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9日星期六

【权利:1927】 关注北京20多万打工子弟孩子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注首都未来的稳定与和谐!

首都,你能作到吗?

“同城待遇”,上海凭什么能作到?

                     中国教育422  张春铭

 

■中国教育报记者计琳

    2008年秋季起,全国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然而,对于农民工同住子女而言,要到城市学校免费上学并不容易。经费、师资、办学资质……教育资源的紧缺,使农民工子女入学难成为不少大中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城市面临的“世纪难题”。

    流动人口子女已达40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5%以上,上海的压力可想而知。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是包袱还是责任?上海为什么敢做出100%免费入学的承诺?

    农民工子女教育,不仅仅是敞开校门。随着上海农民工子女逐步实现免费义务教育,教育资源的结构性紧缺、生育高峰的现实压力、流动性带来的管理难题、农民工子女的融入教育……这些,上海又该如何解决?

    上海市教委日前向市民承诺:2010年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将全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入学。

 

“你的理想是什么?”

    面对记者的提问,今年3月刚获得第24届英特尔青少年创新大赛二等奖的农民工孩子许福长卿脱口而出:“我想当科学家,发明很多东西。”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圆了求学梦,开始插上飞翔的翅膀。

    但圆梦之路并不平坦。目前,上海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已经达到40万人,占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5%以上,其中超过八成为农民工子女,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2008年起,上海整体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力度开始加大,农民工子女教育全面纳入上海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今年,上海力争90%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入学。”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日前在作客“2009上海民生访谈”时向市民承诺,到2010年,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将全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入学。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依靠两种途径,一方面是扩大公办学校的招收比例,另一方面是政府买单(补贴办学成本),委托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免费招收农民工子女入学。

    破解农民工子女教育这道“世纪难题”进入倒计时。

 

公办学校为主怎么实现?

    整校招生,独立设点,独立编班,插班就读……公办学校挖掘潜力,每年招收的农民工子女增加2万人左右。

    杨浦区开鲁新村第一小学这所有着七成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5年中培养了不少像许福长卿这样的农民工子女。

    面对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家庭的学生,校长孙月芳说:“我们就像在城里支教,无论他们来自哪里,我们一个都不放弃。”

    2004年起,上海逐步加大了公办学校接纳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力度。通过整校招生、独立设点、独立编班、插班就读等多种形式,鼓励公办学校挖掘潜力,提高农民工同住子女在公办学校的就读比例。2004年至2007年间,农民工子女在上海公办学校就读的人数每年都增加2万人左右。

    这些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同住子女与上海学生享受同等待遇:一律免收借读费和学杂费,一律按公办学生标准注册学籍,在评优选优、入团入队、课外活动等方面也与上海学生一视同仁。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枢纽,流动人口不但规模庞大,而且逐渐成为常住人口,面对近年来以平均每年40多万人的速度增长的外来人口数量,现有的公办教育压力日益增大。

    2005年起,上海市财政每年拨出专项经费3000万元,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力图通过扶持,提升农民工子女学校办学质量。2007年上海市教委又重点改善了200多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的食堂、厕所,并无偿配送课桌椅、电脑和图书等设备。

 

农民工子女学校质量如何保证?

    纳入民办教育管理,给农民工子女学校“合法身份”,市、区(县)今年投入20多亿元专项经费重点支持。

    然而,上海的教育决策者们很快发现,从外围使力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农民工子女学校缺乏合法身份,依然是其提升教育质量的最大障碍。

    一些学校因资金、师资所限,仅开设语、数、外等主课。由于不具备办学资质,学校无法建立规范的学籍管理制度,也没有颁发毕业证书的资格,这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求学、发展。

    2006年,上海农民工子女总量最多的浦东新区率先在全市开始了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管理的探索。在给予农民工子女学校合法身份和资金扶持的同时,浦东列出了一系列学校“转正”的指标,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益”被细化成了一条条“硬杠杠”。

    2008年,浦东经验在全市推广,改造60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办学设施并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被列为上海市政府的实事项目,当年共完成66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上海市教委则一次性给予这些纳入民办教育管理的学校平均50万元的办学设施改造经费资助,按接纳学生人数给予每生每年1000元的基本成本补贴,余下部分由区县教育局补足,并对这些学校招收的农民工子女免除学杂费和书簿费。

    “公办”、“民办”的两轮驱动使上海农民工子女教育迈上了实现“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将全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入学”目标的快车道。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告诉记者,今年,上海市教委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专项经费达2.4亿元,而各区县对此的投入总量将超过20亿元。

    据悉,今年,上海计划再完成50所农民工子女小学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工作,到2010年,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小学生70%左右进入公办学校,30%左右进入政府委托管理的民办小学就读,初中学生全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届时,仍达不到基本办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在学生妥善分流进入公办学校和政府委托民办小学免费就读后,将予以关闭。

 

“同城待遇”可持续发展还有几道关?

