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权利:1143】 Fw: 开放社会研究所研究员项目

开放社会研究所研究员项目
  8/20/2008
  
  创意宗旨
  
  开放社会研究员项目资助世界各国的杰出人物,使有革新精神的专业人士,包括记者、政治活动家 、学术工作者和自由职业开业者,对有助激发有意义的公众讨论,公共政策的形成,和活跃开放社会研究所中的学术思维的有关项目进行研究。
  
  重点研究类别
  
  国家安全与开放社会
  
  国家安全领域是对开放社会的深刻挑战。国家安全政策可能会侵犯民权和政治权利,同时国家安全的体制直接影响到政府的透明度,应付的责任和民主程度。开放社会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长期以来致力于扩大公众的知情权,促进法制建设,保护人权和少数人的权力,创建活跃的公民社会,和促进有效的有责任的管理。但这些考量在国家安全领域中往往不被重视。
  研究所中核心观念的制定者也在考虑与此有关的问题。我们注意到许多人已经在讨论美国的反恐怖政策对民权和政治权利的影响,但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全球范围内开放社会与国家安全问题的交界点,所以寻求研究这两者关系的研究人员。
  
  研究项目课题可包括:
  • 如何制定和实施与基本民权和人权相符的反恐怖政策 – 如国家安全政策及其实施的比较研究;
  • 西方国家安全政策中对伊斯兰教的对策及其对少数人权利的影响;
  • 如何鼓励对国家安全政策制定的更多的公众参与;
  • 开放社会中军事力量的适当作用;军事职能的私有化;国防及情报部门与民间力量之间的适当关系;
  • 战争冲突结束后的安全、法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美国在非洲的军事介入和美国非洲军事指挥部(AFRICOM)的作用;
  • 情感因素如恐惧与耻辱感如何影响和形成公众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态度;
  
  公民权利、群体成员及边缘化问题
  
  本研究所一向致力于对某些社会群体在法律、社会和政治上的包容,从美国的有关移民和种族公正动议,到欧洲吉普赛人的"洛玛权利" (Roma Rights) ,从非洲的公民权问题到俄罗斯和中亚的劳工游民,以及穆斯林在欧洲城市中的社会融合的研究等。本项目希望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被排斥的边缘化群体的状况和政治参与问题。如:有哪些因素促使造成政治边缘化?哪些因素促使政治包容和休戚与共的团结?其各自后果如何?
  
  研究项目课题可包括:
  • 全球性的移动迁徙和国家政区的再定义设想;
  • 宗教少数群体的边缘化;
  • 移民团体中的政治活动的形式;
  • 建立对无国籍人的公民权利的法律规范;
  • 对少数群体的排斥政治边缘化与政治暴力之间的关系;
  • 非公民也可投票的新尝试;
  • 重新构想有关多元文化和文化融合的讨论;
  
  公众参与的战略及方式
  
  为有效地推动社会变革,本研究所及其合作者必需不断评估和设计有关战略和策略。例如,新型媒体的出现和年轻人的参政活动的增长创造了吸引和增强新选民力量的机会。本研究所寻求对公民参与的激动人心的新形式进行探讨和尝试的研究人员。
  
  研究项目课题可包括:
  • 辅助年轻人成为社会变革动因的尝试;
  • 文化表达与文化运动在促进开放社会中的作用;
  • 在城市中对民众进行组织的战略方法比较研究;
  • 电子时代的政治活动 – 如网上动员以及用社交活动网站进行政见鼓动的可能;
  • 以信仰为基础的政见活动的新形式;
  • 通过选民建设和公众沟通解决世界很多地方以权利为基础的非政府机构面临的合法性危机的可能性;
  • 为非政府机构提供将社会运动理论转化为实际可行的运作方法的建议;
  
  对专制政体的理解
  
  本研究所曾经大多是在"开放"和正在开放的社会中工作,但现在开始越来越活跃在政治不民主的专制政体中。研究所寻求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这些政体的研究项目 – 如其政权结构,公民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寻求变革的机会和途径。
  
  研究项目课题可包括:
  • 现代专制政体如何用思想和意识形态对本国人民和国际社会解释其专制统治的合法化;
  • 政治与法律改革的机会与可能 – 如中国社会中专业律师和记者职业作风的强化;
  • 在封闭和正在被封闭的环境中准政治组织的形成和运作方式,如小生意协会,宗教团体,学生组织等;
  • 在专制政体中,如俄罗斯和伊朗,电子媒体的传播如何为言论和结社创造了新的空间,同时也为政权的社会控制提供了新的工具;
  • 国际组织,如欧洲议会,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洲共同体和联合国对非民主自由行为的制约能力和作用;
  • 专制政体崩溃后如何维持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
  • 专制政体中国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开放研究类别
  
  本研究所也支持少数研究人员在以上四类重点课题外进行符合本研究所宗旨的其他研究。尤其欢迎申请本研究所新的研究领域课题,特别是有关全球暖化和战争冲突后的环境问题。
  
  研究人员的申请和条件
  
  本研究所考虑来自世界任何地方的申请。研究员可在研究所住宿也可不住宿。住宿研究员可在本研究所办事处或索罗斯基金会办事处之一做研究,取决于这种安排是否对项目研究有价值。研究人员在项目期间可以在研究所的几个办事处做研究,或只有一部分时间住宿研究。
  如研究员在非本国进行课题研究,必须遵守有关国家的签证要求。研究所会帮助研究人员取得必要的签证并承担所有有关费用。
  
  研究时间一般为一年,有些情况下也可考虑少于或多于一年。研究所优先考虑能进行全职研究的申请,有些研究员如只能做兼职研究研究所也会酌情给予考虑。
  
  研究项目成果
  
  研究所考虑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包括:出版物 (如书籍、文章、博客等);有创意的公共教育节目,包括网上媒体,纪录片的前期调研及后期制作;发起新的运动或组织的工作。项目应选择研究不够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现行思维有突破性的课题。
  
  除提供研究员津贴外,研究所还可能支付其他有限开支如差旅费、会议费和兼职的研究助理等。研究费不包括运作开支如雇员工资和建筑设施。本项目的目的是支持个体研究人员,因而只负责个人开支,
  
  本项目不支付在学术机构拿学位或不拿学位的学习,包括论文研究。
  
  请注意,根据适用于美国私人基金会的税收条款,研究所不可以支持游说活动和与游说活动有关的项目。如果你不确定你的项目活动是否构成游说,请在递交申请前查看税法有关游说条例。
  
  本项目的期待目标
  
  本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将研究人员纳入开放社会研究所的网络。研究所希望寻找能使自己的思维更锐利,能质询自己的假设,并能有效地使用研究所在职人员的研究人员。研究所期待研究员在本研究所网络中发挥作用,参与研究所举办的会议和项目活动,并可能被要求为研究所工作人员和外面的同事举办讲座。
  
  为能参与这些活动,要求研究人员能较流利地讲英语。
  
  对研究员的资助
  
  研究所根据当地生活标准以及他们从事研究项目投入的时间为研究员提供有力的资助(包括健康保险)。
  多数情况下研究所会为研究员提供沟通渠道,帮助他们将其研究工作和想法引进公众论坛。研究所并可通过其网络将研究人员介绍给研究所的个人或组织合作者和赞助金的领取者。
  
  研究所还可能支付有关的项目开支,如差旅费(包括机票和旅店),签证费,研究助理和会议费。
  
  申请程序
  
  所有有兴趣的申请者需在网上填写申请表 https://oas.soros.org/oas 并递交支持性的申请材料。申请前务请阅读常见问题(FAQS)。申请人可用英文以外的文字递交项目提案及相关材料,但同时要附英文翻译,而且最好是有证明的翻译。
  
  最初信息输入电脑后,申请人将会收到一个身份号码,可以用来修改表格直到正式递交。所有通讯都要有这个号码。
  
  无法上网的申请人可下载下面所附的申请表,将填好的表格和申请材料寄至下述地址:
  Open Society Fellowship
  Open Society Institute
  400 West 59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19
  
  研究所根据资金状况对研究员的申请做持续性考虑,没有截止日期。申请会得到及时审议。
  
  挑选过程
  
  本项目人员征求研究所同事和外部专家的咨询意见对申请进行审议。所有进入最终程序的申请人都要面谈。最终挑选由一个外部委员会决定。
  
  挑选标准包括,但不局限于申请人的经历,研究项目与本项目目标的相关性,和申请人实现目标的潜力。
  
  联系办法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OSFellows@sorosny.org. 只能答复用英文发的电邮。
  
  本文可在以下网址上看到:
  http://www.soros.org/initiatives/fellowship/focus_areas/guidelines
 

--~--~---------~--~----~------------~-------~--~----~
《权利》电子邮件网络非常鼓励具有行动力的文章供大家分享和引起支持!

1,所有帖子没有注明"不可转载"的,一律可以转载;转发本邮件成员文章,请注明"转自《权利》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
2,《权利》公共发言,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Rights@googlegroups.com
3,订阅: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subscribe
4,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Rights-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5,群发邮件,慎重发言,文明用语,切忌只言片语不明不确!
6,http://chinarightsgroup.blogspot.com/
-~----------~----~----~----~------~----~------~--~---

【权利:1142】 潘�的稿子

美国鬼子用金融连续大片向中国59岁国庆献礼

何必

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戏剧性流产,震惊全球,道指跌幅惊人,各国金融市场陷入恐慌和混乱。据香港《文汇报》综合外电报道,美国政府、两党领袖和两党总统候选人30日都希望法案能重新包装并尽快通过,稳定全球金融市场。众议院最快要到美国时间周四才能就新方案投票,美国总统布什30日发表电视讲话,指出"现在情况危急,每况愈下,若不及时行动,经济困境将会漫长和痛苦"。布什又向国民和全球承诺,现时并非立法程序的终结,本周会继续推行救市方案。美国白宫表示,两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和奥巴马曾致电布什,白宫指两人的对话"很有建设性"。虽然有众议院领袖希望重新草拟方案,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个方法费时失事,并不可取。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30日表示,议员不应该重新草拟方案,应该稍作修改,例如将联邦存款保障额由10万美元提升至25万美元,增强美国的银行体系,恢复公众对金融系统的信心。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受访时亦提出同样的建议。奥巴马同时警告,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会为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带来灾难性后果。据悉,众议院的民主党人有两个选择,一是修改方案争取更多共和党议员支持,但这样有可能分化民主党票源;另外的选择是放弃争取跨党派的支持,重新草拟方案,加入更多协助业主的条款,绕过众议院,直接在参议院通过方案。但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一向强调需要两党合作通过这一极具争议的法案,而且现时外界普遍指责共和党令股市崩溃,所以民主党采取第二个方法的机会很微。BMO资本市场的分析员布施表示,金融市场的剧烈反应或会迫使议员行动。布施称:"股市大跌,两党领袖会找出补救方法,预料救市方案会以另一种形式提到国会。两党现在都应该知道,若不采取行动,华尔街的反应会有多快多深。"虽然全球都希望美国通过救市方案,但并非所有众议员都这样想。共和党众议员赫勒代表了这些人的心声。他表示:"要将纳税人的金钱来为华尔街愚蠢行为垫底,实在过不了良心。国会应该通过保护纳税人的法案,并让市场自我调节。"佛州一名共和党众议员表示:"我们的头被枪指住,这不是立法,而是勒索。" 2008101中国新闻网)

今天是国庆节,国内这厢,麻烦没完没了;美国那边,则是暗无天日。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都被划定了势力范围,只许做经济报道。而赶上了华尔街风暴,则让他们丫凸显出比咱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方面的能耐。

更新:救助计划尘埃落定

| | | 2008092909:07

布什政府和国会领导人就授权启动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银行业救助计划达成了一致。

这项7,000亿美元的计划实际上相当于对一系列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实行国有化──这些证券的价值不断缩水已经危及到美国金融体系的运转。

Getty Images

出席记者会的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右)、众议员富兰克(左)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瑞德

周日晚间,国会议员们完成了草案的制定工作,此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宣布草案处于"冻结"状态,意味着不会再进行修改。该草案将许多操作机制交给了财政部。其中包括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如美国政府如何决定将购买哪些资产,以及如何决定购买这些资产的支付方式等。草案规定财政部可有45天的时间发布相关程序的指导方针。国会可能会于周一对该草案进行投票表决。

从华尔街的大机构到规模较小的社区银行,管理人员都对签约参与该救助计划表现出了兴趣。但部分人表示,他们参与的程度将取决于一些关键细节,包括他们是否要进行进一步的冲减。

鉴于需要动用纳税人的大量资金,该救助方案可能带来巨大的政治影响。一些民意调查显示存在大量的反对意见。但该草案中包含了防止政府最终蒙受损失的条款。草案要求作为抵押贷款所有人的财政部对抵押贷款的服务商采取鼓励措施,以将止赎的情况降至最低。

此项协议是经过周末火药味十足的磋商后达成的,目前低迷不振的经济状况同总统大选的政治格局交织在一起,导演了国会近年来最具戏剧性的一幕。上周六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和国会民主党领导人激烈地交换了意见,会场内的人员被禁止带入手持电子邮件设备以防止消息外泄,来自布什总统和两位总统候选人的游说电话也响个不停。

鲍尔森在接受采访时说,关键是要完成这件工作,兼顾所有人的关切,但这应以给予我们所需的工具来实现。我们坚持的底线是我们要有能力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妥协,但最终拿出来的方案必须能够经受市场的检验。

草案的核心是鲍尔森给出的构想──从金融机构购买减值抵押贷款相关资产(用现金交换那些让它们深陷困境或不愿放贷的不良债券)。这项计划有助于这些金融机构提振其资本基础,重建信任,使其能够以合理的条款借款和贷款。否则,官员们担心作为经济活力之源的信贷市场将有陷于停滞的危险。

Getty Images

参议员格雷格和多德在国会山与记者见面

资产的卖家可能包括各种金融实体,不但有银行,还有信贷协会和退休基金。希望向政府出售的资产必须是2008314之前(含314)贷出或发行的。

财政部不会预先得到购买此类资产的全部7,000亿美元。马上可以动用的只有3,500亿美元。但其余3,500亿美元只要国会不特意阻拦也可动用。

鲍尔森预计资金注入后金融体系不会立刻恢复顺畅运行。他说,面对极度脆弱的金融体系,我希望这一消息的宣布有助于恢复一些信心,但预计要几周以后资产购买行动才能开始见效。

该计划会对向政府出售资产的机构中的高管薪酬进行一些限制。其中包括禁止实行新的高管离职"金色降落伞"计划。这些公司还要有收回过去基于误导性财务报表所发放奖金的条款。

财政部还将获得认股权证,有权购买受援公司的不具投票权的普通股或优先股。该方案需要得到一个两党委员会和政府问责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的监督。政府问责局会在财政部内设立一个办公室。

财政部计划聘用资产经理决定证券购买的标准,并在购买开始后监督投资组合情况。尽管细节还不很清楚,但财政部预计会一次性购买大量资产。资产经理们可能会首先购买最简单的资产,比如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然后再转向更为复杂的资产,如债权抵押证券。

资产购买和定价的一个可能方法是反向拍卖。在这个过程中,受助企业提出以某一价格出售证券,财政部可以购买报价最低的资产。受助企业要推敲出一个适当的价格,既高到能够缓解它们的财务压力,又不至于过高,让财政部转向更低的报价。

华尔街行业组织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Securities Industry and Financial Markets Association)的首席执行长蒂姆•瑞恩(Tim Ryan)说,我认为这将会发挥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细节,以及如何执行和实施上。瑞恩说,没有什么情况能阻止相关企业参与这项计划。

Associated Press

美国国会的党派重量级人物与财长鲍尔森于周日晚间宣布协商结果

这项历史性的立法旨在遏制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的危机。财政部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官员将其称为他们的"救火"计划。

这项协议是在各方都做出让步后才达成的。民主党放弃了要求破产法官变更抵押贷款条款的提议,以及动用该方案中的政府利润支持一项住房计划的提议。布什政府做出的让步则包括,同意实行比原设想更为广泛的高管薪酬限制。

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John McCain)在美国广播公司(ABC)的"This Week"节目中被问及是否会支持该计划时说,我还得看看具体细节,不过基本上会支持的。从我所了解的救助计划要点看,我们所有人都会勉强接受。什么也不做是令人无法接受的选择。

国会计划周一就救助措施进行投票。救助计划详情尚未公布,但协议将包括对财政部收购问题资产进行严格监管、限制高管薪酬、政府可能入股参与资产出售计划的公司,以及其他保护纳税人的措施。

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说,我对整体计划并不满意,但至少我们有可以支持的东西。

民主党的奥巴马(Barack Obama)在底特律的一个活动上讲话时预计救助计划会顺利通过,他说救助计划会包括他开出的一些条件。

奥巴马说,现在,由于民主党和共和党人的努力,我们拥有了一个包括纳税人保护措施的救助计划,而且可能会尽快通过这个计划。

救助计划还得到了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的支持。美国商会政府事务副会长约斯登(Bruce Josten)说,该计划规模足够大,能够发挥作用,也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迅速实施。

克服共和党的反对

Associated Press

参议员斯昂默、巴库斯和里德在会场外稍事休息

众议院共和党人反对美国财长鲍尔森最初提出的计划,认为其代价太高、给予政府的权力太大。他们的反对使民主党议员、白宫和参议院共和党人上周四达成的救助计划初步协议遭遇挫折,各方不得不重新展开谈判,最终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拿出了目前这个方案。

据该方案最终文本的摘要显示,财政部需建立一个强制的行业融资计划,为其通过救助计划所收购的不良资产提供保险。将保险计划纳入救助计划是众议院共和党人的胜利,他们认为救助计划不能置纳税人于不顾。

从国会工作人员手中拿到的这份摘要称,财政部将获得受救助公司的认购权证,以确保纳税人能在该公司股票价格日后上涨的情况下从中获益。

摘要还表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在其认为必要的情况下有权暂停实行按市价折算的会计原则。摘要中还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可以从2008年开始向金融公司的存款准备金付息,而无需按当前计划于三年后开始付息。

摘要详细说明了参与救助计划的金融公司需要对高管薪酬实施的限制。具体限制措施将取决于该公司是直接向财政部出售问题资产,还是通过拍卖程序向联邦政府出售抵押贷款相关资产。

协议规定将组建一个委员会,负责监管救助计划。委员会成员包括财政部长、Fed主席、SEC主席、联邦住房融资局(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 简称FHFA)局长、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长等人。

国会还将为救助计划组建一个单独的监管委员会;此外,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美国总审计长和新设立的特别监察长也将负有监察职责。

预计国会将在当地时间周日晚间,亚洲市场开盘前公布7,000亿美元救助计划的法案全文。

以弗吉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坎托(Eric Cantor)为首的共和党众议员对该计划持反对意见。坎托表示,自己要看到要求金融公司参加强制保险计划的条文规定后,才会宣布完全支持救助计划。

坎托周日接受CNN采访时表示,我不想说已经达成了协议。

选举重要因素

麦凯恩竞选阵营首席策略顾问施密特(Steve Schmidt)周日暗示,麦凯恩在救助计划审议过程起到了推动作用。麦凯恩上周中暂停了竞选工作,集中精力处理危机。

施密特对NBC电视台的"Meet the Press"节目表示,麦凯恩所能做的就是促使各方进行谈判,包括众议院共和党议员,救助计划需要得到他们的同意才能通过。他说,麦凯恩期待看到救助计划的详尽内容。

施密特指的是麦凯恩支持在法案中加入的系列广泛原则。奥巴马同样支持这些原则──限制CEO薪酬、增加监管和责任制。

麦凯恩不愿透露他从竞选前沿火速赶回华盛顿给谈判带来了怎样的促进作用。他说,这就留给你们和其他人去评判吧,我只是做了我认为正确的事情。

麦凯恩表示,众议院共和党议员所反对的先期协议并不如目前的协议。

此前督促国会迅速行事的白宫也对国会议员经过整个周末不分昼夜的谈判所取得的进展大加赞赏。

白宫发言人弗拉托(Tony Fratto)上周六晚间表示,我们对今晚的进程感到满意,对两党携手稳定金融市场,保护美国经济的举措表示赞赏。

鉴于选民对美国经济状况及救助计划的高昂代价普遍感到不安,这一仓促出炉的救助计划可能会成为下月国会关键选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前共和党众议员鲍勃•沙弗尔(Bob Schaffer)在电视新闻访谈节目"Meet the Press"中说,救助计划没有什么让人喜欢的地方;不过我认为国会有必要对眼下问题做出反应,这个问题是国会参与制造的,实际上是由国会牵头制造的,但要说这个计划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也是绝对错误的。沙弗尔目前正在竞选科罗拉多州参议员。

尽管民主党和共和党均认同救助计划的必要性,但是在眼下距离大选日只有五周之际,两党在向选民证明需要实施这一不受欢迎的救助计划时,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沙弗尔的民主党竞争对手马克•尤德尔(Mark Udall)说,人们都气疯了,都非常不安;我的观点介于那些说"不"的人和说"该死,不"的人之间。

有关救助计划的更多细节

据国会发言人佩洛西办公室公布的初步协议的摘要,该计划赋予纳税人持有被救助公司股权并分享赢利的权利;纳税人在被救助企业破产的情况下有权优先收回投资;并且在救助计划未能实际产生利润的情况下,担保纳税人的投资得到全部偿还。

总额7,00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将分阶段拨付。据美国众议院少数党党鞭密苏里州共和党议员罗伊•布兰特(Roy Blunt)办公室公布的协议摘要内容,首期2,500亿美元资金将立即拨付财政部长供其调配,另外1,000亿美元资金将在向国会进行通报后下发,而剩余3,500亿美元只有在国会采取行动后才会批复。布兰特是参加谈判的第二号共和党众议员。

佩洛西办公室发布的协议摘要显示,最终协议将财政部最初提出的7,000亿美元资金要求削减了一半,并规定未来任何动用纳税人资金的行动均需国会审议。

根据这一摘要,国会将扩大有权向政府出售问题资产的公司范围,将退休基金、地方政府以及服务中低收入家庭的社区银行也包括在政府救助范围之内。

众议院某民主党议员助理表示,联邦政府在此过程中将获得保证,其通过直接收购或拍卖所获得的金融公司资产均有权一直持有至票面期满。

协议摘要还表示,国会将颁布法令,对于受援企业新任高管的薪酬做出限制,其中包括不得实行高达数百万美元的"金色降落伞"计划,以及在经理人未能兑现承诺取得赢利或许诺不实的情况下,政府有权收回基于上述诺言而发放的奖金。

美国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上周六晚间就谈判情况与佩洛西进行了通话,白宫对于协议的达成表示欢迎,白宫发言人弗拉托(Tony Fratto)表示,我们对今晚的进程非常满意,并赞赏两党携手稳定金融市场,保护美国经济的举措。

(更新完成)

HENRY J. PULIZZI / COREY BOLES / MICHAEL R. CRITTENDEN

相关阅读

美国金融市场救助计划提案摘要 2008-09-29

白宫和国会将继续就金融市场救助计划的最终敲定作出努力 2008-09-26

鲍尔森继续推动国会快速完成金融救助计划的立法工作 2008-09-26

布什:希望救市方案很快获得通过 2008-09-26

救助计划的原则协议全文 2008-09-26

……………………

美国金融市场救助计划提案摘要

| | | 2008092908:58

I. 稳定经济

"2008经济稳定紧急法案"(The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 EESA)向美国财政部长提供至多7,000亿美元资金,用于购买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等不良资产,帮助这些机构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使得工薪家庭、小企业和其他公司在获取贷款方面不再遇到困难,这一点对于稳定经济至关重要。EESA还将推出一项计划,让企业可以为其问题资产投保。

II. 居者有其屋

EESA要求财政部修改问题抵押贷款(其中许多都是盲目放贷的产物)的条款,帮助美国家庭保留住自己的房屋。EESA还指导其他联邦政府机构修改它们持有或控制的贷款之条款。EESA将增加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可以使用的工具,帮助更多的家庭避免止赎、保住住房,由此最终进一步改善"房屋所有者希望计划"(HOPE for Homeowner's program)

III. 保护纳税人

纳税人不应为华尔街的错误买单。法案要求那些将不良资产出售给政府的公司提供股权证明,从而使得纳税人能从这些公司因参与救助项目而可能在未来获得的增长中受益。法案还要求美国总统提交另一项补偿法案,一旦救助方案令纳税人蒙受损失,将向所有金融机构广泛征收一笔小额费用,以补偿纳税人损失。

IV.避免高管大发横财

应避免让那些做出了错误决定的公司高管将不良资产出售给政府、然后拿着数百万美元奖金一走了之。那些参与政府救助计划的公司要放弃某些税收优惠,在某些情况下还要限制高管薪酬。另外,法案还对高管的离职补偿金进行了限制,并要求返还不应得的奖金。

V. 严密监督

根据法案,财政部不是一次性获得所有救助资金,它将立即获得2,500亿美元,之后要求美国总统证明需要更多资金(1,000亿美元,接下来是3,500亿美元,除非国会提出异议。)财政部必须汇报救助资金的用途、以及处理危机问题的进展。EESA将设立一个监督委员会,防止财政部任意行事,另外,EESA还将设立一个专门的监察长,防止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浪费、舞弊和滥用行为。

……………………

中国政府领导人将关注经济结构改革

| | 2008092907:19

中国政府领导和行业官员周六表示,中国将关注自身的发展和改善经济结构,努力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上表示,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扩散之际,中国必须防止国内经济增长的大幅放缓,这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温家宝称,中国将密切关注美国金融业动荡的影响,采取谨慎而灵活的政策来应对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

温家宝说,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复杂,金融动荡加剧,经济明显减速。他指出,中国政府计划逐步改革增值税体制,加快资源定价机制的改革。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在出席该论坛时表示,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速可能会从今年上半年的10.4%放缓至9.5%左右,他认为这对中国有利。

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的中资银行高层管理人士表示,由于在危机中涉及的相关投资规模较小,因此此次金融动荡对这些银行造成的影响有限。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表示,该行会慎重对待任何海外投资。以资产规模计,工商银行是全球最大的银行。姜建清称,作为一家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不赞成去抄底。该行仍将关注战略投资,而不是财务投资。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树清表示,全球危机对建设银行构成的风险有限,因该行97%-98%的资产都是人民币资产。

推进经济结构改革

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表示,就国内而言,中国急需改革政府监管的资源价格机制。他指出,当前特别要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周六公布,为促进能源节约,政府将从101日起调整部分矿产资源税。这意味着中国在资源价格改革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温家宝重申,中国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温家宝表示,在中国经济增长朝正确方向发展之际,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很大。

中国政府此前曾表示,政策目标是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

中国央行在9月份早些时候下调了基准贷款利率和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努力提振经济增长。此外,中国政府为了支持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还将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为单边征收。

温家宝称,中国政府将采取措施改善产品质量,让世界对中国产品的安全性感到放心。

相关阅读

中国股市奈何重挫? 2008-08-12

温家宝: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2008-07-07

胡锦涛讲话显示中国经济政策无重大变化 2007-10-15

……………………

(老潘注,看看这些花拳绣腿口是心非的把式们吧。)

银监会主席: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

| | 2008092907:0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周六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上表示,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速将放缓至9.5%左右。

刘明康并未明确指出上述预期的时间段,但他表示经济增长的放缓将对中国有利。

中国经济今年第二季度较上年同期增长10.1%。中国国家统计局定于1021日发布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

刘明康表示,基础设施投资的强劲需求正在帮助支持国内增长,同时本地消费也可能帮助抵消出口疲软的影响。

刘明康称,美国政府的7,000亿美元救助计划是在金融危机中提振信心的必要举措。

但刘明康称,该计划还可能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导致汇市大幅波动,打击投资者的担心。

刘明康还指出,单靠一国的监管难以解决全球金融危机问题,必须考虑长远的问题。

刘明康还补充称,中资银行已准备吸纳在金融危机中失业的华尔街管理人士。

相关阅读

中国银监会:在华外资银行业务进展良好 2008-09-26

银监会提醒中资银行加强风险管理 2008-09-22

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可经受美国金融市场动荡 2008-09-18

……………………

富通集团董事长:客户储蓄存款外流比例不到3%

| | 2008926 21:12

富通集团(Fortis N.V., 30086.AE)董事长Filip Dierckx在周五的一个电话会议中向记者和投资者表示,自今年开年以来,该公司客户储蓄存款外流的比例累计不到3%

此前富通集团首席执行长Herman Verwilst在该电话会议中称,该公司目前的股价并未反映出公司的价值。

……………………

富通集团:今天将就财务状况发表声明

| | 2008926 17:04

处境艰难的比利时-荷兰金融服务公司富通集团(Fortis NV, 30086.AE)将于周五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两场会议中向投资者和媒体介绍最新的财务状况,一位公司发言人对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表示。

富通集团发言人Diederik Heinink称,鉴于近期出现了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的猜测,公司将为此组织两场会议加以说明。他补充称,集团执行委员会的一些成员将出席会议。

他说,两场会议将分别于格林威治时间0930和格林威治时间1200召开。

……………………

更新:欧洲三国联手注资富通集团

| | | 2008929 07:39

过去这个周末,全球银行业危机的最新一波浪潮袭击了欧洲市场;部分高层决策者频频召开会议,为陷入困境的两家本地重要银行寻找解决方案。

欧洲央行(ECB)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和比利时首相莱特姆(Yves Leterme)周日举行了会谈,决策层希望为荷兰-比利时银行和保险商富通集团(Fortis N.V.)寻找出售途径或将其收归国有。英国财政大臣达林(Alistair Darling)和英国央行(BOE)行长默文?(Mervyn King)周日也商谈至深夜,具体敲定政府接管抵押贷款银行Bradford & Bingley(B&B)的方案;这将是英国政府今年以来收归国有的第二家银行。

Associated Press

(左起)荷兰财长、比利时首相、比利时财长和富通集团CEO在布鲁塞尔与媒体会面

政府官员希望,无论政府出手接管与否,两家银行最终都能全部或部分出售给私人买家。银行的一些不良资产有可能会砸在纳税人手里。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有意部分或全部收购富通集团的银行中包括了荷兰金融巨头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ep NV)。另据知情人士说,西班牙银行巨头西班牙国家银行(Banco Santander)可能会收购B&B大约200亿英镑(约合370亿美元)的存款和实体资产。

荷兰国际集团和西班牙国家银行的代表拒绝对此置评。富通集团尚未回复置评要求。B&B发言人证实,该银行正与英国有关部门进行谈判,以明确其未来命运。

富通集团和B&B的历史都可以回溯到1800年代。从这两家历史悠久银行遭遇的困境可以看出,金融危机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塑着全球银行业;在这场危机中,力量薄弱的金融机构失去投资者信任,最终被状况较为稳健的竞争对手所兼并。

全球银行业的振荡近来逐渐剧烈,因为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破产引发的金融混乱使得银行业赖以筹资的信贷市场陷入了停顿。

尽管金融危机已经给欧洲银行带来了强烈冲击,但富通集团面临崩溃却是欧洲首次有如此重要的金融机构遭遇危机。该集团是比利时最大的保险商,也是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市场最大的信用卡发行商。

由于在信贷市场遭遇普遍的信任危机,富通集团近日来一直在苦苦挣扎。该股上周五下挫了20%,今年以来累计下滑了71%

由于市场质疑富通集团的偿债能力,该股上周四跌势惨重。该集团随后在周五下午迅速安排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临时首席执行长维埃威尔斯特(Herman Verwilst)出面否认公司面临危机。但上周五富通集团股价再度下挫20%。当日晚些时候,富通集团任命银行业务主管迪尔切克斯(Filip Dierckx)接替维埃威尔斯特,出任公司首席执行长。

比利时央行、荷兰央行以及比利时银行、金融和保险委员会(CBFA)的官员上周六进行了面谈或电话会议,探讨富通集团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利时首相莱特姆的发言人表示,莱特姆周日下午与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进行了会谈,讨论目前的状况。

莱特姆周日晚间还召集内阁大臣举行紧急会议,探讨各种解决方案。会上讨论的部分解决方案可能需要政府介入,因此莱特姆可能需要得到内阁大臣的同意。荷兰央行行长威尔林克(Nout Wellink)取消了上周五在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的一篇主题演讲,周日在布鲁塞尔与荷兰财政大臣波斯(Wouter Bos)进行了会面,讨论富通集团的解决方案。

荷兰央行官员周日拒绝发表评论。记者也未能联系到比利时央行(Belgian National Bank)对此置评。

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周日同意向富通集团注资112亿欧元(约合163.7亿美元),此前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和荷兰国际集团先后退出了收购富通集团的谈判。富通集团股价上周遭遇严重抛压后,三国政府终于推出了救助措施。

由于富通集团周末未能找到买家,三国政府随后于周日晚间宣布达成协议,向该集团提供救助。根据救助计划,富通集团将出售其在荷兰银行(ABN Amro Bank)的权益。富通集团董事长利本斯(Maurice Lippens)也将辞职。

富通集团1990年诞生于欧洲金融服务业第一波跨国合并浪潮中,该集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荷兰乌德勒支一个殡葬基金。尽管在荷比卢三国实力雄厚,富通集团近年来一直被更为强大的英国和法国银行所压制。不过,富通集团携手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和西班牙国家银行以1,010亿美元成功收购荷兰银行控股公司(ABN Amro Holding NV)这笔交易却使该公司受到了各方关注,但这笔交易也为富通集团元气受损埋下了伏笔。

SARA SCHAEFER / ALISTAIR MACDONALD / JOELLEN PERRY

(更新完成)

相关阅读

富通集团:今天将就财务状况发表声明 2008-09-26

富通集团董事长:客户储蓄存款外流比例不到3% 2008-09-26

富通集团委任摩根士丹利为其资产寻找出路-知情人士 2008-09-11

中国平安:以每股10欧元的价格增持了富通集团的股权 2008-08-27

中国平安:富通集团股价被低估,基本面依然强劲 2008-07-18

……………………

救助计划只是个创可贴

| | | 2008092616:39

假如救助计划通过了,又会怎样呢?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国会领导人们似乎已就7,000亿美元的庞大救助计划达成协议。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和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发出的严厉警告以及最后来自布什总统的压力促使政治家们尽快采取行动。

但随着恐慌的蔓延让位于对金融领域严峻形势的理性讨论,投资者很快会意识到,这份救助计划即便能阻止银行股一落千丈,也难以给他们带来长期的提振。这还是假设法案能够通过的情况,而能否通过现在还不确定。

首先,眼下的紧要任务是分析救助计划的细节,包括对管理人士的薪酬限制以及政府在参与救助计划的公司持有股份的权力等。根据这些股份的规模不同,股东们可能面临着大规模稀释。如果不这样,政府对纳税人就没有提供足够的保护。

同样重要的是,投资者需要评估有哪些银行的问题严重到救助计划无法解决的地步,然后要问问,对这些银行的担心是否有可能再次引发系统性问题。

同样,信贷市场需要相当的时间逐步解冻,让银行能重新自由借贷。而且,信贷市场即使能得到改善,其速度可能也不足以扭转银行业向非金融企业的借贷业务急剧萎缩的局面。这些企业已经承受着全球经济增长放慢的压力,而他们出现的现金压力可能会反馈到银行系统。

另外,救助计划不大可能促使按揭贷款的增加、从而阻止住房价的下跌。有多少人会愿意按9%的利率贷款呢?这个利率在加利福尼亚可是超额贷款才会要求的利率。与此同时,标准按揭贷款利率又开始上升了。

