告——《石油地缘政治》

崔老师:

发过来这个月底或8月初要出的新书《石油地缘政治》相关材料。您看看觉得好的话,帮我给大家推介下?

石油地缘政治封面.jpg

石油地缘政治(引言-原稿).doc

引言

"石油,10%是经济,90%是政治"。早在上世纪30年代,剑桥能源研究协会(CERA)董事长国际石油界的知名人士丹尼尔•尤金(Daniel Yergin)曾用这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欧洲石油市场,此时欧洲各国的经济仍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今天,丹尼尔•尤金却这样来形容目前的石油市场:"石油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其他任何原材料所无法企及的。这一点在中东俄罗斯中国拉美……乃至世界任何地区都可以得到证实。" (见注释1)这两个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的截然不同的判断,充分说明了地缘政治在石油问题上所占的重要地位。20世纪30年代,在当时的发达国家眼里,石油只是一种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内政问题,而70年之后它却成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性地缘政治问题。短短几十年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国际能源市场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势头。尽管如此,随着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依然不减。从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到1979-1980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引发的石油危机,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上升了近10倍。从理论上讲,自那时候开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开始致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然而被人们称为"黑色黄金"的石油至今仍是人们最主要的能源品种。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 在其公布的《2003年世界能源展望》年度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全球初级能源的消费结构:35%为石油,21.1%为天然气,23.3%为煤炭,11%为可再生燃料(生物燃料),6.9%为核能,2.2%为水电,0.5%为其他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无独有偶,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署(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在其公布的《200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也得出了类似结论。报告认为,全球初级能源的消费量在未来30年内将翻一番,即由2001年的9GTEP(即90亿吨标准油) 增加到2030年的18GTEP(即180亿吨标准油)。按照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署的估算,到2030年油气仍将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主导地位,约占全球商用能源需求总量的60%,其中石油为37%,天然气为28%。如果能够保证充足的供应,人们对油气等碳氢燃料的钟爱是不会削减的,尤其是近年来崛起的新兴国家的能源需求十分旺盛,全球石油市场目前脆弱的平衡很可能被打破。

20世纪30年代,石油主要操控在少数发达国家以及少数几家私营或国有公司手中,它们都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都认清了石油的重要性。法国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意识到石油首先是用来作战的! 

然而,在短短数十年间,世界上主权国家的数量增加了3倍,由1945年时的60个增加到了2005年的191 。石油问题也由一个发达国家和少数殖民宗主国之间的内政问题演变成了涉及局部乃至全球利益的地缘政治问题,与石油有关的主角明显增加,彼此间的依赖日益增强。它不仅涉及到石油消费国生产国以及出口国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到了跨国石油集团国有石油公司以及一些小型公司的利益。

与此同时,人们还注意到了另一个现象:在国际石油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危机一触即发之际,还不断有生产国跳出来要求捍卫集体利益。种种迹象表明,国际石油市场的失衡因素正在累积,过去在石油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达成默契的那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小幅浮动机制可能被彻底打破。

在本书的《引言》中,将首先通过一些过去与当前的例子,来说明石油与地缘政治之间历来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之后将对2004年以来石油市场的波动作一个简要的分析。这些被称为石油危机的现象充分说明了本书中所阐述的地缘政治因素对石油市场的潜在影响。这些地缘政治因素很可能会延长甚至加剧当前的石油危机。

石油与地缘政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曾迎来被称为"辉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期,石油不仅成了当家的能源品种,也变成了一种最理想的战略物资。在过去50年间,石油产品成了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必需品,汽油塑料以及合成纤维等石油产品随处可见。19世纪50年代随着汽车的普及,20年间石油的需求量增加了四倍,对石油资源的控制也自然而然成了一个极为重大的地缘政治问题。

20世纪的最后25年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相继出现,导致石油产品的需求剧增。几乎在同一时期,全球各主要产油国共同组成了一个名为"欧佩克"的组织 ,其目的是联合起来从控制供应量入手,维护石油价格的稳定,以共同对付一直控制着国际原油市场的英美石油大公司。这一竞争态势使得各国纷纷加入到石油勘探和开采行列,就连那些发展中国家或中低收入国家也跃跃欲试。不过,这种竞争态势正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局面,一方面因为发达国家对石油的需求依旧不减,另一方面中国 和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出现加剧了原油市场紧张的供求关系。

经过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相对稳定期之后,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再度趋旺,必然会刺激原油产量的提升。在全球新的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中,西非几内亚湾地区以及里海沿岸等地区的地缘政治价值开始凸显。尽管这些新"乐园"的原油储量根本无法与中东地区相比,但由于中东地区的动荡因素有增无减,使得其他地区的一些小油田突然间也成了香饽饽。

中东地区局势日趋恶化,且不说永无休止的巴以冲突,目前所推行的民主进程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使局势更加恶化。自20034月伊拉克战争打响以来,一切便陷于停滞。此前,分析家们曾普遍预测,在一场闪电战过后,伊拉克的石油生产能够迅速恢复,不料残酷的现实打破了他们的预想。再者,伊拉克今后很可能实行联邦制,届时伊拉克的库尔德人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必然会围绕石油资源的分配而大打出手,尽管在此前达成一致的《宪法草案》中,各方已就省份和人口的划分签署了书面协议。

伊朗则在20056月选出了一位属于极端保守派的新总统,使伊朗与美国之间的核危机再度爆发。从19951996年开始,美国便对伊朗进行了长达10年的经济制裁,而且自伊朗出现伊斯兰革命以来,美伊之间的外交交恶已经长达30年之久。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署此前对伊朗石油生产所作出的预测很可能无法实现。按照这两个机构的预测,2005年伊朗的原油日均产量为410万桶,到2010年为日均540万桶,2020年为日均800万桶。

至于沙特阿拉伯,它从2003年起便成了本•拉登及其领导的"基地"组织的进攻目标。换言之,这个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将长时期直接面临恐怖威胁,而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一旦出现重大危机,沙特将是各国唯一的依靠。上述三个国家已探明的石油会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43%,而在2004年三国的实际开采量在全球总量中"只占"21%。也就是说,一旦政治条件得到改善,这些国家的产能将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此外,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等一些石油出口国则时常受国内政治和社会危机所困,这更增添了国际原油生产的变数。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这个二线石油出口国才会受到青睐。所有这些导致地缘政治紧张的因素,虽然有明有暗,而且可能包括了一些为投机的需要而被人为夸大的情况,但它们多多少少对全球石油市场构成了威胁。更何况,目前石油市场本身的结构性的矛盾就相当突出。在这一背景下,对石油市场进行地缘政治分析将有助于人们全方位了解石油问题,认清国际石油界各参与方的把戏,并进而采取一些互相依存的措施。所谓的参与各方不仅仅局限于石油生产或消费国少数几家国有公司或跨国集团。此外,石油与天然气一样,不仅与一个国家的执政当局关系密切,甚至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能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是石油与生俱来的地缘政治特性,当前石油市场所面临的危机只会使这种地缘政治更加突出,这一点我们将在此后的章节中谈到。

