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9日星期二

【权利:877】 潘�的稿子

房贷断供演绎内外交困的中国经济如履薄冰

何必

北京"断供散户"林生:半年2套房缩水100万元……此前投资房产曾挣20余万元;分析人士称房价下降4成后北京将现大规模断供……(2008730日《新京报》)

嘿嘿。

这只不过是个内容提要。后面还有详细的报道。

断供,是个新鲜的词汇吧?

相关的信息,很是有趣。

王未名发来BBC和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许家印 将成中国新首富

受惠恒大地产28日在港上市 身价上看683亿元

 有望超过杨惠妍

图为许\家印出席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中通社

【本报上海十五日电】中国房地产商恒大地产本月28日在香港上市后,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可望成为中国新首富。恒大地产13日起在香港公开招股,招股总数29.6亿股,最高能集资人民币逾146亿元。

恒大地产IPO后,许家印持有的股票市值可能超过683亿元,有望超过碧桂园董事杨惠妍619亿元的身家,成为中国新首富,恒大也将成为中国房地产股的新龙头。

上海证券报报导,「广东地产五虎」中,碧桂园、雅居乐、合生创展和富力地产已先后在港交所上市,身为五虎之一的恒大地产不甘落于人后,进军资本市场。

恒大地产公开招股至18日,预计28日在港交所挂牌交易。目前恒大上市招股价区间在人民币3.15.1元,总融资额约在94亿元到151亿元间。

据报导,恒大此次发行股份中约28.5亿股为新股,1.1亿股为旧股;其中90%为国际配售,10%为公开发售,另设有15%超额配股权。恒大计画将其中五成用于支付土地出让金及现有项目开支;23.1%增加新的土地储备及项目;7.5%用于付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一宗商业地块的费用。

报导指出,恒大是广东五大开发商之一,但以往一直致力广州发展,直到2006年才开始全国扩张。短短两年时间,集团从广州扩展到中国19个城市,土地储备也仅次于碧桂园的5400万平方公尺。

上月底,恒大与美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川普集团及香港的东方地产集团结盟,打算将来在中国的大型城市中,与这些集团一同开展顶级豪宅及摩天大楼的建筑领域。恒大未来也计画与川普联手竞标「广州双子大楼东塔」的设计及兴建工程。

据了解,恒大地产在中国各地拥有4580万平方公尺的土地储备,包括位于19个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近50个房地产项目或土地储备。

许家印表示,恒大地产土地储备中,半数来源于土地二级市场上的收购。这些地块中很多是2004年前后的地价水平成交,成本低廉。未来将以高级楼房及主要二线城市为发展策略重点。

2008-03-15

……………………

代言不实?冯小刚被告侵权

【中新社北京二十八日电】北京市朝阳法院指出,该院受理了一起消费者起诉中国名导演冯小刚侵权的纠纷案。

原告张先生诉称,被告冯小刚为其所敬重的导演。20068月,张见到冯小刚为北京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的月亮河城堡房地产项目代言的视频广告及其宣传资料。冯小刚在该广告及资料里宣称「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您看到的都是真实的。」

原告得知被告也是该项目的业主,原告出于对被告的信任,耗资160余万元购买了住宅,并于当年底入住。入住后发现,该房屋及其配套设施有严重瑕疵,后与物业及开发商沟通,至今仍未解决。

原告认为,冯小刚作为代言人,未对所代言的房地产项目尽到必要的审查义务,其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已构成侵权。原告表示,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损失八万元人民币,并向原告赔礼道歉。目前,此案正在审理中。

2008-03-29

……………………

人行查沪房企资金链

【本报上海十四日电】据《21世纪经济报导》指出,人行上海分行4月初紧急下发《关于协助调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情况的通知》(下称《通知》),并对上海市房地产企业资金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目的是为密切跟踪房地产信贷政策效应,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情况。而另一位人行上海分行信贷人士则表示,预料会有调控措施。

5家大型银行和民生、浦发2家股份制银行的上海分行,以及上海银行等8家银行,4月初均收到来自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份紧急《通知》。一位看到通知的知情人士透露,人行上海分行下发通知,并对上海市房地产企业资金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目的是「为密切跟踪房地产信贷政策效应,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情况」。