救助计划带来的影响可能有限,因为大量不良资产集中在一小批大银行手里。如果这些银行能将他们的大部分高风险贷款转嫁给政府,那7,000亿美元很快就会用完。从政治上说,这将是个难以维持的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问题是银行或许做不到悉数卖掉他们需要脱手的资产,比如Wachovia1,210亿美元与遭受重创的加利福尼亚住房市场相关的可调息按揭贷款。这么一笔帐面要全部扔给纳税人实在是太大的负担。这意味着这些按揭贷款如发生还款违约将在一段时间内给Wachovia带来很大影响。

这也难怪,信贷市场现在对Wachovia仍感到悲观。这个月,Wachovia的信贷违约互换协议的价格上涨了一倍还多。

银行股可能会再次发现,市场对它们仍无法摆脱深深的担忧。

David Reilly / Peter Eavis

相关阅读

救助计划陷入僵局 2008-09-26

美国最大银行倒闭案,WaMu卖给摩根大通 2008-09-26

美国投行在贴现窗口借款规模升至新高 2008-09-26

救助计划的原则协议全文 2008-09-26

通用电气 美国经济的缩影 2008-09-26

救助计划遭遇核心问题:它会奏效吗? 2008-09-26

……………………

美国7,000亿美元金融市场救助方案要点

| | 2008929 08:20

以下为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lization Act)要点摘要。

-资产收购:美国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可通过"问题资产解救方案"(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简称TARP)收购价值至多7,000亿美元的问题住房抵押贷款资产和其他资产。财政部将分批获得上述7,000亿美元资金。财政部长可立即获得首批2,500亿美元,在得到美国总统的确认后,财政部将获得第二批1,000亿美元。第三批资金3,500亿美元将在总统向国会提交书面报告提出申请后拨付给财政部。

-公司高管薪酬限制:如果财政部从一家金融机构收购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资产的数额达到3亿美元,该金融机构最高级别的5位高管50万美元以上的薪资将不得享受税收减免待遇。除正常退休外,其他情况下的高管解聘补偿也将被征以20%的消费税(Excise Tax)

-认股权证、股权:该法案要求财政部获得参加救助计划的金融机构的"无投票权认股权证"。这将使美国纳税人获得参加计划的金融机构的股权所有权和收益权。

-暂停实施市价计值会计准则:法案重申,在判定有利于保护公众与投资者利益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将有权决定暂停实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157号财务报表准则(Statement Number 157),亦即市价计值会计准则。法案还要求就此展开研究。

-问题资产保险:财政部长应建立相关计划,为美国政府购买的金融机构问题资产提供保险。财政部需要为该保险计划建立基于风险水平的保费,并应足以覆盖可能出现的索赔。

-向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授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2008年,而非目前计划的三年之后,开始向金融机构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目标而计提的法定准备金支付利息。

-止赎救助:对于TARP计划下购买的抵押贷款,财政部长应执行一项相关计划,以减少止赎案数量并鼓励抵押贷款服务人通过"业主希望计划"(Hope for Homeowners)和其他计划修改贷款条款。"业主希望计划"是今年早些时候通过的住房法案中的一项计划,旨在避免止赎案发生。该计划要求Fed、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制定相关方案以尽可能地减少止赎案数量。

-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 简称: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 简称:房地美)股票免税计划:该计划主要是向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优先股的社区银行提供税收减免,允许它们将持有两房优先股的损失计作普通的税收损失,而非资本损失。

-监管:建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以对计划进行监督,应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会(Federal Reserve Board)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主席、Federal Home Finance Agency局长和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部长。美国总审计长应每60天向国会报告计划的进展情况。由一位独立的总检察长对财政部决定进行监督,财政部的决定还需由法院审查。另外,计划还要求在网上公布各项交易,供公众审查。

……………………

美国国会各方就救助方案达成临时协议

| | 2008092907:06

在经过一夜紧张的谈判后,美国最高决策者在周日早间终于给公众带来了一个明确答案:一项旨在拯救美国金融市场的救助方案最终在国会达成,下一步工作只是将其落实成文。

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议员、众议员议长佩罗西(Nancy Pelosi)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内华达州民主党议员雷德(Harry Reid)在与会谈判代表的簇拥下在国会山宣布,经过数天艰难的谈判,由财政部出资7000亿美元收购金融业不良资产的谈判终于成功达成,只待最后拟定。

一脸倦色的鲍尔森表示,他认为各方已达成共识。

参加谈判的各方表示,方案的最终文稿仍需拟定,预计起草文稿的文职人员将通宵达旦地工作,用佩罗西办公室的一位助手的话来说,这将是一场马拉松。方案预计在周日某个时间正式公布,但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一时还无法确定。

据佩洛西办公室公布的临时协议大纲,该方案赋予纳税人持有被救助公司股权并分享赢利的权利,从而使纳税人在被救助企业破产的情况下有权最先收回投资,并且在救助方案未能实际产生利润的情况下,担保纳税人的投资得到全部偿还。

据众议院少数党党鞭蒙大拿州共和党议员Roy Blunt办公室公布的协议大纲内容,总额700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将分阶段拨付。首期2500亿美元资金将立即拨付财政部长供其调配,另外1000亿美元资金将在向国会进行通报后下发,而剩余3500亿美元只有在国会采取行动后才会批复。

佩洛西办公室发布的协议大纲显示,最终协议将财政部最初提出的7000亿美元资金要求削减了一半,并规定未来任何动用纳税人资金的行动均需获得国会审议。

根据这一大纲,国会将扩大有权获得财政部救助计划救助的公司范围,将退休基金、地方政府以及服务中低收入家庭的社区银行业包括在政府救助的范围之内。

众议院某民主党议员助理表示,联邦政府在此过程中将获得保证,其所持的资产、无论是通过直接收购或拍卖而来,均有权一直持有至票面期满。

上述协议大纲还表示,国会将颁布法令,对于受援企业的新任管理人士的薪酬做出规定,其中广泛规定受聘经理人的薪酬不得高达数百万美元,并且在经理人未能兑现承诺取得赢利或许诺不实的情况下,政府有权收回基于上述诺言而发放的奖金。

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此前就谈判情况与佩罗西进行了通话,白宫对于协议的达成表示欢迎,白宫发言人法拉托(Tony Fratto)表示,对于取得的进展感到高兴,对于民主、共和两党为稳定美国金融市场以及保护美国经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表示赞赏。

相关阅读

布什重申对救助方案最终获得通过表示乐观 2008-09-27

白宫表示救助方案审议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2008-09-26

美国国会就金融市场救助方案达成基本协议 2008-09-26

美国共和党国会议员公布其他救助方案 2008-09-26

……………………

救助计划的实际成本

| | | 2008092916:01

上周,当联邦监管机构接手处置美国最大的银行破产案Washington Mutual(简称WaMu)破产案时,国会还在绞尽脑汁考虑是否要拿出7,000亿美元公共资金来解决金融业的难题。

国会议员们对财政部的庞大救助计划最初的反应是:震惊。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政府年度开支的四分之一左右,高于五角大楼全年的预算,高于全美社会保障系统一年的福利开支,也高于联邦医疗补助计划和医疗保险计划的开支。

国会议员们随后提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至今萦绕于普通美国人脑海里:

美国将如何支付该计划以及之前宣布的对贝尔斯登(Bear Stearns)、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以及美国国际集团(AIG)的救助资金?(处置WaMu不会增加政府开支,该行大部分业务已被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收购,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不会因此发生支出。)

这些救助计划最后将花掉纳税人多少钱?

这些问题的答案有些今天已经知道,但有些方面(包括最终花费)或许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后才会见分晓。

投入万亿美元

迄今为止,政府在已经实施和计划实施的救助计划上的总投入是:1万亿美元。但这些资金的大部分将给政府带来相应的财产所有权,比如住房按揭贷款和保险业务资产,这些是有实际价值的。

在每项救助计划中,政府官员之所以采取行动是因为他们相信,包括公众储蓄的银行和经营多个市场的华尔街机构在内的美国金融系统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如果这个系统真地崩溃了,则美国一般消费者和商业企业在借钱和购买大额资产时将变得更困难,从而对规模达14万亿美元的美国经济带来重大打击。

曾在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的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上周对议员们解释说,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的下滑涉及到华尔街那些复杂的东西,对普通民众毫无意义,但它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如果信贷系统失灵,那么公司就难以给自己筹措到资金,人们就不能贷款买车、送孩子念大学、买房子。

政府救助计划的大部分内容与住房市场下跌和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持有的所有不良按揭贷款及按揭支持证券有关。

美国最大的救助计划

在国会上周讨论的高达7,000亿美元的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救助计划中,一个关键目标是将大量不良按揭证券从银行帐面上挪走,方式可能是通过拍卖系统。

政府──或者从本质上说是纳税人──随后将持有这些资产,直到经济和住房市场恢复后,将它们最终在一个比较正常的市场上卖掉。

关键的一点是:这7,000亿美元将来自向公众出售债券,进而增加联邦负债总额。目前联邦总负债是10万亿美元。

不过,这不是政府直接开支,不会在政府预算里出现。但如果这些按揭债务今后出现贬值,则美国政府将把损失记为开支,从而可能会加大预算赤字,最终必须通过提高税收或减少支出来抵消。

因此,纳税人面临着这7,000亿美元发生部分损失的风险,但如果政府最终以高于买入价的水平卖掉这些债券,也有可能获利。

救助行动第一单:贝尔斯登

之前的救助行动也涉及到纳税人最终成本的不确定。3月份时,政府担心贝尔斯登倒闭会导致市场全面崩溃,因此同意接管该行价值300亿美元的资产(包括不良按揭),以帮助新买家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Fed计划将这些资产持有一段时期(可能会是10年)然后卖掉。如果发生损失,摩根大通将补偿开头的10亿美元。纳税人损失掉其余全部290亿美元风险资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有可能损失其中一部分。

本月早些时候,政府转向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救助。由于许多投资者认为他们很像公共实体,因而,当这两家公司变得极不稳定、已无力提供足够多的新按揭来支持住房市场的时候,政府决定出手接管它们。

财政部计划向这两家机构注入最多2,000亿美元资本。这些资金有些可能会损失掉,因为随着房价下跌,它们的按揭证券仍在贬值。但现在还是很难预料纳税人会赔进去多少钱。

不到10天之后,政府再次介入行动,这次的救助对象是保险巨头AIG。政府提供了850亿美元贷款。到上周三,这个额度已被用掉一半。但条件相当苛刻:贷款利率超过11%,而且政府在特定条件下有权获得AIG 80%的股权。

AIG保险业务仍在盈利,而且它可以出售部分业务来偿还政府贷款。因此,这次行动不会让纳税人直接掏腰包。

鉴于所有这些救助行动,即使美国政府的这些支出最终有所盈利,还会产生一笔更广泛的难以量化的成本,那就是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这些救助是否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期待:今后一旦华尔街或大公司陷入麻烦,还会由纳税人来买单。

政府承认存在这种可能。但他们表示,长期来看,这对纳税人有利,因为金融市场走强将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和更多的税收收入。

Sudeep Reddy

相关阅读

美国金融市场救助计划提案摘要 2008-09-29

更新:救助计划尘埃落定 2008-09-29

救助计划可能无法阻止美国经济衰退 2008-09-29

救助计划巨额数目的软肋 2008-09-25

救助计划资金压力或低于预期 2008-09-24

……………………

救助计划可能无法阻止美国经济衰退

| | | 2008092915:41

国会在周末敲定的救助美国金融系统的计划为困境之中的信贷市场提供了急需的缓和剂,但该计划不太可能阻止经济滑向衰退。

摩根大通(J.P. Morgan)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Bruce Kasman)说,这个计划有一定的好处,但我们认为经济已经陷得太深,难以避免损害。

最近经济方面传出的消息可谓暗淡无比。美国商务部上周报告说,新房销量上个月急剧下跌,表明房市状况继续恶化。另一份报告显示出,大宗商品销量8月也出现下跌,表明制造业趋于衰退,商业开支下滑。

卡斯曼说,过去一年中,商业可能是(美国经济)坚韧表现最重要的来源,随着公司削减开支,失业率也可能恶化。摩根大通目前认为,美国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陷入衰退。

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经济学家们预计,本周五的就业报告9月新失业人数将为105,000人。与此同时,消费者信心疲弱,零售销量额的数据显示出购物者在缩减支出。

消费者开支也面临严重压力,今年第三季度以及第四季度可能出现下滑,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会是19901991年衰退以来的首次季度开支下滑。美国人正极力应对日渐严重的失业和燃料及食品价格高涨的局面。在以节节下跌的房价和崩溃的抵押贷款市场为中心的金融危机中,2001年那种抵押贷款再融资热潮是不可能出现的。

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资深研究员道格拉斯•埃尔门多夫(Douglas Elmendorf)说,救助计划无法阻止衰退。对人们来说,重要的是经济低迷会持续多长时间,程度会多深。

埃尔门多夫说,到目前为止,政府对危机的应对方式是救助一个又一个金融机构,这种方式没有很好地防止信贷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没有政府的全面举措,信贷市场参与者就会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下一个倒闭的机构会是哪家上,导致拆借活动急剧减缓,而这又会致使衰退时间延长。救助计划旨在重新树立对市场的信心。

虽然该计划可能会帮助治愈金融市场,但可能不会直接惠及状况不佳的美国经济。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消费者开支和企业开支、政府开支以及出口--已经陷入困境。美国产品的海外需求今年帮助制造行业避免了更严重的低迷,但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濒临衰退边缘,中国和印度等迅速发展的国家也失去了原有的增长势头,美国产品的海外需求预计将会趋于枯竭。

救助计划包括让政府修正贷款条件、减少明年的止赎情况的计划。这将有助于减缓未出售房屋数量膨胀、继续令房市陷入萧条的势头。但这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即相对于房租而言,房价还是太高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巴里•埃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说,不管我们对信贷违约掉期和抵押贷款证券采取何种措施,房市还是会进一步下跌。

房价进一步下跌会造成更多贷款变成坏帐,从而给金融市场带来更多问题。埃肯格林预计,即便是在最乐观的情况下,衰退也会将失业率从当前的6.1%提高到8%

不过,救助计划可能会充当救心丸的角色,让金融市场的活动恢复,并可能防止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Wrightson ICAP经济学家卢•克兰德尔(Lou Crandall)说,这会让潜在投资者觉得应该现在买进。

根据救助计划,财政部会将价值数千亿美元、以廉价出售的抵押贷款相关资产排除出金融系统之外。抱着机会主义心态袖手旁观、等着估值过低的证券价格变得更便宜的买家现在就得行动起来了。

克兰德尔说,这可能会令这类资产的市场重新复苏。

Justin Lahart / Kelly Evans

相关阅读

更新:救助计划尘埃落定 2008-09-29

美国金融市场救助计划提案摘要 2008-09-29

金融危机扩散 美国经济前景四种可能 2008-09-29

救助计划遭遇核心问题:它会奏效吗?

2008-09-26

……………………

金融危机扩散 美国经济前景四种可能

| | | 2008092912:00

华尔街的动荡正撼动着本已风雨飘摇的美国经济,并可能在今后几个月中以贷款减少和利率上升的形式对家庭和企业造成冲击,分别导致失业率走高和企业利润下滑。

上周四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了此次危机给经济造成的压力,并预示今后的情况可能还会更糟。对产成品的需求8月份大幅下降,而新屋销售则跌至17年来的最低月度水平。在截至920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达到了911恐怖袭击后的最高水平。

美国领导人希望,政府大规模的干预,加上庞大的救助计划,将会缓解对经济的冲击。经济也正运行在25年来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的可靠轨道上,这也会对经济本身构成支撑。

但信贷危机不断加剧所带来的扩散效应已经从华尔街蔓延到了各行各业。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Co.)上周四拉开了可能是一连串收益预警的序幕。许多企业都发现,它们在短期商业票据市场上的借款成本出现了上升。

对历史以及近期数据的研究显示,经济或将沿着四条可能路线中的任意一条度过金融危机。最可能的情况是以信贷紧缩长期持续为特征的经济衰退。但也不能排除另外三种情况──美元的危险走势、日本式的通货紧缩或经济显示出出人意料的韧性──发生的可能性。

以下是对经济在未来几个月中如何演变的深度观察:

信贷危机

有两个相关联的因素处于美国经济困境的核心之中,这就是房屋市场低迷和信贷危机。穆迪(Moody's)旗下的Economy.com估计,在2004年至2007年期间,银行大概发放了1,500万个不牢靠的抵押贷款,其中1,000万个将会违约。这些违约现象迫使房价不断下跌,促使银行收紧了贷款标准,进而带来更多违约现象,形成了恶性循环。

金融机构的借款规模也过于庞大了。从2002年到2007年,金融行业的未偿债务从10万亿美元增加到了16万亿美元。该行业的利润在一段时间内也保持了强劲增长。但现在它们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使金融企业的借款要求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迫使这些企业不断收缩。

资产管理公司BlackRock的固定收益联席负责人菲舍尔(Peter Fisher)说,这不仅仅同家庭有关。问题在于金融业自身也过度扩张,因此我们目前正经历的过程不只是购房者拖欠偿还抵押贷款的问题。这是金融机构不能持续承受债务的问题。如果银行不能增长,那么信贷就无法增长。这才是美国陷入危机的推动力量。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的统计,第二季度家庭借款的增幅折合成年率放缓至1.3%,而在本个十年的大多数时间里,这个增幅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第二季度金融行业的借款增幅为6.6%,而在本个十年的大多数时间里,这个增幅也同样保持在两位数。如果消费者和企业支出进一步疲弱不振,贷款增幅可能还会继续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经济学家研究了1960年以来全球各地发生的122次经济衰退,结果发现同房地产泡沫破裂或信贷危机相关的衰退更为严重。

在他们研究的21个国家的典型经济衰退中,国民经济平均收缩了2%。按美国当前的情况,这相当于经通胀因素调整后,商品和服务产值减少约2,300亿美元。在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国民经济平均收缩5%,这相当于美国减少约6,000亿美元产值。根据IMF经济学家克雷森斯(Stijn Claessens)、科泽(Ayhan Kose)和特伦斯(Marco Terrones)的研究,在典型的经济衰退中,失业率上升0.6个百分点,而在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失业率则上升了1.7个百分点。按照对经济衰退的大多数技术定义,美国尚未处于衰退之中。最简单的定义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两个季度收缩。但美国的失业率目前达到了6.1%,自去年初以来已经上升了1.7个百分点,而且肯定还会继续攀升。

IMF所研究的经济衰退中,平均的持续时间约为一年,但严重经济衰退结束的更慢,持续时间要多出一个季度。

马里兰大学教授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说,信贷紧缩驱动的经济低迷的另一个特征是,随着社会保障和救助计划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债务可能急剧上升。她研究了800年来的金融危机。她说,在1997年金融危机前,韩国的国内政府债务还不到GDP10%,但此后上升到GDP42%。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的长期经济萧条中,政府债务增加的幅度更大。

在美国,政府债务相对于GDP的比例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007年的比例是61%,而据IMF的数字,日本近年的比例接近200%。莱因哈特说,这次危机之后,美国的债务势必会大大增加。这可能会让今后的美国政府在解决社会保障、医疗补助和联邦医疗保险相关预算问题时受到限制。

危险的美元

一些经济学家正在讨论一种更糟的情况,虽然他们认为这种情况眼下还不大可能发生:外国投资者对美国金融系统的信心可能会丧失,他们可能会削减在美国国债、美国股票等美元资产上的大量投资。正是这些投资帮助美国人填补了开支和储蓄之间的差距。

美国这一弱点体现在其经常项目赤字上,这是衡量美国进、出口差距的一个广泛指标。这个数字一直在收窄,但去年仍在相当于GDP 5.3%的水平,以国际标准衡量,这是一个很大的缺口。它使美国人依赖于外国人对美国资产的兴趣大小,因为这是填补赤字的资金来源。

外国央行从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中获得美元,又将这些美元中的很大一部分送回美国,购买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截至2007年,外国人共持有大约57%的美国国债,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他们还拥有美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公司债券和五分之一的所谓机构债券(即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机构发行的债券)。

如果外国人停止购买甚至开始抛售美国资产,则美元将下跌,美国利率将上升,从而进一步抑制经济。

1997-1998年期间的金融危机撼动了从泰国到俄罗斯的各新兴市场,危机期间,外国投资突然停止流入是常见的现象。风险在于,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对美国经济前景感到非常担心,进而对在美国持有大量投资感到不安。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夫(Kenneth Rogoff)说,如果我们是新兴市场,那么汇率将下跌70%,利率将上涨25%,危机是会带来这样的后果。

他和其他许多经济学家都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实际上,目前外国投资者中间非但没有出现放弃美元资产的潮流,反而纷纷抢购。这表明,在这个动荡的世界环境下,他们仍认为美国国债是避险天堂,尤其是在没有迹象显示外国央行抛售美国国债的情况下。

日本式通缩

过去一年来,许多投资者一直都在关注通货膨胀的话题。在燃油和食品价格高企的推动下,7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较一年前上涨了5.6%,是17年来的最高值。

但这种局面有可能逆转。过去,信贷危机总是与通货紧缩而非通货膨胀相关联。在通缩状态下,价格不仅是涨得慢(这叫控制通货膨胀),而是下跌。

通货紧缩也会带来问题,如果消费者和企业预计物价会下跌,他们就会产生推迟支出的心理,这会让经济进一步走软。通货紧缩是一个解决起来很棘手的问题。Fed可以通过不断上调短期利率的方法来抑制通货膨胀,但对于通货紧缩而言,下调利率却是有底线的,当隔夜拆息利率调到零以后就无计可施了。日本1998-2005年期间物价指数下跌了3.5%,政府花费了数年时间以零利率对抗通货紧缩,但收效甚微。

美国也有可能由于要摆脱信贷危机而陷入通货紧缩。当借款人陷入困境的时候,他们需要想办法融资,于是出售资产,导致资产价格走低。经济放缓同样也会给物价带来下行压力。较高的失业率意味着劳动力市场有更多人失业,这让在职人员在要求加薪时少了砝码。

通货膨胀压力放缓的迹象已开始显现。例子之一是过去几个月多种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下跌,比如油价从7月份时的每桶145.29美元降到了108.02美元。据高盛经济学家蒂尔顿(Andrew Tilton)计算,如果原油降至每桶80美元,食品价格上涨也开始缓解,那么到明年7月,总体消费价格将低于今年同期的水平。

不过,在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外的物价出现下降趋势之前,通货紧缩不会真正成为问题。眼下,这种情况似乎不大可能出现,因为过去几年来,食品和能源之外的商品价格一直相当地稳定。

但金融市场自己发出了令人担忧的信号。短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挫,距离收益率的零线仅一步之遥。其原因是惊恐万状的投资者蜂拥至低风险资产。随着他们趋于冷静,国债收益率将有所上扬。不过,低风险资产的超低收益率也可能意味着通胀压力的迅速缓解。

正如Fed主席贝南克(Bernanke)2002年时指出的那样,除了减息之外,决策者还有很多办法解决通货紧缩问题,而自那年之后Fed还再没特别地担心过这一问题。在极端情况下,政府可以进行减税或持续增加支出。Fed还也有可能买进那些为支持政府行动所发行的债券,这样就如同印刷钞票发放于美国家庭。

鲁特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经济学家迈克尔•波儿多(Michael Bordo)表示,美国陷入严重通货紧缩状况的可能性真地是微乎其微。他指出,危险的信号是救助方案不奏效、银行继续保持惜贷状况、人们削减支出、企业和个人均宣告破产。在那种情况下,价格水平将开始回落。

出人意料的坚韧性

灾难性的后果固然令人恐慌,不过,但和结局皆大欢喜发生的可能性差不多。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经济的寒冬之后,美国经济又走过了26个年头,期间经历了两次伊拉克战争、一次科技类股崩盘、一次商用地产泡沫破灭、若干次恐怖袭击、油价飞涨等诸多打击,但若要谈及衰退,则只有历时较短、且影响不深的两次。

何以解释美国经济的坚韧性呢?为了改善当前经济环境,决策者已经迅速地行动起来了。自股市1987年崩盘,以及从2000年年初开始步入长期下行之后,时任Fed主席的格林斯潘(Greenspan)均果断地下调了短期利率。在当前危机中,他的继任者、专门研究大萧条的贝南克也迅速认识到了美国经济蕴含的风险,并在一年的时间内将利率砍去了3.25个百分点,降至2%

其结果是,虽然或许较难贷到款,但某些贷款的利率水平并没有像在一场严重信贷危机中可能出现的那样显著上扬,因为Fed一直在大力防范这种状况的发生。

HSH Associates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919日,符合房利美和房地美放贷标准的30年期定息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为6%,不及一年前的6.4%。大额贷款的利率为7.36%,和一年前相比也没有涨多少。住房净值贷款利率水平随着银行基准优先利率的下降而出现了下滑。

美国还有另一层绝缘保护。一些在过去经历了经济危机的国家在走出低谷之前都熬过了相当困难的时期,因为这些国家的政府或企业借入了外币资产,即美元资产。当其本币兑美元出现重挫之后,它们的债务规模就膨胀到了无比昂贵的地步。

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美国身上,美国的债务就是以本币计价的。即便未来几年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水平出现下滑,也不会使美国在偿债时需要付出更多真金白银。

从另一方面讲,美元贬值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提振。海外市场中美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将随之走低。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出口的年增速达到了13%,贸易状况的改善为当季经济增长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在科技带动下生产力的提高也是美国的重要优势之一。在2001年的经济衰退中,许多公司都通过提高现有劳动力的产出水平来保护自身免受衰退的冲击。虽然这对于企业雇员来说是痛苦的,他们经受了就业市场长期低迷的影响,但却为日后企业利润的猛增奠定了基础,而后者带动了美国经济实现复苏。

现在生产率又出现了增长。第二季度每小时的单位产出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4%,为2004年年初以来的最佳表现。虽然美国经济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生产力的提高将使美国公司可以更容易地通过压缩成本来保持盈利。

当美国的家庭和金融机构都在大举借钱时,美国的公司并未给自己背负上太多的债务负担。自从2000年以来,非金融企业的年债务增幅仅为较为温和的6%。因为负债尚可承受,这些企业能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经济难局。

Jon Hilsenrath / Joanna Slater / Justin Lahart

(更新完成)

相关阅读

救助计划可能无法阻止美国经济衰退 2008-09-29

德国财长称美国经济大国地位日渐衰微 2008-09-26

通用电气 美国经济的缩影 2008-09-26

布什:美国正处于严重的金融危机 2008-09-25

金融危机引发批评自由市场声浪 2008-09-25

……………………

更新:美国救市计划遭众院否决

2008093007:21

美国众议院出人意料地投票否决了旨在拯救陷入困境的金融体系的救助计划,尽管布什总统曾呼吁国会向国内外市场传达一个表示信心的"强烈信号"。

在众议院周一的投票中,228名议员反对该救助计划,205名议员赞成,导致计划搁浅。这一结果暴露出了两党普通议员对这项有望成为对私营领域史无前例干预行动的强烈不安。表决之际正值金融市场动荡不断扩大之时,促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向信贷市场增加注资,迫使政府安排了Wachovia Corp.向花旗集团(Citigroup)出售事宜。

周一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跌777.68点,至10365.45点,跌幅7%,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大单日下跌点数,较几周前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申请破产导致华尔街爆发危机时的水平下跌了9.3%。周一道琼斯指数的30只成份股全线下挫。

眼下,布什政府支持的救助计划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尽管两党领袖均肯定会考虑重新修改提案。布什周一说,这一救助计划对防止美国金融体系的危机扩散到整个经济是必要的。

投票结束后,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博纳(John Boehner)说,将会努力提出另一项议案,其内容会有进一步调整。他说,我们必须找到一个真正的中间立场;我们需要每个人都冷静下来,放松一下,然后继续工作。

两党议员均表示,救市法案不会胎死腹中。众议院议长、加州民主党议员佩洛西(Nancy Pelosi)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政策制定者之间沟通的渠道仍是畅通的,国会需要重新考虑市场救助立法。

佛罗里达州共和党议员帕特南(Adam Putnam)说,我很难想像周五之前我们会袖手旁观,听任市场被恐惧所笼罩。他说,我们正在鼓励议员理解什么都不做的后果,不过我想议员们对最终能通过议案很有信心。帕特南是众议院内地位第三高的共和党人。

投票之前,共和党和民主党领导人联合一致支持白宫,这种两党携手合作的情况进一步凸显出美国所面临的挑战。

投票表决之前,博纳敦促议员们将自己所在政党的最大利益放在一边,考虑国家的利益。博纳上周曾令其他国会领导人之间的协议破裂。他激动地说,现在投下的选票表明了你们是否是成熟的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他还解释说,赞成和反对的票数将很接近,结果很难说。

在投票之前,布什与副总统切尼(Richard Cheney)和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一起为救助计划法案展开游说活动,给普通的共和党议员打电话。全美独立企业联盟(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es)Business Roundtable等一大批商业组织也向议员们施压,试图促使议会支持救助计划。

救助计划将给予财政部7,00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以及极大的权力,可收购破坏市场信心、有可能令美国陷入衰退的不良抵押贷款、证券以及金融资产。

根据救助计划,救助资金将分阶段划拨,财政部可立即获得2,500亿美元,不久之后再追加1,000亿美元。最后阶段的资金在总统提交计划详细说明资金用途之后划拨,且国会有15天时间考虑是否批准。除基本的救助之外,该方案还要求财政部建立一个保险计划以收购不良资产,参与的金融机构应支付保费,并可以使用用于金融救助的资金。

布什政府希望随着不良资产被纳入政府羽翼之下,金融市场将企稳。根据该法案,陷入困境的银行和投资公司有资格获得政府救助,退休金计划、地方政府以及小型银行也可获得救助。

经过了长达数天的艰难谈判和周末马拉松式的会谈之后,救助计划终于被提交众议院。布什在十多天前出人意料地宣布美国的金融体系正出现问题,需要立即加以修复,这番言论刺激了救助计划的制定。

对普通议员来说,这场被强加于自己身上的表决令他们愤怒,促使他们深入探究救助方案的经济和政治成本,也令他们面临艰难的抉择:是明哲保身地否决一项不受选民欢迎的法案,还是改变立场支持这一计划,相信美国经济领袖所坚持的观点,认为这项法案是避免经济陷入衰退的必要措施?

国会议员们普遍认为,这项法案的表决将决定他们的议会生涯。田纳西州民主党众议员库珀(Jim Cooper)说,议员们没有额外的勇气去逆大流行事。

很多议员表示,他们不想特立独行、孤军奋战。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众议员沃斯利(Lynn Woolsey)表示,救助计划是否必要仍存在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她认为,救助计划没有要求华尔街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对于这次是否应该相信布什政府也表示怀疑。布什政府此前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干预举动,包括接管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

她说,布什总统和鲍尔森从一开始就完全搞砸了。

对救助计划担忧最深的是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尤其是那些保守派议员,他们对财政部在救助方案中获得的权力和代价感到忧虑。谈判人员试图减轻这些忧虑,在方案中加入了保险提议,希望以此给救助方案带来更多的自由市场色彩。

但许多共和党人仍然认为难以支持这一方案。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众议员亨萨林(Jeb Hensarling)表示,他理解如果美国信贷市场冻结,每个美国民众都将面临严重的情况,但他也警告称救助方案会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在经济中的地位。亨萨林说,我不能违背原则支持这项法案。

Greg Hitt

(更新完成)

相关阅读

美国白宫对众议院就救助方案投票结果非常失望 2008-09-30

美国国会各方就救助方案达成临时协议 2008-09-29

美国7,000亿美元金融市场救助方案要点 2008-09-29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Fannie Mae

总部地点:美国

上市地点:纽约证交所

股票代码:FNM雷曼兄弟控股公司

英文名称: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DELISTED)

总部地点:美国

上市地点:纽约证交所美国国际集团

英文名称: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

总部地点:美国

上市地点:纽约证交所

股票代码:AIGFreddie Mac

总部地点:美国

上市地点:纽约证交所

股票代码:FRE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总部地点:美国

上市地点:美国场外交易粉单市场(Pink Sheet)

股票代码:LEHMQ

……………………

美国白宫对众议院就救助方案投票结果非常失望

| | 2008930 02:56

美国白宫(White House)对众议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否决金融市场救助方案的做法表示不满,并表示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将在周一晚些时候与他的经济小组进行会晤,商讨下一步行动。

白宫发言人Tony Fratto称,白宫对众议院下午作出的否决决定非常失望。

……………………

救助方案遭否决焉知非福?

| | | 2008093010:52

先别慌张。虽然众议院否决了存在各种问题的救助计划,但这可能会促使决策者制定出更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随着信贷市场陷入冻结,道琼斯指数周一暴跌777.68点,众议院以228-205票否决救助计划的结果似乎是出现在最糟糕的时刻。诸多专家认为,否决结果足以抹去了市场仅存的一丝信心。

但这一结果也可能会促使决策者,尤其是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制定出新的解决方案,更直接地应对导致金融体系崩溃的罪魁祸首。

毕竟,周一否决的这项法案也不太可能给银行体系带来重大提振。看过法案细节后,市场可能已经得出了这一结论,因为在众议院否决救助方案前,周一股市就已经大幅下滑了。

如果未来数日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出炉,那么股市可能会终于触到底。

首先,财政部必须承认其判断错误,并对新办法表现出开放的态度。7,000亿美元救助计划是为了稳定市场。但要取得这一效果,救助计划的制定和推销就必须以获得国会顺利通过为前提。

然而,财政部第一份文件就激起了一片反对声,因为它赋予了财政部过多的权力。而且,参与救助计划的银行几乎无须付出什么代价。

已对财政部计划附加了妥协条件的国会领袖接下来需要要求实际让步了。限制高管薪酬的条款需要更加严格。法案还需要包含不可违逆的安排,保证政府将为接收问题资产而得到适当补偿,如获得公司股权。

这可能会减弱目前盛行的诸多反对声。

更重要的是,财政部需要解决银行体系面临的两大问题:缺乏流动性和资金。

大型地区银行原本看起来是能够渡过当前危机的,但现在甚至连它们也面临着市场的重压。除了通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向他们慷慨借贷,政府还需要采取诸如暂时为所有存款提供担保等措施,遏制存款外流。

此项举措带有很大风险,但这能给政府缓冲的时间,推动银行体系的整合进程。随着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收购Washington Mutual银行业务,花旗集团(Citigroup)收购Wachovia,整合过程已经拉开了序幕。

在重新起草的方案中,财政部会要求银行把不良资产转移给政府的同时,发新股以补充资本。或许一些银行会无人问津,但如果政府能支撑流动性,接手最糟糕资产的话,许多银行还是能够找到投资者的。

Peter Eavis

相关阅读

更新:美国救市计划遭众院否决 2008-09-30

救助计划破产谁之过? 2008-09-30

更新:救助计划尘埃落定 2008-09-29

救助计划的实际成本 2008-09-29

……………………

救助计划破产谁之过?

| | | 2008093010:13

让我们暂时停止担心金融体系是否正常的问题。想想政治体系是否知道如何运转?

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救助计划谈判周一破裂可谓惊天动地,导致道琼斯指数下挫778点,创下历史最大单日点数跌幅。

这一切都是谁之过?