我们对地缘政治的定义是: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某一区域的力量对抗或影响力的角逐(甚至包括一些国家争夺地盘),同时也包括各种力量为争夺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直接或间接控制权而展开的较量。由于一个区域的范围以及为此所下的权力赌注都是可变的,因此在做地缘政治分析时就必须借鉴不同类型地区不同规模区域的分析报告,以便为某个地缘政治研究课题制订出全面的参考框架。

除了之外,我们还将采用一种跨学科的分析方法,内容涉及地理历史社会学乃至人文科学。人文科学能够弥补政治学和经济学过于简单扼要的弊端,那些拙劣地缘政治分析文章最喜欢引用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报告。

石油不仅用途广泛,而且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如何,它都无法离开石油,在交通运输和国防领域尤其如此。而众多的地缘政治问题以及一部现代史也告诉我们,石油还是一种政治武器。

石油:一把政治"双刃剑"

石油虽然可以被各种军队用来维持其常规作战能力,甚至在最后关头可以直接用于作战,但它也可以成为一种用来避免战争爆发的武器或压力手段。

美国是最早将石油作为外交施压手段的国家之一。上世纪30年代,日本国内的日常石油消费80%以上依赖美国,自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三省以及1937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美国曾部分冻结了对日本的石油供应。随着日本在亚洲扩张步伐的加快,美国于19407月加大了制裁力度,直到于19416月美国对日本实行了石油禁运。遭到到美国禁运的日本于19417月开始与苏联接触,试图从苏联那里获得原油供应,结果也以失败而告终。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于同年9月开始策划向美国开战,经过3个月的准备,日本于1941127日发动了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然而,日本的战略家们一心只想摧毁美国在太平洋基地的战舰,却忽略了摧毁美国在夏威夷港存放的450万桶油料。这一疏忽使美国得以迅速发动反击,速度之快完全出乎日本海军部的意料。

石油同样是1938年签订的苏德条约的核心内容。通过这一条约,希特勒不仅得到了德国东线的和平承诺,使他的军队可以放手入侵西欧,更难得的是德国由此从苏联获得了充足的石油供应,而这是发动战争所必不可缺的。19391941年间,莫斯科向柏林提供的石油总计达6500万桶。事实上,石油供应一直是希特勒的软肋之一,"沙漠之狐"隆美尔及其率领的非洲军团之所以兵败北非,一个直接的原因是油料的缺乏。苏德条约被撕毁后,希特勒的军队之所以向高加索巴库地区开进,所看中的也正是这些地区的石油资源。最终,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这里也成了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石油禁运作为一个制裁手段曾被多次运用。这些制裁有的是在联合国框架下以国际法的名义作出的,如针对南非和罗德西亚政权的制裁以及伊拉克1990年入侵科威特之后受到的制裁等;也有的制裁是凌驾于国际法之上的,如美国单方面向一些被它视为"无赖国家"所进行的制裁,包括古巴伊朗利比亚和苏丹等。石油禁运(无论是禁止出口还是禁止进口)作为政治施压手段的有效性虽然还值得商榷,但它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后果是实实在在的。

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由阿拉伯国家于197310月发起的石油禁运就是如此。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由原油生产国向原油消费国发起的石油禁运。如果没有1960年成立的"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及1968年成立的阿拉伯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OPAEP ,此次禁运便不可能实现。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数十年间,全球所有的石油生产和销售都被7家英美石油公司所垄断,人称石油"七姐妹"。根据1928年签订的《阿希纳卡里协定》,埃克森公司(ESSO,后改名为EXXON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以及此后加入的美孚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CHEVRON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和海湾石油公司 决定组建一个国际石油卡特尔,通过分配生产定额的方式结束彼此间的竞争状态。在20世纪30年代,上述七家公司垄断了全球85%的石油产量。由于七家公司采取了稳定价格的措施,客观上促进了全球的石油消费。此外,它们还通过极其低廉的价格——与它们的利润相比,这些公司的付出简直微不足道——获得了大量的油田特许经营权。直到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国家出现石油民族主义思潮之际,全球60%的石油开采都控制在这七家公司手里 。正是为了与"石油大佬" 的霸权行径相抗衡,一些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才在1960年决定成立"欧佩克", 即石油输出国组织。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是欧佩克的创始成员国。这样,石油工业发展初期那种石油公司大权独揽的时代终于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石油生产国组成的卡特尔。

石油生产国收回控制权

  此后的几年间,石油生产国逐渐收回了对本国石油资源的控制权,与国际石油公司之间也形成一种全新的关系。195619671973年先后爆发的几次中东战争,使石油生产国逐步认清了它们对欧洲以及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影响力。在那个时期,美国本国的石油生产虽然即将开始走下坡路,但美国当时仍算得上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

1967年以色列发动"六日战争"并取得空前胜利,占领了阿拉伯的部分领土。尽管联合国安理会此后通过了要求其撤离的第242号决议,但以色列却始终拒不执行,这为阿拉伯国家在1973年实施石油禁运找到了理由。众所周知,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通过近40年,但它始终没有得到落实。阿拉伯国家的禁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全球石油全面减产25%,另一方面对美国荷兰南非罗德西亚和葡萄牙等五个国家实行全面禁运。美国是由于其偏袒以色列而遭到禁运的,而其余四个国家遭到禁运则是由于各自奉行的"殖民"政策。在整个过程中,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伊拉克这三个国家最为积极,最后沙特阿拉伯也加入了这一禁运行动,因为它担心外国公司的颠覆活动会波及本国政权,而这种事例已经在埃及伊拉克也门和利比亚出现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由国王巴列维领导的伊朗是美国在该地区最铁杆的盟友,伊朗最后也站出来支持石油减产行动,但并没有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

由于阿拉伯石油出口国采取了减产提高价格及石油出口关税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石油价格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了四倍,上涨后的油价于19749月在维也纳得到了认可:从那时候起,石油价格成了工业化国家通货膨胀的指数之一。

这场风波被称为第一次石油危机,1979年因伊朗革命而引发的危机被称为第二次石油危机,第三次石油危机则是由1980年开始的两伊战争引起的。从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始,人们便意识到其中蕴涵着重大的地缘政治危机:一个局部区域的冲突可能带来全球性的后果,至少会导致石油价格的上涨。当时,伊拉克曾竭力主张扩大禁运范围,与石油消费国展开全面的经济战,但这一主张遭到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反对。正是这两个国家的反对才阻止了事态的恶化。阿拉伯国家的这一内讧反而成了油价维持高位的重要支撑。这一事件使各个石油消费国一下子意识到了本国经济的脆弱性,各国从此开始着手调整能源政策,以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如今,尽管各国在调整能源政策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但随着发达国家运输能力的提高,加上国际社会能源需求总量的提升,各国对石油的依赖有增无减,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度也不断提高。此外,对于西方国家而言,除非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彻底发生改变,否则任何想减少对石油或天然气依赖程度的努力都将无从谈起。因为大部分西方国家虽然经济发达,但对石油的依赖是命中注定的:这些国家本身所拥有的石油或天然气资源微乎其微,巨大的需求缺口需要从别国进口方能弥补。