报导引述一位人行上海分行信贷人士说,「估计下一步还是会有调控,目前是摸底,看看房企的承受能力如何,以把握节奏和力度,防止用药过猛。」

2008-04-14

……………………

镇政府强拆台商厂房

苏州市籹葑镇未经协商卖起「预售屋」水公司借故挖墙拆屋

台商林坤良表示,他在大陆苏州工业区的厂区与围墙,遭巧立名目开挖破坏。【图林坤良提供】

【本报北京十五日电】中国房地产飙涨,强迁房地产纠纷四起,连外商也受害。一名台商林坤良不满苏州市籹葑镇政府逼他接受低价补偿,放弃土地使用权与厂房设备,与镇政府打官司。

林坤良说,13年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签约,在苏州市开发「新加坡苏州工业区」,当年他以每平方公尺人民币近225元,取得八千多平方公尺土地的50年使用权,设立台科电子公司,停工后,每年以110万元人民币出租厂房。近年来苏州房地产开发日盛,地方政府陆续将工业用地变更兴建住商大楼,地价暴涨数10倍,工业区所在地的籹葑镇政府未与厂商协调,就卖起「预售屋」,软硬兼施要求他搬迁。

林坤良说,当年为取得土地使用权与兴建厂房,花了超过1200万元人民币,更连年投资,籹葑镇政府竟要求他接受1200万元人民币「补偿费」即搬迁。

林坤良表示,中国国务院去年10月发布声明,要求地方政府不得以「城市房屋拆迁条例」强行拆迁民有建筑,他向镇政府陈请,有官员说:「中央的规定,我们地方没办法执行。」

他委托律师诉讼,但又有地方官员放话:「中央令不出中南海。」他说,公营水公司以埋管线为由挖掉他的围墙、厂区。

还有自称「地主」者上门,扬言「已花钱向镇政府购买公有土地」,要兴建住宅,不久厂区就遭人侵入,破坏办公室与机器设备,他只好请保全人员看守。

2008-04-15

……………………

地产高薪榜 王石年领691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身价排名显示,房产大户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蝉联2007年中国地产业高薪榜首,去年领取的薪资总额为人民币691万元。【中新社】

【本报北京十五日电】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身价排名显示,房产大户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蝉联2007年中国地产业高薪榜首,去年领取的薪资总额为人民币691万元。

北京晨报报导,受益于去年中国房价持续攀升,地产业高阶主管年薪也大幅飙升,而这些高薪老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身价排名显示,房产大户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蝉联2007年中国地产业高薪榜首,去年领取的薪资总额为人民币691万元。板多数隶属地产业「四大金刚」。

统计显示,王石去年领取的薪资总额为691万元,2006年年薪422万元,一年增加269万元,同比成长63.74%

排名第二及第三的分别是万科集团总裁郁亮、执行副总裁徐洪舸,年薪分别为596万元和417万元。

目前,「招保万金」代表中国房地产业的「四大金刚」,分别为招商地产、保利地产、万科集团以及金地集团四家上市公司。地产业高阶主管的高额年薪,多由这四家公司缔造。据统计,2007年,万科旗下的高阶主管年薪全部超过200万元,12名高阶主管共获得税后薪资4680万元,平均每名年薪390万元。

统计显示,中国地产行业年薪超过两百万元的高阶主管共有15人,分别来自三家上市公司。其中,前十二名被万科独揽;第十三名是招商地产的林少斌,年薪207万多元;其余两人来自金地集团,年薪在200万元至250万元间。

此外,中国房地产业共有42名高阶主管年薪突破一百万元,分布在七家上市公司。

2008-04-15

……………………

房市火? 签约285次全都撤

【本 报上海十日电】一篇质疑上海部分楼盘合同撤销率过高的帖子,引起网民热议。针对该帖,新闻晨报报导,透过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官方网站——「网上房地产」查询发现,帖子中提到的17个楼盘平均合同撤销率达39.7%,八个楼盘合同撤销率超过40%,其中松江一楼盘合同签约285次撤销285次!除了帖子上提及的17个楼盘,查阅「网上房地产」几个上月刚新推出房源的的楼盘,发现其中一些楼盘的合同撤销率并不低,尤其是部分中心城区的楼盘。其中长宁区的「御翠豪庭」合同撤销率达到43%。对此,业内人士质疑说,如此高的合同撤销率可能有问题,「不排除开发商或销售人员雇人当托,签下合同再毁约,造成销售火热的假象。」