共和党人将矛头指向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佩洛西领导的民主党支持救助计划,但有93名民主党议员投了反对票。这已足以让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在投票之后猛烈抨击佩洛西的政治立场和能力,以及她在投票之前试图为民主党抢功的"胜利"言论。从那时起,一切就都乱了套,两党之间不断地互相指责。

民主党众议员弗兰克(Barney Frank)在投票后抱怨说,因为他们觉得很受伤,就决定惩罚整个国家。他大骂共和党"小人",说他们否决计划只为惩罚佩洛西的言论。

与此同时,在这场多年来最激烈的互甩耳光政治游戏中的另一方,民主党人指责麦凯恩(John McCain)才是上周打破众议院多数票决议的罪魁祸首。

总的来说,这次投票奇特地颠覆了党派界限。民主党参议员奥巴马(Barack Obama)和美国总统布什都表示需要一个解决方案来稳定市场。需要救助计划的不仅仅是华尔街,还有美国大众。服务业雇员国际联合会 (Service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Union)周二发出电子邮件,鼓励其200万名成员支持救助方案。邮件中号召其成员"本周给争取再次当选的参议员打150,000个电话,批评他们未能就更广泛的刺激方案采取行动,以减轻劳工家庭的经济痛苦"。

据我们在投票之后采访的一位华盛顿律师表示,这种游击队式的狙击策略有其主要原因。全部435名众议院议员都面临改选,他们从选民那里接到大量电子邮件和电话留言,加剧了发生阶级之争的可能。还有40天就要进行大选,而现在的形势变幻莫测,选举之后,哪一方将成为议会中的多数派可能难以确定。与此同时,许多众议员只想离开国会,回去在至关重要的最后一个月为自己的席位展开竞选活动。

这样一来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政治家们得开始试探救助计划能不能被重新审议;如果不能,就需要做一些小调整。这位律师说,由于本周还有宗教节日,周五之前不会有什么成果。

他说,只有谈判能让华盛顿摆脱这种局面;两党的辩手们得回去强人所愿以达成交易。交易内容可能包括为人垂涎的委员会席位到通过政党融资工具提供的竞选献金。他说,不同阵营的成员得派出使者,看看能否找到共同之处。但他质疑说,今天美国总统给左右摇摆的议员打几通电话可能弊大于利。

当然,佩洛西最终还是手握王牌。她可以宣布国会休会,让议员们各回各家,让一切顺其自然。

Heidi Moore

相关阅读

更新:美国救市计划遭众院否决 2008-09-30

美国金融市场救助计划提案摘要 2008-09-29

救助计划的实际成本 2008-09-29

救助计划可能无法阻止美国经济衰退 2008-09-29

……………………

Wachovia与富国银行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

| | | 2008092913:16

据知情人士称,通过无情收购实力较弱的对手而跃居美国银行业顶峰的Wachovia Corp.周日夜晚就将自己出售给富国银行(Wells Fargo & Co.)展开深入洽谈。

Wachovia还与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进行了谈判,不过至周日晚间,富国银行看起来是首选的竞购者。目前还不清楚拟议中交易的细节,谈判仍有可能在最后一刻破裂。

知悉谈判详情的人士周日称,西班牙的Banco Santander SA也表示有意竞购Wachovia,但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较小。

AFP/Getty Images

Wachovia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分行位于北卡罗来纳州

夏洛特的Wachovia的管理人员仍然寄希望于美国政府正在制定的7,000亿美元救助计划,希望该计划能让他们获得更多时间支撑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由于在房市见顶之时大举进军抵押贷款业务导致损失惨重,Wachovia的资产负债表遭受重创。

Wachovia出售自身的多方面压力还是越来越大。

随着Wachovia的违约保险成本上涨了近两倍,该公司已经节节跳水的股价周五再度下跌27%

对此,Wachovia首席执行长斯蒂尔(Robert Steel)在该银行网站上发表了一封信,试图安抚客户和股东,称Wachovia"正采取战略措施保护和管理流动资金及资本。他说,公司必须做出计划,保持灵活性。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上周四接管了Washington Mutual Inc.的银行业务,这显示出联邦政府对陷入困境的机构越来越不留情面。

联邦政府官员参与了Wachovia的谈判,但他们的确切角色还不清楚。Wachovia的资产比Washington Mutual更庞大,业务范围也更广,包括一家强大的商业银行和实力雄厚的证券经纪公司。

谈判预计将持续到周日深夜,可能还会持续更长时间。纽约证交所周五Wachovia股票收于10美元,下跌了3.70美元,但考虑到Wachovia面临的问题,其出售的价格可能会低于上述收盘价。

花旗集团如收购Wachovia,将会是自1998年花旗银行(Citicorp)Travelers Group合并以来的最大交易,同时也显示出花旗这家纽约金融巨头在过去几个月中的坚韧性。位于旧金山的富国银行自10年前与Norwest Corp.合并后还没有进行过重大交易。富国银行在此次危机中成功地避免了令美国银行业遭受重创的许多问题。

花旗迅速从华尔街最大的输家之一转变成了本月早些时候出现在顶级管理人员口中的"中流砥柱",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整个银行业所遭受的痛苦折磨。

过去一年中,花旗因抵押贷款危机而产生的冲销和其他损失总额逾400亿美元。该公司在创建和销售一些复杂证券方面是整个行业的领头羊,而这些证券正是信贷危机的核心所在。花旗的股价已经从去年夏初的逾50美元缩水到不足20美元。

虽然花旗的冲销额超过大多数其他银行,但其多元化的业务和庞大的规模令其比同行更好地经受住了信贷危机的考验。

花旗庞大的零售业务存款为它提供了稳定的低成本融资来源,令其幸免于令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陷入绝境的流动性不足问题。雷曼兄弟本月初申请破产。与资产主要集中在房屋贷款的Washington Mutual不一样,花旗的业务十分广泛,从全球最大的信用卡业务之一到强劲的财富管理部门,这也成了抵押贷款相关损失的减震器。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花旗首席执行长潘伟迪(Vikram Pandit)今年早些时候从主权财富基金、公共退休基金及其他投资者那里筹资逾400亿美元。当时,投资者、分析师和花旗的很多员工都认为筹资是不必要的。但现在回想起来,花旗的筹资极具预见性。与此同时,花旗还出售了部分业务以获得更多资金,同时削减了派息以节约成本。

Associated Press

(左起)荷兰财长、比利时首相、比利时财长和富通集团CEO在布鲁塞尔与媒体会面

结果,花旗突然成了银行业实力较强的参与者之一。花旗首席财务长克里藤登(Gary Crittenden)本月初接受采访时说,人们现在将我们视为解决问题的一方,而不是问题的一部分。

富国银行最近几个月也发出了有关收购的不同信号。其首席执行长斯坦普(John Stumpf)今年8月曾表示,富国银行不太可能收购位于东海岸的大型竞争对手。

但本月早些时候,富国董事长理查德•柯瓦希维奇(Richard Kovacevich)表示该银行经常收购陷入困境低价出售的同行。他还说,考虑到当前的金融状况,我觉得自己就像进了糖果店的孩子。

花旗和富国都曾认真考虑过收购Washington Mutual,不过后者最终以19亿美元出售给了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DAN FITZPATRICK / ALEX ROTH / DAVID ENRICH

相关阅读

Wachovia与少数潜在买家展开初步磋商 2008-09-27

摩根士丹利与Wachovia等方商谈交易 2008-09-19

Wachovia涨得有点早? 2008-07-23

Wachovia首席执行长汤普森被迫引退 2008-06-03

Wachovia下手还不到时候 2008-06-03

……………………

鲍尔森:Wachovia倒闭将带来系统性风险

| | 2008929 22:17

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周一表示,Wachovia Corp. (WB)的倒闭将对金融市场构成严重威胁,他对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 简称FDIC)协助将Wachovia出售给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 C)的行为表示欢迎。

他表示,在市场紧张之际,联邦官员准备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保护金融系统和整体经济。

鲍尔森称,所有Wachovia储户都将得到保护,Wachovia的优先和后偿债券都将由花旗承担。

……………………

曾俊华:救助计划遭否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 | 2008093011:04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John Tsang)周二表示,美国国会否决金融市场救助计划将对美国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曾俊华预计,继美国股市前夜暴跌之后,香港股市将剧烈振荡,但他拒绝透露香港政府是否会采取干预措施、为当地股市提供支撑。

曾俊华表示,他相信美国国会最终会批准救市计划,并补充称,香港政府将密切关注美国的最新动向,以决定港府的举措。

相关阅读

更新:美国救市计划遭众院否决 2008-09-30

德国财政部长:救助计划旨在确保Hypo Real有序清算 2008-09-30

救助计划破产谁之过? 2008-09-30

救助方案遭否决焉知非福? 2008-09-30

华尔街游说人士四处奔走,力求挽回救助提案 2008-09-30

富通集团救助计划拖累中国平安H股暴跌 2008-09-30

美国金融市场救助计划提案摘要 2008-09-29

……………………

中国证实在华外资银行基本面健康

| | | 2008092912:16

中国监管部门表示,在华外资银行状况稳定。中国政府此举似乎意在安抚本地银行的担忧情绪;由于担心遭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资银行此前不愿向在华外资银行提供拆借。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周五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称,"目前在华外资银行基本面健康,资产质量良好,拨备充足,流动性充足,资本充足"。公告称,在华外资银行各项指标均高于监管要求,不良贷款率平均为0.52%,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6.9%

在银监会发出这一信息前,在华外资银行表示,由于全球货币市场动荡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他们两周来难以在货币市场从本地银行拆借到人民币资金。为了在新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保证现金储备,部分在华外资银行已经被迫通过出售中国国债等手段剥离资产,暂时收缩其资产负债状况。

由于恰逢中国国庆假期,中国金融市场和相关业务本周都将关闭。外资银行表示,如果106日交易恢复后,中资银行仍然不愿借贷,他们在华业务可能面临严重问题,或将被迫放缓贷款业务或召回贷款。

曾有传言称,中国有关部门下令国有银行限制向外资银行提供短期信贷,上周北京监管部门出面否认了这一说话。自9月中旬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申请破产后,此类传言就不断升温。

一家美资银行上海部门资金部主管表示,中国银行业正试图消除美国金融业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该人士在周末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他所在的机构在本地货币市场受到了中资银行的冷遇;他补充称,中资银行根本不需要北京有关部门正式下公文限制拆借,因为他们可能已经被监管部门非正式警告过,或者他们只是谨慎行事。

中国金融体系仍然相对封闭,外资金融公司需要在中国组建独立业务实体,才能从事业务。例如,中国政府规定,外资银行要对中国民众从事存款业务,就必须组建本地注册的银行子公司。中国监管部门还制定了其他规定,限制在华外资银行与其海外母公司之间的财务联系;这些规定意味着在华外资银行在现金需求方面异常依赖于本地银行。

中国政府要求外资金融机构建立独立结构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全球银行和保险商的在华业务免遭其海外业务可能问题的影响,最终也是为了保护中国储户的利益。例如,在美国国际集团(AIG)将近崩溃时,中国有关部门就可以说AIG在华业务状况稳定。

但外资银行抱怨,这些规定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在华业务增长,难以与拥有巨额资金的中国竞争对手展开竞争。与此同时,中国货币市场明显的避险意识也表明,监管部门的围栏结构并没有完全阻止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给中国市场带来波动。

中国银监会上周五的声明没有列出任何机构的名称。上周香港东亚银行(Bank of East Asia Ltd.)一度遭遇挤兑风波,后来银行管理人士和香港监管部门出面担保银行偿债能力后才逐渐平息;这一风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的担忧情绪。香港银行在大陆被视为外资银行,而东亚银行是大陆业务网络最广的外资银行。

由于货币市场的紧张状况和限制贷款的传言,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上周四不同寻常地发表声明称,其在华业务继续正常运转。该集团发言人周日表示,公司在华业务财政状况和流动性状况强劲,符合所有的监管要求,将继续正常运转。

由于中国大型本地银行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所以不同于许多国家央行,中国央行不需要向本地银行体系注入现金来平抑货币市场的避险情绪。

在华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因此外资银行的问题也没有影响到中国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上周五,人民币7天回购利率收于3.4304%,略高于前交易日的3.3882%;主要是因为恰逢本周国庆假期以及第三季度临近结束,市场现金需求有所上升。

此外,受银行客户强劲的美元需求推动,上周五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上海交易时段大幅上扬;自20075月政府设定美元兑人民币汇率0.5%的日交易区间以来,这是汇率首次触及区间上端。询价交易市场,美元报收于人民币6.8485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人民币6.8170元。

James T. Areddy

相关阅读

华尔街危机专题

救助计划尘埃落定 2008-09-29

金融危机扩散 美国经济前景四种可能 2008-09-29

你有巴菲特 我有李嘉诚 2008-09-26

东亚银行受传言困扰遭遇挤兑 2008-09-25

……………………

(老潘注,刘明康这帮子卖国贼!)

富通集团预计第三季度税后减计资产50亿欧元

| | 2008929 14:40

实施部分国有化的荷兰-比利时金融集团富通集团(Fortis N.V., 30086.AE)周一早晨公布了此前宣布的救助计划的细节。该行表示,受此影响,该行第三季度预计将税后减计50亿欧元。

富通集团周日晚间宣布,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政府将分别向富通集团在这三个国家的银行分支机构注资,注资总额112亿欧元。此外,该集团还将出售去年斥资240亿欧元收购的荷兰银行(ABN Amro)的大部分资产。

该集团周一表示,受此影响,该集团的核心资本将为300亿欧元,其中超额核心资本为95亿欧元,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末,按照《巴塞尔协议I》计算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高于9%

富通集团表示,出售该行去年收购的荷兰银行资产将导致资产减值,并可能对核心资本充足率造成负面影响。上述资产出售不包括今年第二季度已经转让的荷兰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子公司。

富通集团称,上述业务的售价将低于当初的收购价240亿欧元,将造成资产减值。该行补充说,售价若低于120亿欧元将对其核心资本造成负面影响。

……………………

法国巴黎银行决定不参与竞购富通集团资产

| | 2008929 15:41

据知情人士透露,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 , 13080.FR)决定不向陷入困境的比利时-荷兰银行和保险商富通集团(Fortis NV., 30086.AE)提出竞购。法国巴黎银行为法国市值最高的银行。

法国巴黎银行曾经有意参与竞购富通集团,后者一直受到清偿能力和流动资金问题的打击。

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政府宣布向富通集团注入112亿欧元资金,而不是将其整体出售给一家公司。

该知情人士称,富通集团的部分资产仍将最终被出售,其中包括富通集团去年所收购的荷兰银行(ABN AMRO)股权,但法国巴黎银行不会参与竞购。

公司网址:www.bnpparibas.com

……………………

中国平安:公司不存在对于陷入困境的美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

| | 2008929 09:31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 of China Ltd., 2318.HK, 简称:中国平安)上周五晚间表示,对一些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的美国金融机构,该公司不存在风险敞口。

中国平安在一份公告中表示,经认真核实,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不存在对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LEH)、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 AIG)、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 MER)、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 FNM, 简称:房利美)、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 FRE)Washington Mutual Inc. (WM)的风险敞口。

以保费收入排名,中国平安是中国的第二大寿险公司,位居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Co.)之后。

截至目前为止,尚无中国保险公司报告投资了出现问题的美国金融企业的相关资产。

……………………

中国平安:未打算增持富通股权

| | 2008092912:35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 of China Ltd.)周一表示,没有增持富通集团(Fortis)股份的计划。

中国平安目前持有富通集团4.99%的股份。按保费收入衡量,中国平安是仅次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Co. (China))的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

中国平安此前曾表达过将富通集团持股比例上调至7%的意向。

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表示,该公司对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政府向富通集团注资112亿欧元的计划表示欢迎,称此举将提振富通集团的流动性、增强其偿付能力,并可稳定投资者信心和股价。

相关阅读

中国平安:公司不存在对于陷入困境的美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 2008-09-29

中国平安:以每股10欧元的价格增持了富通集团的股权 2008-08-27

中国平安:富通集团股价被低估,基本面依然强劲 2008-07-18

中国平安:不需要为富通集团的投资计提准备金 2008-07-03

……………………

富通集团救助计划拖累中国平安H股暴跌

| | | 2008093011:11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平安) H股周一暴跌将近11%,主要是因为中国平安持有荷兰-比利时银行富通集团(Fortis NV) 4.9%的股份,针对富通集团的救助计划使得市场对中国平安的投资产生了担忧。受有关富通集团传言的影响,中国平安上周五下挫9.7%

周日晚间,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政府联手制定计划,分别收购富通集团在本国境内银行子公司49%的股份;作为交换条件,三国政府将联合向该金融服务公司注资112亿欧元(合164亿美元)。此举将稀释中国平安在富通集团中的投资收益。中国平安是中国保费位居第二的保险公司。

此举也让中国平安斥资21.5亿欧元收购富通集团资产管理业务半数股权的前景蒙上了不确定性,目前该收购交易尚待监管机构的批准。中国监管机构一直对批准中国金融公司投资海外持警惕态度,他们不太可能对富通集团的问题掉以轻心。

富通集团是欧洲大陆第一个受到全球范围投资者对金融机构信心普遍下滑影响的主要受害者。投资者一直担忧该公司收购荷兰银行控股公司(ABN AMRO Holding NV)资产的交易会削弱其资本基础,此外该公司还冲减了大量的次债相关资产。

这些担忧在中国平安的股价上得到了反映。自去年11月收购富通集团资产以来,中国平安股价已经累计下跌了约一半,虽然同期大陆和香港股市也普遍走低。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分析师预计,截至926日,中国平安对富通集团的投资已经累计损失了人民币175亿元(合25.6亿美元)。

中国平安试图安抚投资者,让他们相信救助计划是目前情况下最好的结果。富通集团也曾考虑过以可能大甩卖的价格将自己出售给荷兰国际集团(ING)或是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这或意味着中国平安的股份会几乎损失殆尽。

中国平安的发言人盛瑞生说,该公司对三国政府针对富通集团采取的积极支持表示欢迎;此举将提振富通集团的流动性、增强其偿付能力,相信这有助于稳定富通集团股价。

中国金融公司和政府机构去年一系列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到目前为止大都回报惨淡。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 Group L.P.)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股权投资价值遭受了严重缩水。国家开发银行对巴克莱集团(Barclays PLC)的投资也损失惨重。

不过,这些股权投资只是中国在美总体敞口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投资都投向了美国国债以及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发行的债券。美国政府对"两房"的救助方案结构意在保护债券持有人。

香港股市周一,中国平安H股下跌5港元,收于42.50港元(合5.47美元)。上海股市因国庆假期休市,中国平安A股没有进行交易。

Rick Carew

相关阅读

更新:欧洲三国联手注资富通集团 2008-09-29

中国平安:未打算增持富通股权 2008-09-29

法国巴黎银行决定不参与竞购富通集团资产 2008-09-29

富通集团预计第三季度税后减计资产50亿欧元 2008-09-29

富通集团:今天将就财务状况发表声明 2008-09-26

富通集团董事长:客户储蓄存款外流比例不到3% 2008-09-26

……………………

(老潘注,马明哲!呵呵。)

华尔街游说人士四处奔走,力求挽回救助提案

| | 2008930 11:31

美国众议院(House)周一否决了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金融业救助计划,此消息引发股市暴跌,华尔街游说人士目前正四处奔走,力求挽回败局。

游说者们对于是否有必要对该法案进行大改意见不一,一些人认为方案无需作任何更改就可以在本周晚些时候提交表决。

在议员们否决上述提案后的数小时后,华盛顿最大的游说团体之一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恳求议员们再对该提案进行一次表决。

行业游说者们受到议案受挫的打击,他们宣称将继续为该议案能够快速通过尽最大努力。

但是反对之声也很强烈。民主党(Democrat)中一些最强硬的自由派周一也加入到众议院保守党的行列中,对上述救助法案投了反对票,最后的投票结果是228票反对,205票赞成。如果要挽回局面,议员之间还需要进行更多轮磋商。

除此之外,行业游说团体对于如何推动法案来解决金融业问题仍未达成一致。许多人认为正是金融业本身的问题导致了这场危机的爆发。

一位游说人士称,这不像"911"危机后救助航空业那么顺理成章。

不过,游说人士们对于国会最终是否能批准该计划似乎颇为乐观。

一名银行业游说人士对行业中某些人建议的周四提交一份一模一样法案进行表决表示反对。他指出,必须对其中的救助成本或受助对象的界定作出一定修改。

提案未获通过令人们怀疑此前所放弃的一些条款可能将重新出现在新的议案之中。共和党不愿意企业在进入破产程序后缩减抵押贷款债务,同时也不希望财政部将购买不良资产所获得利润中的20%投入住房信托基金。

与此同时,还有一名共和党议员建议至少对部分金融业未出售的不良资产暂停推行市价计值会计准则。

-Jessica Holzer, Dow Jones Newswires; 202-862-9228; jessica.holzer@dowjones.com

……………………

德国财政部长:救助计划旨在确保Hypo Real有序清算

| | 2008930 09:37

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Peer Steinbruec)周一表示,德国几家银行和德国政府周一早些时候达成一致,将对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融资公司Hypo Real Estate Holding AG (HRX.XE)实施50亿欧元的救助方案,此举旨在确保该公司清算过程有序进行。

施泰因布吕克称,Hypo Real Estate将通过资产出售获得大约150亿欧元资金,这些资产将按一定的秩序清算;包括这150亿欧元在内,该行需要的流动资金共计500亿欧元。

施泰因布吕克为这些措施进行了辩解。措施包括德国银行提供的贷款和德国政府提供的信用担保。

他说,德国银行和联邦政府的职责就是避免德国蒙受损失,一旦Hypo Real Estate的清算程序陷入混乱,可能对德国企业、德国人的工作岗位,甚至德国以外地区的经济造成相当大的破坏。

……………………

谋事在华府 成事须看中国与中东

| | | 2008092912:52

能否成功拯救美国金融系统不仅取决于美国国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中国和中东各国央行的态度也同样重要。

美国现在正巴望着外国政府和海外投资者能购买规模高达7000亿美元的国债,以此为救助计划提供资金。海外投资者还需要对严重缺乏资金的美国金融机构加以支持,正如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团(MUFG)收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笔股权那样,眼下后者正承受着坏帐以及市场不信任之苦。

纵观美国的经济史,当前可谓一个悲喜交加的时刻。一方面,外资重要性的增强宣告了美国的胜利──美国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主张塑造一个能冲破国界藩篱、保证资本从所有国流向需求国的全球金融系统的努力终告成功;而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美国经济正在走向衰败。由美国设计的全球金融系统原本预计美国的银行以及金融机构会成为世界金融系统的守卫者,而现在,这些机构更像一群精疲力尽、偶尔扑腾两下以免溺毙的游泳者。

此次金融危机清楚地表明外国债权人的利益在华府心目中已跃升为头等大事。美国金融界官员表示,Fed和财政部决定出手救助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安慰持有近1万亿美国国债的中国,表明美国证券是安全的。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说,大国通常不会要求自己的外交官就自己的信誉度问题安抚其他国家。

仅仅在十年前,美国还负责监督对亚洲金融危机受害国的救助,而今自己就可能沦落为全球最大的次级债借贷国。如此命运转折自然为政界所难容。美国总统布什在上周四的一次电视讲话中称当前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海外投资者投入美国的大量资金、而非美国抵押贷款放贷人及借贷人的贪婪决定。在上周五的总统候选人辩论中,两党提名人均将枪口对准了美国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

历史上,超级大国也曾因对海外资本的过度依赖而低下头。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经济学家布拉德•塞瑟尔(Brad Setser)指出,由于美国反对,英国被迫于1956年归还了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的控制权。当时美国手中主要的武器就是威胁削减对英国的资金支持,而二战结束后英国的经济已是百孔千疮。

目前美国的经济状况还不至于象战后的英国那么遭。美国仍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美元仍是主要货币。后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即便外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量大增(目前看很有可能这样),美国只需印制还债的美钞即可。

可是就算这样,海外债主仍能施加重大影响。如果它们大举抛售美国国债、或不愿继续买入,那么用以吸引买家的国债收益率将大幅上扬。这将令本已脆弱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中国、沙特以及美国国债的其他海外大债主不太可能采取打压美元的政策,因为它们毕竟手中握有大量美国国债。美元跌得有多狠,它们的资产资产就缩水得有多厉害。萨默斯将这种状况形容为"金融业的恐怖制衡"。

不过,认为这种平衡会永远地保卫美国的利益未免天真。中国高级经济学家均谈到了美元愈显黯淡的前景,并指出7000亿美元国债的推出至少会在短期内进一步压低美元汇率。上海经济学家谢国忠(Andy Xie)说,我认为外国投资者是被迫上了美国政府的贼船了。

目前,监管着巨额政府投资资金的主权财富基金基本上是持观望态度,而没有追加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持股量。举例来说,中投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就在增加对摩根士丹利投资一事上分外小心,因为此前它投资的美国金融机构股价出现了大幅跳水,中投因此在国内遭到了猛批。

在中东,情况亦是如此。科威特、卡特尔以及阿布扎比的主权财富基金均表示无意挺身而出营救华尔街投行。令美国看到一线曙光的是一些规模不大的主权财富基金目前正在寻求对美国的地产、金融以及保险业资产进行逢低吸纳。巴林主权财富基金Mumtalakat的首席执行长塔拉尔•阿尔赞恩(Talal Al-Zain)说,对那些持有现金和耐心资本的投资者来说,我看到了投资良机。Mumtalakat管理着100亿美元的资产。

虽然美国人储蓄水平不高、政府背负着庞大赤字,但在外国投资者持续提供资金的情况下,过去几年中美国经济仍实现了增长,这和上世纪80年代时的情况如出一辙。现在美国需要外国资本继续"输血"。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负责人弗莱德•博格斯坦(Fred Bergsten)说,财政部必须进行"路演",来向或许正考虑转投欧元资产的海外贷款人解释政府的救助计划。

在美国国内。对外资的依赖意味着美国政治自主权的丧失,而美国人唯有学会适应它。这样的妥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和过去相比,围绕着主权财富基金的讨论已经掉转了船头。去年,议员们担心的这些主权基金会通过对美投资获取政治影响力,而今议员们担心的则是它们不肯再掏钱怎么办。那些旨在建立外贸屏障的努力可能也将丧失动能。美国对外资的渴求程度是它始料未及的,而且美国也不愿惹恼这些潜在"财神"。

Bob Davis

相关阅读

美国国会各方就救助方案达成临时协议 2008-09-29

交易员重金炮轰救助方案 2008-09-25

救助计划巨额数目的软肋 2008-09-25

鲍尔森、贝南克在国会遭冷遇 2008-09-24

美国拯救方案成败关键在房价 2008-09-23

拯救方案考验鲍尔森政治技巧 2008-09-23

……………………

美股遭重挫 道指创历史最大点数跌幅

| | | 2008093006:42

在众议院否决了对华尔街的7,000亿美元救助计划后,美国股市周一暴跌,令积重难返的金融业甚至整个美国经济再次陷入危险境地。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重挫777.68点,收于10365.45点,跌幅高达7%,该指数所有30只成份股全线下挫。这是道琼斯指数102年历史上的最大单日下跌点数,也是2001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最大的百分比跌幅。自几周前华尔街因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破产而爆发危机以来,道琼斯指数已累计下跌了9.3%

救助计划遭到否决给联邦政府干预行动的前景蒙上了阴影。白宫和许多金融业资深人士都认为,为了减轻许多银行帐面上不良信贷的负担,政府有必要出手干预。这些投资工具几个月来已阻碍了华尔街正常的融资活动,如果出现最坏的情况,这甚至会导致更难以挽回的停滞状态,给整个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一位交易员在纽约证交所

Robert W. Baird首席投资策略师布鲁斯•比特尔斯(Bruce Bittles)说,周一市场上弥漫着恐慌情绪。

标准普尔500指数暴跌8.8%,为1987年市场崩盘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该指数全天下跌106.59点,收于1106.42点。标准普尔所有分类指数全线走低,金融分类指数领跌,跌幅高达13.2%

小型股罗素2000指数下跌46.94点,至657.85点,跌幅为6.7%。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高达9.1%,下跌199.61点,收于1983.73点。

一周多以来,对华尔街的救助方案的前景一直主导着股市的交易,干预行动的支持者认为,政府有必要采取行动,让银行愿意也有能力对其他领域的各类企业发放贷款,以推动经济增长。

当然,这些公司对其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前景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从而希望扩大业务是另一个问题。由于担心许多公司在未来几个月中最多会选择维持现状,周一早盘股市也表现不佳。

随着四家欧洲机构要求本国政府提出救助计划,以及Wachovia成为最新一家为了生存而出售自己的美国银行,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更加突出。

交易员说,在众议院否决了救助华尔街的计划草案后,投资者前方的道路变得更加不明朗。

纽约证交所一位经纪商说,我们现在都深感震惊,都在考虑下面还会发生什么。

众议院议员周一上午举行了初步投票,决定向前推进救助计划。但在华盛顿时间下午145分左右,草案不会最终获得通过的结果已经明朗,促使纽约证交所的抛盘大幅增加。最终投票结果为228票反对,205票赞成。

随着国会投票结果令人深感悲观,交易员和基金经理都表情木然地盯着电视机画面。许多人对国会不愿出手相救表示愤怒。

瑞银(UBS)在纽约证交所的场内交易员卡辛(Arthur D. Cashin)说:我干这一行已经有45年了,我从没见过这种事情。他说:我们看着投票结果,然后是股市直线跌落。我当时的感觉就像是,"我们不能再看这个电影了。大人们会过来的。"

卡辛和其他交易员已经在考虑在结束一天的疯狂交易后去喝一杯放松一下,还开玩笑讨论该由谁买单。他说:看来,市场这周将浸泡在大量的冰块里,我们将呆在那里啃指甲,除此之外无计可施。

周一被众议院否决的救助方案是这个周末布什政府和国会资深领袖制定的。该方案提出向财政部拨出首批2,500亿美元收购不良资产,如果国会不表示拒绝,最后的总额有可能上升到7,000亿美元。

但眼下这一方案变得前途未卜,不过两党领导人都肯定会考虑对提案作出修改。布什总统周一表示,为了让金融系统的危机不至扩散到整个经济领域,有必要通过该提案。

不过,即使在华尔街也有一些人批评这个方案,他们倾向于略有不同的解决途径。交易员和分析师普遍认同政府有必要采取一定行动,虽然他们对由财政部来收购这些不良抵押贷款证券的思路有不同看法。

伊利诺伊州M. Ramsey King Securities首席市场策略师比尔•金(Bill King)说,他更希望政府向商业银行和地区性金融机构注入资金,将它们扶植起来,接替倒下的华尔街巨头,成为为经济增长提供资金的新的发动机。

他说,华尔街的整个业务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一点毫无疑问。那个模式更关注投资银行业务及开发越来越复杂的投资产品。

周一,投资者纷纷涌向美国国债。被视为最安全的短期投资品种的3个月期国债的收益率从上周五的0.87%锐减至0.14%。基准10年期国债价格上涨2-10/32,收益率从上周五的3.827%降至3.576%

欧洲市场的动荡推高了美元兑欧元和英镑的汇率。衡量美元兑一篮子6种海外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上升了0.4%

纽约商交所石油期货价格急跌10.52美元,至每桶96.37美元,跌幅9.8%。市场担心,随着全球经济走软导致需求放缓,商品市场将受到打击。道琼斯-AIG大宗商品指数下跌了5.2%

分析师表示,全球市场近期的一连串变化证实了这样一种担心,那就是全球金融领域的"疫情"可能会进一步蔓延。悉尼Shaw Stockbroking高级交易商斯皮特里(Jamie Spiteri)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对所有这一切出现失误的地方进行清理和补救,将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这个复苏期会比以前想像的更长。

Peter A. McKay

相关阅读

更新:美国救市计划遭众院否决 2008-09-30

救助计划破产谁之过? 2008-09-30

救助方案遭否决焉知非福? 2008-09-30

富通集团救助计划拖累中国平安H股暴跌 2008-09-30

美国金融市场救助计划提案摘要 2008-09-29

……………………

日经指数早盘下挫5% 领跌亚洲股市

| | 2008093010:46

亚洲股市周二大幅走低,投资者全线抛售风险资产,因为此前美国众议院(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否决7,000亿美元金融领域救助方案的消息令市场震惊。

日本市场,日经225指数下挫5%,诸多银行、汽车和出口类股仍然只见卖盘。

韩国市场,韩国综合指数(Kospi Composite)下挫4.8%;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下跌4.3%

新西兰NZX-50指数下挫4.2%AMN Amro Craigs的投资咨询师斯科特(Nigel Scott)表示,股市大幅下挫可能会促使新西兰央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在利率会议间隙紧急减息。他说,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几个亚洲市场周三将因假日休市,这可能引发部分投资者在周二大举抛售,因为他们不愿在休市前仍持有头寸;新加坡和香港等股市周三将休市。

外汇市场,日圆兑美元、欧元、新西兰元和澳元普遍走高,主要受避险意识上升推动。

美元最新报103.91日圆;纽约汇市周一,该汇率大幅下挫,尾盘时报104.20日圆。欧元兑美元跌至1.4369美元附近。

澳元波动于0.7986美元附近,新西兰元徘徊于0.6673美元左右。

澳洲联邦银行(CBA)策略师卡普索(Joseph Capurso)预计,澳元盘中或将下探0.78美元。

他表示,澳元走势与全球经济前景休戚相关──只要经济前景开始变暗,澳元就全线下挫。

韩圆兑美元跌至20034月以来低点,美元报1,224韩圆左右。

ROSALIND MATHIESON

……………………

(老潘注,中国因为国庆节闭市。焉知非福啊。共和国已经59岁啦。59岁现象啊!嘎嘎。)

亚洲股市盘中下挫;受美国救市方案遭否决影响

| | 2008093010:36

亚洲股市周二大幅下挫,在美国众议院(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否决了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的金融业救助方案后,投资者全线抛售高风险资产。

目前全球金融市场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该怎么办?

