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名已经改了,死不了了,起诉的罪名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这个罪的最高刑是无期徒刑,不过话又说过来,我也赞同张赞宁先生的观点。慎用死刑,作为三鹿以前的董事长她当时可能也没有预见到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可是毕竟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如果判外她死刑,也只能说她是死有余辜,但是再杀一个董文华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她也不过是这个制度的一个牺牲品而已,严刑峻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犯罪的土壤还在。
常伯阳
2009。1。6
------------------------------------------------
电话:0371-65510993 13303859218
网站:伯阳法律援助网
http://www.by148.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yiluzouhaoba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zanning <zanning@163.com>
To: chinarights@googlegroups.com
Subject: 【权利:1509】 Re: 转发:公务员公费出国利益链:返还回扣是行规
Date: 09-01-01 02:26:24
紧急呼吁:三鹿刑案刀下留人!
张赞宁
最近有多家媒体曝料说: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最高有可能被判死刑。
这是否是一种信号?
从刑法条文上看,刑法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确有最高可判死刑的规定。但个人认为,死刑的适用应当慎之又慎,切不可为了一时痛快,或以"民愤"为由,而滥开杀戒。
表面着来,毒奶粉事件是三鹿集团的问题,实际上,三鹿毒奶粉案的发生,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与制度上的原因。如果只是孤立的将其看成是某个企业、某个厂家或某几个责任人的问题,又何以能解释,自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后,经质检检测发现,除三鹿集团外,全国还有许多乳制品厂家生产的乳品、乳液中也都检出有三聚氰胺?
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确实应对本企业的毒奶事件负有直接责任与领导上的责任,但他罪不当死。这是因为毒奶事件的发生,如果要让三鹿集团一个企业,或者由田文华等个人承担全部责任,这对田文华、张文华等个人来说是不公正的。这其中,至少还有管理部门和质检部门的问题,如果管理部门能依法管理,质检部门能依法把关,三鹿集团何以会落得个破产的境地?这个三鹿集团的董事长田文华又何至于会有今日的下场(蹲大牢)?
铁的证据表明:国家质检总局于2002年3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免检产品颁证大会",宣布了有史以来国内第一批获得"免检"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河北三鹿牌奶品名列其中(中华商务网讯http://www.chinaccm.com),以后三鹿奶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免检产品(中国财经网:《国家免检产品》2008-9-12 22:47:14)。更荒唐的是,2007年,三鹿婴幼儿奶粉项目,竟然获得了由国务院颁发的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石家庄妇女儿童网,
我们应当从三鹿毒奶粉事件中汲取教训,以杜绝类似事件发生。我国之所以在继阜阳"大头娃"假乳品事件之后,又有三鹿"石头娃"毒乳事件发生。在每一次侵害广大消费者的事件发生后,往往都是处理几个"替罪羊"了事,并没有真正从根子上找原因。
尤其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崇尚废除死刑、少杀或不杀刑法伦理的今天,我们更应慎用、少用或不用死刑。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依法,要理智、要讲道理,要宽容。
为此,我们呼吁:三鹿刑案刀下留人!
田文华有罪,但罪不当死!