据报导,上海市房地局有关人士则表示,将会关注此事,并将对部分楼盘销售情况进行调查。据「网上房地产」显示的信息,截至昨日,帖子中提及的「10大期待楼盘」共签约3237次,合同撤销1201次,撤销率达37%;七个「房价翻番楼盘」共签约5592次,合同撤销2306次,撤销率为41%。按照上述信息,17个楼盘合同撤销率平均达到39.7%

如此高的合同撤销率,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从事房屋销售已有10多年的肖先生(化名)表示,「托人签了合同,再撤销,这已经是一种全国性的经典模式了。」

2008-04-10

……………………

楼盘挂建设部贺幅

河南郑州市最近亦出现「最牛楼盘」。当地一个新开盘的楼盘为吸引客源,竟悬挂十多个政府部门的祝贺横幅,市民都大叹「企业来头不小」。【网络图片】

【本报北京二十日电】郑州市一楼盘开盘,悬挂10余政府部门祝贺条幅,有市民感叹「企业来头不小」。河南商报报导,售楼人员强调祝贺条幅都是政府送的,但大多当事部门却声称不知道这事。

昨日上午9时许,郑州市陇海路与京广路交叉口附近的售楼现场人行道上,全部被挡板圈起,圈内坐着200多位市民,他们都是等待选号的购房者。

售楼中心的外墙上,挂满了各个单位、企业的祝贺条幅。送这些条幅的单位来头不小。西侧第一个条幅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热烈祝贺隆福国际盛大揭幕」。其它祝贺单位还有「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建设厅」、「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市房地产管理局」等单位。

市民看到这些气势壮观的贺幅后说:「卖房子怎么能把人行道全部圈起来呢?这开发商可真够牛的。」现场排号的市民都表示,有这样的祝贺单位,「这个开发商不简单,肯定有后台」。

「开发商占了这么长的人行道,怎么会没人管?」19日下午有市民向媒体投诉。

郑州市执法局相关人员回应,称不清楚条幅是不是该局送的,但二七区执法局正在现场处理此事。

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人员也称条幅不可能是他们送的,「我们和开发商没什么关系。」随后,省发改委、省建设厅、郑州市房管局、市城市规划局、市建委、市发改委等单位口径一致,均称不知情,需要了解后再做回覆。

2008-04-20

……………………

房市春天来了

【本报北京二十二日电】新华社报导,作为全中国三大房地产积压重灾区之一,海南省经济曾经饱受房地产泡沫经济的恶劣影响。当局用了整整八年时间消除房地产泡沫,并最终迎来了房地产市场新的春天。

据报导,九○年代初,由于新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吸引,资金流向海南。但因管理措施不善,最终形成疯狂发展的房地产泡沫。而国务院于1999年批准「处置海南省积压房地产试点方案」、2002年批准「处置海南省积压房地产补充方案」,成功处置了积压的房地产。

近年来,海南房地产市场得到复兴。以三亚市为例,20081月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8.9,新建房住宅均价每平方米8416.5元。

2008-04-22

……………………

洪晃调侃:帮地产商赚黑心钱

【本报北京十日电】房产商开新书发布会也会让他的新楼盘露脸。著名的房地产商潘石屹昨日为他出版的新书《我用一生去寻找》开了一个品监论坛,就放在了他即将交付的北京三里屯SOHO的售房处。

钱江晚报报导,洪晃、马立诚、邱华栋、刘春(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侯小强(新浪网副总编)等文化人前来为好友潘石屹的新书捧场。

「写书是为了向女强人妻子证明我能写字。」潘石屹昨天在现场发言,回答得开门见山。据报导,洪晃说:「现在房价涨得这么快,很多人买不起房都骂房地产商赚黑心钱,你们现在都出书来说自己对这个世界有责任、有爱,算不算一种解释?」潘石屹表示他写这本书,不是为给房地产商洗脱恶名,只是日常所思所想的总结,或许能代表部分房地产商想法。