一些投资者称,该消息未来数日可能引发市场动荡,具体取决于国会是否会就议案再次表决,抑或何时再次进行表决;另外一些投资者则指出,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在内的多国央行紧急减息的几率增加。

澳新银行(ANZ Bank)驻华盛顿首席经济学家Cameron Bagrie称,市场需要确定性和稳定性,但眼下市场状况失调;每个人都感到困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不确定性是市场的大敌。

资金急于避险提振政府债券、日圆和黄金,但新兴市场货币和股市以及澳元等高收益货币均遭受冲击。

IG Markets Australia交易负责人Martin Batur称,只要美国国会的政治争论不停止,市场的抛盘就将持续下去。

为安抚投资者,亚洲各国政府和央行官员纷纷表示,已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市场的振荡。前夜,数家央行已联合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设法保证信贷市场资金的充裕并降低借贷成本。

眼下来看,这些安抚性言论的作用不大:日本日经225指数大幅下跌5%,一些银行类股、汽车类股和出口商类股仍只有卖盘。

韩国综合指数已下挫4.8%,澳大利亚S&P/ASX 200的跌幅达4.3%

新西兰NZX-50指数跌4.2%。荷兰银行(AMN Amro) Craigs投资顾问Nigel Scott称,股市下跌可能引发新西兰央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在两次议息会议的间隙紧急减息。他称,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周三亚洲几个金融市场将因假日休市,这可能会引发那些有意平仓的投资者在周二大规模抛售。新加坡和香港股市周三将休市。

货币市场避险情绪也高涨,日圆兑美元、欧元、新西兰元和澳元均走高。

美元兑日圆最新报103.91日圆,低于纽约汇市尾盘的104.20日圆;欧元兑美元报1.4369美元。

澳元兑0.7986美元,新西兰元兑0.6673美元。

电子交易系统,美国股指期货持平,对周一市场暴跌后美国股市的走势如何投资者拭目以待。

现货黄金最新报每盎司906.10美元,之前一度冲高两个月高点927美元。

……………………

科技股暴跌 大盘之凶兆

| | | 2008093008:49

道琼斯指数周一创下历史最大单日点数跌幅的新闻抢了几乎所有报纸版面,但纳斯达克指数表现更为惨淡,暴跌超过9%,百分比跌幅列历史第三位。

纳斯达克指数周一还创下了历史第九大点数跌幅,前八位都出现在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之时。

由于相对较强的资产负债状况和强劲的海外需求,今年许多时候科技类股似乎一直具有抗跌性。例如,在股市8月份短暂回升时,科技类股表现就强于大盘。

然而,现在看来科技类股也难免遭受信贷危机的冲击。由于担心信贷紧缩导致消费者对iPod需求下滑,分析师周一纷纷下调对苹果公司(Apple)的评级;苹果股价随之暴跌18%。谷歌(Google)股价周一也两年来首次跌破400美元大关。

企业信贷吃紧也意味着企业IT部门会减少支出。而显著收缩的金融行业一直是科技行业的头号客户。

科技类股通常是整体市场的指向针。科技类股近期表现比大盘更为惨淡,这对股市而言是个不好的迹象;考虑到信贷市场的剧烈振荡,股市近来表现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但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

Mark Gongloff

……………………

油价每桶骤跌10美元

| | 2008093006:56

周一继美国众议院投票反对7,000亿美元金融市场救助方案后,原油期货每桶价格骤跌逾10美元。

纽约商交所十一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结算价跌10.52美元,至每桶96.37美元,跌幅9.8%,创下自1991117日下跌10.56美元以来的最大美元跌幅。该期货在盘后电子交易中跌11.41美元,至95.48美元。

ICE期货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跌9.56美元,至每桶93.98美元。

原油结算价此前一次出现下挫是在916日。

油市出现全面大幅下滑。在纽约商交所汽油合约下挫25美分,降幅达到波幅限制之后,该交易所交易一度暂停5分钟。

近月交割的十月RBOB汽油期货结算价跌26.81美分,至每加仑2.3970美元,跌幅10.1%。十月取暖油期货结算价跌23.45美分,至每加仑2.7604美元,跌幅7.8%

市场承压的主要原因是交易员担心全球经济下滑将拖累石油需求下降,并使石油消费大国的需求疲弱状况进一步加剧。

……………………

更新:花旗同意收购Wachovia银行业务

| | | 2008093006:58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周一同意以价值21亿美元的股票收购Wachovia Corp.的银行业务,并将承担后者530亿美元的债务。为促成该交易,联邦银行监管部门已同意分担一部分Wachovia不良抵押贷款资产可能在未来产生的损失。

上述收购是在联邦政府撮合下达成的又一笔交易,这次牵头的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 简称FDIC),而且FDIC自己在这一交易中可能也会背负一些贷款损失。

花旗集团在声明中称,FDIC已同意为Wachovia3,12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及其他资产提供损失担保。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和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也在此次交易中发挥了作用,这进一步表明美国政府是多么积极地想要防止金融机构遭受破产命运,并努力促成实力较强的公司收购弱势企业的部分资产。

FDIC表示上述交易的达成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会(Federal Reserve Board)、财政部以及该机构合作的成果。FDIC主席希拉•贝尔(Sheila Bair)说,Wachovia的服务不会出现中断,客户们应该相信一切业务能够如常运转。

Fed主席贝南克(Bernanke)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他对Wachovia救助协议的达成表示欢迎,并支持FDIC所采取的及时行动。贝南克补充说,FDIC的行动表明政府正在努力维护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FDIC则在试图缓解任何因花旗收购Wachovia交易而在金融市场可能引发的焦虑情绪。

贝尔说,总的来说,美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资金状况仍保持良好;周一早间的决定是在特殊环境下做出的,就此监管部门以及财政部已进行了充分沟通。

FDIC表示,之所以促成这一交易是因为由此可以使经济环境以及金融稳定免遭沉重打击。

对花旗集团而言,此次收购是该行正在经历一场迅速转变的一部分。花旗正从华尔街最大的输家之一转变为其高管本月初所言的"中流砥柱"。同时,这笔交易也清楚地证明了美国银行领域正在经历着怎样的苦痛。

在过去一年中,花旗集团冲减了逾400亿美元资产及其他次贷相关损失。在创造、营销一些不同寻常的证券产品方面花旗一直是市场的领头羊,而此类产品正是信贷危机的问题核心。花旗股价已跌至不足20美元,而去年夏初,该股还报50多美元。

按照FDIC的说法,花旗收购了包括五个存管机构在内的Wachovia大部分资产及负债,并承担了后者的优先及后偿债券。A.G. Edwards经纪部门以及Evergreen Investments投资业务则未被花旗集团收编。

FDIC还就一个事先界定的3,120亿美元贷款池达成了亏损分担协议,花旗集团至多承担420亿美元亏损,FDIC则将把超出的部分照单全收。花旗集团同意付给FDIC 120亿美元的优先股及权证,以此对FDIC承担的风险加以弥补。

FDIC表示,如果Wachovia的客户心存疑问,那么则应该联络自己一直联系的银行代表。

自从2006年收购Golden West Financial Corp.以来,Wachovia就一直背负着从该行接管的巨额问题可调息抵押贷款,并眼见着自己的财务状况每况愈下。

随着上周四Washington Mutual Inc.的出售,Wachovia的日子就更显煎熬了。该股周五早盘出现暴跌,收盘时跌幅达到了27%,因为投资者都认为信贷危机的下一个受害者可能就是它。

WaMu一样,Wachovia帐上持有上千亿美元的未偿选择性可调息抵押贷款。这种贷款形式令部分借款人在月度付息时仅支付较少的利息,这实际上推高了他们的未还款余额。在止赎及违约率的飙升中,这些客户占据了主要部分。

花旗集团并未就此次交易立即发表评论。

Marshall Eckblad

相关阅读

鲍尔森:Wachovia倒闭将带来系统性风险 2008-09-29

Wachovia与富国银行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 2008-09-29

摩根士丹利与Wachovia等方商谈交易 2008-09-19

摩根士丹利与Wachovia商洽合并 2008-09-18

Wachovia涨得有点早? 2008-07-23

Wachovia任命斯蒂尔为首席执行长 2008-07-10

……………………

惠誉可能下调花旗评级

| | | 2008093009:27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周一同意以21亿美元股票收购Wachovia Corp.的银行业务,并同时承担该行530亿美元的债务。随后,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警告说有可能因此下调花旗的信用评级。

惠誉说,鉴于花旗自身不断升级的资产质量挑战,这桩收购交易在战略上带来的好处被削弱。银行巨头花旗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A-

惠誉说,如果花旗第三季度之后仍继续出现损失、资产质量问题持续升级的话,其评级可能会下调一级至A+

惠誉表示,预计花旗第三季度将公布美国消费者问题和其他费用的损失。花旗第二季度公布了25亿美元的损失,虽然损失规模庞大,但好于分析师的预期。第二季度已经是该公司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损失。

另外,惠誉还将Wachovia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从目前的投资级别A+下调三级至BB-

惠誉说,Wachovia剩余业务的收益可能足以用来支付优先股派息;该机构还说,其他公司可能会收购Wachovia剩余业务。该公司评级的下调反映出未来的不确定性。

花旗股票周一盘后交易价格每股17.88美元,涨0.7%;该股周一收于每股17.75美元,跌12%Wachovia股票周一收于每股1.80美元,跌82%,没有进行盘后交易。

KATHY SHWIFF

相关阅读

花旗将收购Wachovia银行业务 2008-09-30

金融巨头CEO的致员工信 2008-09-18

华尔街引领投资"全球化" 2008-09-10

……………………

(老潘注,谁来下调惠誉的评级呢?次贷危机中,评级机构的信誉大大收到打击啊。)

不是卖空者的错

| | | 2008093011:55

或许,卖空交易根本不是问题所在。

尽管近期监管机构出台规定,禁止对一些金融公司实施作空交易,但这些公司的股票并未因此停止崩溃。这一事实充分提醒人们,把指责的矛头对准作空者是错误的。虽然投资者不能增加新的作空头寸,但Wachovia还是被迫将自己廉价卖给了花旗集团(Citigroup),而周一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Goldman Sachs)的股价均下跌了10%以上。

从没有什么证据清楚地表明近期卖空交易有所增加。实际上,一些数据显示,过去几个月来,金融类股卖空交易反而是下降了。不过,纽约交易所官员曾暗示,卖空交易禁令将在102日截至日期之后至少再延长几周。

这并不是说监管机构不应更密切地关注卖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的Mozaffar Khan与多伦多大学的Hai Lu联合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发现,有迹象显示,企业内部人士售股前夕卖空量有明显增加,这表明,经纪公司自己赶在企业人士之前动手了,或是卖出交易指令执行之前,信息被透露给了卖空人士。

Wachovia的倒闭再次提醒人们,将经营按揭市场的公司积累多年错误的结果归咎于卖空者是一种荒谬的做法。

Gregory Zuckerman

相关阅读

台湾金融监管机构调降卖空交易量限额 2008-09-30

SEC传唤基金 调查卖空行为 2008-09-25

美国证交会修改限制卖空规则招批评 2008-09-23

原声视频:卖空禁令对各方影响 2008-09-22

SEC有意暂时禁止卖空交易 2008-09-19

……………………

台湾金融监管机构调降卖空交易量限额

| | 2008930 07:45

台湾金融监管机构周一表示,将暂时限制卖空交易量,以提振市场,避免此类交易影响市场正常运作。

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简称FSC)周一晚间宣布,借券卖出余额与保证金融券卖出余额合并计算不得超过该种有价证券上市(柜)股份或受益权单位数的比例,由25%调降为10%

FSC称,借券卖出余额不得超过该种有价证券上市(柜)股份或受益权单位数的比例,由10%调降为1%

每日盘中借券卖出委托数量不得超过该种有价证券上市(柜)股份或受益权单位数的比例,由3%调降为0.3%

FSC在一份公告中称,上述措施于周二起至1231日实施,并将在实施期间接受评估。

……………………

"两房"再次接到调查通知

| | 2008093007:12

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 简称:房利美)周一公布,接到有关联邦政府正在进行调查的通知,并接到纽约南区检察官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简称SEC)有关公司特定帐目、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事务的质询。

基于上述调查和质询,房利美还接到了纽约南区法院的大陪审团要求获得相关文件的传票,SEC还要求其保留与质询相关的文件。

周一早些时候,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 简称:房地美)也接到了纽约南区检察官办公室发出的类似联邦大陪审团传票,以及SEC执行部发出的质询通知。

传票要求提供自200711日至今与帐目、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事务相关的文件。

相关阅读

FBI对雷曼、AIG和"两房"展开调查 2008-09-24

你能承受接管"两房"的真相吗? 2008-09-10

"两房"大救援:为何选择当前时机? 2008-09-09

……………………

雷曼就出售旗下Neuberger Berman达成协议

| | 2008093007:13

私人资本运营企业Bain Capital LLCHellman & Friedman LLC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达成协议,将出资21.5亿美元收购雷曼兄弟旗下包括Neuberger Berman在内的多数投资管理业务。

这一收购报价要远远低于雷曼兄弟倒闭前Neuberger及其他基金管理资产的估值。一个月前,华尔街分析师对雷曼兄弟旗下投资管理业务的估值在70亿美元左右。

该交易完全以换股方式进行,这就意味着买家不会通过借款来为交易融资,凸显了当前的信贷市场危机。所设立新公司将命名为Neuberger Investment Management,将由雷曼兄弟投资管理业务负责人George Walker管理运营,雷曼兄弟员工也将持有新公司的多数股权。

Peter Lattman / Diya Gullapalli

相关阅读

雷曼兄弟破产 高管卖画卖豪宅 2008-09-29

FBI对雷曼、AIG和"两房"展开调查 2008-09-24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将雷曼兄弟从一级交易商名单中移除 2008-09-23

雷曼银行和顾问业务在巴克莱掌管下恢复营业 2008-09-23

野村控股将收购雷曼部分欧洲和中东资产 2008-09-23

……………………

三菱UFJ金融集团将收购摩根士丹利21%股权

| | 2008093007:17

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证实,将斥资90亿美元收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21%的股权。

三菱UFJ金融集团将斥资30亿美元,以每股25.25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根士丹利9.9%的股权,上述收购价较摩根士丹利上周五收盘价溢价2%。此外,该公司还将收购摩根士丹利价值60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股,上述股票股息为10%,转换价为每股31.25美元。

上述收购交易完成后,三菱UFJ金融集团将向摩根士丹利董事会指派一名董事。

相关阅读

日本银行重返华尔街 2008-09-23

三菱UFJ金融集团参股摩根士丹利 2008-09-22

……………………

Washington Mutual申请破产保护

| | 2008093007:29

Washington Mutual Inc.上周五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之前联邦监管机构接管了其银行业务附属公司Washington Mutual Bank

Washington Mutual向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破产法院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该公司列出价值约330亿美元的资产和81亿美元的债务。

Washington Mutual Inc.的子公司WMI Investment Corp.上周五也进入了破产保护程序。

Kristina Doss

相关阅读

摩根大通通过竞标程序收购倒闭银行WaMu 2008-09-26

摩根大通将收购WaMu存款业务 2008-09-26

WaMu重压之下加紧决定未来命运 2008-09-22

花旗集团考虑竞购WaMu 2008-09-19

WaMu绝处逢生 惟代价高昂 2008-04-09

TPG等将向WaMu注资50亿美元 2008-04-07

……………………

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现金危机

| | | 2008093010:49

两周前,华尔街的巨头和政府权高位重的经济官员作出了一项决定性的选择:他们没有再对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施以援手,而是任其走到了破产地步。

现在看来,这个决策的后果比几乎所有人想象的都更为可怕。

雷曼兄弟在915日(周一)一早提出了破产申请,其引发的连锁反应致使信贷市场陷入混乱。这让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加速跌入深渊,也让几乎所有人都因此蒙受了损失,不论是远在挪威的退休人员,还是Reserve Primary基金的投资者都未能幸免,而后者是美国一家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曾被认为同现金一样安全。几天之内,由此引发的混乱甚至让华尔街的中流砥柱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也深陷其中。深受震慑的美国官员急忙推出了更为系统的危机解决方案,并在周日同国会领导人就7,000亿美元的金融市场救助计划达成了一致。

雷曼兄弟破产的起源和后果均凸现出决策者在应对不断加深的金融危机时所处的艰难境地。他们不愿被视为是迫不及待地要介入其中,救助那些因太过追逐风险而身陷困境的金融机构。但在当前这个时代,市场、银行和投资者都被一张复杂而无形的金融关系网联系到了一起,任由大型机构自行倒下的痛苦大得令人难以承受。

一些批评人士在事后指出,要是政府出手,那么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出现的系统性风险本是可以避免的。在雷曼兄弟倒台之前,联邦官员曾在局部范围内化解了一系列金融风波,所采取的方式是让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Cos.)等陷入困境的机构生存下来。官员们认定这些机构规模太大,不能让它们倒闭,因此动用了数十亿美元纳税人的钱救助它们。但对雷曼兄弟却没有这样做。

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总裁波提斯(Richard Portes)说,我不理解他们为何意识不到市场将完全被此次破产所吓倒。他说,让雷曼兄弟倒下不会显示政府的决心,而只会让一年多以前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一个核心问题更加恶化,那就是没有人知道哪家金融机构能偿还其债券。

当然,雷曼兄弟的破产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咎由自取。该公司大量投资于过热的房地产市场,用大量借款增加回报率,而且比其他公司更晚认识到所出现的损失,也未在投资出现失误时抓紧时间融资。该公司在危机中陷入太深,以致于寻找有意的买家都成为艰巨任务,这也让政府基本上是无计可施。

鉴于可以利用的时间和信息有限,许多专家认为政府官员已作出了力所能及的最佳选择。

资本难求

眼见雷曼兄弟面临融资难的局面,包括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和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盖纳(Timothy Geithner)在内的决策者都考虑过是否应放手让雷曼兄弟倒闭。知情人士透露,一方面,出于对道德风险的担忧,他们不想出手相救,不愿让自己的行为被解读为支持金融机构不负责任地追逐高风险。另一方面,他们对雷曼兄弟能找到可行的买家持怀疑态度,同时他们认为市场和Fed会有时间准备应对大机构倒闭带来的后果。不过,一些Fed官员不愿发出Fed同华尔街合作阻止危机扩散的努力已告结束的信号。比如,盖纳就曾向其他人表示,市场仍面临着很大麻烦。

据一位与会人士称,盖纳912日晚同华尔街高管在纽约储备委员会总部开会就雷曼兄弟的命运讨价还价时曾向他们表示,如果你们不采取一些行动,结果将会很糟糕。

知情人士称,当时,官员们向华尔街银行家提出了成立私人企业救助基金的可能性,但这些银行家要么对救助竞争对手的想法退避三舍,要么就是没有所需的额外资金。

为市场作铺垫

周末期间,随着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和英国巴克莱银行(Barclays PLC)收购雷曼兄弟的希望破灭,Fed官员将重点放在了准备如何应对美国历史上最大一项破产案上面。雷曼兄弟的总资产超过6,30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2002年电信巨头WorldCom申请破产时1,040亿美元的资产。

官员们格外担心两个领域:信用违约掉期市场和回购市场。

Fed几个月来一直在敦促华尔街的公司成立新的信用违约掉期结算机构。这个想法的初衷是为这个透明度不高的松散的市场提供更有序的交易结算方式,让这个名义价值高达55万亿美元的市场在大交易商倒闭时不会受到很大冲击。但这一切并未就绪。因此,没有人确切知道哪家机构与雷曼兄弟进行了交易,以及交易的数量。周一,这些交易将会崩盘。在为缓解这个问题所作的最后一线努力中,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官员同雷曼兄弟的管理人员和该公司的主要交易伙伴共同确定哪些机构处于与雷曼兄弟交易的相反方,从而能够取消交易。比如,如果雷曼兄弟的两个交易伙伴对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rp.)的债券作了相反的交易,那么他们就能与雷曼兄弟取消交易,而彼此直接打交道。

Fed还从贝尔斯登的破产中看出,当贷款机构惴惴不安之际,回购市场是如何容易受到严重干扰。这个问题将有可能导致贷款机构在华尔街银行急需资金之际对它们缩减贷款规模。因为回购贷款是短期性质,少的甚至只有一天,因此资金可能突然消失,有鉴于此,Fed在贝尔斯登倒闭后设立了一项针对证券公司借贷的紧急计划。Fed官员整个周日手忙脚乱迅速扩展了上述计划,允许银行将包括股票在内的更多种类的证券作为质押。

周日当巴克莱交易落空后,决策者开始"往跑道上喷塑胶",盖纳做此比喻指的是采取缓冲措施。Fed官员在当天夜里意识到他们所作的准备或许不足以应付所有突发情况。不过他们仍希望,借助他们周日匆忙拿出的放宽条件的贷款计划,一段时间后混乱能有所平息。他们还感到,自从贝尔斯登在3月份因危机破产后,金融机构和市场已有足够时间对重大负面事件所带来的震动作好心理准备。

但与许多人之前的预期相比,这份于周一早间提交到联邦破产法庭、编号为No. 08-1355的雷曼兄弟破产案在市场中激起了大得多的振荡,而且波及范围也要更远。破产令雷曼兄弟股东和债券持有人的大量投资迅速泡汤。利用政府石油收入盈余投资的挪威政府退休基金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据现有的最近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该基金持有价值超过8亿美元的雷曼兄弟债券和股票。雷曼兄弟的猝死让批评挪威政府石油收入投资方式的人士获得了有力武器。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基金的管理层"非常担心,且在密切关注势态发展。"

政府听任雷曼兄弟垮台的事实成了投资者风险评估方式的一个转折点。当Fed 3月份做主让摩根大通接管贝尔斯登时,贝尔斯登股东损失了大部分投资,但债券持有人基本全身而退。从金融风险等级来看,这个结果并不奇怪,因为债券持有人比股权持有人在收回投资方面享有更多的合约权利。但这在投资者中间造成一种错觉,人们以为,以后再有银行出问题,政府还会出手营救债券持有人。但政府让雷曼兄弟自生自灭的决定突然间让市场打消了这个想法。

大规模信贷违约掉期市场所做出的反应最为明显。周一,债券违约掉期急剧扩大,创出单日最大涨幅。据Markit CDX index的数据,在美国,1,000万美元债券的5年期违约保护成本已经从周五的152,000美元涨到了194,000美元。

当违约掉期扩大时,出售合约的一方(比如银行、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将发生损失。与此同时,这些卖家必须拿出更多现金作为质押,以此保证他们能正常履约。据资产管理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估计,仅在周一一天,债券违约掉期的卖家不得不筹集1,400亿美元交付保证金。投资者手忙脚乱地筹集资金,被迫卖掉了可以卖的所有东西,这种变现操作给全世界金融市场带来很大冲击。

追加现金

追加现金加剧了AIG的问题。之前因为信用评级下调,它在追加140亿美元质押金的要求面前已是摇摇欲坠。AIG是违约保险市场最大的卖方之一,其存量合约涉及价值4,000亿美元的债券。

雪上加霜的是,在CDS市场的交易方试图评估他们有多少资金与雷曼兄弟有关的同时,实际交易量开始大幅萎缩。破产意味着许多原本在与雷曼兄弟的对手交易中盈利的对冲基金和银行现在可能拿不到钱了。同时,雷曼兄弟机构经纪业务的客户将不得不通过法庭讨回他们的资金或证券了。

由原雷曼兄弟交易员吉宾斯(Robert Charles Gibbins )2003年建立的对冲基金Autonomy Capital Research就是受到牵连的雷曼兄弟客户之一。据知情人士说,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时,冻结了Autonomy大约6,000万美元资金。这个数字约占Autonomy所管理25亿美元资产额的2%Autonomy的管理人士拒绝发表评论。

因为担心其他和自己有业务往来的证券公司可能也会倒闭,对冲基金纷纷购买针对这些公司的违约保险。但卖方很犹豫。想像一下,这就像某住宅区的所有家庭几乎在同一时间要求购买住房保险,那卖保险的人会有什么感觉。这样一来,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债券违约掉期大涨,人们对这些公司的恐慌出现了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对冲基金开始将资金撤出这两家公司。以摩根士丹利为例,其机构经纪业务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就将丧失约10%的客户资产。

纽约对冲基金Institutional Credit Partners LLC.首席执行长普莱奥(Thomas Priore)说,情况混乱极了,人们简直要被可能发生的事吓呆了。

在人们对雷曼兄弟破产会怎样影响其他金融机构尚感不确定之时,传言和混乱引起了股价疯狂波动。比如,周二一位伦敦分析师发表报告称,已因数百亿美元冲销大受打击的瑞银(UBS)可能因为与雷曼兄弟相关业务再损失40亿美元。当天瑞银股价大跌17%。瑞银随后称,其相关风险敞口不超过3亿美元。

对金融机构健康状况的担忧不断升温,且迅速传导到银行融资市场。纽约时间周二早间7点,市场受到了当天的第一次重击:伦敦的英国银行家协会(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报告说,反映银行间借贷成本的伦敦银行同业拆息(Libor)大幅上升。美元隔夜Libor从之前的3.11%骤升至6.44%,创下历史上最大升幅。但即使在如此高的利率面前,银行仍不愿出借手中资金。

几个小时之内,市场就将关注焦点转到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命运上。这两家公司发现他们也要奋力提振投资者不断下滑的信心。高盛首席财务长大卫•维尼亚(David Viniar)在收益发布会上回答了一个又一个有关该公司借款能力的问题。他承认道,我们的确没有料到雷曼兄弟所发生的事情。

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股价早盘暴跌28%,投资者认为该公司将沦为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下一个牺牲品。下午4时左右,摩根士丹利决定提前一天公布第三财季业绩,希望不错的业绩能阻止股价的下滑。

摩根士丹利首席财务长柯姆•凯勒尔(Colm Kelleher)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称,我担心这种情况将会蔓延;市场上一片恐慌。

摩根士丹利的电话会议尚未结束,雷曼兄弟破产的后果已在另一个不同的金融领域显现了出来:那就是被普遍认为有如银行存款一般安全的货币市场基金。许多货币市场基金购买的都是商业票据,雷曼兄弟也发行了这类票据用于短期借款。不过现在,这类票据的价格仅是票面价值的20%

在纽约时间下午5时左右,一家名为The Reserve的知名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公司称,该公司旗下的主要基金Reserve Primary基金持有面值7.85亿美元的雷曼兄弟公司债券。The Reserve称,这个结果使该基金的净资产值跌到每份1美元之下,这也是14年来货币市场基金首次跌破1美元的面值。该公司过去还曾批评其竞争对手在商业票据市场上过于冒险。

商业票据市场遇到的麻烦给总体经济带来了尤为严重的威胁。全球各地的公司都依靠商业票据获得短期贷款,满足从发工资到购买原材料在内的各种用途。但随着惊恐的货币市场基金纷纷逃离,商业票据市场陷入了停滞。

上周三,贷款市场的停滞在英国也致使事态急剧变化。英国最大的抵押贷款银行HBOS PLC的股价暴跌了19%,原因在于投资者对该行严重依赖市场筹集业务资金的担忧情绪不断升温。这种情况对政府官员来说是一个危险信号。今年早些时候当他们被迫对陷入困境的抵押贷款公司Northern Rock PLC进行国有化时曾深感尴尬。Northern Rock是英国100多年来首次遭挤兑的银行。

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撮合英国的莱斯银行(Lloyds TSB Group PLC)紧急收购了HBOS。官员们甚至修改了原本会阻止此项合并的英国反垄断规定,政府的急迫心情由此可见一斑。HBOS和莱斯银行总共控制了英国抵押贷款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在纽约,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情况也在迅速恶化。在当天下午大约2时,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长麦晋桁(John Mack)在向员工发出的一封电子邮件中称,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觉得很清楚:我们正处于为恐惧和传言所控制的市场当中。到周三结束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员工都已被折腾得精疲力尽。

摩根士丹利股价下跌了24%,至每股21.75美元,而市值最大的投行高盛下跌了14%,至114.50美元。周四,鲍尔森和贝南克认为,这个结果对金融系统和经济带来了太大的威胁。在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政府干预行动中,他们将联邦保险扩大到规模约为3.4万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中,并提出了用7,000亿美元接收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不良资产的计划。

三天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向Fed申请成为商业银行──这个历史性的举措结束了监管松懈的华尔街证券机构以高风险换取高回报的传统。

对一些人而言,政府采取救助行动的决定其实是默认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官员们希望让市场自己惩罚酿成危机的冒险行径,但银行始终是处于优势地位的。日内瓦日内瓦国际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in Geneva)经济学教授查尔斯•韦普洛兹(Charles Wyplosz)说,雷曼兄弟的事情证明,有效处理银行的不当行为比我们想象中要困难得多;你要紧盯着魔鬼的眼睛,而这双眼睛非常可怕。

(更新完成)

Carrick Mollenkamp / Mark Whitehouse / Jon Hilsenrath / Ianthe Jeanne Dugan

相关阅读

雷曼就出售旗下Neuberger Berman达成协议 2008-09-30

雷曼兄弟破产 高管卖画卖豪宅 2008-09-29

FBI对雷曼、AIG和"两房"展开调查 2008-09-24

投资失误与资金危机将AIG逼到绝境 2008-09-18

高盛、摩根士丹利该何去何从? 2008-09-16

……………………

北京欠华尔街一个人情

| | 2008/09/29 15:20:20

美国争论多日的金融机构救援计划终于尘埃落定,但拯救的结果很可能是华尔街变成了美国财政部的"华尔局"。而那些昔日在华尔街上呼风唤雨的CEO们也可能要沦入变卖家产的窘境。

其实金融机构的成败就系于"信心"二字,哪家机构能够获得投资者的信心,它"不行"也行,否则就是"行"也 "不行"。当年背负了一身烂帐的中国几大国有银行正是因为争取到了美国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和花旗等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入股,才乌鸦变凤凰,成为了海内外股市上的抢手货,华尔街的入股实际上是给这几大国有银行颁发了"质量认证书"。

有人说美国此番救市"谋事在华府,成事在北京" ,中国政府现在会投桃报李给华尔街金融机构一些"信心"吗?或许会。因为"在商言商"的外商多年来一直是北京处理与西方政治关系的润滑剂、躲避西方明枪暗炮的挡箭牌,如果华尔街真的变成了华尔局,这件八卦仙衣也就不起作用了。中国监管部门给在华外资银行打保票或许就是一个迹象。

……………………

(老潘注,洋鬼子对中国当局说三道四颐指气使,咱该怎么办?)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冲击有限,但会吞蚀银行业利润--银监会主席

2008 9 27 星期六 07:39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路透北京926日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周五表示,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冲击有限,最多会打掉今年银行业的一部分利润,而不会伤及资本金.

他在布鲁塞尔出席第15届国际银行监管官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时称,在此次次贷危机最新一轮冲击波袭来後,中国银监会率先要求银行公布因投资次贷产品而产生的风险敞口,总的来看,中国的银行所持有的与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规模并不大,因此遭受的直接损失风险有限.

他称,"中国银行业在此次金融风暴中之所以能够逃过一劫,首先得益于监管得当,尤其是监管者着眼于宏观经济环境,适时地采取预防性措施".

同时,中国一直坚持银行系统与资本市场的分离,也有效防止风险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蔓延.

他表示,2005年至2006,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和债券市场一片繁荣,但银行业监管机构已经察觉到经济过热迹象,及时地出台措施,控制风险在银行系统蔓延,包括在资本市场方面,严格限制银行贷款用于炒股,在房地产市场方面,提高购第二套房的贷款门槛和成本.

根据中国大陆银行已公布的对雷曼风险敞口统计,预计国内银行风险敞口共计约6.5亿美元.()

……………………

(老潘注,见过不要脸的,但是见过刘明康这么不要脸的么?"监管得当"!吴晓灵则说是"监管过度"……吼吼,一帮子什么玩意儿。)

〔中国金融〕国内银行并未被告知禁止向美金融机构借贷--银监会副主席

2008 9 25 星期四 10:51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全球市场新闻

〔美国债市〕ABX指数小跌,受救市计划不确定性影响

〔美国债市〕公债上涨,因救市计划的不确定性及华互银行倒闭

〔加拿大股市〕重挫逾3%,RIM财测和美国拯救计划的不确定性所打击

更多市场新闻 路透南宁925日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兆星周四称,国内的银行并未被告知禁止向美国的金融机构提供借贷.

据香港南华早报周四报导,中国银监会已通知国内银行停止为美国金融机构提供银行间借贷,以避免在金融危机中受损.

王兆星在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间隙表示,中国的银行如果不愿向美资银行借贷,是属于正常的风险控制.

他并预计海外银行的动荡不会波及到中国,海外银行在中国的运营非常稳健.()

……………………

(老潘注,看看银监会或者叫做奸淫会都他娘的一帮子什么鸟人吧。)

曼德尔森:欧中应抵制贸易保护主义

2008 9 27 星期六 07:4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路透北京926日电---欧盟贸易执委曼德尔森周五发表讲话称,欧盟和中国应当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双方不仅要在彼此的投资关系上合作,而且应在多边领域共同行动,重塑当前危机过後的全球投资环境.

他表示,此次金融危机的启示是:全球一体化需要一套新的、更好的法规监管模式,这一模式应当更能反映相互依存和全球经济的实际运作方式,发展培养多边主义的能力将决定经济生活的稳定性.

他称,"目前的金融危机仅仅证明了建立金融全球化及投资的全球对话和框架体系的必要性,而且除了发达国家以外,还应该将发展中世界正在崛起的大国纳入体系."

曼德尔森认为,欧洲和中国应当用自己的例证为全球开放投资做出表率,既能实现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平衡,又能实现对宝贵而富有生产力的外国投资给予透明而公平待遇.

他表示,不负责的风险管理会导致全球市场的巨大损失并打击公众信心,因此十分有必要重审金融一体化的价值.

在开放的全球投资环境上,曼德尔森称,"我们利益是一致的.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投资者,而中国是世界上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当中国的企业和主权财富基金开始走向世界的时候,他们期待着面对海外开放而透明的投资市场.毫无疑问,那些市场的政治家和决策者们将依据中国国内的情况对这些期望作出判断."

他表示,那些享受不公平补贴和资本成本扭曲的产业政策的中国企业,不能期待着在海外接受普通竞争者的待遇.走向世界意味着凭借自己的实力进行国际竞争,而不是凭借其在国内市场上由于受到特殊待遇而享有的人为优势.

**欧洲对中国投资在下降**

不过,曼德尔森指出,尽管欧洲在全球范围内的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在强劲地增长,欧洲对中国的投资却在2007年再度下降,只占欧洲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2%.虽然中国是新兴经济体中首选的投资目的地,而实际情况是,在吸收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投资方面,中国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2003年以来,欧洲公司更多地投资于俄罗斯和印度.在欧盟对新兴经济体的投资中,中国所获份额正在下降,对中国而言就是丧失机遇.而要扭转这一趋势就要理解其中的原因,部分原因可能是周期性的.但是欧洲企业仍感觉到投资者仍面临诸多严格的限制.

他称,高技术及名牌产品投资商对中国市场抱有兴趣,但是他们担心若将技术转移至此,知识产权会被偷窃.他们碰到的是不可预料的并购政策.市场准入壁垒--如资本要求带来的设立成本、许可、强行合资、所有权上限等,使欧洲公司难以、或不可能把中国选作投资地.

"中国看起来已经为外国投资铺就了红地毯,但是大门依旧半掩.某些情况下,大门似乎关闭.欧洲公司经常提到他们在中国、尤其在北京之外、遇到了无言的经济民族主义,暗示不再希望或不再需要外国投资了.我认为,这种思想是中国的一个战略性经济错误."他称.

他认为,欧洲和中国应该达成这样一个目标,2010年前,扭转欧洲对中国投资的下滑.双方应当密切合作,进一步改善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使公司不再因为担心假冒商品而停止到这里投资.同时让投资市场真正开放,终止过时的条例,如具有副作用的各占50%的合资要求和强制性技术转让要求.

曼德尔森提到,欧洲公司在这里获得与中国公司进入欧洲市场时所得到的相同待遇这一期望是合理的.法律得到一致的贯彻和执行、独立的监管机构、透明的许可和产品注册程序.在今後的一年里,"我想利用中欧高层机制来处理这些问题,并希望着手解决它们."

曼德尔森还指出,欧洲是中国不可或缺的投资夥伴,其接受中国对外资投资基金的三分之一还多;同时欧洲在高新及绿色环保技术和服务上均为世界领先.而这两个行业正是中国政府及其第"十一个"(2006-2010)五年计划所重点强调的.

他称,"欧洲也许不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夥伴,但欧洲是中国最具生产力投资的来源".此类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的出口增长,并使中国在全球高技术产品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大约3%增长到今天的15%.

中国政府自身也认为,伴随着欧洲的出口或者投资,大约40%对中国的技术转让来源于欧洲.()

……………………

麦凯恩转挺新计划 救市行动推迟

2008 9 26 星期五 18:45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路透华盛顿925日电(记者Kevin Drawbaugh /Thomas Ferraro ---围绕政府的大手笔救市计划的谈判周四陷入混乱,主要因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已转而力挺一项差异很大的新计划。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马萨诸塞州民主共和党人弗兰克(Barney Frank)表示,有关谈判可能遭遇严重挫败。他也是白宫会议的参与者之一。

弗兰克告诉记者:"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们和麦凯恩达成了某种协议。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已准备好进行辩论。新计划是完全不同的按揭保险计划,会使得当前的讨论推迟一周或更长。我们正在等待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的消息"

弗兰克在围绕布什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谈判中扮演重要角色。

多位众议院的保守共和党议员们于周四提交一份按揭保险计划,作为布什救市计划的替代方案,後者在国会讨论中备受批评。

新计划号召,政府对约半数的、没有投保的按揭证券提供保险;财政部替承保人向这些债券持有者收取保险费,以为前述保险方案提供财政支持。

此外,新计划还要求政府实施暂时性的减税,并商业活动进行救济。另外,他们要求,参加该方案的金融机构更多披露其按揭资产持有状况。

美国众议院监管和政府改革主席韦克斯曼透露,麦凯恩看似支持这个方案。(完)

……………………

分析:谈论其它货币取代美元霸主地位还为时尚早

2008 9 27 星期六 08:35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路透伦敦926日电---美元走软已经冲击了自然资源生产厂商的营业收入,并引发了使用其它货币计价初级商品的讨论,但是不要期待这会很快实现.