当前石油供给领域的危机不但加深了发达国家的对外依赖程度加深,而且一些石油生产国的民众也趁机抬高了要价。由于"历史"的原因,尼日利亚近年来多次做出过这种"趁火打劫"的勾当。不过,2005年春季在玻利维亚以及同年8月在厄瓜多尔发生的一切都表明,这种利用国际石油市场的弊端而哄抬要价的做法呈现出了蔓延的势头。

石油天然气以及原住民的要价:国际石油市场的新威胁

2005年春,玻利维亚发生了第二次"天然气战争",人们很快发现这实际是一个涉及全国次区域乃至整个美洲大陆的地缘政治问题。玻利维亚的天然气储藏量十分丰富,在拉美地区位居第二。然而,这些天然气资源绝大部分位于南部圣克鲁兹及其周边地区,圣克鲁兹是玻利维亚最发达的地区,但被人口占少数的白种人所控制,他们一直要求该地区实现自治。而占人口总数三分之二生活在西部安第斯山山区的印第安族纷纷要求对天然气资源实行国有化。200310月,玻利维亚曾爆发过第一次"天然气战争",造成80人死亡,事件的导火索就是国家宣布将通过智利向美国出口天然气。玻利维亚与智利关系一直很微妙:1878年,玻利维亚政府没收智利人的硝石公司,引起智利不满,1879年至1883年间两国打响了著名的"太平洋战争",结果玻利维亚从此丧失了出海口,成为内陆国家 。两场天然气战争先后导致玻利维亚两位总统下台,经常被指责为一切祸害之根源的外国石油公司也由此放慢了对玻利维亚的投资步伐。对于阿根廷和巴西这两个玻利维亚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国而言,发生在2005年春季的那场危机严重威胁到了两国的能源供应。尽管巴西对天然气的依赖程度不是很高,但它只拥有两个星期的战略储备,而且60%的天然气需要从玻利维亚进口。巴西与玻利维亚之间有一条长2600公里的输气管道,连接了玻利维亚的油气田以及巴西东南部最大的工业区。此外,巴西拥有60万辆液化天然气作燃料的汽车,而且巴西国有石油公司(Petrobras)还是玻利维亚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最大的投资者。由此可见,玻利维亚的天然气远不止是一个小范围的地缘政治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全国次区域乃至整个美洲大陆的地缘政治大问题。因此,作为一个天然气消费大国,美国一定对这一切给予高度关注。

厄瓜多尔的情况也与此相类似。占厄瓜多尔人口40%的印第安人要求政府更合理地使用石油收入,以改善就业和当地基础设施。20058月,厄东北部亚马孙地区两个产油省的石油工人举行罢工和抗议活动,随后政府宣布这两个省进入紧急状态。这一事件严重影响到了厄瓜多尔的石油生产:危机爆发前,厄瓜多尔每天的石油开采量达到53.5万桶,而到8月底厄瓜多尔的石油产能只能恢复到此前的四分之一。尽管厄瓜多尔只是拉丁美洲第五大石油生产国,但这一风波仍引起了厄瓜多尔石油主要输出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不安。占全球消费总量四分之一的美国,是世界上头号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国,一旦它的供应出现问题,势必会对全球的石油和天然气市场造成冲击。

在尼日利亚,由于2005年一年内三次调高国内的石油零售价,引起民众不满。在尼日利亚劳工大会的号召下,20059月中下旬尼日利亚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一事件促进人们开始反思油价上涨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尼日利亚这样的原油出口国的影响。原来,尼日利亚虽然是世界上第六大原油出口国,但由于提炼能力有限,本国的成品油仍依赖进口。当国际市场上成品油价格过高,政府无力提供补贴,只得开始涨价。

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另一个成员国印度尼西亚也实行类似的石油消费补贴制度。如果不是印尼议会在20059月通过了一个削减补贴的议案,否则2005年印尼的石油补贴预算将达到140亿美元 。石油补贴的削减导致油价一年内上涨了150%,并由此带动其他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扬,从而最终激起民众的不满。那些不出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境遇则更加糟糕:从20054月起,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以及巴拿马等中美洲国家先后发生示威流行,抗议油价上涨。至于那些不出产石油的非洲国家,其经济和社会环境则更加恶化。

如今,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即20多亿人生活在没有任何初级能源的地区,他们所能依赖的只有生物燃料。如果将每天石油开采量超过10万桶的国家都看成是石油出产国,那么这样的国家全球也只有50多个,世界上其余国家的石油供应都得仰仗这50多个国家了。一旦石油价格上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固然会受到拖累,但是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后果将更加悲惨。在石油这个问题上,各国之间虽然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对每个国家的影响并不相同。同样,在解读当前石油的体系对各国的影响时,这种双重性也一样存在。

金融与地缘政略:石油市场的两种解读

谈及石油,一般人都会从生产和市场的角度对它作出两种诠释:一方面,石油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不过由于开采成本高昂,因此它必须借助于资本市场,而在一个自由竞争的经济体制下,追逐利润是资本的首要目标;另一方面,随着供求关系的趋紧,石油越来越成了一种战略资源,是石油生产国及其国有公司在与跨国石油集团和石油消费国战争中有威力的筹码。正是因为石油是一种战略资源,这才注定了政治必将长期回归石油事务。一个反常之处在于:目前的局面并不是石油生产国的意愿所决定的,而是由石油市场管理法规中一些经济弊端所决定的。目前,石油市场主要由资本市场所控制,有关经济弊端我们在今后的章节中还将提及。这种在利益认知和解读上存在的差异,在美国加州的优尼科石油公司并购过程中得到体现。

2005810日,优尼科石油公司的股东们对他们公司的并购案进行表决。摆在他们面前的原本有两个竞购方案:一是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的收购案,开出的收购价是168亿美元,第二个收购方是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政府拥有73%股权的中海油公司,其开出的收购价是185亿美元。但此时金融市场这一并购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此时优尼科的沽值早已提升:早在20052月,市场披露雪佛龙有意收购优尼科的消息后,优尼科的股价便飙升了40%。面对中海油开出的巨额收购价,美国的石油专家似乎无动于衷,与此同时,代表雪佛龙公司的利益集团则开始四处活动。在这些利益团体的劝说下,美国一些政界精英开始向布什总统写信,而包括在克林顿时期担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詹姆斯•伍尔西在内的一些人则纷纷在美国议会各委员会发表讲话。这些人的做法无非是想让美国当权派和公众舆论感觉到,这一并购行为可能会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这些人的最终目的是:让中国公司望而却步,让中国人认识到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是不可能落到中国人手里的。这一插曲充分说明,在石油市场上有时候连自由主义和法律条文都无计可施。在华盛顿主宰美国事务的部分政治家眼里,石油是与国防同等敏感的要害部门。正是在这种思维逻辑的指导下,一些本应主宰石油市场运行规律的经济和财政因素,有时不得不让位于地缘政治考量。