经历丧母之痛的洪晃有阵未露面,华西都市报报导,作为本次活动特邀嘉宾,洪晃首次披露和亲生父亲洪君彦的恩怨。

据报导,北大教授洪君彦是章含之的第一任丈夫。洪晃表示,与父亲洪君彦的矛盾源于《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这本书,书中,洪君彦讲述他和章含之许多私人恩怨,在文字中对母亲无比仇恨地进行诋毁,引起非常大风波,洪君彦却对外界称这本书是女儿洪晃让他写的,这让洪晃感到非常伤心和失望。洪晃透露,两年前,洪君彦寄了本《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给她,她收到这本书后,就和洪君彦彻底断绝了联系。

2008-05-10

……………………

温州42富翁 集体告房产商

指世贸中心大厦变相抬价 开庭日门外停满高档车 诉讼费达210

  温州世贸中心大厦,因开发商未能与部分购房户签订购房合同,被告上法庭。【取材自浙江在线】

【本报广州二十八日电】温州世贸中心大厦,设计高达68层,被称为温州第一高楼。近日,因开发商未能与部分购房户签订购房合同,被42名千万富翁集体告上法庭。新快报报导,开审当日,法庭外停满奔驰、宝马等高档车,这42人大多是企业家出身,身家大多在3000万以上。同样「身价不菲」的是,这起案件仅诉讼费就达210万元。

报导说,20035月,不少购房户与温州世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每平方米1.2万元的均价,签订了《房屋预订意向书》,五年过去,世贸大厦的单价已飙升至每平方米3万多元。626日,42名千万富翁状告世贸中心大厦开发商变相抬价案在温州鹿城区法院开庭。

26日的庭上,旁听席坐满了人,大多是当年世贸大厦的购房户。购房户代表陈先生表示,原告42人大多是办企业出身,「身家大多在3000万以上。」而那些产生争议的房子,目前每套市价都上千万元。

据报导,陈先生说,2003年有100多人陆续与世贸房产签下购房意向书。购房意向书上载明,双方约定了所购买房子的面积、楼层、方位、内部高度,以及单价、总房价等内容。每平方米写明价格为12829.06元,但总价后注有「暂估价」字样。

陈先生说,他们分两次共支付了总房款的40%20048月,世贸房产取得了预售证,但迟迟不肯与他们签订正式的购房合同。

20071131日,开发商要求我们再缴纳总房款的58%,另要求额外缴纳每平方米2980元的精装修费。我们觉得,这是变相提价,很不合理。」陈先生说。

报导说,世贸房产副总经理陈锡强曾经提供一份相关说明,《说明》称,对于部分购房户提出的异议,他们认为,这些意向书仅有预订房屋意向和预订房价等两项内容,不具备有关法律规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预约人所取得的只能是签订商品房合同的资格即购房预约,而非双方已达成购房合约。

陈锡强还解释,他们也不存在减少面积、变相提价的问题。因为当初已经说明意向书上的面积仅为参考,最终要以有关部门测绘面积结果为准。

据报导,该案当日并没有当庭宣判。

2008-06-28

……………………

20080717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44北京时间 18:44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同比回落1.8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同比回落1.8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200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2007年全年中国整体经济增长接近百分之十二。

尽管如此,这个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保持着两位数。

造成经济增长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中国的出口率没有前些年那么高。

美国和欧洲经济放缓导致的需求减少,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量。

中国今年6月的全球贸易顺差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一些工厂因此关闭,工人失业。

但这并没有使当局担忧,据统计,中国国内的消费程度比已往任何时候都高。

统计数字显示,1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9%,比15月份低0.2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这意味着较高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出现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20.4%,其中猪肉等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是本轮CPI持续攀升的主导因素。

在上半年7.9%CPI涨幅中,食品价格拉动上涨6.64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说,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保持总体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

因此中国仍然可以按预计的那样,在今年内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

海口规划局爆贪腐 扯上5高层

20年来之最 涉案金额逾5000 利用职权图利地产商

【本报广州十九日电】海口市规划局前任局长、20064月调任海口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的许西茂,以及三名现任副局长姚继韵、张仕武、陈立奇和总规划师王小山已经被海南省检察院立案侦查。南风窗杂志报导,知情者透露,案件仍紧锣密鼓地侦查中,可能波及更多人和更高层级。