基金经理和分析师都表示,其它货币若要取代美元,时间还很长,且当前没有明显的可选货币.

"在历史长河的某个时刻,所有的帝国都会步入衰退的,美国也不例外,"英国量子资金管理公司董事Ian Morley,"可是在这发生之前,世界储备货币、世界交易货币和所有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都是美元."

但是围绕美国银行系统糟糕状况的忧虑不断升级,且美国经济滑入衰退的可能性也陡增,这些已然冲击美元.

美国政府计划7,000亿美元救市的举措更是加强了市场的悲观情绪.

美元在过去几年兑全球主要货币持续走低,兑欧元更是在7月触及1.60美元左右的纪录低点.

美元走低压缩了大宗商品生产公司的利润,因为他们的成本是以本国货币计算的.资源出口大国的贸易收支也受到蚕食.

但是世界主导货币的任何转换都可能要数十年时间.

"在美元之前,大家最後默认的世界货币是英镑,"Architas Multi Managers基金公司投资分析主管Dawn Kendall,"两次世界大战及抛弃金本位制才令美元登上霸主之外.这些基本面的改变用了相当长的时间."

不过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缺少可行的替代选择,欧元和一篮子货币都被提过名,有些专家还讨论过中国人民币的可能性.

"用新兴国家货币,比如人民币来计价初级商品将会很有趣,"Scotiabank集团副总裁Patricia Mohr,"但问题是,那些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很可能还是在欧元或英镑之间选择."

但是,英镑兑欧元和日圆的走势与美元大同小异.

基金经理称,欧元的问题包括,欧元一种货币要符合所有利率政策,这已经对一些欧元区经济造成了破坏.

ETF证券公司策略主管Nicholas Brooks,"你可以从欧洲经济较为僵固的角度来驳斥欧元,而美国经济则具有很好的伸缩性."

另外一个问题是像中国这样原本对美国的出口大国,为赚取欧元购买大宗商品,会将出口重点转向欧元区.

"事情会转变的,但不是现在.不管是人民币、印度卢比还是欧元都不会取代美元."Morley,"未来某个时刻,这可能会发生.或许现在的情况是导致这一转变的因素之一,但现在转变还没有发生."

一些石油生产国呼吁转向欧元计价可能是计价货币将转变的信号.

伊朗在今年4月称,正致力将其所有原油交易以欧元或日圆计价.()

……………………

系统性危机需要系统性解决方案作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08-09-27 选择字号: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这是非常时期——因为金融市场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因为更广泛的经济领域中没有发生,至少是尚未发生的事情:一场严重经济衰退的上演。或许正是严重衰退的缺席,诱使太多的人认为,房产泡沫的破裂只是市场回调,发生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违约只是运气不好,而重要金融机构的倒闭只是连带损失。

6个月前,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金融领域的亏损超过1万亿美元,并预测全球经济将急剧减速时,人们指责我们过于悲观。但由于大量损失尚未实现,金融危机已然严峻,我们可以明确看出,只有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能够全面应对直接后果并全面直击根本原因的解决方案——才有可能让美国和全球的广泛经济部门正常运行。

在近期,这种系统性方案必须包括三个要素:流动性供应;不良资产收购;以及向金融机构注资。

首先,各国央行必须防止银行和金融机构出现挤兑。可行的办法有,向储户再次保证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向金融机构的优质抵押物提供流动性。这是第一道防线,到目前为止,各国央行大概已经尽其所能。

其次,各国财政部必须消除引发挤兑的最初原因: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成立一家政府机构,购入并持有不良资产,直至其到期并能够安全出售。这些资产的买入价格将是一个关键因素:不能过低,要让金融机构愿意出售;但也不能过高,要让政府有机会获得收益,并保持自身长期财务状况的良好。还有一些可能成本较低的其它选择。今年初,IMF提出了以抵押贷款证券与政府债券更长期互换为基础的解决方案——这样做可以清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但将长期风险留给银行,而不是纳税人。

第三,必须调整金融系统的资本结构——目前大概需要公众支持。这场危机的核心是金融系统资本太少。即使系统规模萎缩,不良资产被剥离,许多机构的资金将依然不足以安全发放新贷款。政府以不涉及国有化的方式向银行提供资金还是有可能的。例如,许多IMF成员国过去曾将私人注资与优先股和其它使所有权掌握在私人手里的资本形式结合使用。

我欢迎美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大胆举措,并期待着它们的有效执行。其它发达经济体也应准备全方位应急计划,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如果拥有广泛跨境联系的机构倒闭,应对起来将相当复杂。如果这些全方位措施能够到位,我相信,相对于经济来说发展规模过于庞大的金融系统将在一个更加适当的水平稳定下来。但长期挑战又怎样呢?

财政成本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挑战。公共债务方面的一线成本很高,但纳税人承担的最终成本不需要很高。国际经验表明,如果做法正确,政府有望收回大多数初始投资。但如果事实上财政成本很高,也许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财政调整,以巩固公共金融的长期稳定。

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结构问题需要解决。这场危机是监管失败的结果,未能防范金融系统中的过度冒险行为,尤其是在美国。我们必须确保同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重建结构的工作已经展开,主要工业化国家已提出改进审慎监管、会计规则和透明度的建议。我们也需要反思信贷评级机构的作用,加强公共审查力度。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这些努力若要取得成效,就必须有广泛的基础。

最后,金融冲击在世界其它地区会如何演变?欧洲经济体增长已经显著放缓,随着银行资金进一步受到冲击,这个过程将延续至明年。新兴市场国家一直具有弹性,虽然也有人认为,随着资金流枯竭,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这些快速增长经济体的车轮将会脱落。当然,我们必须小心,不要对新兴市场一概而论。有些市场将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需求降温,而另一些已经建立起可供利用的强大缓冲机制:更高的外汇储备、更低的债务以及可靠的货币政策框架。

要应对未来的挑战,必须在全球范围内保持警惕、客观与协作。我希望,当各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于下个月齐聚华盛顿,参加IMF年会时,能够展开全球性对话,以便让所有国家都能从最近的事态变化中得到有关国际金融体系结构的教训。

本文作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

……………………

为自由市场一辩英国《金融时报》社论 2008-09-28 选择字号: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金融系统已岌岌可危。在恣意妄为多年之后,银行们已几乎停止同业借贷,此时,美国国会正在考虑是否为它们提供支持。如果银行系统继续分崩离析,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将十分可怕。但还有一种更大的风险:正在思考华尔街蠢行的政客们,可能由于完全丧失对市场的信心,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并作出错误的决定。

这将不是第一次。1929年华尔街股灾后,市场被认为已经失效,美国立法者试图通过管制找到穿越危机的捷径。被广泛效仿的《司莫特-郝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使成千上万种进口商品的有效税率提高了三倍,加深了1929年至1933年间的"大萧条"。而反市场情绪的盛行,让欧洲一些初具雏形的民主政治付出了更高昂的代价:法西斯主义。

尽管当前危机非常严重,但引起如此极端反应的可能性仍然很小。不过,政策制定者完全有可能加重已经由金融行业不负责任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因而,此时我们应该牢记开放的市场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不要忘记那些压制开放市场的社会将会等到什么后果。

一些喊得最响的批评家没有多大兴趣弄清问题出在哪里,更没兴趣思考如何补救,也全然不去计划今后如何防范类似问题。这样的批评是无益的。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温?威廉姆斯(Rowan Williams)本周对英国政府出台卖空禁令大加赞赏。他的同行约翰?撒塔姆(John Sentamu)则宣称,卖空银行股的那些人"显然是银行劫匪和资产剥夺者"。这些话出自心地善良的人口中,但他们看不到偷车贼、废品堆放场的机械工以及购买了汽车保险、当车失窃后得到赔偿的车主之间有什么道德或实质上的区别。

美国纽约州司法部长安德鲁?库默(Andrew Cuomo)更进一步,将卖空者喻为"飓风后的抢劫者"。这种比喻有失公允。难道卖空者还要遭到美国国民警卫队的射杀么?

这类情绪的问题在于,它于事无补。有人喜欢以比喻的手法进行批评 —— 例如"脱缰的资本主义"、"无节制的贪婪",却不愿意说明他心目中的"缰绳"和"节制"究竟是什么。

我们首先来看看华盛顿的纾困计划。为什么纳税人应该拯救腰缠万贯的银行家?我们应该强制他们为此付出什么代价?这些是自然而然的问题,但并非全部。我们还应当问,纳税人出钱支持银行系统,是否能够从中直接或间接地获益?答案是肯定的。银行系统濒临崩溃,而崩溃将给普通百姓带来悲惨的后果。盈利企业和信誉良好的消费者将受到损害。成功的救援将可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甚至有微小的机会让纳税人从中获利。这就是救援的理由。美国国会对救援计划详加审查无可厚非 —— 尤其是考虑到该计划缺乏监督 —— 但许多议员也许更想借此收拾一下华尔街。

不过,实施更有效的监管,其理由不言自明。人们很难为这样的银行系统辩护:银行高管们拿走数百万美元的薪酬,而回过头看,当时他们的业务从根本上就存在着缺陷。这看起来就像是对经营失败的奖赏。2000年以来,我们已经目睹了两场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破裂,和当前的银行业危机。这样的经历很难让人对资本市场当前的效率或透明性抱有信心。

本轮危机常被说成是放松监管的结果,但它同样也是以前实施的、注定会造成恶果的干预的产物。由于优质抵押贷款行业被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垄断,次级抵押贷款迅速增长。"两房"是由政府创立、受政府监管、实际上受到政府担保的机构。证券化是为了绕过资本方面的要求。但它也创造出了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的金融工具。用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话来说,这些金融工具的确是"金融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资本市场显然需要更为完善的监管,但政策制定者应当谨防意想不到的后果。市场是试验场,也往往是错误的发生地。市场的优越之处,并非因为它具有完美的效率,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奖励成功,淘汰失败"的机制。人类至今还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

现在不是为自由市场辩护的好时机。然而,我们又必须为之辩护,辩护的理由不仅在于自由市场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纪录,也在于这句格言:"明智的做法是让成年人自己做主。"

自由市场并非一种"原教旨主义宗教"。它是一种机制,而不是一种意识形态。两百年来,它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即便是在危机重重的今日,本报也以为自由市场辩护为荣。

……………………

华盛顿互助:救还是不救?英国《金融时报》Lex专栏 2008-09-28 选择字号: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谁能让华盛顿互助银行(Washington Mutual,简称WaMu)脱离苦海?自去年信贷危机开始以来,这家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储蓄银行市值已缩水95%。该集团自身的信用等级低于它的很多客户——WaMu的债务评级已被降至垃圾级,该集团有些债券现在的交易价格为面值的25%。这使得其筹集新资金的成本高得惊人。尽管有6家银行参与谈判,可由高盛(Goldman Sachs)主持的拍卖过程,至今仍未产生一位投标者。

问题的症结似乎在于WaMu资产负债表上潜在的巨大亏空。该集团表示,它可能不得不减记高达190亿美元的不良债务。然而,随着经济放缓,劣质抵押贷款带来的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有些人估计,该集团财务上的亏空在300亿美元以上。

这将私人股本排除在游戏之外。由TPG牵头的财团4月份曾向WaMu注资70亿美元,私人股本已蒙受损失。在美国国内银行的各类合并中,需要分清好银行还是坏银行。一想到能低价吞并WaMu的大规模分支行网络和1430亿美元的零售存款,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或花旗集团(Citigroup)也许会垂涎三尺。不过,在规模较大的银行能够安全行动前,需要政府对坏银行的资产给予支持,但目前没有什么这方面的迹象。

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感到必须要采取行动前,WaMu在财务方面仍有一些喘息的空间。但在此期间它可能成为引发政治上的争议。FDIC迅速采取行动,或许有助于敦促国会批准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的银行业救助方案。WaMu的分拆可能会在监管机构出手干预后不久进行,这将最终决定WaMu的命运。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

美国第六大银行紧急寻找买家英国《金融时报》弗朗西斯科?格雷拉(Francesco Guerrera)、朱莉·麦金托什(Julie MacIntosh)、汉妮? 桑德尔(Henny Sender)纽约报道 2008-09-28 选择字号: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美国瓦乔维亚银行(Wachovia)周五接洽了若干潜在买家,包括花旗集团(Citigroup)、富国银行(Wells Fargo)和西班牙国家银行(Banco Santander)。当天瓦乔维亚股票猛跌27%,加深了市场对这家美国第六大银行的担忧。

周四,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接手了华盛顿互助银行(Washington Mutual)的大部分业务,但未能平息投资者担忧,他们担心这场金融危机还会有更多受害者。华盛顿互助银行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

知情人士表示,眼看着公司股价整日都在下跌,瓦乔维亚银行的高管们在该行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斯蒂尔(Robert Steel)带领下,联系了花旗、富国和西班牙国家银行。三家银行刚竞购华盛顿互助银行失败。他们补充道,加拿大的多伦多道明银行(Toronto Dominion)此前对华盛顿互助银行也有兴趣,可能会考虑瓦乔维亚。相关银行均拒绝置评。

瓦乔维亚银行此前数周都在努力进行一项筹款计划,旨在向私人股本集团和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者筹集200亿美元资本。由于股票下跌和其信用保险成本上升,瓦乔维亚改变目标,转而寻求买家。

据接近某些潜在买家的人士称,除非美国政府帮忙清理瓦乔维亚银行背负着1220亿美元不良资产的资产负债表,否则任何买家都会难下决定收购这家银行。与此对比,摩根大通减记了华盛顿互助银行310亿美元资产。

……………………

来自我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胡少江︰華盛頓的爭執和全世界的焦慮

美國國會否決保爾森提出的七千億美元救市計劃

作者 : 胡少江 打印此文   告訴好友2008-09-30 12:00 AM

上周四,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宣布美國政府計劃出資七千億美元,購買美國金融機構所持有的與房屋貸款有關的債券,希望通過此舉來拯救陷入信貸危機的美國金融系統,從而防止美國經濟走向衰退。一周來,包括保爾森、美國中央銀行行長伯克南和證券監管委員會主席考克斯在內的三位政府財政、金融管理機構的最高主管與國會參眾兩院有關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們馬不停地進行了緊張的磋商。

由于政府和國會沒有能夠很快地達成共識,美國總統布什在本周三傍晚的黃金電視時間直接對美國民眾發表講話,希望通過贏得民眾的支持而向國會山施加壓力,使其盡快通過計劃;周四下午,布什總統又召集共和、民主兩黨的總統候選人以及國會領袖們在白宮舉行緊急會議,希望促成計劃盡快得到批準。結果表明,這次緊急會議仍然沒有能夠消除國會與政府之間以及國會內民主、共和兩黨議員之間的分歧。

顯然,不僅美國政府希望計劃盡快出台,防止當前的危機由金融系統向實際經濟蔓延,華爾街以及美國經濟的各個角落也都注視著這個計劃。美國的金融市場一周來在焦慮和希望的輪替中度日如年。道瓊斯和納斯達克的指數隨著各種不同的消息披露大幅度的起伏或跌宕。全世界的股市則亦步亦趨地緊隨美國的股市上下波動。

究竟是什麼使得美國國會的不少議員們如此不願意在美國政府的計劃上盡快的畫押放行呢?根據最近幾天國會參、眾兩院的一些資深議員們的公開談話來看,國會得疑慮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國會認為政府的計劃只是側重于挽救陷入困境的華爾街,而受害最直接的普通民眾、尤其是那些受次貸危機影響的最深的房屋擁有者們的權益沒有在政府的計劃中得到應有的關注。因此,國會議員們要求政府的救援計劃中直接體現對房屋所有者利益的保護。

同時,國會議員和絕大部分的美國民眾對這次危機的始作俑者--那些華爾街的高級主管們怒氣沖天。他們認為,這幫人將美國金融界脫下了水,他們卻繼續享受高額的年薪。即使是由于經營不善而導致企業倒閉或者被迫去職,他們仍然能夠領取數以千萬計、甚至數億的補償金。而政府的拯救計劃對此並沒有做出制約。這對納稅者們極不公平。國會要求計劃明確規定接受政府幫助的金融企業必須限制主管的補償金。

第三,美國政府的計劃涉及的金額高達七千億美元,這比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的花費還要高。這意味著美國政府的債務的進一步提高,它不僅涉及到美國納稅人當前的經濟利益,同時還會將債務遺留給後人。但是,如此龐大的計劃,卻沒有明確美國納稅人和國會如何對計劃的實施進行監督。這不符合美國民主的原則。因此,美國國會很可能要求有一個明確的監督機制;同時對七千億美元款項分批劃撥。

第四,美國國會還擔心由于有了這個緊急拯救計劃,那些壞債纏身的金融企業借機以高價向美國政府出賣他們的債務。他們希望對這些企業的債務的收購能夠依據市場的原則,以盡可能低的價格收購。

當然,也有不少人從根本上反對這個計劃,認為這個計劃等于是讓華爾街的金融主管們綁架了美國的普通納稅人。在他們看來,那些貪婪成性的華爾街惡棍們早已經賺得荷包滿滿,現在卻要深受其害的普通美國納稅人來為他們的冒險行為買單。這與美國的市場經濟基本精神完全背道而馳,將對今後的美國經濟將帶來逆向道德示範效應;從長遠看將損害美國經濟的根本利益。

華盛頓的協商仍在緊張地進行;華爾街仍然在躁動和不安中等待;世界各地的證券市場、匯率市場和實體經濟也都在密切注視著華盛頓的決定。 RFA)

……………………

在加拿大的毛派人士则继续着他的隔岸观火。

李宪源

2008930 3:14

Fwd: 离职金高达1.61亿美元 华尔街惨了总裁们发了

这就是确保豪富阶层利益之么美国宪法的高妙之处;一贯崇拜颂扬美国宪法的自由派朋友对此如何想?我猜第一回应,就是"不能期待美国宪法预立防备此类问题的条款"。此类辩解听似有理;但宪法是人订的、也是可以改的。问题发生已近一年,如至今不改、今后也坚持不改,又该如何解释呢?到底是维护全民利益还是特定阶级利益的宪法?子明兄等似应有个尊重事实而非盲信"宪政教条"的说法。

中国近万亿外储美元资产被"套牢",已经和势将发生的更多损失,跟当年日本侵占东三省后掠夺去的资产相比,后者或许不值一提!昨天在美国右翼成堆的多维博客上,读到评论某政要惊人高论的短评,连同其它论坛上两个相关链接,一起转给大家思考。

李宪源

中国外汇储备的很大部分是永远无法兑现的"白条"

温家宝:我们相信美国是一个讲信用的国家 

《温家宝最新讲话有几点值得注意》共13件评论

匿名游客的评论

September 27th, 2008 at 6:11 pm

强国论坛上这几天掀起的批温浪潮,似乎更加值得注意: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88659318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88664398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88668215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88659318

匿名游客的评论

September 27th, 2008 at 7:21 pm

"中国发现这个问题没有丝毫掩盖,我们坦诚面对,而且勇敢加以解决."

非常惊讶,作为总理说出这句话.中国食品掺假问题从1985年左右开始,越演越烈.愿意相信温不是故意说谎,但是作为政府首脑,对普遍社会现象如此无知,难以置信.

匿名游客的评论

September 27th, 2008 at 8:32 pm

中国发现这个问题没有丝毫掩盖,我们坦诚面对,而且勇敢加以解决?

Wen did not know this, not mean other officer did not know this.

无事老神仙的评论

September 27th, 2008 at 9:28 pm

看来改革开放的道路是要走到底了,那老百姓就等着吧,日子会一天不如一天的

匿名游客的评论

September 28th, 2008 at 12:25 am

的确,温过去不是总理.但是他一直是高级政府官员.中国食品掺假问题从1985年左右开始,对普遍社会现象如此无知,这就是完全脱离了广大群众的生活.不能推卸责任.当然不只是他一个人,但是他作如此声明,"中国发现这个问题没有丝毫掩盖,我们坦诚面对,而且勇敢加以解决."是不符合事实的.

匿名游客的评论

September 28th, 2008 at 12:43 am

Yes, his speak carries many insightful points, but it contains some major ridiculous view as well. "对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 is one of those. In this world nowadays, why China, wants to do this? Any other country will claim this? US, Europe, Russia, India, etc? None of these.

Is this one of current government objects? Is this China's effort to maintain and strengthen world capitalist economic structure? Wen really promotes a sort of Internationalism, isn't it?

Beside, Wen's total silence for environment issue is real concern, not just for China, for world as well. (英文大意: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大国领袖,会如此荒唐地自豪声称"对世界经济作贡献"的;难道这是当今中国政府的目标之一么?)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Cui Zhiyuan

Date: 2008/9/28

Subject: 离职金高达1.61亿美元 华尔街惨了总裁们发了

To: lin chun

……………………

他发来的热键内容之一:

中国外汇储备的很大部分是永远无法兑现的"白条"

暂时无派

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和国会决定印7000亿美元去搞"金融援助"。中国政府对此事很关心,上上下下地在谈论着要帮美国一把,也去援助援助。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为什么如此热心呢?要知道,中国国内的"闹心"事一点也不比美国少啊。一位最近来联合国办事的中国政府领导人道出了个中的原委:"中美两国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且不论这个"广泛的共同利益"到底是些什么利益,先让我们看看中国拿什么去"援助"美国。有人可能会说,当然是中国的外汇储备了。是的,中国是有一笔外汇储备,据有关方面透露,这笔储备高达近两万亿美元。7000亿美元,美国政府和国会折腾几个来回还没搞定,也不过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多一点。这样看来,有这么大一笔财富,中国政府果真出手,那就不仅可能拯救水深火热的美国人民,说不定还能就手抄了美国金融的底,从此实现"大国崛起"的美梦呢。只是很可惜,这笔号称两万亿的外汇储备,并不全是货真价实的的真金白银,而是一串名不副实的数字符号,其中的很大部分是永远无法兑现的"白条"。换句比较"专业"的话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一笔典型的银行"呆帐",其中的很大部分根本就是"坏帐",它们不是任何真正意义上的"财富"。因此,无论是援助还是不援助美国的金融,都不会给中国人民带来有实际意义的好处。不援助,会造成中国眼前的损失;援助了,会使中国的经济更深地陷入殖民地经济的陷阱,造成持久的、更深重的损失。

在解释我的这个看法之前,让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中国外汇储备的来源。大体上说,中国的外汇储备来自贸易顺差和外资引进。

先让我们看看贸易顺差。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暂时将这个贸易限定在纯粹的中国企业在外贸中的外汇净剩余。中国的出口产品的绝大部分是技术含量很低的民生产品。我们就以用一亿条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裤子为例,除了特殊面料,绝大部分制作裤子的材料都可以来自国内,因此,整个产品制造过程中,企业基本不需要进口。卖掉裤子以后,企业得到了外汇,其中主要是美元(中国外汇超过三分之二是美元)。但美元并不能在国内流通,它们要进行下一个生产过程,就要将他们挣到的外汇换成人民币。向谁换呢?向中国的银行。事实上,目前中国境内的绝大部分外汇不在企业手里,而是被中央银行收购去了。当企业下一个生产和流通环节结束后,银行就再重复一次这样的收购过程。就这样,中国的银行通过不断地发行人民币来收购外向型企业挣来的外汇,形成了一个越积越多的外汇储备,同时造成越来越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在一个外贸收支大体平衡的经济体系里,外汇储备是不会变成呆帐的,因为需要进口产品的企业,会用自己手里的人民币向银行兑换外汇或直接向银行贷外汇再以人民还贷。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的低端特点,银行手里越来越多的外汇没有人需要。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是美国,而美国又恰恰是个虚拟经济的国家,它只向中国买东西,却很少向中国卖东西。当然,美国也不是什么都不造,他们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就是中国非常需要的,但它们却是对中国禁运的,中国有钱也买不到。当然了,美国也会卖给中国一些大飞机和诸如大豆之类的农产品,但是,大飞机的需要是有限度的,而大量地进口大豆呢?又一不小心中了人家的奸计,被人家将自己的大豆企业彻底摧毁。于是,在中美贸易中,中国只能是永远的"顺差",给人家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产品,拿回来的,是什么都买不到的美元。这些美元就相当于中国某些地区的"白条"。

再看引进外资。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带来的是美元等外汇,但这些外汇不能直接用于给工人发工资、建造厂房和购买原材料。同样地,他们要向中国的银行兑换人民币。如果这些企业的的产品是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当外资将利润带走时,还需要换回外汇,这样就不仅不会增加,而且可能减少外汇储备。但是,相当多的外资产品是针对本国消费者的,这样就会发生和前面说的一样的情形:外资带走的是产品,留给中国的是"呆"在银行里的外汇和增加了的流通人民币,外汇再一次变成"白条"。

即使是这样的"白条",中国也是受尽了盘剥才积攒下来的。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有一个"6+1"的产业链理论。他把整个产业链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七个部分。他认为,从2005年开始,世界进入他所说的"产业链战争"的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价值最低且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制造业一端(即"1")放在了中国,而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6"是"软"的生产环节,"1"是"硬"的生产环节。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的定位下,中国就沦落在了价值的最低端。他以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在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近10美元,在这个产业链里,中国只能得到1美元的价值,而且还给自身带来了难以避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但美国人通过"6",获得了9倍的价值,而且这9倍的价值没有污染、没有浪费。也就是说,中国每创造1万元的价值,就为美国创造9万元的价值;中国越勤劳、越制造,美国人就会越富裕。他得出结论说:正是这种产业链的错误定位,美国维护了绿地和美好家园,而中国则遭到了污染和浪费。因此,郎咸平建议中国的企业在"6+1"中的"6"上作文章,使产业升级。应该说,郎咸平的观察是符合实际的,但是他并没有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他的建议,如果是针对美国的某个企业,可能会起到他所希望的产业升级的作用。但是,这样的建议对中国的企业却毫无帮助。我这样说,绝不是想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去挑战一个认为中国大陆真正的经济学家不超过十个的香港经济学家,也不是说中国的企业管理人不能领会他的思路,而是因为中国企业根本不具备实现他的思路的条件。

中国企业受盘剥,不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无能,而是因为中国带有强烈殖民地性质的经济环境。作为经济学家,郎咸平这样从微观的角度来考察经济不无道理。但是我认为,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发生在今天中国的"产业链战争"似乎更容易让人理解。按照这个理论,商品生产可以简单地分为生产和流通两个过程。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产业工人的劳动创造、由商业工人的劳动实现的。工业资本家要实现他们的商品的价值,就要将本该他们全部得到的利润分一部分给商业资本家,这个商业利润就体现在出厂价和零售价的差别上。一个在中国生产的芭比娃娃的全部利润(或严格地说是剩余价值),都是由中国工人创造的。那么,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出厂价如此之低,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如此之高呢?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里,工业利润应该大体上等于商业利润,否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自动调节。但是,今天郎咸平考察的经济体系,却完全不是这样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他所发现的不平等的根源,是两个社会之间劳动力价值的天壤之别。在美国,沃尔玛要将芭比娃娃卖出去,它首先要计算它的成本,即运输、仓储、商店地价和营业人员的工资。今天的美国,最低工资是每小时六美元左右,而中国工人的工资又是多少呢?去掉所有的中间过程,简化地理解这1美元和10美元的差别,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差别的根源就是两地劳动力价值的不同。这种差别,完全不能通过市场调节来达到平衡。这不是殖民地经济,又是什么呢?由此引起的所谓"产业链战争",其实并不是从2005年才开始的,而是贯穿于整个殖民地时代。我不知道郎咸平用办法让中国企业家们单纯从经济角度改变这种不平等。

考察今天中国的外向型经济,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商品输出完全不同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早期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得益于工业化带来的高效率。除去进入国外市场初期的"倾销",输出商品的价格是高于国内价格的,商品输出国产业工人的工资也是高于输入国商业工人工资的。这些商品换来的,是真正的黄金和白银和是可以在公园门口挂出"华人与狗禁止如内"牌子的政治利益。这种高额的利润和利益,是他们不惜动用炮舰来轰开商品经济落后国家大门的根本原因。今天中国的商品输出,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它是心甘情愿地用中国劳动人民的血汗,去养活殖民主义的寄生虫。

按照列宁主义的理论,在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列强已经将世界市场划分完毕。现在看来,这种"划分完毕"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动态的。在今天,世界上最大的霸权国家是美国,它对世界的统治是通过"全球化"的方式,以强势美元的手段将世界能源和市场控制在自己手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试图通过"转型"进入这个体系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变成了它的经济殖民地。在俄罗斯和中南美洲许多国家越来越看透这个体系的强盗性质而寻找新的发展道路的时候,中国的"改革家"们却通过大量的政府政策,将这种经济殖民地的角色扮演地有声有色。

我曾听到这样的议论:中国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政府为什么不动用它们解决养老和医疗这样的社会福利问题?这样的议论,反映出许多人对这些所谓的"储备"的真实性质并不了解。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用人民币兑换而来的"白条",并没有多少购买力,怎么可能用它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难道用它再换回人民币不成?

血汗换来的外汇不能花,又时时刻刻有贬值的可能。怎么办呢?只有想法尽量保住它们的虚幻的价值了。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政府不是用它们购买国家需要的实物,而是成立一个"中投公司"来投资。据透露,中国外汇储备的一半,投资在美国。这种投资是投资在波音和高科技这样的实体吗?不是,是投资在类似"两房"这样的金融公司和美国政府的债券上。这种投资会带来什么结果呢?赔了,手里的"白条"贬值;赚了,手里的"白条"增值,但无论贬值还是增值,白条的性质都不变,都不可以变现。

现在回头看中国的"救市"。不救,原来的"投资"就会贬值,甚至会完全"打水漂",同时因美国金融破产导致的购买力下降,中国的引进外资和外向型经济将受到影响;救呢,则可能将更多的外汇套在问题百出的美国的虚拟经济上不能脱身。即使是最好的结局,即帮助美国复苏了经济,从而振兴了市场,其结果也不过是使对方能用更多的"白条"榨取更多中国人民的血汗,从而使中国更多地依赖美国经济。这就是我为什么在前面说,"不援助,会造成中国眼前的损失;援助了,会使中国的经济更深地陷入殖民地经济的陷阱,造成持久的、更深重的损失。"

难道中国的当权者看不到这一切吗?难道我们的领导人真的"很傻、很天真"吗?不是的。尽管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很大部分是永远无法兑现的"白条",对于买办官僚阶层来说,中国殖民地经济给他们带来的"红利"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既可以将这些"红利"以人民币的形式在国内"先富",也可以将它们以美元的形式在国外"豪掷"。也许,这样理解我们就能真正懂得"共同利益"了。

文章录入:heji    责任编辑:heji  

上一篇文章: 国家安全被严重威胁:战略间谍较量中国已处下风?

下一篇文章: 是愚蠢还是间谍?目前人民币升值是灾难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打分

【一般人】 也许你不相信

我是学机械设计的

 2008-9-30 16:20:44 3

【只说真话】 决策的责权应该对等 2008-9-30 11:32:34 2

ycqs 楼下叫"一般人"的,你凭什么给人家乱推荐书,好象你多高深似的。我觉得本文基本原理没问题,结论更没问题,就是这么回事。当然外汇是可以买东西的,不光在美国买,别的国家也可以,关键是外汇收支不平衡造成越来越多,且有RMB升值带来的效应。支持暂时无派老师,你的文章是我必读的。 2008-9-30 10:55:34 3

【一般人】 看在你无门无派的份上

我给你一个忠告

好好到图书馆里拿几本80年代后,东西方的经济丛书充实一下自己

推荐一本 老书 大学里的教材  《货币银行学》可以对你的金融理论,起到启蒙教育的作用

 2008-9-30 7:10:08 3

【宗隗】 中国的哪些人与美国有共同利益呢? 2008-9-29 23:19:53 5

【无用之人】 百川先生提出了美国不会不还钱给中国,或者让中国储备的美元价值归零,因为美国不可能牺牲自己的国际信用.但先生忘记了一点,中国只有分裂了,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才是真正的消除了心头之患.只要有利于实现该目的,谁对中国下手别人都是举手称快的.所以我们必需要防美国这手.何况美国利用的是国际通行的货币游戏规则,退一万步说,你自己要来买我们美国的债券、股票。"股市有风险,不可能光赚不亏。 2008-9-29 22:59:58 3

lljjgg 认真阅读了该文,收获不小。使本人对于20000亿美圆外汇储备的实质有了清晰的认识。

    同时,对于当权者在目前这种风声鹤唳的国际金融大背景下,为什么不顾一切的采取现实这种违背全国人民意愿、有背于国际金融管理常理、近乎于赌徒似的应对措施,也有了基本合理的解释和进一步的理解。说直白一点,就是赖以维持身份的所谓"改革30年伟大成就"这个巨大的"气球",是继续吹下去,还是立即捅破或者放气,其决定权很大程度是由殖民者----美国政府控制的。或者说,美国虚拟金融的神话与中国30年的经济繁荣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正是这种同病相怜,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系,才导致了中国政府奋不顾身参与救市的"果敢"行动!

   另外,对于【gb0088】网友提出的问题: 请问中投为什么不投资美国实业,比如通用,ibm之类的 ?本人越主代孢,根据自己的了解试着作个回答。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中国人不想买,而是美国人根本不想把有前途的实业卖给中国,借口就是国家安全!比如前年中海油对于美国一家能源公司的收购,虽然出的价钱最高,却是被美国国会以安全为由否决了!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的市场经济同我国的市场经济有一条根本不同的政策。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政府鼓励向外国人出卖任何可以卖钱的东西,可以说没有任何限制!什么资源、实业,统统没有限制,甚至还有各种优惠政策。美国则不然,他们向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兜售的全都是五花八门的虚拟金融产品,能源、实业和高技术,那是绝对免谈的,你连想都别想!

   最后,想请教一下【百川归海】先生,你说的"金融革命"是什么意思?本人理解的革命,是绝大多数人奋起推翻极少数人统治的过程或者事件。按照你的想象,"当美国人赖帐或者美圆贬值归零,就会发生世界金融革命!"我看则未必!这要看赖帐或金融归零后真正受到伤害的人有多少?伤害程度有多大?果真如此,那么谁的美圆外汇储备最多谁受到的伤害就最大。目前情况看,大中华圈内特别是中国大陆美圆外汇最多,世界上其他国家则相对少得多!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你要所有国家都和你一起推翻美圆的统治地位?可能吗?欧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会跟你走吗?这些国家不动,世界上还有多少有金融实力的国家?你那个金融革命最终会革掉谁的命呢?当然这个革命的前提只是一个假设,而且是不可能的假设!美国政府怎么可能把美圆归零?另外,即便是美圆真的归了零,革命也未必发生!谁去带那个头?只有中国有那个动力(损失太大)!但是目前中国韬光养晦还来不及呢,带头革命?有那个勇气吗?因此,本人认为先生对于全球金融海啸前景的判断,主观的有点离谱! 2008-9-29 20:37:10 5

【百川归海】 美国欠中国钱,如果赖帐不还了,或者通过贬值归零,那么,美国政府相对全球的信用即刻崩溃,现行国际金融体制就会发生革命。美国想维持美元霸权,还是革自己的命,随便它怎么选择。楼主的言论简直是白痴!!! 2008-9-29 16:00:05 3

nshw

留给中国的就是低消费,竟然还会是通货膨胀!