对于布什政府来说,这一并购交易的核心问题是优尼科公司拥有的17.5亿桶原油储量。由于这些石油资源分别位于东南亚墨西哥湾和里海沿岸地区,其中蕴含的地缘政治价值不言自明。尽管与2005年初已经探明的全球11880亿桶原油储量相比,这17.5亿桶原油的储量简直微乎其微,但在华盛顿那帮极端保守派眼里,中海油以及中国从此在其国土的周边拥有了石油资源储备。不仅如此,中国从此便能控制美国的一小部分石油供应,因而可能损害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按照目前国际石油市场的运行机制,这种所谓的"控制"也仅限于理论层面,而并无任何实际意义:因为当前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完全是按照供求关系来决定的,一旦出现原油短缺,谁的手里有钱,石油就会到他的手里。尽管美国政府在优尼科公司的并购问题上对中国采取了一些阻挠措施,但国际石油界仍认为,作为全球最富有的国家,加上美元参考货币的地位,美国无论到何时都会有足够支付能力,与世界其他地区争夺石油资源。

优尼科公司的并购案应该对国际上各大原油交易所 没有产生多大影响。按理说,根据全球原油开采和提炼能力等各种变量来给原油定价是这些交易所的主要功能。然而在当今的体制下,原油交易所越来越成了一位看客:撇开投机资金不说,原油价格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那些控制供求关系的原油生产国和消费国手里。最令石油消费国担心的是,随着全球原油需求的不断提升,目前过剩的产油能力最终将被全部消化。

1965年,法国曾成立埃尔夫石油公司,这是石油消费国成立的专门为本国服务的石油公司。此后,随着此类运行模式的消失,石油市场存在不同"代表"的现象从此销声匿迹。经济自由主义的深入人心,加上资本市场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石油公司开始与原来控制它们的国家脱钩。当然,由于核心利益的一致,这些石油消费国有时也会与原来的石油公司合作,以期形成合力。对于石油公司而言,当初与国家脱钩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一旦条件允许,它自然愿意再次享受到国家的政治支持。当前的石油危机使很多石油消费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它们与昔日的石油公司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再度升温。2001516日,由美国副总统切尼亲自挂帅的工作小组提交了一份《国家能源政策》的报告,引起轩然大波。反对派指责在该报告制订过程中,切尼与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康诺克炼油厂壳牌公司以及英国石油美国公司(BP AMERICA)等企业的高层都有过接触,往来甚是频繁。这一事件充分表明石油界与政界的关系是何等密切。

从地缘政治到当前石油市场的危机:从理论到实践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钟摆回归的现象,让我们稍事休息,先讲一讲当前石油体制的危机,以及这场危机的主角——石油生产国的国有石油公司以及那些大型的国际石油集团。尽管这些国际石油大集团在2004年和2005年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但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这些跨国巨头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

如今,全球已探明的11880亿桶原油储量中,80%掌握在各大原油生产国的国有石油公司手中,私营石油公司只控制了其余20%的份额。全球最大的五家石油集团只拥有5%的储量,这五大公司依次是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公司雪佛龙德士古以及道达尔 。在原油开采方面,各产油国国有石油公司所占的份额达到了70%2004年,"石油大佬"(MAJORS)们的开采量仅占全球总额的14%15%,而在1960年,这一比例高达60%。人们还清楚地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由于石油价格偏低,石油开采领域的投资锐减,一些大的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开始兼并。这种整合一方面是为了扩大规模,另一方面是为了重拾自己对市场的影响力。但这种整合既不能影响到公司的独立性,更不能波及企业的财务状况 。为此,公司一方面尽可能多地向股东们派发红利,以维护资本结构的稳定;另一方面则动用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购买股票,尤其是在20042005年最为明显。尽管这一策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收益,但它却有助于企业掌控自己的资本,以防止被恶意收购,甚至能让资产升值。当然,此类金融套利会损害到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投资者的利益。纯粹的市场投机行为(当然这一切离不开证券市场)和政治交易(与产油国的石油公司签订合同自然离不开政治)在这里发生了交汇,再加上石油消费国的原油供应原本就是个敏感的经济问题。这一切表明,石油公司的业务不仅非常独特,而且带有战略意义。随着供需矛盾的形成,各国加紧了对石油资源的争夺,石油的地缘政治意义凸显。出于争夺石油资源的需要,石油公司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十分注意开采量和储藏量的比例,要让这一比例保持在投资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石油出产国国有公司的作用越来越大

对于被称为"石油大佬"的全球几大石油巨头而言,眼前这场石油危机多多少少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墨西哥等一些产油大国的石油开采业不对外开放有关。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缺乏实力的小营国有石油公司才愿意与私营石油公司搞合作,而那些石油生产大国的公司很少采用这种合作方式,除非是迫不得已。这些国家的国有石油公司更愿意与从事油田服务的专业公司合作,如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哈里伯顿公司(Halliburton)和德克尼(Technip)等。此外,在类似伊朗这样的国家,西方大石油公司已经很难拿到新合同了。面对各大石油公司竞相争夺石油资源的局面,各石油生产国也变得更加精明:它们已经很少与外国石油公司成立合资企业,而更愿意签订石油产品分成合同(即PSC)。然而,这些石油产品分成合同所涉及的一般是那些高风险低投资价值的油田,而且在所签订的合同中,外国石油公司的必须按一个保底的数量提供石油产品,而不是以实际的开采数量为标准。这样做既能降低石油生产国的风险,又能确保这些油田会被开发。随着油价的上升,石油生产国越来越富,而外国石油公司所获得的部分却相对减少了。这使跨国石油巨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几十亿美元已经投入到了那些贫瘠油田,但开采量却十分有限。于是,跨国巨头们被迫实施多元化战略,一是实行石油和天然气共同开发,二是涉足开采提炼销售石化等上下游各个产业。另外,跨国巨头们心里一直觊觎着那个油气资源丰富又容易开采的地区——中东。所有的国际石油大集团都与海湾国家的石油公司有合作项目,以期有朝一日能够互相协作。这些合作项目虽然都是在中东以外的地区,但跨国巨头们都想借此建立良好的关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分享中东地区珍贵的石油资源。

近来年,国际石油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反常现象:按理说石油需求的增长会带动供应能力的提升,但实际上这些年来各大跨国石油巨头的影响力却在减弱。跨国巨头们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中小型私营石油公司和新兴国家国有石油公司的挑战。后者虽然在资金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还远远不能与跨国巨头相比,但它们通常更能够抓住当前石油市场的各种机会。这些负债低投资灵活的中小石油公司极具竞争力。在这些中小石油公司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阵地"的同时,间接助长了石油生产国的力量,使它们在与跨国大集团的较量中占了上风。所有这些纷繁复杂的因素纠合在一起,不但提高了各方的相互依存程度,更使相互参股成为石油界的风潮。这种参股不仅意味着公司与公司之间结成了战略联盟,甚至代表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迈向了新台阶。所以说,在这个石油资源争夺战进一步加剧油市场可能很快出现供不应求现象的时候,用地缘政治学来分析全球新的石油格局将具有重大意义。