   农民工子女的高流动性,教育资源结构性短缺,常住人口生育高峰,使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城郊学校压力不断增大。

   “尽管从整体上看,上海能完成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100%义务教育免费入学的目标,但部分区域却因结构性资源紧缺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倪闽景说。

    上海农民工子女80%以上集中在城郊接合部和郊区集镇,造成这些地区原有的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结构性短缺,相当部分学校的班额已超过定额标准。“由于政策、资金等限制,结构性的矛盾并非短期内就能解决,”倪闽景说。

    上海常住人口的生育高峰,也对公办校提高接收农民工子女比例提出挑战。令基层的校长们最为困扰的是农民工子女的高流动性。孙月芳无奈地说:“一个班的基础课好不容易全都补齐了,又来了新的学生,需要重新补基础课。每年我们在订教材时都拿不准数,每年都会因学生中途转学而多支出几千元的书簿费。”

   “来的时候是通过教育局的,走的时候却招呼也不打一声。”薛祖恒学校校长周纪平告诉记者,在上海,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流动的比例大约在10%20%之间,“公办学校基本上是按学年招生,中途转进转出不仅会给管理带来很多问题,也会对教育资源的规划建设和资源配置造成一定的困难。”

 

“一个不能少”更要“一样都不能放”

    农民工子女入学后,怎样融入城市教育实现全面发展?上海任重道远。

    从事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有十年之久的张小娟,参加过一场令她至今难忘的“幸福桶”主题班会。在农民工子女占学生总数近一半的平南小学,张小娟发现一些农民工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穿着不体面,有些自卑。张小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天她约了几个学生记者,跟踪拍摄了班里几个学生的父母。几天后,这场名为“幸福桶”的主题班会开始了。看着父母起早贪黑就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孩子们哭了。“爸爸我错了,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我爱你……”一个曾经因为爸爸卖鱼而“不高兴”的孩子说。

    教育公平的大门已经打开,但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而言,后面的道路依然漫长。

    在融入城市教育的过程中,“一个都不能少”固然重要,但促使农民工子女全面发展,同样“一样都不能放”。

    为此,上海许多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已经作了积极探索。田林路一小开辟了作业展示栏,帮助原来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和表扬孩子们身上小小的闪光点,并将身边的农民工子女榜样编成德育校本教材,激励学生。开鲁一小建起了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的专题培训,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孩子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内江路小学则依托社区资源,发展淮剧特色,“5·12大地震后,学校的农民工子女还与上海市淮剧团在上海进行了赈灾义演。

    更令人欣喜的是,上海的中职校从去年起向农民工子女敞开了大门。据上海市教委最新公布的《2008年上海市教育工作年报》显示,32所上海中职校试点向农民工同住子女开放,共录取了1200人。其中,50个为享受“专业奖励”的专业,占到了总数的70%。被这些专业录取的学生,将获得标准为1600元-3000元的奖励。拿到的这笔奖励费与所需支付的学费金额是一样的,实际上等于免了学费。而今年,这一招生的规模还将扩大。虽然是小步实践,但这项对农民工子女未来可持续发展进行的探索,意义显然并不一般。

    上海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09年上海计划安排7亿元用于郊区和经济困难地区的学校建设,重点支持远郊区县,并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市属配套商品房对口办学、城郊教育交流合作、提高郊区中小学教师收入水平等措施提升郊区教育整体水平。大批在上海的农民工子女将享受更多实惠。

    如今的上海,这股饱含着温暖与坚定的推动力正在日益强大。相信不远的将来,“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民间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北京志强方园法律咨询服务中心

 

打工之友——

你身边的朋友!

我们的理念: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我们的宗旨:团结互助,共谋发展

我们的使命:致力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民主与发展。

我们的愿景:公众参与、民主决策;消除歧视、人人平等。

 

法律咨询热线:01051716980   67955146

打工之友:http://www.gmxd.org.cn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http://www.dgzd.org.cn

个人博客:http://8858zhiqiang.blog.163.com

个人论坛:http://bbs.163.com/8858zhiqiang

公民行动http://www.ngocn.org/index.php?uid-15076-action-spacelist-type-blog

MSNzhiqiang8858@hotmail.com

Email8858zhiqiang@gmail.com   8858zhiqiang@163.com   zhiqiang8858@yahoo.com.cn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42号院12号楼B二层(北京爱知行研究所免费提供)

办公电话:01051716980

志愿者服务站: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吉庆庄明圆学校校园内(由明圆学校免费提供)   

办公电话:01067955146     


--~--~---------~--~----~------------~-------~--~----~
★★北京益仁平中心http://www.yirenping.org

★★公益法律人http://www.gyflr.org

★★北京忆通律师事务所(李劲松律师,李苏滨律师)http://www.bj580.com

★★伯阳法律援助网(常伯阳律师)http://www.by148.com

★★中国人权维基 Chinese Human Rights Wiki http://www.changkun.org/wiki

★★《权利》电子邮件网络非常鼓励具有行动力的文章供大家分享和引起支持!

1,所有帖子没有注明"不可转载"的,一律可以转载;转发本邮件成员文章,请注明"转自《权利》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
2,《权利》公共发言,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Rights@googlegroups.com
3,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Rights-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4,群发邮件,慎重发言,文明用语,切忌只言片语不明不确!
5,备份查询:http://chinarights2.blogspot.com
6,联系:gongchangbeijing@gmail.com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