 2008-9-29 14:21:37 4

【屈原问天】 一言中的:

---"尽管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很大部分是永远无法兑现的"白条",对于买办官僚阶层来说,中国殖民地经济给他们带来的"红利"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既可以将这些"红利"以人民币的形式在国内"先富",也可以将它们以美元的形式在国外"豪掷"。也许,这样理解我们就能真正懂得"共同利益"了。"

 2008-9-29 13:09:24 5

查看评论详细内容及更多评论

……………………

而有关温家宝的讲话已经被互联网管理当局和谐掉啦。哈哈。

现在,互联网管制愈演愈烈,好的坏的都和谐,穷凶极恶啦,狗急跳墙啦。

崔之元则继续着他提供大规模信息公共产品的劳作。

Cui Zhiyuan

2008915 11:40

雷曼的"最后时光":华尔街到了20年来最恐慌的时刻

雷曼的"最后时光":华尔街到了20年来最恐慌的时刻

信源:新华网|编辑:2008-09-14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八阕》观点。【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在最近的几个月里,有关雷曼的谣言满天飞,但没有一桩交易最终实现来挽救这家岌岌可危的公司,投资者已经逐渐失去了耐心。一位在华尔街工作了近20年的对冲基金人士表示,"这是我在华尔街上近20年来见到的最恐慌的时刻"。

雷曼的"最后时光"

911日,星期四,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股价再次下跌超过40%,收盘时每股4.22美元;而在这周开始时,其股价为17.62美元;时间再往前推,其年初的股价到达过66美元。

雷曼兄弟命悬一线,在许多华尔街人士看来,这家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公司已接近倒闭。

当天,记者来到纽约曼哈顿岛上的雷曼兄弟总部大楼,电视台的卫星转播车停在马路对面,几台摄像机正对着大门口拍摄,记录此刻雷曼员工们的表情。

而纸质媒体的摄影记者,则希望用相机捕捉这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最后时光"。举着相机的甚至有从不远处时代广场上赶过来的游客。

据一位雷曼内部员工介绍,美国媒体驻扎于此已经有3天了,要"等着看雷曼怎么倒下"。

在交易时段中,不断有人出来抽烟并讨论着自家公司的前途。

在午歇和下午下班后,打着领带、身着正装或者衬衣的员工们三五成群,相邀去某一家餐馆或者在大楼外就地讨论。旁边的记者则拿着纸笔,迅速做着记录,美国的商业报纸最近每天都开辟多个版面专门报道这家公司。

也有不少人在打手机,"都完蛋了",一位刚刚走出大楼不远的员工边走边说。另一名员工则徘徊在大楼的拐角处,"放松些(Relax),放松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他看起来还是比较严肃,"你放松了吗?"

随着公司股价跌到4美元附近,两万四千名雷曼员工损失了约100亿美元的纸面财富。雷曼若不能迅速稳定投资者信心的话,其股价还将进一步下沉。

华尔街的恐慌

而雷曼危机打击的不仅仅是这家公司自身,它给整个华尔街都带来了巨大的恐慌。

有人将雷曼和已经倒闭的贝尔斯登相提并论,但如果雷曼真的无法继续独立生存下去,其造成的影响将远远超过贝尔斯登。

雷曼的规模四五倍于贝尔斯登,许多纽约的金融人士认为,这是一家在效率与管理方面都与高盛非常接近的公司。同时,雷曼在许多市场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雷曼的安危事关这些市场的安危。

比如,雷曼是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市场上最大的承销商,目前在市场上交易的此类证券多为雷曼发行,如果雷曼突然倒闭,将给抵押贷款市场的前景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美国政府在上周日宣布接管房贷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并决定购买两房的抵押贷款证券以支撑房市,挽救美国经济。雷曼危机对于脆弱的抵押贷款市场和美国房市来说是雪上加霜,如果该公司倒闭而清除掉其剩余的抵押贷款相关资产的仓位,很可能让美国政府救助两房的措施无功而返。

11日晚,金融公司的交易员在曼哈顿岛上大大小小的餐厅紧急聚会,商讨市场现状和雷曼的问题,并相互交换信息。

一位在华尔街工作了近20年的对冲基金人士在当晚的聚会上对本报记者说:"这是我在华尔街上近20年来见到的最恐慌的时刻"。

……………………

Cui Zhiyuan

2008915 17:31

美林被收购 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美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林被收购

信源:路透社|编辑:2008-09-15

陷入经营危机的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915日宣布,由于有关救济方案的谈判宣告破裂,将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美国银行14日晚已与另一家证券巨头美林证券公司达成协议,将以440亿美元收购美林公司。届时美银将超过花旗集团,成为全美最大的金融机构。

路透社报导,支离破碎美国金融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在这场震荡中,雷曼兄弟可能破产,美林也可能被收购,而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大规模出售资产。这些发展动向可能表明,面临持续了13个月的信贷危机以及极具破坏性的楼市颓败之际,华尔街和华盛顿正接受一个观点,即大规模的优胜劣汰是有必要的。

共同社报导说,据最新消息,陷入经营危机的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15日宣布,由于有关救济方案的谈判宣告破裂,将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同时据《华尔街日报》网站称,美国银行已与另一家证券巨头美林证券公司达成协议,将以440亿美元收购美林公司。届时美银将超过花旗集团,成为全美最大的金融机构。

华尔街日报说,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简称LBHI)表示,计划根据《美国破产法》(U.S. Bankruptcy Code)11章规定,向纽约南区美国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

这家华尔街投行表示,该申请不涉及LBHI旗下的各个经纪自营商子公司和其他任何子公司,所有的经纪自营商子公司将继续运营。

雷曼兄弟表示,包括其全资控股子公司Neuberger Berman Holdings LLC的客户在内的公司所有客户,将可继续利用各自帐户进行交易,或进行其他操作。雷曼兄弟表示,公司董事会授权申请破产是为了保护公司资产,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除了递交破产申请,LBHI还计划递交各种破产法第11章所允许的宽限申请,以便公司能继续按正常途径运转业务。这些宽限申请包括向公司员工支付工资、薪水和继续提供其他福利。

为弥补地产相关证券的巨额损失,雷曼兄弟一直苦苦寻找买家;然而,当联邦政府官员表示政府不会提供融资支持雷曼兄弟收购交易,过去这个周末该行和潜在买家的谈判也最终搁浅。雷曼兄弟表示,正寻求出售旗下经纪交易业务,并如此前所宣布的,继续与诸多潜在收购方商谈出售旗下投资管理业务。雷曼兄弟表示,计划继续推进这些谈判,同时寻求其他各种战略选择方案。

Neuberger Berman LLCLehman Brothers Asset Management将继续正常运营,不会受到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影响,其投资组合管理、研究和操作仍然继续。雷曼兄弟还表示,Neuberger Berman客户已缴足的证券将独立于雷曼

兄弟的资产之外,不会受到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债权人的索赔。雷曼兄弟总部位于纽约,并在东京和伦敦设有地区总部,还在全球诸多地区建有办事处。

华尔街日报说,为了度过眼下这场席卷美国金融界的风暴,已有94年历史的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14日晚间同意以大约44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出售给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双方经过48小时紧张激烈谈判后达成的这项交易,可能会顷刻之间重塑美国银行业格局,让美国银行这家金融巨头更加庞大。两家公司表示,公司董事会周日晚间批准了这项交易。交易将交付股东和政府监管部门审核批准。

在美国银行首席执行长肯尼思?刘易斯(Kenneth Lewis)的推动下,该行已经进行了规模不等的数十桩并购交易,其中包括今年早些时候收购了陷入困境的抵押贷款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在收购了美林之后,该公

司将掌控美国规模最大的股票经纪人团队,以及一家受人尊敬的投行。

二者的合并将造就一家业务范围广泛的银行巨头,触角几乎涉及了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遍布信用卡、汽车贷款、债券和股票承销、并购咨询和资产管理各个方面。

这一交易还显示了信贷危机如何给财务状况坚实的买家带来了投资良机。美国银行拟以每股29美元的价格斥资500亿美元收购美林公司,这一收购价只是美林一年前价值的三分之二左右,仅为该行2007年初市值顶点的一半。受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面临

崩溃的消息拖累,上周五美林股价大幅下挫,当日报收于17.05美元。美林公司和美国银行均拒绝就任何谈判置评。

路透社说,雷曼的这些消息促使美国股指期货周日大幅跳水,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跌36.40点至1222.10点;新西兰市场盘初美元挫低;2214GMT,欧元兑美元涨至1.4306/10,上周五美国市场尾盘报1.4225。在巴克莱放弃收购的数小时内,纽约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导称,美国银行就以至少382.5亿美元收购美林展开深入谈判。

之後华尔街日报又报导称,AIG预计将出售资产,其中包括盈利的航空租赁分支。美林、AIG以及华互银行因为他们拥有价值大幅缩水的房地产相关资产,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投资者认为,他们披露的亏损远远不够,而且筹集新资本面临难题,这些观点导致他们的股价大幅挫低。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的立场是本周事件的催化剂之一,保尔森强烈反对在旨在解决雷曼危机的任何交易中动用政府资金。另具知情人士透露,缺少这样的政府担保是巴克莱放弃收购雷曼的主要原因。国际互换与衍生金融产品协会称,予以交易商紧急交易时段。市场消息人士称,特别交易时段由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发起。目的是为了降低雷曼可能提交破产申请带来的相关风险。

位于达拉斯的西南证券(Southwest Securities)结构金融总经理Mark Grant称,特别交易时段是"在亚洲市场开盘前,抵消其馀大型银行、保险公司与基金公司之间风险的一种方法"。他还预计,在美国市场周一开始交易时,市况将十分动荡。如果雷曼兄弟被迫出售或清算,"可能会引爆全球性的新一轮减记潮"

以房地产相关的不良资产已将雷曼兄弟压垮。雷曼的危机为保尔森及美联储出了一个复杂的"平衡难题"。年初至今,美国政府先後对贝尔斯登及抵押贷款融资巨擘房利美和房贷美施以援手。当局不想接手一个又一个投资银行,而遭受鼓励过度冒险行为的指责,但他们亦不能让雷曼危机令整个金融体系瘫痪,加剧信贷危机的情况发生。

破产可能标志着曾荣耀一时的雷曼光芒散尽,也可能严重影响执行长Dick Fuld的荣誉。相关人士表示,曾考虑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分离雷曼的不良资产,将其注入一家"不良银行",其竞争对手将持有其中股份。目前尚不清楚这一计划是否是破产申请的一部分。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14日表示,他认为"我们将看到其他大型金融机构倒闭"。他对ABC的一档节目"本周"表示,这要取决于雷曼的问题如何处理,清算如何进行。实际上我们不应该尽力去保护每个机构,金融变革的正常过程就是有赢家也有输家。

两位知情人士称,同华尔街主要银行执行长的会议令人回想起1998对冲基金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联手救援行动,大型银行各出资36.5亿美元。但这次情况可能不同,许多大型银行已经因为信贷危机而资金紧张,这使他们也不愿对雷曼出资相助。另外,LTCM是大部分华尔街公司的客户,但雷曼兄弟是竞争对手。

……………………

Cui Zhiyuan

2008916 18:11

Fw: 纽大教授:雷曼美林出事,高盛大摩堪忧

纽大教授:雷曼美林出事,高盛大摩堪忧

信源:明报|编辑:2008-09-15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八阕》观点。【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雷曼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宣布售予美国银行。美国权威学者指出,现时独立投资银行的运作模式,基本上已破产,第3及第4大投行都出事,第1和第2的高盛及摩根士丹利(大摩),恐也面临严峻考验。

纽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表示,现时独立投资银行的模式,基本上已不可行。他认为,现时投行必须与传统银行合併,以取得存款基础,以及来自联储局的贷款。早于两年前便对美国楼市作出预警的鲁比尼,上周六在经济评论网站RGE Monitor指出,「假如雷曼周末前无法找到买家,不但雷曼出现问题,连其他投行也会出现问题,首先是美林,然后是高盛和大摩,跟覑再蔓延至如摩根大通及花旗,这些拥有庞大证券业务的商业银行。」

过去叱耢华尔街的四大投资银行,现在只馀下高盛及摩根士丹利。与雷曼和美林不同,高盛及大摩的业务在08年仍然赚钱,但连续3个季度纯利倒退。前财政部部长艾特曼(Roger Altman)表示,「我对大摩及高盛有信心,它们能度过这次的风暴。但我认为,我们还未度过最坏的时候,我也不肯定会持续多久,以及事态如何发展。」Oppenheimer & Co.的知名分析员Meredith Whitney在报告中预警,雷曼的资产被迫出售,将会推低证券价值,触发其他投行要为其持仓进行减值。不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oseph Stiglitz昨天表示,公众也毋须过度悲观,他认为今次的金融危机,仍不及1929年大萧条时般严重,皆因「现在有更多工具,金融和货币政策,我们了解如何防止陷入另一次大萧条」。

……………………

Cui Zhiyuan

2008916 18:14

Fw: 韩国国内金融机构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衍生金融品的总额为7亿美元,持有美林公司的债券总额为6.4亿美元

金融风暴袭击韩国 韩股市暴跌 政府召开紧急会议

信源:新华网|编辑:2008-09-16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八阕》观点。【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新华网首尔9月16日电(记者干玉兰)在结束了公共假日休市后,韩国股市16日开盘即受重挫,随即启动暂停交易程序。

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影响,韩国股市16日开盘出现暴跌。技术股比例较高的高斯达克市场在9时6分即启动暂停交易5分钟的程序,这是高斯达克市场今年第四次启动暂停交易程序。

韩国首尔股市综合指数开盘不到40分钟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为稳定市场,首尔股市也于9时35分许暂停交易5分钟。这是首尔股市今年第三次启动暂停交易程序。

韩国央行16日称,截至8月底,韩国国内金融机构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衍生金融品的总额为7亿美元,持有美林公司的债券总额为6.4亿美元,因此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和美林被收购这两起事件不会给韩国金融机构带来严重影响。

韩国政府为了应对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申请和美国银行(BOA)收购美林公司等美国金融市场的紧急情况,于916日上午召开紧急金融状况评估会议,企划财政部、金融委员会和韩国银行等代表都参加了该会议。金融委员会表示在这次会议上讨论了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带给韩国国内金融公司的损失和国内金融市场受到的影响。

据韩国《中央日报》等媒体报道,金融委员会委员长全光宇15日说:"由于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申请和美林公司被收购,韩国国内金融市场将受到影响。但国内金融市场还是具有吸收和消化外部冲击的能力的。"

金融委员会还表示:"目前韩国国内金融公司投资于美林公司的资金规模是7亿2000万美元。因为它被美国银行(BOA)收购,可以使得韩国国内金融公司的损失降到最低。"

韩国国内金融公司另外投资于雷曼兄弟公司的金融商品规模达到7亿2000万美元(6月末基准)。这一部份的损失很大可能将无法避免。

金融委员会同时说明道:"美国大型保险公司AIG的信用等级虽然有可能被调低,但是韩国国内的AIG公司有充足的资金储备,完全能够履行保险合同。"由于这次事件韩国国内金融公司从海外引资将会遭遇困难,政府表示将积极提供外汇储备资金。

金融委员会在16日向雷曼兄弟公司的首尔分公司派遣金融监督院的职员实地调查其资产运营情况。

韩国金融委员会副委员长李昌镛、韩国央行副总裁李胜一等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也出席了当天的会议。

……………………

Cui Zhiyuan

2008917 1:11

Fw: 银监会人士:中国不能脱身主权基金应考虑"赴美救市"

--------------------------------------------------------------------------------

发件人: x zhang

发送时间: 2008-09-16 21:52:39

收件人: 崔之元

抄送: ganyang; shuwei; WANG Hui

主题: 银监会人士:中国不能脱身主权基金应考虑"赴美救市"

不知是否会把自己的半条命搭进去

银监会人士:中国不能脱身 主权基金应考虑"赴美救市"

20080916 16:14中国新闻网【大 小】 【打印】

中国银监会一位资深人士昨日表示,雷曼兄弟投行申请破产保护及美林银行被兼并,可以说美国投行的"半边天"已垮下来。中国不能认为自己能在此事件中脱身而出,政府应尽早地准备应对也可能登陆中国市场的金融风暴,如尽早创立存款保险制度,搭建自己的金融安全网。此外,包括中国在内的主权基金应该考虑介入美国金融市场"救市",因为在金融危机中,救别人也是救自己。虽说雷曼兄弟在中国的业务不多,但美林银行承销了中国不少公司的股票,美林银行被合并,其手中持有的中国公司的股票恐会被抛售,或是价值重新被评估。

中国出路:扩大内需减余震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银监会成员还表示,中国要想少受美国金融风暴及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就要极大地发展自己的内需。中国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要尽快启动,把推动内需的阻力尽可能地消除,把农村市场真正启动起来。

不过,中国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昨日则认为,美林银行被兼并及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对中国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次级债务危机造成的世界余震不断,而"堰塞湖"有多少还是未知。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心理预期会导致世界金融市场的继续动荡。美国第三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很可能是负数,中国的出口即会因此受到打击。

汤敏还说:"美国的危机始于楼市,目前中国的楼市也在下跌,我们应该从美国市场获取充分的教训,否则我们也会措手不及。"

中国主权基金将迎来机会?

Jay Guo则表示,中国在此场风暴中直接受到的金融影响很少,因为中国的机构,主要是一些银行投资了美国的"两房"优先债券,他们的利益已受到美国政府的担保。

汤敏则强调,无论如何,美林银行、雷曼兄弟的问题并不比"两房"严重,并不能说美国金融业已一败涂地,无药可救。因此对于中国的主权基金来说,机会是来了,虽说我们还不知美国的金融问题还会有多深,但是美国金融行业是有底可抄的。(陈海玲)

……………………

Cui Zhiyuan

2008917 1:23

纽约州长本周一许可AIG向其子公司借200亿美元

值得注意这句话:

"While Gov. David A. Paterson of New York on Monday allowed A.I.G. to borrow $20 billion from its subsidiaries, that move will only postpone the day of reckoning". 纽约州长本周一许可AIG向其子公司借200亿美元。附件简单解释了有限责任制下的母子公司资产掠夺问题,亚当.斯密根本反对有限责任公司是意味深长的. "自由社会主义者"John.S.Mill(穆勒,或译密尔)在19世纪呼吁,如果所有者亏损时有"有限责任",盈利时也必须和社会"利润分享",这样, John.S.Mill认为,"自由社会主义者"是"软预算约束悖论"的解决。

CuiLangReview.pdf

……………………

(老潘注,崔之元所发洋文部分略。)

Cui Zhiyuan

2008917 2:22

雷曼兄弟破产 中国华安QDII基金面临巨大损失

雷曼兄弟破产 华安QDII基金面临巨大损失

2008091615:10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

来源:搜狐理财 作者:姜隆

由于美国雷曼兄弟受次贷危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中国的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受到了沉重打击。华安国际配置基金作为国内第一只QDII产品,曾经引来不少投资者的关注,其最低认购金额为5000美元,投资周期为五年,目前已将近两年。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外的固定收益产品,投资的目标比例为收益资产净值的45%,最低不低于收益资产净值的20%,最高不高于收益资产净值的70%,若收益资产净值低于3,000 万美元,则固定收益产品投资比例范围为基金收益资产净值的20100%;股票,包括H 股、美国存托凭证(ADR)、全球存托凭证(GDR)、优先股投资的目标比例为收益资产净值的35%,最低不低于收益资产净值的10%,最高不高于收益资产净值的60%;房地产信托凭证的目标比例为收益资产净值的10%,最高不高于收益资产净值的15%,商品基金目标比例为收益资产净值的10%,最高不高于收益资产净值的15%。也就是说该基金的主要投资于国外的债券品种。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MSCI World Index)×35%+雷曼兄弟全球综合指数(Lehman Brothers Global Aggregate Index)×45%+美国房地产信托凭证行业协会指数(NAREIT All REITs Index)×10%+道琼斯-美国国际集团商品指数(DJ-AIG Commodity Index)×10%,也就是说,雷曼兄弟破产会给该基金带来45%的风险。

从净值走势上来看:

华安国际配置净值走势图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净值最高点出现在2007531日,为1.0500元,然后一路下跌,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该只基金表现还算平稳,但是在近期出现两次连续下跌。

这次受雷曼兄弟破产影响,该基金目前无法办理正常的申购赎回业务,基金经理也无法进入市场操作,具体情况要等雷曼兄弟被清算以后再跟据具体情况处理。基金资产面临巨大损失,净值回归一元的可能性估计极小。

由于该只基金在成立之初是由雷曼兄弟承诺履行保本义务的,现在这项义务已经无法实现。

昨日华安基金在其网站上发表华安国际配置风险提示:

尊敬的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持有人:

据最新市场消息,雷曼兄弟控股集团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 Inc.,简称"雷曼兄弟")及其关联公司由于受到次贷危机影响,可能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由于雷曼兄弟下属之雷曼兄弟金融公司(Lehman Brothers Finance SA.)为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所持结构性保本票据(简称"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人,同时,雷曼兄弟特殊金融公司(Lehman Brothers Special Financing)为保本票据之基础资产之一的零息票据(简称"零息票据")的发行人,因此在极端情形下,即,雷曼兄弟及其关联公司在无人接手而进入破产程序的情形下,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将无法开放正常赎回业务。此外,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对雷曼兄弟及其关联公司的债权(包括要求雷曼兄弟金融公司履行保本义务的权利)有可能需参与破产清算从而无法全额收回,导致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本金受到损失。如果雷曼兄弟金融公司无法再履行对保本票据的保本义务,这对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存续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本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事态的发展,及时与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持有人、基金托管人及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并采取相关对策,最大限度维护持有人权益。

特此提示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8915

……………………

Cui Zhiyuan

2008917 17:13

中行放贷雷曼 5000万美元恐血本无归

中行放贷雷曼 5000万美元恐血本无归

2008091707:03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马骏骎

[编辑注]:根据目前的媒体报道,中行被曝持5000万美元雷曼债权,而招行持有雷曼兄弟发行的债券共7000万美元,也可能遭受损失。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中行的5000万美元贷款再次陷入危险的境地。随着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中国金融机构倾向于美元资产的投资战略值得深刻反思。 

央行"救市",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对国内银行来说并不完全是个好消息,交通银行的利息收入甚至有环比负增长的可能。"双降"虽然是货币政策调整的强烈信号,但对楼市、纺织等实体经济的影响在短时期内还难以显现出来。

国内两美债券最大的持有者——中国银行(601998SH.3988HK)再度被牵扯到雷曼的危机中。据彭博社报道,雷曼兄弟前30大无担保债权银行的名单,中国银行赫然在列,给雷曼贷款金额高达5000万美元。

无抵押贷款收回可能性小

根据破产文件显示,雷曼兄弟前30大无抵押债权人主要是亚洲金融机构,包括日本的Aozora银行、中央三井信托、住友三井金融、瑞穗实业银行、信金中央金库、以及中国银行等。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雷曼对日本Aozora银行欠款额达4.62亿美元,对瑞穗实业银行欠款额达3.82亿美元,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而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记者昨日联系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其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预计这部分无抵押贷款能收回的比例很低。他说:"预计能收回一些,但是比例会很低,基本上可以说血本无归,因为雷曼肩负的债务比较多,不可能所有的无抵押贷款都能全额返还,但是考虑到雷曼本身还有一些固定资产,因此小比例还付应该问题不大。"

此外,郭田勇指出,按照正常的清算程序,应该是先做工资清算,包括劳动补贴等等,债务清偿靠后一些。但他表示,中行这部分贷款金额不算大,整体上来说,对中行经营的影响有限。

来自雷曼兄弟的消息显示,由于这些贷款未经担保,也就是说没有抵押品,因此债务偿还时,根据程序,会先考虑有担保的债权人,然后才会轮到无担保债权人。

债券研究公司CreditSightsInc.表示,雷曼的无抵押债券目前仅剩30%的价值,次级债的价值也仅剩3.5%。即使是优质债,亏损也高达40%。目前雷曼的次级债券和优先股已被连降15档至C等级,低于"可投资"等级11档。

亚洲金融机构应反思投资方向

中国台湾金管会日前发表声明指出,台湾有总额达800亿元台币的雷曼兄弟证券投资。金管会指出,台湾金融机构持有约400亿元台币的雷曼股票及债券,此外财富管理客户另持有约400亿元台币资产。金管会呼吁金融业注意雷曼的情况。

对此,郭田勇指出:"亚洲确实比较倾向于美元资产,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偏好,此次事件对于亚洲国家的固有的投资方式也提出了最好的质疑,将导致其反思且改变投资策略,逐步分散投资以防止一味追美元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郭田勇认为眼下次贷危机的高潮已经过去了,接下来进入收拾残局的阶段,预计大型金融机构不会再重步贝尔斯登和雷曼的后尘。但如要恢复生机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这次危机将导致利益重新分配,美国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可能会有解决。

受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影响,昨日中国股市全线下挫,银行股更是领跌大盘。中国银行A股重挫9.17%,报收于3.17元,创下了近期的新低。而H股同样惨淡,跌幅高达8.43%,报收于3.04港元。

据昨晚最新消息,招行持有雷曼兄弟发行的债券共7000万美元,可能遭受损失。(每日经济新闻)

……………………

Cui Zhiyuan

2008917 17:51

伦敦"金融时报"分析的一个问题

下面是今天伦敦"金融时报"对美联储今天决定不降息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这句:

"Analysts said it was a brave decision by Fed chairman Ben Bernanke, while some termed it risky. Many drew parallels with Treasury secretary Hank Paulson's decision not to help rescue Lehman Brothers at the weekend".

其实,美国财长决定不直接救雷曼兄弟公司,而让它按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还是一种"制度性软预算约束",只不过和"政策性软预算约束"(如救AIG)有些不同。破产法第11章和第7章区别极大,亚当.斯密只会同意第11章,决不会同意第7章。附件对美国破产法第11章提出的悖论有些分析。

Cui不完全市场与策略性破产.pdf

……………………

Cui Zhiyuan

2008918 7:11

今天纽约时报:Morgan Stanley 的冰山一角?

……………………

Cui Zhiyuan

2008918 7:19

纽约时报:"救市"使美国很难再向他国兜售"自由市场资本主义"

……………………

Cui Zhiyuan

2008918 8:02

视频:金融危机与宇宙大爆炸实验(SmolinUnger)

主题: 视频:金融危机与宇宙大爆炸实验(SmolinUnger)

我昨天发的

华尔街日报:粒子对撞揭开宇宙秘密:

"研究人员说,最令人震惊的结果可能是,实验结果毫无出奇之处。这将意味着物理学家用于解释宇宙运行规律的最佳方法、已有35年历史的所谓"标准模型"其实是一条歪路。"我们知道,希格斯玻色子一定存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普里美特理论物理研究所(Perimeter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的物理学家李•斯莫林(Lee Smolin)说,"否则的话,我们就一直在错误的理论根基上原地踏步。"

当前金融危机(格林斯潘认为是百年来最大的)与宇宙大爆炸实验的确有关系:要求我们从新检讨基本理论。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和哈佛大学法学院庞德法理学讲座教授Roberto Unger一直强调, "资本主义"(不论好坏)一词,作为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描述性"概念是误导的,应该废弃"资本主义"作为"描述性"概念。亚当.斯密的"资本主义"理论逻辑是彻底的:所有者必须承担"无限责任",否则没有理由拿走利润。但他的理论彻底性类似牛顿的"绝对时空"的彻底性---无法描述99.9%的公司都是所有者"有限责任"的现实。

昨天华尔街日报上引述的物理学家Lee Smolin当前在物理学界争议很大,有人甚至说他是"新的爱因斯坦"。从网址:

http://www.perimeterinstitute.ca/Events/Evolving_Laws/Audio/

可以看到他和Roberto Unger(现任巴西战略事务部长)组织的宇宙理论和社会理论会议全程。他们两人正在合写一本书:"自然规律会演变吗?)下面是"美国科学家"近期对Lee Smolin的访谈,他强调了Unger的社会理论对他宇宙理论的启发

……………………  

Cui Zhiyuan

2008918 12:37

纽约时报:高盛也要出大问题 美国五大投行全军覆没

……………………

Cui Zhiyuan

2008918 12:38

传摩根士丹利正与中信集团谈判 考虑售予后者?

传摩根士丹利正与中信集团谈判 考虑售予后者

2008-09-18 09:08:16 来源: 网易财经  进入摩根士丹利贴吧   1    黑马推荐  摩根士丹利并正在寻求采取措施,限制市场对该公司股票进行"卖空"

网易财经讯 据彭博新闻社917日报道,华尔街最大的两家投资银行之一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正在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Citic Group)谈判,考虑售予中信集团。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17日援引一名与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麦晋桁(John Mack)关系密切的知情者提供的消息说,摩根士丹利正在与中信集团举行谈判,可能售予后者。该知情人士表示,摩根士丹利同时也正在与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以及其它银行谈判,以寻求重新赢得投资者信心。由于信贷危机愈演愈烈,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摩根士丹利的股价本周以来已经大幅跳水42%

另据彭博社稍早报道,摩根士丹利并正在权衡与与瓦乔维亚银行(Wachovia Corp.)以及其它数家银行合并。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说,麦晋桁17日稍早接到了来自瓦乔维亚方面的电话,后者表达了对摩根士丹利的兴趣。该知情者同时强调指出,相关谈判并不一定就会达成最终收购或合并协议。

另悉,摩根士丹利并正在寻求采取措施,限制市场对该公司股票进行"卖空"。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 

【本新闻已有1人评论,点击查看。】

……………………

Cui Zhiyuan

2008918 12:41

纽约时报:平时要对投资银行收"失败税"建议

主题: 纽约时报:平时要对投资银行收"失败税"建议

这个平时要对投资银行收"失败税"建议,和"自由社会主义"有些相同

……………………

Cui Zhiyuan

2008918 12:42

Fw: 美联储已开始积极鼓励中国投资者到美国金融机构进行投资

主题: 美联储已开始积极鼓励中国投资者到美国金融机构进行投资

据海外媒体CNBC报道,陷入困境的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正四处"推销自己"。报道援引消息人士讲话称,该投行正和中国的中信信行进行商谈,可能被后者收购。

消息人士称,目前谈判还没有结果。此前《纽约时报》报道称,摩根士丹利正和美国瓦乔维亚银行(Wachovia)或者其它银行进行并购谈判。

目前,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是美国最后两家还保持着独立地位的大型投行。

消息人士指出,美联储已开始积极鼓励中国投资者到美国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并且表示欢迎并支持中国收购美国金融机构。

……………………

Cui Zhiyuan

2008918 12:44

Fw: 平安偿付能力逼近警戒线

主题: 平安偿付能力逼近警戒线

"601"金融兵团破发 工行国寿命悬一线20080918 08:27解放网-每日经济新闻【大 小】 【打印】

A股市场上正掀起一轮罕见的破发潮,特别是以"601"金融股为首的上市公司受到的影响最大,在总共11"601"金融股中,只剩下工行和国寿两只股票尚未破发,但离发行价也只有不到10%的距离。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由于持有雷曼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或者持有欧美大型金融企业股权,部分中国金融股受到拖累,A股市场上正掀起一轮罕见的破发潮,特别是以"601"金融股为首的上市公司受到的影响最大,在总共11"601"金融股中,只剩下工行和国寿两只股票尚未破发,但离发行价也只有不到10%的距离。

中行、平安昨日破发

由于发布了持有7000万美元雷曼兄弟债券的公告,招商银行昨日再度放量跌停;持有7562万美元雷曼债券的中国银行股价也连破3.08元发行价和3元整数两大重要关口。除此之外,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华夏银行均以跌停报收。

目前,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中国平安、中信银行、中国太保、交通银行、南京银行等9"601"金融股均已跌破发行价。A股市场的三家保险股中,中国太保股价已较30元的发行价打了个4.6折;中国平安也是连续跳水,昨日跌破发行价33.8元;只有中国人寿还在其18.88元发行价上面约5%的位置上"苦苦挣扎",昨日国寿收于19.86元。工商银行昨日收于3.42元,处于跌停位置,距离其发行价3.12元咫尺之遥。

三大利空同时袭来

民族证券银行业研究员张景告诉记者,招行持有的雷曼债券即使全部损失,也仅仅减少其每股收益0.0324元,与今年中期0.9元每股收益相比微不足道。但在弱市中,所有利空都被放大。前期银行股调整远远小于大盘,而雷曼兄弟债券和央行降息导致息差收窄只是本次暴跌的导火线。

上半年,净息差达到高点,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也相应快速提高,加之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和所得税税率下调等利好因素影响,上半年上市银行实现整体业绩67.87%的增长。

但由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信贷潜在风险升高、存款定期化等负面因素存在,业内人士对银行业保持业绩高增长的疑虑开始加大;特别是中国银行在半年报中明确指出,上半年公司净息差为2.72%,较上年全年下降4个基点,净息差或现拐点。而此次央行降低贷款利率则证实了市场对银行息差下降的忧虑。

张景还指出,A股市场银行股下跌除业绩下滑的预期、海外金融股重挫的传染外,悬在头上的限售股也是一个因素。比如中行目前流通盘为64.9亿股,但其限售流通股高达1778.2亿股,这对投资者造成很大心理压力。而利空因素一旦引发,其效应不是按"加法",而是按"乘法"被放大。

平安偿付能力逼近警戒线

对平安昨日的暴跌,国金证券分析师许柯认为,这与金融危机升级导致市场担忧其持有的富通集团股权亏损加大有很大关系。

截至630日,平安共计持有富通集团股票1.21亿股,初始投资成本为238.38亿元。今年中报披露,630日只剩133.14亿元,累计亏损已超过100亿元。

平安声称,打算长期持有富通集团股票,公司不需对该投资计提减值准备。此举引起了许多财务人士的质疑,认为其在富通集团股价大跌的背景下,不计提减值准备有违会计准则中的谨慎性原则。而前几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再一次沉重打击了持有海外金融资产投资人的信心。

中金公司指出:"仅下调贷款利率无助于缓解寿险公司保单的资金成本压力,寿险保单的资金成本取决于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而非贷款利率。"

由于富通和A股暴跌的双重夹击,投资收益的大跌也大幅降低了平安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半年报中平安旗下的寿险、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幅下跌,分别为121.3%111.8%,逼近保监会对偿付能力制定的警戒线。

许柯指出,"在内忧与外患交织的市场中,投资者心理极其脆弱,短期内平安破发后会进一步向下寻求支撑;而尚未破发的国寿可能也难以逃脱'破发'的命运。整个金融行业、甚至可以说整个大盘的企稳都要看海外市场的脸色。"

……………………

Cui Zhiyuan

2008919 6:20

Fw: Bloomberg;中投公司可能收购摩根士丹利至多49%的股权

主题: Bloomberg;中投公司可能收购摩根士丹利至多49%的股权

彭博资讯(Bloomberg)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导,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MS)正考虑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 简称:中投公司)出售更多股权,并且正与Wachovia Corp. (WB)商谈合并的可能性。

报导称,该人士表示,中投公司可能收购摩根士丹利至多49%的股权。但谈判仍存在最终无法达成协议的可能。

……………………

Cui Zhiyuan

2008919 6:27

Fw: 交行董事长:外资参股国内金融权限不应再放宽

交行董事长:外资参股国内金融权限不应再放宽zt 

[ 强国工作证 ] 2008-09-18 11:47:10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此前市场曾就外资参股国内金融企业的股权比例上限事宜议论纷纷。交通银行(601328)董事长蒋超良近日在某杂志上撰文指出,对外资参股中资金融机构股权的比例不应进一步放开,以保持国家对重点国有金融企业的绝对控制力。

据相关规定,目前单一银行的外资持股占比不得超过25%,单个外资持有内地银行股权比例不得超过20%

金融开放存在不对等

在这篇题为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文章中,蒋超良指出,中资金融机构的"走出去"远比"引进外资"要困难得多。

他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都有严格的控制。比如,与新加坡的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大量入股中国银行(601988)业相比,中国的银行在新加坡至今没有领到完整的银行执照。根据新加坡银行法规,如果一个银行的控制权在外国政府或政府代理机构手中,新加坡政府就不会批准这个银行在新加坡开展银行业务。

与此类似,虽然英国的汇丰等金融机构大量入股中资金融机构并在中国内地广泛设立分支机构,但交行、建行在伦敦设代表处十多年,英国监管当局一直以母国监管不力为借口不允许在其境内设立分行。德国监管部门要求外资银行在该国分行的管理层中必须有一名德国人,这名德国人具有业务签字权,有向监管部门直接报告权。

蒋超良称,考虑到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外资进入都实行严格的监管政策,我国今后在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政策方面也应该更加严格。

须绝对控制重点国有金融企业

蒋超良指出,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坚持本国对金融资产及金融资源的主导权和控制权。

他举例说,截至2007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利用外资余额为823.2亿美元,其中,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220.7亿美元。外资金融机构还通过分支机构的设立,与国内金融企业展开直接竞争,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均实现快速增长。

他称,目前,汇丰银行在内地有53家分支机构,花旗集团有23家,东亚银行有40家,渣打银行38家,外资金融机构的资产由2003年的4159亿元快速增长到2007年末的12525亿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重由2003年的1.5%上升至2007年末的2.4%。这对我国如何保障金融业安全与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角度考虑,必须保持国家对重点国有金融企业的绝对控制力,今后对外资参股中资金融机构股权的比例不应进一步放宽,需要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平衡。 

……………………

(老潘注,这个内容耐人寻味。交行董事长发出如此呼吁,也算是利益集团的声音了吧。我在前面骂刘明康,可以看看张宏良和左大培们提供银监会出卖中国的银行的倒行逆施。到现在,已经卖得差不多赤身裸体啦。别说什么亡羊补牢,贼走关门。刘明康们就属于挨肏打呼噜装屄的路数。就这样,刘军宁们还嚷嚷说中国再怎么开放都不过分哪。喳喳。)

Cui Zhiyuan

2008919 6:30

陆一: 关于次贷危机的一个新的分析角度

陆一: 关于次贷危机的一个新的地分析角度

美国政府 "改写资本主义"是为了什么?(修改稿).doc

美国政府 "改写资本主义"是为了什么?