尽管目前国际能源署26个成员国都有各自的战略石油储备 ,但石油消费国依然担心国际市场原油以及成品油的供求关系出现失衡,并最终导致石油供应断档。美国对这种潜在的威胁也十分担心,于是出巨资建立了总量高达7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简称SPR)。任何认为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有别的用途的想法都是幼稚可笑的,美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唯一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比如,2004年当飓风"伊万"登陆美国后,美国动用了战略石油储备。又比如,2005年当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不仅将墨西哥湾的石油开采全部瘫痪,路易斯安娜和密西西比两个州的炼油厂全部停产,交通运输中断,美国再一次动用了战略石油储备。虽说暂时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可能会对缓解国际石油市场的压力起到间接的作用,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 也正因为如此,在美国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同时,国际能源署的其他成员国都对美国慷慨相助—— 但是战略石油储备所肩负的使命绝对不是为了拯救国际石油市场。事实上,自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国际能源署对此束手无策,这充分说明战略石油储备和国际能源署对目前的局势并不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当前的危机不同于1973年和1980年的石油危机

当前的危机与前两次石油危机完全不同:这一次危机是由于原油需求,尤其是成品油的需求过大而引发的,而以前的危机都是因为供应不足引发的,是石油生产国卡特尔主动限产的结果。

按照实际价格(包含通货膨胀因素)测算,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 在第一次石油危机过程中上涨了160%。在1980年发生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整整翻了一番(108%)。自2002年初以来,原油价格的增幅达到了196%。据香港汇丰银行2005年测算,目前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的价格已经逼近了19805月创下的历史纪录。根据香港汇丰银行的换算,这一最高纪录目前的对应价格为每桶94美元,而法国"企业发展暨经济推广研究所(REXECODE)"推算出的对应值为每桶90美元。而在20058月底,新加坡市场的原油价格已经突破每桶70美元的大关,纽约市场的油价在飓风"卡特里娜"过后也很快超过了每桶70美元。

然而,谁能够预测未来5年甚至10年的原油价格走势?2005年,两家在圈内非常知名的金融研究机构作出了两份完全不同的预测:美国高盛集团预言,原油价格在未来几个月内将达到每桶105美元,而美林集团则认为油价将出现回落。以下的图表将展示过去150年来原油价格的走势,以及左右这些走势的一些重大"石油"事件或地缘政治事件。从该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长达一个世纪里原油价格一直低得出奇,尽管人们都清楚这是一种需要数百万年才能形成的不可再生能源,而且最多只能供人类用上两个世纪。

----dollar courant 按照目前的美元价格计算

----dollar 2004 按照2004年的美元价格计算

1859 1er découvert en Pennsylvanie1859年美国宾夕法利亚州首次发现油田

début des exportations de pétrole russe俄罗斯开始出口石油

début de la production de pétrole à SumatraIndonésie印尼苏门答腊开始出产石油

découvert de SpindletopTexas)得克萨斯"纺锤顶"大油田发现

craintes de pénurie aux États-Unis美国担心出现油荒

Augmentation de la production au Venezuela 委内瑞拉的产量提高

Découvert de réserves est du Texas)东得克萨斯油田发现

Reconstruction après guerre 战后重建

Baisse de l'approvisionnement 石油供应减少

Crise de Suez  苏伊士危机

Guerre du Kippour 赎罪日战争,又称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Révolution iranienne伊朗革命

1983 1er cotation de brut à New York1983年纽约商品交易所首度推出原油期货

l'Irak envahit le Koweit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

Crise financière asiatique 亚洲金融危机

Boom de la demande 70$le baril需求增加,油价超过每桶70美元

Invasion de l'Irak 入侵伊拉克

资料来源:英国石油公司20056月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

石油价格变化表(单位为美元每桶)

虽说预测未来的油价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且经验告诉我们这些预测经常是不准确的,但如今国际石油界却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至少在未来三至四年内,国际油价仍将在高位徘徊;而且三四年之后油价也几乎不可能再回落到危机前的水平。这一现象当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从短期来看至少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结构失衡有关,即原油期货市场一直呈现远期升水(contango)状态。所谓远期升水就是指远期价格高于即期价格,这种状况是从2005年春季开始出现的。它明确地显示了市场对未来原油供应能力的担忧,因为全球的原油需求一直在不断上升。

与前两次石油危机相比,本轮石油危机所造成的冲击似乎不那么强烈,这主要是因为它持续时间较长的缘故:本轮石油危机持续时间达43个月,而1979-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的持续时间为10个月,1973年发生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持续时间为9个月。此外,在200410月至20054月间,国际油价曾出现过短暂的稳定,一度使企业界和金融市场恢复了信心,大家都指望宏观形势能在2005年下半年有所好转。然而,石油价格再次回升。而且与前两危机不同,经济的增长――受石油危机的影响,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可能放缓,有的甚至可能出现衰退——非但没有导致石油需求的下降,甚至可能居高不下。由此,市场开始担心国际原油及成品油的供应能否跟得上日益强劲的需求增长。

众所周知,国际原油及成品油的供应是从2004年底开始开始吃紧的,因为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际油价偏低,跨国石油集团以及那些石油生产国的国有石油公司在石油开采领域的投资少得可怜。本着同一节约精神,石油提炼和原油及成品油运输领域的投资情况也大同小异。在整个90年代,全球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投资总额每年大约在100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之间,而根据推算,要想完全满足全球各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燃料的需求,全球在该领域的投资每年至少应翻一番,而且这一趋势必须保持到2030年。2005年,全球在原油开采领域的投资超过了1400亿美元,而2000年为990亿美元,2004年为1250亿美元。不过,要想使整个行业得到均衡发展,今后仍应对石油提炼领域加大投入。

石油行业投资不足

按照近年来全球石油需求每年约2%3%的增幅,国际能源署对未来的石油需求作了大致的估算:2005年为日均8400万桶,2006年为日均8600万桶。与此同时,全球目前已开采油田的产量则以每年6%7%的幅度递减。也就是说,想保持供求平衡,就必须加大投资,每天必须多生产出800万桶的原油,而这一数字相当于沙特阿拉伯目前日均产量的五分之四。此外,在扩大产能方面还应增加投资,为原油生产能力预留出一个浮动空间,以应付有朝一日需求的骤然增长。

由于长期投资不足,2004年全球的石油提炼能力还停留在1980年的水平。这当然也是因为炼油行业利润过薄,各大石油巨头对此不屑一顾的缘故。不过,这是2004年油价上涨之前的事了,这个行业自油价上涨以来又有利可图了。整整25年间,美国的炼油能力一直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尽管美国29年间未新建过一座原油提炼厂。而欧洲的炼油能力却在逐步下降,以至于目前欧洲出现了双重依赖:首先原油依赖进口,其次成品油也同样依赖进口。目前,法国每天进口原油约200万桶,柴油则有60%需要进口。