赞同者请签名:张赞宁
2009年元月1日
From: "Chines华夏匹夫" <huaxiapifu@live.cn>
To: "bj 之春" <huping1@gmail.com>,"" <2008xianzhang2008@gmail.com>,"08 宪章" <2008xianzhang@gmail.com>,"djy 张本真" <harimoto@djy.co.jp>,"liusi 天网" <zhongguotianwang@gmail.com>,"minzhu 论坛" <caryshung@gmail.com>,"minzhu 中国" <mzzguo@gmail.com>,"pufei1981@hotmail.com" <pufei1981@hotmail.com>,"" <xianzhang2008@aol.com>,"" <xianzhang2008xianzahng@gmail.com>,"" <xianzhang2008xianzhang@inbox.com>,"zm 合作李" <listanly@gmail.com>,"" <ztsztszts@gmail.com>,"澳大利亚 吕易" <nluzs@yahoo.com>,"白桦" <fbaihua@hotmail.com>,"被不公平对待学生联合会" <rejecteeleague@gmail.com>,"槟郎" <lbzwx@tom.com>,"常坤" <changkunchina@gmail.com>,"池安国" <yetian20082008@live.cn>,"大庆 于赤阳" <gainmail871@gmail.com>,"冯余冬" <sczyfyd@163.com>,"肝胆相照" <gandanxiangzhaonews@googlegroups.com>,"公民监证会" <wenzezhengfu@gmail.com>,"关 敏" <guan514@sina.com>,"观 察" <kuidechen@msn.com>,"郭 泉" <duidui6390@sina.com>,"何俊阶" <hxl8198966@126.com>,"后合作" <kissinger888@gmail.com>,"李苏滨" <lisubin21891@163.com>,"俐明" <745250869@qq.com>,"刘渝宁" <http0123456789@126.com>,"刘渝宁" <http0123456789@sina.com>,"龙台张" <xsjnm@yahoo.com.cn>,"妙觉磁智" <miwuzhijian@126.com>,"墨痴" <952367385@qq.com>,"潘祎" <panyi@vip.sohu.net>,"彭定鼎" <deanpeng@hotmail.com>,"权利 联系人" <gongchangbeijing@gmail.com>,"权利 权利" <chinarights@googlegroups.com>,"人民日报.市场报 张小云(张然)" <zhangxiaoyun@vip.sina.com>,"声音 签名" <wipc@comhem.se>,"天网联系人" <zhangguoting@gmail.com>,"万延海" <wanyanhai@hotmail.com>,"王渝" <wangyu196310@126.com>,"王瑜" <wangyu@cj.net.cn>,"新法家传真" <alexzhai6@gmail.com>
Date: Fri, 26 Dec 2008 17:11:31 +0800 (CST)
Subject: 【权利:1492】 转发:公务员公费出国利益链:返还回扣是行规
公务员公费出国利益链:返还回扣是行规
MSN中文网 2008-12-26 08:49 来源:时代周报
公务员公费考察的背后,是多方利益链的作用,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有知情人士透露,为接官员出访团,种种并不光明的竞争招数应运而生,返还回扣便是业内通行的"规则"之一。
资料曝光缘于"低级错误"
《时代周报》报道,官员出国考察市场从2000年开始骤热。2000年之后,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政府手里可以支配的钱猛然丰裕,官员考察的目的地也就"由内转外",面向国际。旅行社发现了这块"新大陆":如果说一个普通游客出国游玩费用是1万元,官员出国考察则是人均3万,利润差别引人垂涎。目前,对这块"肥肉"的争夺,已趋白热化。
"像这次温州、新余公费考察的资料曝光,绝对是小旅行社才会犯的低级错误。"曾在上海某家大型旅行社担任副总的雍先生说。"对官员来说,出国考察首要的考虑是安全,其次是行程'合理'、舒适,钱是最不重要的问题。"因此,一般来说,只有大的旅行社才会接到这样的生意,他们能保证官员的"绝对安全"。雍先生之前所在的那家旅行社,现在的业务量中,官员出国考察团就占了50%左右。
种种并不光明的竞争招数应运而生,返还回扣便是业内通行的"规则"之一。雍先生说,"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为接这样的团,旅行社有时还会有内幕交易,具体就不方便透露了。"
美国加州硅谷的苗必达市(Milpitas),是温州考察团的"公务访问"地之一。但苗必达市市长办公室声称,他们没有接待温州考察团的记录,也从未发出过对温州政府方面的邀请函。