据报导,如果查实曝光,这很可能是海南建省20年来被立案侦查的最大腐败窝案,涉案金额巨大,目前已经传出许西茂涉案4000多万元,王小山涉案1000多万,案件仍处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知情者透露,2007年初,卫留成路过海口市滨海大道世纪大桥南端时发现地产专案复兴城D栋突然作业加盖楼层,甚感蹊跷,便向海口市委书记陈辞询问缘由,陈不知情,责成海口市规划局调查实情上报。新任局长吴建川交代建筑规划管理科科长王小山负责,不料王汇报说查无此事,吴亦如此上报。

王小山和吴建川并不知道这是省委书记的「投诉」,报告送到陈辞处,陈勃然大怒,不得不重派调查组调查。

报导说,事隔一年多后,海口市规划局腐败窝案浮出水面,并且由海南省检察院指定海口市秀英区检察院负责侦查。

3名东窗事发的副局长中,46岁的姚继韵最令人扼腕歎息。姚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2004年任海口市规划局副局长。

「规划局这趟浑水太深了。」一名海南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说,姚的出事80%以上跟容积率有关。「一个大的房地产项目,哪怕容积率增加0.1,开发商就可以多赚几千万。」这名董事长说。

据报导,有人爆料说,许西茂敛财的方式是,透过其女设立的电梯销售公司,以修改容积率及规划为诱饵,向房地产开发商强揽电梯合同,而且房地产开发商只能在其提供的合同上签字,没有还价的余地,近几年已牟取数千万的暴利。

知情者说,王小山并不是当上总规划师后才大量受贿的,他当建筑规划管理科科长时就已经大肆受贿。报导说,知情者表示,开发商经常被规划局副局长们忽悠的一句话是:「这个不好批,得开会议。」很多时候,这是开口要钱的话,也是敛财的必经程序。

2008-07-19

……………………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也对相关内容恋恋不舍。

穆迪仍然看好中国房地产开发业的前景

2007110613:40 | |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周二表示,尽管资金需求快速增长及经营环境多变不断带来挑战,但中国地产开发商的长期市场前景仍然看好。

该报告作者之一穆迪分析师曾启贤(Kaven Tsang)表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从大规模城市化及中期需求可能持续利好中获得基本面支撑。

报告称,尽管那些杠杆比率较低、流动资金充裕的开发商未来的发展前途最好,但穆迪对中国的地产开发业的前景仍维持为稳定。

曾启贤表示,地产开发业所面临的另一主要挑战为监管方面的持续不确定性。政府为抑制增长过热的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而采取的措施是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一大变数。

(以上是来自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一篇经过编辑的新闻稿)

……………………

在美国给美国佬干得欢天喜地的主儿也对此津津乐道。

纽约:要想中产也不易

| | 2008/01/28 11:44:06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专稿(阅读本文的英文版请点击这里)

袁莉

北京的一位朋友跟我抱怨说,她跟先生两人不包括股票收益年收入30万元人民币,但一家三口还住在福利分房时买的小二居里,买不起三环以内的大三居。我说这怎么可能,全美国都知道中国的中产阶级在买房买车。朋友大笑:"我哪算得上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在中国是个新概念。中国官方至今避用它来界定社会经济群体。国家统计局用"中等收入"来形容年收入6万至50万元的家庭。网上也有很多对什么样的收入水平能算中产阶级的争论。但从和北京一些朋友的谈话中我发现,即便是收入在美国大多数地方都能算中产阶级的白领也不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这一方面是因为北京的生活水平,尤其是房价,高得出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产阶级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认识中还等同于豪宅、名车和海外旅游的生活方式。

在一多半以上人口都自认是中产阶级的美国,中产阶级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视频:纽约,要想中产也不易

其实,这在美国也没有共识。中产阶级在这里是个几近滥用的词。很多时候人们用中产阶级来指大多数人。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人崇尚平等,即便是很有钱的人也常常喜欢说自己是中产阶级,执意过典型的中产阶级生活。最出名的例子要算巴菲特,他至今仍住在几十年前买的房子里,在同一个餐馆吃同样的汉堡和甜点。另一方面是因为中产阶级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很多收入不多的人也愿意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国会图书馆去年3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就叫《谁是中产阶级?》。报告认为如果只从收入多少来届定中产阶级是得不出精确答案的,因为美国人从年收入不到2万美元到25万美元的都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美国人口统计局公布的最宽泛的中产阶级定义是税前家庭年收入1.9万到9.2万美元,最狭义的中产阶级定义是家庭年收入3.6万至5.8万美元。2005年到2006年,美国中间家庭税前年收入(即一半家庭收入在这个水平以上,一半在以下。此数据并非家庭税前收入平均数。)为4.8万美元。