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美国政府和欧洲各国央行不约而同地一反自由市场原则的常态对市场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对濒临破产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进行注资,放松对亚洲主权财富基金的限制以引进资金进入流动性枯竭的欧美金融系统。

2008327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十天改写资本主义 》。文章这么说:"过去的10天应该被记住,在这10天里,美国政府摒弃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许多规则。……如果用里氏震级来衡量政府的行动,政府最近的举措所引起的震动程度还没有达到富兰克林.斯福当年的水平。这些举措还打着学术的幌子,隐匿在一堆新的缩略语之下。"

但是过了5个月,这些举措便冲破了学术的幌子,从一堆新的缩略语之下走到了前台。

200897日,美国财政部最终宣布了,计划向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提供多达2000亿美元的资金,并提高其信贷额度;同时"两房"的监管机构联邦住房金融局(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简称FHFA)将接管两家公司的管理。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说,这将增加购房者的可用信贷。

美国财政部还计划买进"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便降低购房者的信贷成本,但并未透露具体数额。尽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曾数次大幅下调利率,但在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普通30年期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的成本仍远高于6%

这个在金融界和学术界普遍被称之为"改写资本主义"的国有化措施,曾引起包括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内的诸多学者的激烈反对。斯蒂格利茨曾于2008728日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题为《对房利美与房地美说"不"》。他认为"近些年出现了大量公私合营(private/public partnerships)的案例,而美国政府即将着手创立这种合营关系的另一典范:私人部门获取利润,而公共部门承担风险。一个本应坚持自由市场原则的政府对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Freddie Mac,简称:房地美)与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简称:房利美)的拟议援助,将导致风险社会化,其中蕴含着长期的道德风险负面影响。"

那么,作为一个本应坚持自由市场原则的政府,美国政府为什么要摈弃长达半个世纪的许多规则来干预市场,不仅由政府向私有金融机构注资、并进而将"房利美"、"房地美"这样的私有股权企业收归国家接管?

也许应该重新审视这次"次贷危机",从新的角度、广度和深度进行分析,才能对以上让所有的经济学家掉眼镜的、出乎所有经济学教科书理论框架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一.次贷危机的实质是信用衍生品创新机制引发的危机

所谓"次贷危机",完整的概念应该是"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债券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其实质是针对某一类(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所作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过程中触发了制度缺陷链条而导致的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的核心角色——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债券,它属于资信程度不高的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产品。

引发"次贷危机"的基础资产——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是由贷款公司针对资信和还款能力低下的人群设计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品种,和房地产优质抵押贷款相比,它风险较大、坏账率较高、但贷款利息较高,在房地产业的上升期内不会暴露出风险。

为了分散风险,美国在金融市场创新过程中以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为标的设计了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也称为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或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债券)。

尽管因为采用了私募发行和在银行间市场(或OTC市场)交易而使得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透明度较低、流动性较差,但由于它的较高回报率和较高的评级而吸引了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将它作为投资组合的配置品种。因此近些年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一路走高,这些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被世界各国各类机构投资者作为投资资产组合而购买。美国的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就此被分散到全球各地,并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持续下跌之后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广泛的系统性风险危机。

1.次贷危机的源头

次贷危机的源头是美国公民的住房抵押贷款中的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

所谓次级抵押贷款,并不是指借贷利率高于最优惠的市场利率(prime),而是指借贷人的信贷评级较最优良为低,是指向那些信用级别不高的低收入者和少数族群发放的家庭或个人住宅抵押贷款。

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FICO)一般将个人信用评级(credit score)分为五等:750 分以上为优等,660-749 分为良好,620-659 分为一般,350-619 分为差,350 分以下属于不确定。

据此,住房贷款被划分为多个类别:优质贷款市场(Prime Market)、"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 Market)。Prime 是针对信用分数在660 分以上的人,ALT-A 是针对信用分数在620660 之间,Subprime 是针对信用分数在620 以下。次级抵押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分多在620 分以下。

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的调查,90%以上的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是拉美移民和美籍非洲人,这些少数种族的居民基本没有信用史料,也无收入证明文件,由于信用的缺失和偿付能力的低下,这部分贷款的违约风险较高。

2.次贷危机的形成

由于住房贷款周期很长,一般为15-30 年,房贷公司和商业银行为了盘活这部分资产,提前获得现金流,对其进行资产证券化运作,打包为住房按揭抵押债券,即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在获取一定的利差后,将其在证券市场出售。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住房抵押贷款的坏账风险(信用违约风险)的转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用衍生工具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使银行可以把过量的风险透过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转移到银行以外,相当于把把风险资产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移除(off balance sheet);这种表外业务提高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capital-asset ratio);并为银行赚取资产管理收入及息差。

在次贷危机形成的过程中,有两种信用衍生工具起了主要作用。第一种是抵押债务债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简称CDO)。有意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会先成立一些名为"结构性投资工具"(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简称SIV)的公司。然后把一定数目的住房抵押贷款注入其中。这些SIV在形式上是完全独立于其发起机构,而且在法律上是那些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的持有人。SIV会以住房抵押贷款组合作抵押,向投资者发行债券,即CDO。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的利息收入,或因信贷转坏所造成的损失,会依债券结构(一套特定条款)分配给投资者。CDO的投资者主要为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其次是保险基金和退休基金。更甚的是,投资机构可以CDO作为抵押资产,再推生出CDOCDO,即CDO2,甚至CDO3

第二种信用衍生工具是"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redit Default SwapCDS)。简单而言,这是一种信贷保险买卖,或者可以称之为信用风险对冲工具。保险买方需定期向卖方支付费用,以换取卖方对特定的资产信贷提供保障。若该资产的信用质量恶化,引致其价格下降;保险卖方需支付差价,或以原价将资产买下。这种信用违约掉期合约可让CDO投资者作对冲,同时,把原本的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再向市场转移。

由此,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便由制造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商业银行转移到整个金融市场身上。投资银行摩根大通20078月指出,全球房地产抵押贷款债券(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 CMO  的总值达50006000亿美元。这表示在危机爆发之初,全球金融体系中,至少有五千亿美元资产直接曝露于次贷危机之下。

3.次贷危机的利益链条

在美国,房贷业务不是由银行垄断,一大批专门的信贷公司都在从事这个业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多数信贷公司没有银行背景,无法吸纳老百姓的存款。但在美国,有两家政府背景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美国联邦国家房屋贷款协会(Fannie Mae,也称为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也称为房地美),它们就从其他信贷公司购买房地产债权。但它们只买那些贷款人信誉好、贷款额小的债权(这部分贷款叫优质抵押贷款prime mortgage)。其余债权的"变现"则要通过华尔街(注:Freddie MacFannie Mae买到那些债权之后,也是把他们推到华尔街,找人接手)。

房屋贷款人千差万别,单笔的数额又不大,不利于向投资人推介。于是就有公司专门负责把房屋债权包装成便于向投资人推介的品种:先分门别类,然后打包制成债券"标准件",最后向投资人推介。投资人吃下这些债券后,就坐在家里静等贷款人按照约定归还本息。

前几年,美国地产债券火爆一时,国际资本蜂拥而至,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消息说,中国的各种机构也纷纷入场,截至20066月,中资机构共购入1075亿美元的房屋信贷债券(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规模大约是1.3万亿美元,再加上Alt-A mortgage——它是那种信誉介于优质抵押贷款〈prime mortgage〉和"次级抵押贷款"之间的贷款——信誉有瑕疵的按揭贷款的总规模大约为2.5万亿美元)。

针对那些更为激进的基金,主要是对冲基金,华尔街还设计出了一些更为大胆的产品,比如,把"次级抵押贷款"的利息分作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的利息,一部分是"风险承担成本",然后,把"风险承担成本"单独打包出售。在风险没有爆发的时候,这部分利息收益简直是无本万利,这为房地产抵押贷款债券又火上浇油。

这样,在中国由银行一家承担的业务,在美国则由一个长长的链条构成:信贷公司和银行、债权打包服务公司、投资银行、信用评级等中介公司、投资基金、投资基金的投资人。从好处来讲,通过这么一个长长的链条,风险被分散了,当然,利益也被分割了,不像我们国内,利益和风险都焖在银行这一个锅里;从坏处来讲,这个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链条过长会增加风险管理的难度。

但问题不仅如此,各类分析次贷危机的报告都列出了以下的市场利益和产品创新链条:

低信用者—>房贷公司和商业银行(其间产生了次级住房贷款subprime);

房贷公司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其间产生了住房按揭抵押债券MBS);

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其间产生了担保债务凭证CDO);

投资银行—>市场投资者(其间产生了CDS, ABX 等衍生品)。

但是,在这链条的最终,绝大多数分析都没有指明所谓的市场投资者的构成。而这恰恰是问题的绝对重要的关节点。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对冲基金等在整个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体系中扮演着两个角色,一是各种资产支持和抵押负债凭证的贩卖商,另一是这些垃圾债券持有人。

在整个华尔街都为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债券的高收益而疯狂时,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这些专业人士似乎也忘记了当初如何把这些垃圾债券包装成为看起来很精致的投资品,进而大量持有。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表1中的数据,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除了保险公司以外,商业银行居然是最终购买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比例最高的金融机构。

1.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主要购买方

          金额(10亿美元)     百分比

美国投资银行 75 5%

美国商业银行 250       18%

美国政府性抵押贷款机构   112       8%

美国对冲基金 233       17%

外国银行   167       12%

外国对冲基金 58 4%

保险公司   319       23%

金融公司   95 7%

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    57 4%

合计    1368     100%

资料来源:Greenlaw et al. 2008

这就是次贷危机中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分析的关键点。

4.次贷危机的传导

危机如何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

在未实施证券化之前,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信用风险完全由贷款供应商(商业银行或专业贷款公司)承担。一旦实施了抵押贷款证券化,则与该部分抵押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就从贷款供应商的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到持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CDO)的机构投资者(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的资产负债表中。因此,一旦次级抵押贷款的整体违约率上升,就会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违约风险相应上升,这些证券的信用评级将被独立评级机构显著调低,市场价格大幅缩水。

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导致了上述机构持有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大幅缩水。虽然这些金融机构并未出售贬值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即没有发生真实亏损),但由于上述机构均实施了以市定价(Mark to Market)的会计记账方法,它们会参照市场上正在交易的相似金融资产的价格来确定自己所持有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因此,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价值的缩水,将会导致持有这些资产的金融机构的账面价值发生同样程度的缩水。对金融机构而言,一旦资产账面价值在本期内下降,它将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资产减记(Write-down),在利润表上则出现相同规模的账面亏损。这正是从2007年夏季以来,跨国金融机构频频披露巨额资产减记及账面亏损的原因。

然而,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和金融机构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仅仅是信贷危机演变为资产价格危机的原因之一。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行以风险价值(VAR)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则加剧了资本市场的价格下跌,相应发生的去杠杆化(Deleveraging)在资本市场的危机深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采用了杠杆经营模式,即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远高于自有资本规模。金融机构的各项资产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而风险价值管理的核心理念,就在于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应该能够弥补该机构承担的总风险,对于实施以风险价值为基础的金融机构而言,其财务杠杆比率与其承担的整体风险成反比。如果金融机构承担的整体风险上升,则该机构将不得不进入去杠杆化阶段。

金融机构主动降低杠杆比率的去杠杆化过程,原则上有两条途径。途径一是金融机构通过出售风险资产来偿还债务,主动收缩资产负债表,从分子方面降低杠杆比率;途径二是金融机构通过吸引新的股权投资来扩充自有资本规模,从分母方面降低杠杆比率。相比之下,第一条途径更加痛苦。众多金融机构在同一时间内大规模出售风险资产,自然会压低风险资产价格,从而一方面引发市场动荡,另一方面造成金融机构尚未出售的风险资产的市场价值(账面价值)进一步下降。换言之,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本身就会加剧资产价格的下跌,这甚至可能演变成一种恶性循环,即资产价格的下跌触发了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而去杠杆化过程导致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如此循环不休。

因此,发生亏损的金融机构更加青睐第二条途径,即通过引资来扩充自有资本规模。这正是为什么自2007年夏季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发达国家政府对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WF)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的根本原因。危机爆发前,发达国家政府对主权财富基金收购本国金融企业股权的态度是警惕乃至抵制的;危机爆发后,为吸引主权财富基金对本国金融机构注资纾困,发达国家政府明显放松了相应监管力度。

截至20084月底,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合计披露了大约2840亿美元的资产减记。截至20081月底,这些金融机构合计募集到大约750亿美元的新增股权投资。这表明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在通过上述两种渠道同时进行

危机如何从资本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

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美联储空前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未彻底缓解金融市场上的信贷紧缩现象。

问题的核心在于,美国的商业银行投资了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下跌,给实施以市定价会计记账方法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巨额的资产减记与账面亏损。实施以风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的商业银行被迫启动了去杠杆化过程,因此不得不降低风险资产(包括贷款)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此外,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的是,商业银行还必须遵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的自有资本充足率规定。由于次贷危机造成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发生亏损,在不引入新增股权投资的前提下,为满足自有资本充足率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不降低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即降低资本充足率的分母),这也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换句话说,资产价格下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这表明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

有趣的是,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在发达国家,为获得高投资收益,同时规避资本充足率规定,商业银行通常并不直接投资于高风险金融产品,而是通过设立一个或若干个特别投资载体(SIV)或管道(Conduit)来进行高风险高收益投资。SIV或管道都是一个特别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它通过发行短期证券来融资,然后投资于更长期限的资产支持证券(ABS)或企业债券,通过两者的息差收入来赚取利润。由于有资产方的ABS或企业债券为基础,SIV发行的短期证券通常被成为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由于SIV具有典型的"借短投长"的特征,其经营就不免面临两种风险:第一,如果SIV购买的长期证券的价值低于SIV销售的短期证券的价值,那么SIV就面临资不抵债风险;第二,如果市场上出现流动性短缺,使得SIV不能再以合理的利率发行ABCP进行融资,那么SIV就将被迫在原本低迷的市场上抛售资产,从而遭受严重损失。

ABCP市场的萎缩使得SIV的传统融资渠道被堵塞。为避免违约,SIV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SIV不得不抛售自己持有的长期证券来为短期证券还本付息,这不但会造成SIV的账面亏损,同时会导致SIV的规模缩水;第二,SIV可以向自己的设立方——商业银行求助,由商业银行向SIV提供信贷支持(Credit Line)。毕竟,虽然SIV的资产负债状况和业绩可以暂时不并入商业银行的会计报表,但商业银行最终仍需为SIV的亏损承担责任。 由于旗下的SIV大规模投资于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次贷危机的爆发给大多数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均造成巨额损失。例如,由于旗下SIV的巨额亏损,美洲银行2007年第四季度的盈利下降了95%;同样受旗下SIV的投资拖累,英国的北岩银行于20078月爆出巨亏,并于20082月被英国政府国有化。与此同时,美国银行开始通过美联储新推出的期限拍卖工具(TAF)大量借款,为旗下的SIV提供流动性支持。为避免旗下的SIV在流动性危机冲击下被迫出售资产而爆出巨亏,商业银行不得不源源不断地向SIV提供信贷支持,这自然会降低商业银行能够向其他银行、居民和企业提供的信贷数量。而这无疑会加剧金融市场上的信贷紧缩。

商业银行直接或间接地购买了大量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由于在流动性短缺背景下,商业银行实际控制的SIV通过发行ABCP进行融资的传统渠道萎缩,商业银行不得不被迫向SIV提供信贷支持。为符合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受损的商业银行不得不降低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以上两方面因素均导致商业银行出现"惜贷"现象,这是当前信贷市场持续紧缩的根源。

5.次贷危机中的杠杆作用

如果次贷危机的传递过程仅仅是一如上文所述,即使发生违约,对金融系统的冲击不会这么大。目前美国住宅房地产的价值约为23 万亿美元,其中11 万亿是通过按揭贷款融资的,无担保的次级债券约为7000 亿,即使100%的违约,全部损失也只限于此,而次级抵押贷款60 天以上的违约率不超过30%,即次级抵押贷款的直接损失在2000 亿左右。而截至目前各国央行往金融系统注入的流动性足以应付这个损失。事实上次贷危机的影响之所以这么大,波及这么广,其原因是在次级贷款打包传递的过程中存在着杠杆作用,通过不断地抵押、授信交易和衍生工具的创造,建立起一条完整的次贷资金链条,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在卖出担保负债凭证后,受其高回报率吸引,又一头扎进其中,大量持有CDO 等证券,风险于是又重新回到银行等重要金融机构。

第一个杠杆来自于以CDO 为标的的抵押授信交易。在次级贷款到MBSCDO 等的过程中,无论怎样分割和打包,风险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即限于次级贷款本身,因为其中没有杠杆放大机制。作为低质量的CDO 持有人的对冲基金并不以将这些次债资产持有到期,获得长周期的稳定现金流为目的,其最擅长的做法是将这种看来已经被锁定的获利向银行进行抵押,取得数倍于抵押资产的信用额度,于是对冲基金手中价值2000 亿美元的次债,可能从银行借出了1 万亿美元。一旦这2000 亿美元次债价值跌至1000 亿,银行损失的将是5000 亿。

第二个杠杆来自于建立在CDO 基础上的期权交易工具,如前文提到的CDS ABX等。衍生产品的交易通常只要交5%-10%的保证金,这样建立在次级抵押贷款基础上的交易规模又被放大了10-20 倍。虽然这些工具为CDO 的持有者提供了避险套利的对冲工具,但其实际上也使CDO 的风险以几何级的速度迅速扩散出去。

6.次贷危机的实质

在美国,一般来说优质抵押贷款由包括美国联邦国家房屋贷款协会(Fannie Mae)、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等有一定政府信用支持的抵押贷款债券发行机构进行发行,信用等级为AAA。由于华尔街的债券评级既可以按资产评级,也可按用户评级。如果按照统一基准定价的资产标准,信用高和信用低的人以同样的房产来按揭,则其贷款证券化后的MBS 都可评为AAA 级;而按照贷款人的信用标准来评估风险,则有优次债之分,信用高的贷款打包为正债,信用低的则为次债。都是AAA 级,但次债收益率要比正债收益率高一些,因此高收益的次级债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CDO 也同样被进行分割,质量好的评级为AAA,很容易在市场上卖出,而质量较差的BBB 级又被重新划分出优先层,这样的多次"金融创新"之后,投资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手中的AAA 产品究竟来自于怎样资质的资产。

据统计,2003 年以前,美国发放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总规模大约为1.5 万亿美元,而2004 2006年发行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总规模就达到1.7 万亿美元以上,2005 年和2006 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年发行额分别为5080 亿美元和4486 亿美元,2007 年发行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约2200 亿。

2.2007 年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发行量居首的机构

          市场份额 发行规模(百万美元)

美林  10.10%     22085

Countrywide Financial       7.90%    17272.1

摩根斯坦利       7.80%    17211.8

Option one   7.30%    16266.1

雷曼兄弟    5.50%    11979.8

贝尔斯登    4.30%    9339

巴克莱 3.40%    7485.1

花旗银行    3.30%    7241.7

德意志银行       3.20%    7008.9

资料来源:《美国次贷"七兄弟"沉浮录》,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也持有许多的CDO 产品,从表面上看,部分商业银行并未大量持有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但是对冲基金可能把自身持有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抵押给银行并获得贷款,这些贷款很可能再度被用来投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因此银行被动地持有大量的CDO 产品。投资银行持有的次级抵押贷款更多的是来自公司主动的资产配置。包括摩根斯坦利、高盛等投资银行和花旗、美国银行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都存在大批的三级资产。所谓三级资产,就是那些既无法用市场价格来估值(一级资产为可Mark to Market),也无法用估值模型来估值(二级资产为可Mark to Model)的资产,这些资产的估值方式一般是以市场猜想来估值(Mark to Make Believe),因为这些资产没有确实的定价依据,随时可能由于市场信心的崩塌变得一文不值。

1.高级别的CDO的持有结构

资料来源:CEIC,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2.低级别的CDO 的持有结构

资料来源:CEIC,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2008 年第一季度,高盛集团的三级资产从2007年第四季度末的547.1 亿美元增加到了823.2亿美元。从占总资产的百分比来看,三级资产在2008年第一季度达到了11%,而在2007年第四季度这一比例仅为8%。摩根斯坦利的三级资产总量在2008 年第一季度增加了6%,达到781.6 亿美元。雷曼兄弟的三级资产从2007 年末的419.8 亿美元上升至425.1 亿美元,增幅为1.3%

全球银行和金融公司自2007 年以来,在次贷危机中已经减记了几乎2000 亿美元的资产,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减记来自于那些市场萎缩或几乎消失的三级资产。在大幅减记的同时,这几大投行账面上的三级资产却仍然在不断增加,主要是来自二级资产中的大量的银行贷款和资产支持证券的转入和包括房地产在内的私人权益的增加。三级资产的膨胀意味着这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减记速度并未跟上其实际资产的恶化速度,次贷危机的全貌正在慢慢地浮出水面。

3.三级资产/公司净资产比值

          2006 4 季度    2007 1 季度 2007 2季度  2007 3 季度

摩根斯坦利       118.1%  126.3%  127.3%  193.5%

莱曼兄弟    70.9%    86.7%    98.6%    149.3%

贝尔斯登    71.0%    100.8%  90.7%    131.9%

高盛  75.1%       87.7%    100.6%  127.7%

美林  13.1%       20.1%    22.9%    30.6%

花旗集团    54.9%    75.2%    88.4%    89.7%

富国银行    45.5%    44.7%    44.1%    46.6%

摩根大通    21.4%    19.4%    24.0%    -

美国银行    10.7%    9.9%      9.1%      -

SunTrust       4.3%      4.3%      4.6%      5.5%

资料来源:德意志银行

以上还只不过是从技术上和市场数据上所作的分析。

由以上分析已经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次贷危机不仅仅是放低贷款标准、贷款公司道德风险和利益冲动、市场产品创新过度、信息披露的不透明、监管机构的放任……这一系列原因所造成的市场风险危机。尽管以上问题都是这次次贷危机之所以形成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次贷危机的真正实质是,美国金融市场滥用信用衍生品的创新、预支市场和社会信用,从而造成信用风险逐渐累积,进而酿成美国(不仅仅在美国、且扩展到全球)社会(绝不仅仅限于市场)信用危机(Credit Crisis)。再通俗一点来说,这其实是资本信用危机、或者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信用危机。

美国财政部在200897日最终宣布,计划向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提供多达2,000亿美元的资金,并提高其信贷额度;同时"两房"的监管机构联邦住房金融局(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简称FHFA)将接管两家公司的管理。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说,这将增加购房者的可用信贷。这在金融界和学术界普遍被称之为"改写资本主义"的国有化措施,曾引起包括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内的诸多学者的激烈反对。

914日,在美联储无法提供政府担保的前提下,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和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宣布退出对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的收购谈判,随即158岁的雷曼兄弟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915日,美国银行收购美林,已有94年历史的美林不复存在。

   917日,在放弃全盘收购雷曼兄弟计划两天之后,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宣布以17.5亿美元收购雷曼兄弟北美投资银行业务。

尽管美国财长保尔森在915日还信誓旦旦地称,他从未考虑过拯救雷曼兄弟,且就目前而言,政府不会向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AIG)提供贷款。但仅仅就隔了一天,美联储在说服美国国会之后,于当地时间916日晚决定,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贷款。这也是美国政府继拯救"两房"两周之后,打破承诺,再次使用纳税人的钱拯救华尔街金融机构。

2008914日,《纽约时报》在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保护之后,发表了题为《华尔街:深陷危机恐怖中摇摇欲坠的歌利亚 》的文章。文章中引用了名为Balestra Capital的对冲基金主席James L. Melcher的话说:"你必须意识到,这已经象一场瘟疫,一场资本灭绝(capital destruction)的瘟疫。" 其实,更准确的判断应该是:"这已经象一场资本主义灭绝(capitalist destruction)的瘟疫"。

联系到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全球各国央行纷纷向发生问题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注资以解决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在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以后两天,为了改善市场流动性、重拾信心,包括美联储、欧洲央行以及日本央行在内的全球央行在91516日纷纷自觉地不约而同出手,通过各种途径直接和间接向市场"输血"。据不完全统计,迄今欧美各国各大央行的注资总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

可以毫不夸张地这么说,从欧美各国央行给受次贷危机影响的各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注资、美国这个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一反理论教科书常态地连续出手干预濒临倒闭的信贷公司和投资银行等机构,直到美国财政部直接出面将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以及AIG事实上收归国有。这背后并非单纯是挽救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不完全是在挽救美国经济,它真正的含义是要挽救被次贷危机严重破坏的市场信用、想要挽回美国的社会信用、想要重建资本的信用和资本主义的信用基础。

二.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和市场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次贷危机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信用衍生品。但信用衍生品的产生不过15年,在国内许多人对它并没有明确的认识。

1.信用衍生品的概念

衍生品是一种涉及股票、债券、贷款、货币、商品或者特殊事件(与气候变化或利率有关)的金融工具。作为衍生品重要分支的金融衍生品由三部分组成,它包括利率衍生品、信用衍生品和权益衍生品。

信用衍生品也称为信用衍生工具、信贷衍生品和信贷衍生工具等等。信用衍生品在保留资产的前提下,将贷款或债券的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在市场上被定价,并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使信用风险管理第一次拥有了和市场风险管理同样的对冲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机制。

信用衍生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单个公司发行的信用违约互换,称为CDScredit default swap),银行给某个企业发放贷款,为了防止违约风险的发生,将资产打包证券化出售,出售的收益率与标的资产的风险呈反比,但收益率一般会低于银行发放贷款的收益率;另一类是CDO,银行将发放给不同公司不同质量的贷款进行打包,发行收益率不同的证券化资产,较高的收益率20-30%左右,较低可能7-8%

信用违约互换涉及债券、贷款,且与企业的偿付能力有关,特别适用于进行投机操作。与实际的有价证券相比,衍生品既便宜又容易进行交易,因而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和其他投资者进而转向交易衍生品,从而加大了有关贷款质量的赌注。对于违约的票据(有可能不遵守债务协议的那些企业的票据),交易所将按其基础债务面值向投资者进行支付。

2007年前后,该市场已经成为华尔街最有利可图的场所。

2.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历史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纽约互换市场推出的。1993年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和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SCFP)为了防止其向日本金融界的贷款遭受损失,开始出售一种偿还价值取决于具体违约事件的债券,成为最早的信用衍生品。由于该产品交易是否能完成受到质疑,以及标准普尔公司拒绝对信用衍生品及其他信用衍生品评级,最初的几年(1993年—1995年)信用衍生品市场并未获得发展。信用衍生品初次扬名是在1997年—199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危机证实了它能够在货币危机期间支持债务市场的需求,并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得到保护。金融危机后信用衍生品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BA)的报告,1995年全球信用衍生品交易为清偿交易的名义价值仅为100亿美元,2004年已高达48000亿美元。

目前,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由已北美扩展到欧洲,并在拉美和亚洲形成了市场。伦敦是主要的信用衍生品交易市场,几乎全球一半的信用衍生品交易在伦敦。亚洲信用衍生品业务起步较晚,近年来也逐渐受到关注。日本信用衍生品在1998年被作为金融工具得到法律认可。2001年下半年,日本信用衍生工具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利率衍生品交易下降5.1%、外汇交易合约下降5.3%的情况下,信用衍生品却获得了21.8%的增长。新加坡、韩国、香港也开始进入该市场,并发布了有关信用衍生工具的条例以指导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参与者的操作。信用衍生品市场参与者也从最初的银行,扩展到固定收益投资者、保险公司、高收益市场基金、新兴市场基金以及非金融机构。信用衍生品市场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基础资产从主权债务已转向公司资产。

3.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规模

近年来,信用衍生品市场成为整个金融行业中发展最为引人注目的市场之一。所以信用衍生品被称为"21世纪最具有吸引力的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工具"。

自从国际清算银行(BIS)开始收集数据以来,到2005年,信用衍生品OTC合约总量上升了40.58%,为454.5万亿美元。

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和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ISDA)的调查报告,1996年末,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规模仅为0.18万亿美元,然而截至2007年底,信用衍生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2.2万亿美元。相比于2006年底的34.5万亿美元,2007年增长了81%。而在十一年时间中,整个市场规模膨胀了345.6倍。

此外,全球范围看,信用衍生品市场在金融衍生品OTC市场中所占份额2002年仅为2%,到2005年该比例已经上升到7%,而到2007年底该比例则达到14%。(见图3

3. 2002-2007年金融衍生品市场产品结构

资料来源:ISDA2002ISDA2005ISDA2007)。

4.信用衍生品的市场作用

2005年,当位于迪尔伯恩的福特汽车和底特律的通用汽车两家企业的信用等级下降到低于可投资级别时,衍生品市场曾经帮助投资者对冲了风险,并缓冲了债券价格回落给市场带来的冲击。此外,衍生品市场还减轻了来自Amaranth Advisors LLC公司去年66亿美元损失所带来的后果,以及今年美国次优级抵押贷款市场暴跌带来的影响。在过去几年中,经济曾经历了数次的金融市场校正,且都得以恢复。这些经历给我们留下了一种印象——金融市场似乎已经具备了平稳、持续甚至是良性运行的特点。毫无疑问,对这种现象做出的一种合理解释,就是衍生品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参与者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银行、券商、保险公司、投资基金、金融担保公司和其他非金融公司等。虽然银行的净敞口处于保护购买者位置,但从交易规模看,它不仅是最为重要的风险保护购买者,也是最为重要的风险保护销售者,其参与交易的规模始终占绝对比重。根据惠誉国际(Fitch)公司统计,2005年末,银行信用衍生品卖方敞口为11万亿美元,买方敞口为11.3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信用衍生品卖方、买方总敞口的93%99%。这在次贷危机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见表1

另外两个主要的风险保护净销售者是保险公司和金融担保机构。从卖方总交易规模看,保险公司和金融担保机构的份额很小,分别约占4%和3%的市场规模,而银行交易规模高达整个市场的93%。

此外,从全球银行交易规模来看,北美银行略胜欧亚银行一筹,占整体市场规模的52%,而欧亚银行的合并市场份额仅为41%。(图4

4. 信用衍生品全球交易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Fitch2005)报告整理计算。

6.信用衍生品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

2007年前后,信用衍生品业务呈指数级增长,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信用衍生品作为风险管理产品,其本身也具有较高的风险。信用衍生品的发展以金融工程模型的构建为基础,但是由于这些模型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信用衍生品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这些局限性表现在:一方面,现有的金融工程模型多以市场运行的基本正常为前提,一般很少涉及金融危机导致的严重系统性冲击的效应,这意味着信用衍生品对严重系统性冲击带来的损失经常无能为力。另一方面,这些模型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历史数据,因此对现实市场的有效性有所削弱。而目前以信用衍生品为代表的很多结构性衍生品都是场外交易,信息披露和交易数据统计都不完全,更不利于模型的修订和评估。

二是监管机构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速度和复杂程度远超出了监管机构的预期。由于衍生品市场特有的投机性与复杂性客观现实,加上衍生品市场全球一体化程度更高,给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日前,英国金融服务局、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最高官员联合声明单个国家有可能无法承受衍生品爆炸式增长所带来的一些风险,必须进行跨境合作。

三.次贷危机中信用衍生品创新滥用和监管失效的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见,在次贷危机中起主导作用的信用衍生品创新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1.信用风险的转移和杠杆作用

在未实施证券化之前,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信用风险完全由贷款供应商(商业银行或专业贷款公司)承担。一旦实施了抵押贷款证券化,则与该部分抵押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就从贷款供应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到持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CDO)的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中。

在低信用者—>房贷公司和商业银行(其间产生了次级住房贷款subprime),房贷公司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其间产生了住房按揭抵押债券MBS),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其间产生了担保债务凭证CDOs),投资银行—>市场投资者(其间产生了CDS, ABX等衍生品),这样一个信用风险转移的过程中,原本属于银行的信用违约风险被转换成了银行间市场中的固定收益市场的风险、进而又不断演化为资本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的风险,从而将本来属于某一个局部或个体市场的风险转移到了本来没有风险转移通道的不同的市场。

与此同时,在次贷危机发展过程中通过衍生产品技术,将美元市场的信用风险演化成欧元等其他币种市场的风险,从而将美国一国范围内的某一个(房地产金融)市场上的问题和风险,迅速扩大至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造成了美国一家生病、全球市场吃药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信用衍生品定价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还起到助推放大器的作用。