与原油开采及成品油加工领域一样,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原油及成品油运输领域也同样存在。在某些特殊时间,比如说2004年秋季,石油海上运输就曾出现过饱和状态。由于一大批目前仍在服役的油轮已经陈旧不堪,出于环保的需要,它们都将很快被淘汰。运输能力不足的现实就摆在眼前;而石油行业各环节对此作出反应需要一定时间;再加上石油行业内局部范围甚至全局性的调整已成定局。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石油市场普遍担心在局部地区出现阶段性的供应问题,有人甚至担心出现短期甚至长期的石油短缺。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地缘政治危机的深化吓退了许多本应到位的投资。至于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它或许能够应对短期的危机,但若出现长期的结构性危机,那么战略石油储备将变得毫无意义。

此外,面对可能出现的石油短缺,一些能源消费大国也开始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并加入了争夺石油资源的行列,中国的情况就是如此。自从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公司受挫后,中国政府另一家全资公司中石油透过其全资公司中油国际于20058月以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注册地在加拿大的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这也是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经营业务全面,既从事原油开采也设有石油提炼工厂,这一收购案于200510月得到了股东的批准。作为前苏联一个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除了与中国接壤之外,境内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也非常丰富。在吸取了本世纪初对石油资源开放过快的教训之后,哈萨克斯坦政府这一回通过其下属的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公司(KAZMUNAIGAZ)从中油国际手里购回了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33%的股权,为自己留下了一定的监督权。

印度的石油公司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如印度政府控股的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一直是中油国际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过程中的主要竞争对手。近年来,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通过参股的形式进入了14个国家的约15家石油公司,包括越南俄罗斯苏丹伊朗利比亚叙利亚澳大利亚和科特迪瓦等。此外,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还积极参与阿尔及利亚阿联酋和委内瑞拉的石油勘探业务。

全球各国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战还刚刚打响。为了确保获得珍贵的石油,各国甚至可能不惜打响政治战。

石油储量与生产

一谈到石油资源储备,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雪佛龙德士古公司2005年夏季在《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等报刊上刊登的一则广告:"众所周知,人类用125年才用完了第1 桶石油"。不过,广告接着强调,再过30年人类便可能用完第2兆桶的石油,而这差不多相当于全球已探明的石油总储量 。这些数字是根据国际能源署提供的消费预测推算出来的,因而普遍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新的常规石油资源还会被发现。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那些储藏量巨大的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开采价格也会下降至人们能够接受的水平,如加拿大的沥青砂岩油田和委内瑞拉奥雷诺克(Orénoque)的重油等。当然,要想把这些非常规石油变成"可用"的成品油,还需要耗费巨大的能源。以加拿大阿尔伯特省北部的阿萨巴斯卡(Athabasca)沥青砂岩油田为例,其提炼所需的能耗约占其开发总量的三分之一。

尽管从石油资源的角度看前景不错,但由于近20年来全球石油的消费量一直超过了新发现油田的蕴藏量,因此一些石油专家担心石油产量在2015年左右将会见顶,甚至出现"石油峰值"。所谓石油峰值论,是指全球石油产量将在达到顶点后出现下降,进而导致油价稳步上涨,甚至引发全球能源危机 。虽然我们仍无法预计确切日期,但未来的石油危机注定将会发生,而且严重程度将远远超过当前这场因体制缺陷而引发的危机,因为在当前的危机中石油资源领域并未亮出红灯。当未来的石油危机出现时,不仅意味着原油生产无法增加,更意味着一些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将无法开采,这必然加剧原油市场的供求失衡,甚至可能使石油供应出现长期短缺。正因为如此,人们都希望拥有全球60%石油储藏的5个中东国家 能够尽快开放其石油产业上游市场。不过,对于这些国家所拥有的石油储量,人们还存在一些疑问。

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油价飞涨。然而到了1982年,由于原油需求量下降,加上美元走强,油价开始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对原油生产进行限产,并根据每个成员国的石油储量给予相应的配额。此举的目的是消灭市场的原油过剩,从而保持油价的坚挺。但自1985年以来,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决定不再遵守配额制,从而导致欧佩克"限产保价"政策寿终正寝。从此,原油产量开始出现过剩,油价开始回落:这就是1986年出现的油价暴跌危机。面对这一窘境,一些中东石油生产国意识到限产保价政策迟早都得恢复,于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些国家的石油储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1987年至1988年间,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常规石油储量由1690亿桶增加到了2540亿桶,增幅超过50%。从此,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储量一直保持在2600亿桶左右。阿联酋的情况也是如此,它的储量由1985年的329亿桶增加到了1986年的970亿桶,增幅超过300%;同一时期,正在进行两伊战争的伊朗的原油储量也从590亿桶增加到920亿桶,增幅达56%;两伊战争的另一位主角伊拉克的原油储量则从1985年的650亿桶增加到1987年的1000亿桶。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此期间上述国家并未发现过新的大型油田。所有这些数据都是由欧佩克组织的年度报告公布的 。而这些数字的上调决非毫无意义,因为到2005年初,上述四个国家所拥有的石油储量占了全球总量的51.1%

尽管在这些数据是否真实还有待确认,但中东地区作为全球石油仓库的现实不会改变。以下两个图表展示了2005年初世界各地油气储藏开采和消费情况,其中一个是石油,另一个是天然气。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天然气时常被看作是调节石油问题的一个变量。

Amérique du Nord 北美洲

Europe 欧洲

CEI 独联体

Asie-Pacifique 亚洲---太平洋

Amérique Centrale et du Sud 中美洲和南美洲

Afrique 非洲

Moyen-orient 中东

2000km    2000 公里

à l'Équateur 在赤道上

Réserves 储量

En trillions de m3 万亿立方米

% des réserves mondiales在世界储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GAZ en 2004 en milliards de m3/jour  2004年天然气产量(日均10亿立方米)

Production 生产

Consommation 消费

% du total mondial 在世界总量所占的百分比%

Amérique du Nord 北美洲

Europe 欧洲

CEI 独联体

Asie-Pacifique 亚洲---太平洋

Amérique Centrale et du Sud 中美洲和南美洲

Afrique 非洲

Moyen-orient 中东

2000km    2000 公里

à l'Équateur 在赤道上

Réserves 储量

En milliards de baril 10亿桶

% des réserves mondiales 在世界储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PÉTROLE en 2004 en millions de barils/jour  2004年原油量(百万桶每天)

Production 生产

Consommation 消费

% du total mondial 在世界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cartographe Philippe Valentin décembre 2005

制表 菲利普•瓦朗丁,200512

Gaz et pétrole dans le monde

世界上的天然气和石油

从石油资源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两点:一是石油资源在各大洲分布非常不均,二是石油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本书所收录的附录1和附录2详细介绍了各相关国家的油气已探明储量开采及消费情况。当然,这些油气田的分布都是由自然法则所决定的。