事实上,伪造邀请函也是旅游业内公开的秘密。业内甚至发明了专门的术语,把真的邀请函叫做签证函,假的邀请函叫做报批函,专为应付国内因公出境考察管理规定而生。
"代办邀请函太简单了!在某些廉政记录不佳的国家,只要贿赂一下政府官员,就能拿到官方正式的邀请函。在一些欧美国家,行贿政府官员行不通,一般会通过民间机构操作。"雍先生透露,一张邀请函的价格,在1000-3000美元之间。
官员临时要求修改行程,也是旅行社经常碰到的困扰。"不少考察团一下飞机,就要求改变行程安排,删减公务考察的项目,增加旅游时间。"雍先生说,这让不少导游手忙脚乱,跟国外相应部门紧急联系磋商,费上许多周折。赌城拉斯维加斯,是官员们青睐之地,经常有官员要求添加此项行程,因为"去那里赌博,没人会问他们的身份"。
公费考察怪招频出
作为温州事件的余续,张家港"市长夫人考察团"也被媒介曝光。对此,张家港市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是,"名单中只有两人是政府官员的夫人,其中一人是前市长夫人,但这只是利用公休假自费出游,不存在公费旅游的情况。"
利用公休假出游,便真的与公费无涉?上海一位公务员提供了一个反证。这位年届半百的中年妇女,不久前告请公休假。休假上班后没几天,单位竟然收到一份传真,催促她赶快交出国考察报告。众人震惊,"并没有派她出国考察呀。"究问才知,她名为休假,实乃跟着其他单位出国公费考察去也。"公休假"谜题方解。
据有关人士透露,为出国考察,临时改换官衔,也间有发生。有时代表团的级别不够,于是便对带队者加以"提拔",临时印上几张假名片,以便提升整个团的层次。自然,这些名片回国后是要上交销毁的,当事者皆心领神会。
比这更离谱的,是伪造身份出国考察。某部门有位中层官员几乎每隔一年便要去一次美国,利用公费之利,和定居美国的儿子聚首。更荒唐的是,有一年,他给下岗在家的太太伪造了一个官方身份,和她一起出国考察去。自然,他太太一到美国就"失踪"了,没参加任何团体活动,团员们只是在来回的飞机上才见过她的人影。
雍先生接待过一个来自贵州某市的机械行业出国考察团,目的地是美国。在一次东道主举办的欢迎宴会上,突然发现团长不见了。失踪好几天之后,团长终于归队,竟毫不在意地声称:"我这次来美国,就是为了参加女儿婚礼的。"
需要刹车的"福利"
27岁的费先生在上海某卫生机构任主任科员。工作第二年年末,他莫明其妙拿到一个大红包,1万多元。经旁人解释才知,原来他这一年没轮到出国考察,红包是对他的补偿。以后,他大约每年都会有一次出国机会,美国、欧洲、印度、印尼都留下他的足迹。费先生自认颇为自律,出国多以公务为主,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印尼海啸过后,他曾随团去考察当地卫生状况,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身心疲劳,也无空闲。"当然也有轻松点的考察,工作之余会适量游玩,花的也是自己的钱,尽可能避免'揩油'。"
在上海,高层官员并不特别热衷于出国考察,"他们出国太容易,机会太多,该跑的都跑过了。"而像费这样的年轻人,为今后仕途考虑,一般也会谨慎从事,对出国不会太过钻营。相形之下,最热衷于出国考察的,是50岁左右的中层官员和普通工作人员。仕途不再有升迁的空间,他们要急迫地抓住眼前的好处,不放过每一个公费出国的机会。"如果单位没指标,他们甚至会到下级单位去索要出国名额或是经费,借此出国。"
(编辑:豌小豆)
将地图和路线添加到您的聚会邀请中。 为朋友们导航!
--~--~---------~--~----~------------~-------~--~----~
★★AIDS RIGHTS 艾滋病人权 http://www.aidsrights.net
★★公益法律人http://www.gyflr.org
★★北京忆通律师事务所(李劲松律师,李苏滨律师)http://www.bj580.com
★★伯阳法律援助网(常伯阳律师)http://www.by148.com
★★常坤之家—公民教育,从家乡开始!http://changkun.org
★★《权利》电子邮件网络非常鼓励具有行动力的文章供大家分享和引起支持!
1,所有帖子没有注明"不可转载"的,一律可以转载;转发本邮件成员文章,请注明"转自《权利》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
2,《权利》公共发言,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Rights@googlegroups.com
3,订阅: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subscribe
4,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Rights-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5,群发邮件,慎重发言,文明用语,切忌只言片语不明不确!
6,备份查询:http://chinarightsgroup.blogspot.com/
7,联系:gongchangbeijing@gmail.com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