国会图书馆研究报告的结论是是否中产阶级或多或少地取决于个人对自己在收入分配链中的定位。也就是与周围的人相比,你对自己收入水平的评价。

这个结论套用到中国应该也算合适。我在北京挣几十万一年的朋友如果到了内地一些城市肯定过得起理想中中产阶级的生活,但要在北京供房、送孩子上好的私立学校,那点钱就总觉得不够。

其实纽约的情况和北京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纽约中产阶级的标准和美国大多数城市有很大距离,甚至可以说有些扭曲。10月份在很多纽约人电邮信箱里盛传的一件事情是一位自称美若天仙的妙龄女郎在网上贴了份广告,征询怎样才能找到年薪50万美元以上的丈夫。她说以前的男友每年挣20万到25万,但那点钱还是住不到中央公园边上。她还颇有些委屈地说其实50万美元的标准一点都不算过分,因为在纽约市一年挣100万才算中产阶级。

关于"来来往往"

"来来往往"专栏透过一个中国人的眼睛看美国商界文化,诠解圈内人一举一动背后的含义。专栏作者袁莉2004年进入《华尔街日报》,曾关注于美国电信业的报道。她于2002年赴美,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并分别获得新闻和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此前,她曾任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和驻泰国、阿富汗记者。欢迎读者发送邮件至li.yuan@wsj.com或在下面评论栏中发表评论和建议。我不知道美女所谓的100万美元中产阶级的标准是怎么来的。我想她要找的人十有八九得在华尔街上工作,因为只有在金融圈里中产阶级的标准才会是一百万美元。据纽约州政府统计,2006年有18万人在华尔街上工作,平均年收入34万美元。难怪我前一阵吃饭时遇到的一位20多岁的女金融分析师抱怨自己挣得少,一年才17万。

如果只有18万华尔街人算中产阶级,我们这些剩下的700多万纽约客又算什么呢?纽约州政府统计显示,2006年在华尔街以外工作的纽约市民平均年收入为近6万美元。这种收入在美国很多地方可以过得很不错了。偏远的地方不说,即便是亚特兰大和达拉斯郊区30万美元也能买到一幢象样的房子了。但纽约绝不是典型的美国城市,就好象你不能拿北京、上海、深圳的收入水平和房价与中国的中小城市比。纽约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公布的2007年第四季度曼哈顿一居室的平均售价是140万美元。有多少纽约家庭能付得起这个价钱可想而知。

租房族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公布的2007年第四季度曼哈顿一居室的平均租价是2592美元。难怪幸灾乐祸的中介广告的开头经常是:"你已经看了很多很烂的两千美元的一居室了,觉得灰头丧气了吧。"我的一位朋友在华尔街附近与两个人(其中一人年收入10万)花4300美元合租一套两居室。住进去之前,三个人花1000美元找人(纽约专有人赚这个钱)在客厅里砌了道墙,加了个门,算隔出了个三居室。即便这样,住带卫生间主卧的那位室友的月租金也要1800美元,次卧的租金是1400美元,连朋友住的那间"假"卧室也要1100美元一个月。还有一个朋友不喜欢和人合住,自己每个月花1900美元在布鲁克林租了一套小一居,虽然年收入有7万多,但交完税和房租后也所剩无几。所幸的是,她不喜欢购物,也不介意下班后到便宜的爱尔兰酒吧喝酒。

广告

应该承认的是,华尔街在制造了很多千万和亿万富翁、把房价推向天文数字的同时也给纽约市创造了很多税收收入和就业机会。纽约州政府的一份报告说,华尔街上每新增一份工作,就会给纽约市添两份工作,给纽约郊区添一份工作。一位朋友供职的对冲基金为了让员工从早到晚都定在电脑前工作连午饭都有人送到桌前。我们报社(也是美林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总部)所在的世界金融中心楼下每到晚上总有长长的黑色房车队等着送辛勤工作的投行人士回家。华尔街上的很多酒吧每到周四晚上(因为很多人周五要陪家人或到城外度周末)就挤得水泄不通。曼哈顿高级餐馆里更是坐满了拿着公司信用卡消费的银行家和律师。但这些消费创造的多是低收入的服务业工作。