石油储藏和地质学:阿拉伯-波斯湾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储量巨大

今天,地质学将这一地区称为"隐没带"(英语:subduction zone),即地球的岩石圈中对流的沉降流所在的地区。在红海大裂缝的挤压下,阿拉伯半岛在向东北方向推移的过程中,渐渐插入到了伊朗板块中。这种"隐没带"在地球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如太平洋底板块插入了北美洲及南美洲板块。但由于该地区处于大海的深处,因而这里的石油资源无法得到开发。相反,阿拉伯-波斯湾地区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隐没带"本身处于浅海区,而且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形成的冲积盆地仍在不断提升。于是,在这一带形成了一条长达2000公里宽达500公里的"大沟":一些生活在海洋及泻湖里的生物在这里堆积,并在冲击盆地的保护下,逐渐变成了石油。因阿拉伯半岛下沉到伊朗板块底下而形成的褶皱带则成了一个个穹丘,石油则在高压的作用下逐渐在这里沉积。这些需要经过钻探才能发现的褶皱带就像一个个高压瓶那样排列在地下,聚集在一起就是油田。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勘探,如今人们在世界各地发现了3万多个可用于商业开采的油田。习惯上,这些油田被分为以下几类:

――约400个"大型"油田,可直接开采的储藏量超过7000万吨,即5亿桶原油。

――其中50个是"超大型"油田,可直接开采的储藏量超过7亿吨,即50亿桶原油。

从数字上看,这400多个油田所储藏的原油占全球已探明原油总储量的60%,然而其开采量却只有全球商业开采总量的1.3%。在这组油田中排在前50位的"超大型"油田则占了全球已探明总量的40%,而且这些"超大型"油田60%以上位于中东地区。中东地区的油气蕴藏量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二,而且全球石油储量排名前五位的全集中在这里。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Ghawar)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1948年刚刚发现时的总储量为164亿吨,相当于1200亿桶。仅这一油田的储量就相当于目前排名第二的伊朗全国石油储量的总和。值得一提的是,加瓦尔油田的确是一个地质珍品:排在其后的世界第二大油田科威特的布尔甘(Burgan)油田的1938年最初发现时的储量"只有"580亿桶,而排名第三的沙特阿拉伯的萨法尼亚(SAFANIYA)油田在1951年最初发现时的储量为300亿桶。在迄今为止发现的全球30个"超大型"油田中,有23个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及阿拉伯-波斯海湾一带。大部分"超大型"油田是在1930年至1970年之间发现的。最后发现的一个"超大型"油田是2000年在哈萨克斯坦发现的卡沙甘油田,其蕴藏量约在110亿桶到130亿桶之间。这一发现也可算是个例外,因为最近20多年来,人们几乎没有在里海沿岸和几内亚湾以外的其他地方发现过大型油田。目前,只有伊拉克境内,尤其是该国西部的逊尼派控制区,还有发现大型新油田的机会。对于石油公司来说,有朝一日能发现一个"超大型"油田就是件天大的喜事了。

全球石油体制和局部利益

由于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藏三分之二集中在中东地区,而世界上的能源消费大国则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等输油管道很难直达的地方,因此油轮成了主要的运输和调节工具。油轮变成了输油管线的延伸,这些输油管线通常蔓延数千公里,穿越好几个国家,最后的终点通常设在海底深处,以便于大型油轮的装载。这些原油将通过油轮运送到最终用户手里。

原油的输送,包括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的输送主要通过输油管道和海上运输两种方式进行。而且原油输送的触角已经遍及世界各地,在国与国之间建立编织起了完善的网络,纽约伦敦和新加坡交易所在这张巨网中最多只起到一个调节作用。由于油气运输经常是跨越数万公里,在漫长的路途中经常需要经过一些运河海峡等宽度只有几公里甚至几百米的"咽喉要道"。这些油轮的必经之地最容易受到恐怖分子的袭击,本书将对此一一作出分析。原油开采及成品油的精炼设备以及石油的运输和销售环节都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对象。除了上面讲到过的结构性矛盾外,今后人们还应关注石油供应的安全问题并对原油短缺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因系统缺陷经济景气或局部动荡等所引发的石油短缺。

在当前的国际石油体制中,任何一个石油生产国所发生的一个小事件都可能引发全球性的后果,其程度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或这个国家的重要性。除了金融市场与生俱来的投机性质之外,这一不对称性不仅使业内人士更加脆弱,也使政治决策者更加担心。事实上,在这个原油供应全球化的体制下,虽然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原油或成品油供应存在各自的特性,但是只要一个油田出了意外,它必然会引起整个市场的波动。一旦出现紧张状况,某个石油消费国的充足供应必然是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的,哪怕两者是盟友或是合作伙伴。在这种情况下,原油价格(它的高低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速,影响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对原油的依赖程度)或成品油价格(它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制度)的高低只不是这种担忧的具体体现罢了。

下图2003年全球原油及成品油流动示意图。图中还标明了同一时期各地区原油开采能力和提炼能力。如今,全球三分之二的原油及成品油是通过油轮来运输的,相当于每天4800万桶。

这就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石油消费国所必须正视的石油地缘政治现实:一个竞争白热化险象环生各种力量纠合一起的纷乱局面。

石油: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软肋之一

美国的人口总为仅为2.94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5%,但其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却占到了全球消费总量的25%。油气等碳氢燃料既是美国强大的基石之一,也是其少有的软肋之一。事实上,过去25年来,美国的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数量不断增加。尽管2004年美国仍是世界上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但它对外依赖程度仍在不断提高:60%的原油消费来自进口,此外还进口大量的成品油。

États-UnisCanada 美国---加拿大

Étast-Unis 美国

Mexique  墨西哥

Amérique Latine 拉丁美洲

Améritque Latine dont Mexique 拉丁美洲(包括墨西哥)

Europe 欧洲

Afrique du Nord 北非

Golfe de Guinée 几内亚湾

Afrique 非洲

Moyer-orient 中东

CEI 独联体

Chine 中国

Japon 日本

Inde 印度

Asie-Pacifique sans Chine 亚洲—太平洋(不包括中国)

 Australie  澳大利亚

Consommation 2003  2003年消费

Capacité de raffinage au 1er janvier 2004 200411日的提炼能力

en millions de tonnes 百万吨

% du total mondial在世界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flux de pétrole brut et de produits pétroliers en 2003

2003年石油和天然气流动示意图

flux marginaux compris entre 5 et 10 millions de tonne

5001000万吨的小规模流动量

en dessous de 5 millions de tonnesles flux ne sont pas représentés

500万吨以下的流量未被计算在内

2000km    2000 公里

à l'Équateur 在赤道上

cartographe Philippe Valentin décembre 2005

制表:菲利普•瓦朗丁,200512

Les principaux flux de pétrole et de produits en 2003

2003年全球原油及成品油流动示意图

正因为如此,美国必须在石油问题上树立全球的政治视角。自2001年初正式上台开始,布什总统便把能源问题尤其是石油天然气问题作为政府的优先目标之一。为更好地解决能源问题,美国副总统切尼亲自挂率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20015月,这一工作小组提交了一份名为《国家能源政策》的报告。布什的《能源法草案》必须得到国会的批准之后才会具有法律效力,由于美国国会内部纷争不断,按照正常程度,这部法案最迟要到20057月底方能正式实施。然而,正如人们所看到的,布什还未等《能源法草案》正式通过,便将其中的主要精神落实到了2001年美国的外交政策之中。