在没有衍生品的状态下,如果发生违约,银行将承担全部的损失,范围控制在银行系统内部。但是在发行了信用衍生品的状态下,损失被转嫁到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养老保险等机构,甚至包括国外的市场。美联储上调利率的话,投资者偿还贷款的成本增加,如果发生违约,由于银行已经将资产打包出售,并不受到影响,投资者将承担全部风险,而且是被杠杆扩大的风险,风险继续波及到全球范围内,这就带来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2.信用风险的自我相关和反馈作用

更加关键的是,在整个次贷危机的利益链条中,最终的市场(机构)投资者、也就是信用衍生品不断创新过程的尽头持有这些产品比例最大的,居然是最初提供这些衍生产品的基础资产(也就是想要转移出房地产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商业银行和最初创建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投资银行。

我们知道一个基本的社会和生物学常识,一种生物的食物链是不能闭合的。当这种食物链闭合、或者说产生自我相关时,就会出现类似于怪圈 这样的变异现象。近几十年以来引起全球恐慌的所谓疯牛病,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西方社会在工业化养牛的过程中,给牛提供的由工业化生产的饲料中被加入了大量病死的牛骨粉。当工业化养牛的过程中使得牛的食物链闭合之后,牛的基因就产生了突变,导致了可能灭绝牛类种群的疯牛病。

同样道理,当一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利益链条出现了闭合,就像次贷危机中的情况那样,一开始以转移风险为初衷打包出售次级抵押贷款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被次贷危机演化过程中高额的回报所诱惑,在安享稳定的高收益之时忘记了风险,最终争先恐后地加入了买方阵营。这样原本应该转移出去的风险在外面晃了一圈,就在这闭合的利益链条中积聚了更大的风险后,反过来又重新回到金融系统中的重要主体中。

在不断放大的杠杆作用和货币乘数作用下,一旦出现整个金融体系的基因突变,市场压力将使得基础资产价值损失造成证券化资产价值大幅下跌,商业银行就会遭受双重冲击。一方面自身持有的优先级别产品面临损失,另一方面对冲基金用于申请贷款的抵押品发生更大程度的缩水。为避免损失,商业银行的理性选择就是卖出次贷证券化资产,并向对冲基金追加保证金。而对冲基金也会持续不断地出售次贷证券化资产。当个体行为演变为群体行为时,共振效应使一个扰动项演变成系统性剧震。

在这种利益链条闭合的系统中,正反馈会加大市场泡沫、负反馈就会产生市场危机现象。

于是一场名义上称之为次贷危机,实质却是资本灭绝(capital destruction)、或更准确地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灭绝(capitalist destruction)的瘟疫,就不可避免地降临了。

3.信用衍生品的"表外转移"和信息透明度

实施抵押贷款证券化,这是金融工程学中一种基本的功能,就是表外业务。

抵押贷款证券化后该部分抵押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就从贷款供应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到持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CDO)的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中。

在这个风险表外化的过程中,信贷衍生工具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使银行可以把过量的风险透过抵押贷款的证券化转移到银行以外,从而能把风险资产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移除(off balance sheet);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capital-asset ratio)以满足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的自有资本充足率规定等风险监管要求;并为银行赚取资产管理收入及息差。在次贷危机所创造的信用衍生工具——抵押债务债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简称CDO),通过表外业务使得抵押贷款资产的利息收入,或因信贷转坏所造成的损失,会依债券结构(一套特定条款)分配给投资者。CDO的投资者主要为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其次是保险基金和退休基金。更甚的是,投资机构可以CDO作为抵押资产,再推生出CDOCDO,即CDO2,甚至CDO3

有学者分析,次按贷款人和最终投资人之间至少经历了六个环节。在这个链条中,次级抵押贷款是基础的资产,是整个金融创新的基石,但是,经过频繁的包装与证券化,最终的投资者及其投资的证券,与基础资产隔离的越来越远,最终的投资者所投资的证券与基础资产的对应关系日益模糊,这就使得最终的证券投资者对于所投资的证券的风险评估难度加大,在不尽职的评级机构、投资银行等的操作下,投资者可能高估次贷证券的收益而低估其风险。

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存款保险制度对于保护存款、缓解恐慌进而避免银行挤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建立在债券基础上的新金融体系却没有这样的制度安排。风险管理中的最基本和核心的原则是"了解你的交易对手"。贷款被打包、出售和再出售给全球的投资者,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交易对手是谁、基础资产是什么和真实价值为多少。尤其是对冲基金很少揭示其具体的风险暴露和风险管控措施。表外业务在转移风险的同时,也逐渐脱离了美国政府监管机构的严密监管。在这样的金融体系中,市场信心缺乏类似于存款保险的机制来支撑,标的资产的价值更难准确地估算。

4.投资者的身份和监管动机

次贷危机的主要产生和发酵领域是在银行间市场(或OTC市场),当银行间市场立足于银行的传统业务时,诸如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的自有资本充足率规定等银行监管手段和措施还是能够起到看门人的尽职作用的。

但是,银行间市场的主要特点就是做市商和机构投资者为主,高金额和低频次交易为特点,市场参与者数量少、流动性低下。这是应对于银行间市场传统业务而相适应的系统特点。

可一旦资产证券化业务、信用衍生品市场在这个领域滋生繁衍,以表外业务转移风险为特色的市场特性,同时也将受监管的责任转移掉了。

2006年,总部设在拉斯维加斯的Harrah's Entertainment Inc公司和总部设在田纳西州的HCA Inc公司被接管,与这两家公司有关的信用衍生品合约交易在公报发布和新闻报道之前便开始上涨。200612月份,与Travelocity.com的所有者Sabre Holdings Corp有关的合约,在协议获得批准之前跳升了13%。因为这些交易并不在交易所市场而是在银行间市场进行,监测信用衍生品内部交易非常困难。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及行业交易组织表示,他们并不知道所谓的内部交易案件涉及信用衍生品。

数量不多但规模很大的机构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中个个都是熟面孔、老朋友,抬头不见低头见。利益共同体的共谋必然产生于这种道德冲突结构中,政府的监管疏忽在金融创新的眼花缭乱中也成为一种必然。

就像足球场上常见的那样,超一流球员玩耍高超的过人技术,最终没有晃过对方防守球员,反而把自己给过了……

四.简要的结论

次贷危机的爆发说明了是格林斯潘和美联储2001 年来的降息措施,刺激起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在延续了16年的房地产泡沫即将爆破面前,美联储的放任自流和无所作为,并非偶然。那是为了帮助实现布什所说的"(住房)所有权社会"(ownership society)。美联储和布什政府都要优先促进所谓的"金融创新"。他们对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发展应该负有重大责任。

政绩和社会信用,政府信用和制度信用……这其实就是次贷危机给全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层级的政治家所摊开的终极选择。

最后应该看到,任何对市场创新都应该立足于战略高度来规划,仅仅满足于技术性的、工程性层面的创新必然会忽视社会性的整体风险。对市场的干预,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会在市场危机即将或已经衍生出社会信用危机时,被政府果断地采用。尤其是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中,市场的非正常涨跌,肯定与社会信心和预期有关,就必须要跳出技术性的、工程性的思维,以维护政府信用、挽救社会信用和恢复市场信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尤其是当预支了政府的政治信用和社会信用、累计多年而造成市场不良预期积重难返时,任何技术性的、工程性的、局部的修补都是于事无补的。

美国政府对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接管,就是最好的证明。正像《华尔街日报》在那篇《十天改写资本主义》的文章中所说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挽救美国金融资本主义免遭崩溃"。美国政府这是在用违背自由市场原则的手段来弥补资本信用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伤害。

200899-18

作者单位: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次按风暴是如何形成的》,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硕士课程主任苏伟文、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研究助理陈纬豪。

2.《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张明。

3.《次贷爆发高峰已过,经济影响才刚开始》,招商证券金融行业研究副董事罗毅。

4.《美国次贷危机与国际金融形势》,宋鸿兵。

5.《新全球化时代与衍生金融产品风险》,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王建。

6.《信用衍生品定价与风险管理方针》,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唐韵翻译。

……………………

(老潘注,这种结论,与穆军所谓次贷危机就是因为冷战后美国佬过度放任透支使用信用的路数很接近嘛。)

Cui Zhiyuan

2008919 11:40

Fw:中行公告:23亿收购法国Rothchild银行20%股权

主题: 中行公告:23亿收购法国Rothchild银行20%股权

货币战争里面描述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银行。

http://www.sse.com.cn/cs/zhs/scfw/gg/ssgs/2008-09-19/601988_20080918_1.pdf

————————————-————

出海抄底 中行23亿购洛希尔银行20%股权

◆每经记者 李凯

受美国次贷危机纵深蔓延的影响,全球金融资产出现大幅缩水。然而,就在次贷危机第二波海啸袭来之际,国内银行却开始出手海外金融资产!

本次"抄底"主角是昨日刚公告持有7000多万美元雷曼兄弟债券及对其贷款5000多万美元的中国银行(3.05,0.08,2.69%,)。在次贷危机蔓延、海外投资受挫的背景下,中行出资2.36亿欧元收购以私人银行业务闻名全球的洛希尔银行20%股权,显然又将成为金融市场令人关注的焦点。

虽然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但并没有妨碍国内银行走出去的脚步,此次中国银行出手的目标就是法国洛希尔银行。

今日,中国银行(601988,收盘价3.05)发布公告称,拟以2.3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2.977亿元)的总价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20%的股权。

"战略合作、互惠双赢"——着重在资产管理、私人银行业务和托管业务领域合作,或许这就是中国银行此次出手的真正目的。

每股收购价190.49欧元

中国银行此次收购的股权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洛希尔银行向中国银行发行和分派的66.3268万新股,另外一部分为洛希尔银行大股东CFSH出售的57.7064万股份,共占洛希尔银行扩大后股本的20%,收购价格为每股190.49欧元。本次交易对价总计为2.3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2.977亿元。

出手法国洛希尔银行,中国银行目的何在呢?中国银行表示,本次交易既可以预期使该行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亦可以引进洛希尔银行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经验,提高公司在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等战略发展领域的实力,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重点。

此外,与洛希尔银行的合作,有助于促进该行的产品开发能力和国际化运作水平,丰富其金融产品领域的经验,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高端客户。同时,中行具有知名的品牌和广泛的网络和渠道,双方优势的结合亦有助于该行拓展欧洲及其他新兴市场。

不过,中国银行同时表示,"由于本次交易的规模相对不大,本次交易预期并不会对本行的资本充足率或每股盈利构成重大影响。"

洛希尔银行来头不小

公告显示,截至20071231日,洛希尔银行的总资产为32.08亿欧元,负债28.12亿欧元,所有者权益为3.96亿欧元,未经调整税后净利润1.05亿欧元。

1.05亿欧元相当于10.2亿元人民币,粗看之下或许让人觉得洛希尔银行并不起眼。但实际上,洛希尔银行的背景相当深厚。

资料显示,洛希尔银行是一家在法国注册成立,总部设在巴黎,并由洛希尔家族控股的以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为主要业务的金融集团,洛希尔家族在金融行业有着超过250年的历史,正是受益于洛希尔家族在欧洲乃至全球金融行业所建立的声誉,洛希尔银行在欧洲私人银行及资产管理领域拥有独特优势。

洛希尔银行的产品覆盖全面,其网络遍布包括法国、英国、瑞士和卢森堡等多个欧洲国家。截至2007年底,洛希尔银行旗下管理的资产达296亿欧元。

"显然,正是由于洛希尔银行的独特优势,使中国银行选择了收购20%的股权,在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资产大缩水之际出手,对中国银行而言或许也是一个 '抄底'契机!"业内人士如此认为。

……………………

Cui Zhiyuan

2008919 11:54

路透社:美国可能再建1930大萧条时期的Reconstruction Finance Corporation

主题: 路透社:美国可能再建1930大萧条时期的Reconstruction Finance Corporation

中文下面是关于1930大萧条时期的Reconstruction Finance Corporation的维基百科

2008 9 18 星期四 10:27 BJT

路透华盛顿917日电---华尔街动荡不安,布什(布希)政府为应对混乱局面手忙脚乱,引发对一个可能更果断举措的兴趣--设立一个临时机构来处理毒害整个金融系统的问题债券.

议员、资深监管人士、学者和分析师在讨论各种模式,包括19801990年代的金融重建基金以及1930年代的屋主贷款公司(Home Owners' Loan Corp)和重建金融公司(Reconstruction Finance Corp).

在未来几周设立某种承接问题抵押贷款证券机构的可能性极小,但随着市场持续下滑,该想法越来越受人关注.

"应当开始为这种可能性作计划了.我认为这是最後一着棋.但可能是我们不得不去做的事,"穆迪Economy.com首席分析师Mark Zandi.

在股市周三再次大跌後,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多德(Chris Dodd),已经没有时间在当前的国会解决设立一个债券处理机构的问题,因国会下周将休会.

布什(布希)政府消息人士亦表示,在国会即将休会之际,不太可能很快设立一个类似于RTC的机构来大大缓解市场压力,其更倾向于集中精力在那些能立即见效的措施上.

但三位前资深监管人士周三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敦促成立一个能够减少市场中"腐化性因素"的类似于RTC的机构.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前主席沃克尔、前美国通货监理官(Currency Comptroler)路德威格和财政部前部长Nicholas Brady,此类机构能够买入问题地产债券,以令信贷市场再次运转.()

--翻译 刘兰香;审校 徐文焰

……………………

Cui Zhiyuan

2008919 17:23

美國已經成為「美利堅社會主義共和合眾國(USSAR)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表示,美國已經成為「美利堅社會主義共和合眾國(USSAR)"

美「變種」社會主義 專益華爾街

--------------------------------------------------------------------------------

http://www.wenweipo.com   [2008-09-19]

放大圖片

■萊斯銀行主席布蘭克抵達倫敦總部時受到注目。 法新社

美國一向奉行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但在一場金融海嘯下,多家金融機構相繼出事,投資者信心大受打擊,政府連番出手救市,凸顯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蕩然無存。

USSAR近似前蘇簡稱USSR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表示,美國已經成為「美利堅社會主義共和合眾國(USSAR)」,表示這個國家「為富人和華爾街奉行社會主義,利益私有化,損失社會化。」

多年來,美國銀行家貪得無厭,經常批評政府監管市場的政策,指政府抑制金融業賺取更多錢,但諷刺的是,當金融海嘯來襲,他們紛紛要求政府救市,一下子由自由市場信徒變成社會主義者。

事實上,這些華爾街銀行家根本不值得同情,也不值得動用納稅人的金錢打救。過去幾年,紐約多家金融大行創造了一個「假大空」的經濟世界,金融界很多從業員大賺紅利和佣金。這些錢來自他們不理經濟基本因素,借得比他們資產值多出100200倍的貸款,最後爆煲,由美國納稅人甚至全球埋單。

利益私有化 損失社會化

近期美國救市動用的納稅人金錢大升,急速趕上伊拉克戰爭。伊戰5年半來,美國花了6,000億美元(4.68萬億港元),而過去一年的信貸總額已大升至3,000億美元(2.34萬億港元),國債近10萬億美元(78萬億港元),相當於每人3萬美元(23.4萬港元)

繼接管兩大房貸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後,政府又以850億美元(6,614億港元)換取美國國際集團(AIG)80%股權,變相接管AIG。總統布什卸任前幾個月,他進行了75年來最大型的國有化計劃。

美國現已陷入信心危機,很多處事方法都受到質疑,加上伊戰泥足深陷、中國京奧的成功和俄羅斯出兵格魯吉亞等事件,已顯示美國超級強國的地位受到威脅。連一向吹噓美國資本主義的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克拉默也坦言:「這真是美國資本主義的可恥時期。」  ■《每日郵報》

United Socialist States of America? 

……………………

(老潘注,利益私有化,损失社会化,这与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咱这地界儿的风光何其相似乃尔!)

老周发来参考材料。

zhoujd

2008929 9:36

供参考

金融危机也许是转机.doc

金融危机也许是转机 

[1562] (2008-09-23) 

这次金融危机被称为金融地震,世界能否顺利度过金融难关呢?金融地震之后,世界会怎样? 美国会怎样? 

如果与大地震比, 突然发生大地震,而没有预兆, 像这次汶川大地震,因为没有预防,损失会很大,地震后花很大力量解救.如果像海城大地震那样, 震级逐步增强,能预报地震,损失会很少. 

1929年大萧条,90年代日本泡沫危机,是突然爆发的,事先没有准备, 损失很巨大. 而事后处理不当,也不果断,危机越陷越深. 

本次美国危机, 属于震级逐步提高,从 2007年2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 新世纪金融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收购.最近雷曼兄弟破产.这一系列事件,震级逐步提高,这样世界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做好了预防. 

事后处理措施比较果断,大量注入流动性, 安排贝尔斯登,接管两房, 接管AIG等,最近出了7000亿美元救助计划. 

怎样纠正过度杠杆效应? 像60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掉期市场,怎样清算问题,可能会像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危机时代,最后由政府出面安排-1637年4月27日,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郁金香期货合约,一年之后,又通过新规定,允许郁金香的最终买主在支付合同价格的3.5%之后中止合同。 

目前来看,金融危机还未影响到实体经济,商业银行也没有受太大影响.但是因为信贷紧缩,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商业票据市场面临威胁,商业票据市场主要为汽车制造商的贷款子公司或银行的信用卡子公司提供资金,这会对实体经济会产生影响。而且,美国和欧洲等国政府负担很大债务. 

关键看,这个地震下,有多少金融机构蒙受损失和破产,承担损失有多大. 这个损失目前估计有8000亿美元. 美国国会批准债务上限提高到11.3万亿美元. 美国政府从金融企业那里低价购买难以流动的资产,如住宅和商业抵押贷款及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如果处理得当,几年后,美国政府也许会赚不少钱. 

这次金融危机后果,是投行这类金融机构,也将接受像商业银行一样监管.而对冲基金也必然受到控制. 以后,借贷更加审慎, 杠杆比例降低.交易更受限制,投机受到控制,金融全球化冲击力会降低. 对冲基金兴风作浪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世界合作对抗了这次危机,将有助于共同解决未来共同问题.人们也许会面对一个更安全的世界. 世界各国首先会加强合作对金融业的监管.管理失控的全球化,世界必须合作. 

这次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集团受到控制和削弱, 随着油价下降,美国石油集团和军工集团也遭到削弱. 美国私人社会保障遭到很大损失.这三大集团是侵略性较强的集团.自由资本主义思想号召力下降,美国遭到更多挑战, 比如拉美国家,美国以后会更倾向于民主党的社会政策,更与世界合作.美国自由资本主义要维护市场经济,必须与世界合作. 

广州 麦辰 

《联合早报网》

……………………

(老潘注,总是有乐观主义者做出如此瞻望。)

zhoujd

2008929 9:36

供参考

次贷危机震动国际政治格局 G2格局或将出现.doc

次贷危机震动国际政治格局 G2格局或将出现()

2008092709:08 [我来说两句(50)] [字号:大 ]

来源:东方早报 

宋国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博士

即便次贷危机不能终结美国时代,在非西方世界,偶像正在步入黄昏。从中国的角度说,如果中美两国在解决次贷危机时能够形成紧密协调的合作机制并延续下去,G2格局或将真的出现。

次贷危机已然成为美国的金融危机,正朝恶化中演化。作为一个让美国政府不得不全力应对的历史性事件,它将对美国本身至整个世界产生诸多重大后果。对于这一点,恐怕不会有太多疑问。问题是目前的观察和判断大都局限在经济领域。诸多经济学家从经济的角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固然重要,但仅仅是硬币的一面。

而硬币的另一面,则存在于政治领域。

大致来说,次贷危机的政治后果可以从非常传统但同时又有效的三个层次加以分析。第一个层次是美国国内政治层次。在这个层次上,最重要的政治后果有两点:

第一点,次贷危机破坏了存在已久的美国政治生态,让华尔街和华盛顿的互动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于处于巨大混乱当中,代表金融资本利益的华尔街不能再像过去数十年所习惯的那样,不但能骄傲地拒绝政治权力的干涉,还可以对政府指手画脚。相反,在能否继续生存的阴影下,他们迫切希望能从华盛顿获得援助。

第二,从政治意识形态上说,罗斯福主义或将重新替代流行已久的里根主义。发端于上世纪30年代新政时期的罗斯福主义,其关键在于重视政府的作用。在其后的40多年中,罗斯福主义始终发挥重要作用。但里根的上台,几乎彻底埋葬了罗斯福主义。里根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自由主义。政府要无为而治,管得越少越好,善意地忽略在经济领域发生的事情,让市场来自行解决。近30年来的美国,正是在里根主义的引导下,市场的力量明显地超过政府的力量。

次贷危机的总爆发,让美国民众和精英开始认真反思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弊端,政府的必要作用将得到积极认可。特别是在危机之下,政府动用资源的能力,对市场进行监管的能力,都会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如果民主党的奥巴马当选美国的新一任总统,这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化,将会进一步提速。

第二个观察次贷危机的层次,是国际政治层次。一方面,次贷危机将严重影响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关系。美国是次贷危机的肇事者,但其他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也被迫受到波及,并无奈承受着巨大风险。欧洲国家和日本对此一直颇有怨言。最近G7的其他国家拒绝和美国一道救市,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强烈不满情绪(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十分清晰地暴露出美国和西方世界关系的裂缝与鸿沟。不夸张地说,如果伊拉克战争制造了美国和盟国在安全和政治领域的分歧,那么次贷危机则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再一次加剧了这种分歧。

另一方面是美国和非西方世界的关系。其中,美国发展模式对于非西方世界的吸引力的下降是不得不重点提及的一个内容。以自身为模板,美国给非西方世界指明了"华盛顿共识"的发展道路。一言以蔽之,"华盛顿共识"的核心是不断推进市场化和自由化。但从美国自身所经历的次贷危机来看,过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不但不能增进发展,反而会制造难以控制的危机。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用以应对危机的最重要方式居然也是其一贯指责的反市场手段,回归到国家救助和政府管治。对于非西方世界而言,这无关美国的国力是否衰落,而事关美国的软性示范力量。即便次贷危机不能终结美国时代,在非西方世界,偶像正在步入黄昏。

最后一个层次是中美关系层次。中美关系不可能逃离次贷危机的影响。初步的判断,次贷危机会拉近中美两国的距离,加深两国在全球经济领域的合作。换言之,这种影响对双边关系而言,更多的将是正面的。为尽快处理好次贷危机,美国需要中国的帮助和合作。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外汇储备国,而且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在流动性稀缺和信心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下,美国迫切希望得到中国各种形式的支持。

从中国的角度说,次贷危机也让其直观感受到了全球经济体系的相互依存性,客观上强化了"利益相关者"的认知,进而希望美国能迅速走出困境。考虑到中美两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以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如果中美两国在解决次贷危机时能够形成紧密协调的合作机制并延续下去,G2格局或将真的出现。

(责任编辑:王雪)

……………………

(老潘注,G2!真他妈的有想象力。)

zhoujd

2008929 9:36

供参考

布什未曾想到的.doc

布什未曾想到的

[1560] (2008-09-22)

在盛大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普京眉头紧锁,而布什则在北京不亦乐乎,好好享受了他的奥运之旅。而之后发生的事情,布什却这么也轻松不起来了。

俄罗斯经过卧薪尝胆般的国力积蓄,对北约屡次冲击战略底线忍无可忍,俄罗斯的坦克进驻到了南奥塞梯,随之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独立,并采用"围魏救赵"的战略与委内瑞拉在加勒比海共舞,图—160型战略轰炸机逡巡于南美上空也标志着俄罗斯转变了自己以往的攻防战略,无怪乎梅德韦杰夫称200888日对俄罗斯意义非凡。莫斯科对格鲁吉亚一心"向北"坚决反对,而欧盟因能源安全的脖颈掐在莫斯科手中而顾虑重重,赖斯甚至苦口婆心道,俄罗斯不能脱离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成为"只向世界提供能源的国家"。莫斯科此次在"南奥塞梯事件"中的强硬态度大大出乎西方国家的意料。即使一度"第二次冷战"等辞藻见诸媒体,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俄罗斯和西方在反恐、国际空间站、气候变化上有众多的利益重合处,就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中,俄罗斯也受害不轻。"冷战"已失去了根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但还不至于上升到"冷战"的程度。

美国此前曾公开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因此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态度不免有些理亏。此外,次贷危机延燃至金融危机,国内恶化的经济状况也牵制了对应国际局势的态度。雷曼兄弟等投行应声倒下,7000亿美元不知能否消化掉坏账,市场失灵之后,政府伸出的援手不知能否度过难关,都是布什挠头的事。很多美国民众在房地美和房利美获得住房抵押贷款,但在美联储的连续加息下,不堪沉重的还贷压力,次级贷款危机由此蔓延开来,再加上监管不力、国际油价的起伏不定,更为全球经济环境徒增变数。与"南奥塞梯事件"的地缘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辐射面更大,影响也更为严重。

与南奥塞梯事件、金融危机伏笔已久不同,朝鲜因对美国不履行承诺而以"复原宁边核设施"相挟,则事发突然。6月份朝鲜爆破了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以期美国可以将自己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去,但没想到美国顾左右而言他,还打算深入到朝鲜进行严格核查,朝鲜便对美国出尔反尔的态度以"复原核设施"相针锋相对。当然朝鲜半岛去核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发生始料未及的事情也属正常,只要双方遵循以往的协议,维系来之不易的信任,对去核化的未来可抱持乐观的态度。毕竟,周边国家需要一个稳定的朝鲜半岛,朝鲜也需要拥抱世界。

南奥塞梯事件、金融危机、朝鲜复原核设施,诸多事件集中爆发,大概会令布什措手不及——不过,与任期即满的布什相比,新上任的不管是黑人奥巴马还是老人麦凯恩,压力会更大。

王宁

《联合早报网》

……………………

我倒是更倾向于同意崔之元也能够同样收到的李延明发来的内容。

liymbj9206

2008924 8:18

转发

金融大丑闻.doc

金融大丑闻

转自2008-09-18 06:59 作者:123.119.215.*

最近全球都在谈论一件金融大丑闻,很不幸,它的主角就是中国。中国大陆除了拥有"两房"垃圾债券3763亿美元以外,还拥有5000多亿美国国债,看来早晚也是垃圾,即使不是垃圾也是在帮美国经济泡沫买单。两者之和超过9000亿美元。30年改革开放血汗换来的外汇家底大部分都套在里面。预警早就发过了,为什么不采取疏散措施?答案很简单-----有影响力的人拿回扣造成的!

香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金融专家刘梦熊撰写《我为人民鼓与呼》一文,在香港三家媒体以整版篇幅发表,引发震撼,各界关注。刘梦熊疾言厉色质问中国财政金融管理当局有关拍板人:"你们这班败家子哪里来这么大的胆子,拿国家人民的钱,来买天文数字的美国"两房"公司债券。现在"两房"基本上已破产,你们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如此离谱决策有没有黑幕,人大会应立即组织特别调查组彻查,追究责任!"。此评论 犹如闹市中引爆炸弹,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金融乃至经济界强烈反响,不过都是在上流高层经济圈内.

次贷危机下,美国的两家房贷抵押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的债券已形同废纸,荣登美国"两房"公司外国债权人之榜首的居然是中国,一共持有涉及该两间公司高达3763亿美元债券,约占中国外汇储备总额21% 。国际经济界称为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丑闻。

国家资料显示,自2004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惊人增长三倍,高达到9220亿美元。仅2006年到去年2007年间,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增长66%。在美国次按危机即将露出狰狞面目的前夜,中国仍然痴心不改地不断大手笔增持美国债券。究竟是谁拥有在这样疯狂地处置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权利,如痴呆一样疯狂购买美国债券?

同样是亚洲大国的印度,外汇储备也很客观,但印度对美国"两房"债券持有量才2300万美元而已,人家是意思意思,中国的3763亿竟然是印度的一万六千倍,差不多是三万亿港币。这样投进美国"两房"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国际公认的原则是,外汇储备公认的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分散为宜,但中国财金当局却将外储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投资于美国"两房",这相当于将大部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当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和东南亚楼市崩溃,还闹出「负资产」,业主和银行一齐遭殃,说明房屋按揭本身风险很大,其衍生债券更是危险品。

不能只集中在一个菜篮里,这是金融投资常识性的金科玉律。外匯储备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稳健至上,比重分散,结构多元。可是我们那些可爱的受握重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败家子一般的官员,个个还都是硕士、博士学位!

就冲这点,中国民众还有什么脸面去嘲笑印度!叫人家阿三,自己都快成阿大了。到底是谁祸害中国如此吃亏,不,是重创,而成为世界笑柄!

我认为:这件金融丑闻的暴露,实质上对中国经济重创之巨,对国民信心和精神打击之大,简直可以抵消大批我们自己宣传的其他成就光环。这决不是一般的问题,甚至不是什么重大失误!不能用失误的概念,而是直接叫做中了"杀招"!它的背后是应该是严重的渎职 战略间谍的性质!

中国经济学家都在干什么,受那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高论影响而实行的政策,最后使谁最终受益,使谁陷入深深窘境了呢? 那些"主张对内狂引境外战略投资者、让其大赚贱卖的银行原始股;对外大力推出中国优质大型企业或国有垄断企业境外上市,向海外慷慨派送十倍于融资的分红"的经济专家到底在干什么,他们的底细和真实身份到底是谁?

近些年来,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十分活跃,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手法多端:有的熟谙中国国情,巧妙利用各方人脉,想方设法接近各级领导人,进行商业游说,影响相关决策,为商业活动铺路;有的境外利益集团对有关部委研究机构与学者给予丰厚的课题经费等途径,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所谓研究成果和影响为境外跨国企业集团谋利、鸣锣开道,对中国相关部门决策与立法施加影响。于是中国的经济专家和经济官员们他们当中有不少靠着暴利集团贿赂、靠着境外集团资助做研究报告,通过境内外媒体精心包装、刻意打造,提供各类活动舞台,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成为中国国内行业精英,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为国内外的利益集团鸣锣开道呼号、充当掮客买办,多年来实际也真正影响了行业乃至国家经济决策。

一直认为近年国家经济领域这样的怪异诡秘的现象和行为,决不仅仅是表面专家贪财、官员渎职那么简单,应该是境外对手和敌对势力精心地策划和不懈的努力后,其战略金融间谍的成功之作。这场惊天的美国债券丑闻,更坚定了我的中国国情判断,当前诡异政策还在继续-------面对暴跌70%以上的空前股灾,我们却无动于衷(其实救市很简单,只需用这几年的股票印? ㄋ笆杖氤闪⑵阶蓟鹇蛉氪笮》牵萃P鹿缮鲜校?一且问题都迎刃而解),在救市毫无作为的同时我们却加速放行QDII,大家用脚都能想清楚我们又在为谁准备饕餮大餐!

恳请各位看官在各官方网站转贴,提醒我们的领导人警惕家贼!

……………………

怎么样?

嘎嘎。

华尔街这样的折腾真是一波三折吧,比任何好莱坞大片都要更加触目惊心吧。

议员大佬们为了被强制性拉来对美国政府提出的救助方案进行投票,必须在额外公开自己的立场,无形中增加了议员鬼子们的工作量,搅了人家颐养天年的局,能不撮火嘛。

小布什还有不到三个月就该从白宫滚蛋了。可就这么点儿时间,却不得安生。华尔街弄出点子事情来,让小布什这孙子火急火燎上蹿下跳。丫挺的就差没可怜兮兮地求饶:你们丫这帮子王八蛋,非得在这个当口出事,让俺既无法善始更不得善终,俺的经济政策一向被米国人以及地球人地球人诟病,认为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垃圾,是典型的劫贫济富,俺没有掺和你们丫华尔街精英的事,你们杂种肏的也得知恩图报,不能把屎盆子都往俺脑袋上口吧?而那帮子议员傻屄们,投票赞同完了闭会一个月,该泡妞就去泡妞,该腐败就去腐败,该诅咒中国毒奶制品就去诅咒,非得否决了是什么意思?没错,华尔街赚钱了狗娘养的们自己揣兜里了,赔大发了就让纳税人买单了,可不这样又怎么着呢?这时候祭出国家利益的说辞,那实在是迫不得已啊;别听欧洲人下嚷嚷什么美国要实行社会主义,咱的社会主义只是对华尔街,对穷光蛋们千万别提这件事……

再来看看咱们的父母官们对华尔街风暴那种幸灾乐祸得意洋洋的人模狗样吧。什么风险敞口小,什么不会遭遇大麻烦,什么外资银行在华运行政策,都他娘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货色。说到底,不过就是卖国求荣嘛。

华尔街地震对中国到底能够形成多大的冲击?还是去看看上面李延明发来的内容吧。

崔之元与李延明的区别在于,崔之元更愿意看到美国鬼子的完蛋的同时,对中国则乐意粉饰太平;李延明发来的内容则显得悲观了些个。呵呵。

一帮子丧权辱国的家伙们主掌着国家权力(也就是政府或委府权力,这点在中国特色里是一码事),就此而言,还用评价华尔街对中国的影响吗?全世界哪儿找中国这样的卖国求荣的最高权力掌握者?实际上,这在中国是很有传统的,1840年以后,这就形成了定势。在咱这59岁的共和国里,被历届领导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愈演愈烈,到了江泽民时代,就是在家里必须说英文,而朱镕基去给美国人民消气去啦;而他们以后,则更缺德带冒烟儿啊,QFII、东海、外资在中国的银行里股权限制一步步降低、被美国政府接管了的AIG在中国的美亚和友邦的有声有色……真是没完没了啊。卖得几乎一文不名啦,中国连个婊子的价钱都不值啦。

所以嘛,华尔街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还没有蔓延到咱们中国呢。别着急,中国出麻烦指日可待。

一方面,中国的房地产按揭比美国次级贷款好不到哪儿去。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萧条,已经造成了断供现象。好家伙,在房地产开发商大批倒闭同时,买家大规模断供,这不就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危机的翻版么?如此,中国的金融危机还会远吗?

另一方面,中国这帮子卖国贼,偷偷摸摸把中国巨量外汇储备购买了美国金融机构的股票或者债券,美国政府接管了两房和AIG,让持有债券者无俅所谓,但让购买股票者傻屄呵呵;而白宫坐视雷曼兄弟以及华盛顿互助银行破产,则让无论持有丫挺的股票还是债券者都荡到了连裤衩儿都不剩的地步。

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咋就比咱中国更知道爱国主义呢?

现如今,白宫救市计划遭到众议院否决,情况还在发生着变化,使得原本认为该计划注定会得到通过而让此次危机告一段落故此松一口气者们再度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眼巴巴看着美国佬达成一锅粥而鞭长莫及。昨天,欧洲人纷纷表态,对美国众议院的否决表示失望;而欧洲大陆的银行倒闭风波也方兴未艾。

日本在亚洲股市领跌,那只不过因为咱中国在国庆节期间闭市。如果咱们也开盘,就凭借着咱们永远充当世界之最的豪迈,以及今年创下全世界股市跌幅第一的佳绩,再弄出让多少股市中小投资者自杀的局面来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今天是国庆节啊。咱们的共和国59岁啦。

储时健就是中国特色的59岁现象的模板啊。59岁,意味着临近退休啦。

小布什应该与中国同病相怜:快歇菜了,还是不得消停。

这哥儿俩都真够背的。

嘻嘻。

 


--~--~---------~--~----~------------~-------~--~----~
《权利》电子邮件网络非常鼓励具有行动力的文章供大家分享和引起支持!

1,所有帖子没有注明"不可转载"的,一律可以转载;转发本邮件成员文章,请注明"转自《权利》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
2,《权利》公共发言,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Rights@googlegroups.com
3,订阅: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subscribe
4,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Rights-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5,群发邮件,慎重发言,文明用语,切忌只言片语不明不确!
6,http://chinarightsgroup.blogspo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