2003年美英开始攻打伊拉克,媒体的评论或普通民众都认为这场战争与石油及地缘政治密不可分。当然,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石油是一种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能源,而且由于石油资源分布过于集中,因而极具地缘政治价值。

然而,美国入侵伊拉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原油供应吗?从间接角度看,这一说法是正确的:美国所看中并不是伊拉克本身,而是借它来促进全球石油供给。事实上,美国还拥有比发动战争更便宜风险更小的手段来实现上述目标。那么,美国为什么还要发动这场战争呢?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情况,应当将伊拉克战争放到全球能源市场的大环境中去分析。当前,几乎所有的国际大石油公司都因无缘参与中东地区的油田开采而找不到理想的投资场所:其他地区要么局势不稳,要么从长期来看经济回报率都不高。如今,世界上主要油气储藏都集中在里海地区几内亚湾中亚和拉丁美洲等政治风险较高的地区。当然,国际原油市场的平衡点仍在中东。在不久的将来,中东地区在全球石油生产中所占的份额一定会增加。至于天然气,则主要分布在中东和俄罗斯两个地区。此外,自911事件之后,阿拉伯世界那些专制政权已不再是对付伊斯兰极端分子的堡垒。正因为如此,美国人开始意识到中东的现状必须改变,为了未来的需要必须让该地区实现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中东国家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埋藏于这一带的地下资源。然而,伊拉克的萨达姆永远都不可能对华盛顿忠心耿耿。要对付萨达姆,或许战争就是最简便的选择,更何况战争还可以对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有助于这些国家归顺美国。如今,似乎已经有一些中东国家读懂了美国人所要表达的信息。这一定是发动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美国新保守势力的思维逻辑,当然他们还有其他的战略考量,如保护以色列等。

此外,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变化,国际石油和天然气的格局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有人认为石油的停用并不需要等到全部资源枯竭的那一天,而是出于应对温室效应和防止全球变暖的需要。面对这一前景,一些石油生产国可能就此对本国的中长期战略作出调整。一旦这种情况真的出现,美国就可能再次动用军队,按照美国的意愿来"组织"这一转化进程。当然,美国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这一情况的出现。与此同时,美国也已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用于新型替代能源的开发和研究,此举显然是为了保持在后石油时代的霸主地位。相反,如国际石油市场能够通过逐步改革而维持总体格局不变,那么美国人可以凭借目前所惯用的两手在油气资源争夺战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并进而维护美国人在后石油时代的霸权。美国所惯用的两种手法是:一是以反恐的名义继续保持军事部署;二是宣扬民主教世的论调。

每一个大国能源政策的背后,都可以看到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特别关切。这样说虽然有些夸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今后油气问题将日益突出,而且其中的地缘政治色彩将越来越浓。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示其中的一些奥妙。

石油虽然是美国少有的几个软肋之一,但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拥有能源政策又拥有强大经济和军事手段的大国。这些手段确保了美国的能源政策能在世界范围内实施,并保证能源的供给与运输的安全。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美国这个曾在世界石油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国家今后一定会占据全球石油地缘政治的中心位置,并将发挥核心作用。

本书将介绍此前曾经提到过的石油运输路线上的一些战略要冲,之后还要带领读者到世界各个主要产油区一饱眼福。

书中自然缺少不了叱咤当今全球石油业界的主角们,包括国有石油公司跨国集团以及一些独立的石油公司。读者还可通过本书了解到各大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博弈一种围绕石油地缘政治而展开的非同寻常的博弈。

石油地缘政治封面(封底文字和作者介绍).doc

石油地缘政治

(封底文字)

国际原油价格自2004年以来的飞速飙升,看似国际原油市场无力应对需求剧增的局面,但是,这到底是石油市场自身的结构性缺陷所导致,还是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巨大的国际政治与战略问题?中国与美国作为首当其冲的能源消费大国,其更紧迫的问题,在于原油供应及石油产品的输送安全等等。

世界的能源供求关系就此打乱,从委内瑞拉到俄罗斯、从里海到波斯湾、从地中海沿岸到西非的几内亚湾,无一不受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石油成为恐怖分子威胁破坏全球原油市场的武器,世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人类用完第一兆桶石油,用了125年。再过30年,人类便可能用完第二兆桶石油——这已近似于全球已探明的石油总储量。

——美国雪佛龙公司,2005

"石油,10%是经济,90%是政治。"

——剑桥能源研究协会(CERA)主席丹尼尔•尤金(Daniel Yergin

(前勒口作者介绍)

菲利普•赛比耶—洛佩兹(PHILIPPE SÉBILLE-LOPEZ),法国地缘政治研究所的专属地缘政治学家,同时也是法国地缘政治事务所(GÉOPOLIA)国际关系与国家风险评估顾问。

作为石油问题领域的权威,作者以 "石油之路"为主线,穿越世界各主要产油地,审视那里正在发生的角逐和争斗,解读迫在眉睫的冲突,揭露种种暗藏的玄机。威逼交恶、恐吓利诱、和解、妥协或结盟,等等,一种全新的国际石油战略跃然纸上。

……………………

石油地缘政治,这恐怕就是现如今的世界的一条主线。

中国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饱受西方世界非议,这实在是苦楚太大了。作为后发国家,中国面临的国际格局是已经被瓜分完毕的市场,以及公权力缺失的国际事务治理状态;而中国丧心病狂的经济增长,以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能源效率消耗着越来越多的不可再生资源,张开血盆大口鲸吞着日益稀缺的物件。鼠目寸光的发展路径选择,使得击鼓传花成为模板范例。

由是,围绕着石油,中国在苏丹、乍得、尼日利亚等黑非洲土地上血拼杀入,对委内瑞拉等拉丁美洲国家也搔首弄姿卖弄风情,对缅甸则也因由石油而在国际上成为过街老鼠,急吼吼地为了急功近利的权益考量,不惜丧权辱国而达成与小日本就东海石油开采的协议……

实际上,目前的世界已经被石油所绑架。这之中,美国佬在其中自然当仁不让地成为罪魁祸首。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以及也许就在未来两三个月内爆发的伊朗战争,通通只不过是石油资源的争权夺利。

在这里,没有什么普世价值,没有什么民主自由,没有什么市场经济,没有什么国际惯例。能够被人们看到的,就是赤裸裸的暴力,以及为了达成占据石油资源的目的而可以无法无天的不择手段。弥天大谎、欺世盗名、阴谋诡计、纵横捭阖、挑拨离间、血腥杀戮……

因之,是不是还可以说,美国模式就是全人类不可避免必须顶礼膜拜的对象?问题恐怕只是在于,如果世界上出现第二个美国,这个世界早就连末日都看不见了。


--~--~---------~--~----~------------~-------~--~----~
《权利》电子邮件网络非常鼓励具有行动力的文章供大家分享和引起支持!

1,所有帖子没有注明"不可转载"的,一律可以转载;转发本邮件成员文章,请注明"转自《权利》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
2,《权利》公共发言,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Rights@googlegroups.com
3,订阅: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subscribe
4,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Rights-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5,群发邮件,慎重发言,文明用语,切忌只言片语不明不确!
6,联系:gongchangbeijing@gmail.com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