收入水平两极分化和中产阶级衰落是近几年来美国媒体和政界关注的话题。在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的1.5%的家庭越来越富的同时,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实际收入却在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家庭付不起医疗保险,子女上大学的学费,甚至一般的家庭开支。很多人感慨中产阶级的收入不再能供得起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最近《华尔街日报》一篇头版文章在比较民意调查结果和采访政界人士和普通选民后发现,低迷的房市、飞涨的油价和昂贵的医疗保险已经取代了伊拉克战争和反恐战争成为美国选民最关心的问题。选民们不满布什政府对收入最高阶层的优惠征税政策。主要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更是用上任后给中产阶级减税、普及医疗保险等承诺拉选票。

在贫富分化更加严重的中国,正在成长中的中产阶级真能成为社会的主流吗?我们能在关系切身利益的决策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吗?我们能确保经济最大利益不会永远属于社会上最富的那群人吗?这些问题可能比挣多少钱才算中产阶级更值得关注和讨论。

……………………

标普称中国地产商面临业务波动

| | 2008022819:16

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Standard & Poor's Ratings Services)在周四发表的题为《发债人评级排行榜:中资地产商,由强到弱--无一幸免严峻挑战?》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都将在2008年面临业务挑战。该评级机构警告称,如果市场状况无法及时出现改善,流动性将会枯竭,一些开发商将难以维持增长动能,并可能对其他企业造成致命性冲击。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符蓓称,面对艰难的运营环境,许多规模较小,现金紧张的开发商可能难以生存,与未获评级的竞争对手相比,获标准普尔评级的中资地产商资产负债状况相对较强,而且现金保持在合理水平,在应对挑战方面的能力更胜一筹。然而,最终令获评级地产商产生差异的因素将是财务管理实力和管理层的自律能力。

该报告根据评级与展望对十三家获评级中资地产商进行了排名。拥有相同评级与展望企业的排名是根据其业务风险和财务风险状况所评估的信用质量做出的。

广告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采取的旨在抑制市场投机行为的措施已经开始产生效力,而地产商的融资渠道也日益萎缩。部分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价格和交易量可能会继续下降。这将导致盈利能力受损,同时在获取其他融资渠道越来越困难时内部融资能力下降。因此,房地产业整合会进一步加剧,实力较强的竞争对手会进一步整合较弱的竞争对手。

那些存活下来的开发商将受益于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不断增强的购房者承受能力,这进一步支撑了标准普尔对中国房地产业的长期正面展望。

……………………

中东基金对中国房地产兴趣增加

| | 2008070407:34

广告

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 JLL)中国企业资本市场主管韩瑞杰(Greg Hyland)周四表示,中东投资者,特别是主权财富基金,正在积极寻找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机会,预计未来612个月可能会达成交易。

韩瑞杰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称,因原油价格飙升,产油国投资者手握大把现金,正纷纷转向亚洲寻找长期投资目标。大约有十几个来自迪拜,卡塔尔和阿布扎比的中东投资者近期与这家房地产服务公司接洽,寻求中国投资建议。

他并未透露主权财富基金或其他潜在投资者的名单。

韩瑞杰称,与大多数外国投资者运营的房地产基金投资期仅为3-5年不同,中东房地产投资者采取更加长期的投资策略,通常投资期限长达10-15年。

他表示,中东投资者已经显示出对上海的A级写字楼和零售地产以及住宅地产的兴趣。

他说,人们将开始看到有更多中东投资者投资中国,该该公司预计未来6-12个月,中东投资者将成为市场上的重要一员。

……………………

中国统计局:要继续控制价格过快上涨

| | 2008071711:04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周四称,中国未来将继续控制价格过快上涨。

李晓超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物价水平仍处于高位,未来仍将继续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广告

同时他表示,当前的经济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预期,且经济增速是在"平稳地"回落,是在目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回落。

李晓超讲话显示,中国未来宏观调控的重点仍是控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官方不会因为经济增速回落而放松对通货膨胀的控制。

李晓超还表示,目前尽管经济增速出现回落,但增速仍处于高位,且经济仍有保持较快增长的动力。

……………………

经济增速回落 北京压力陡增

2008071810:19

随着出口的放缓,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落,不过经济增长看起来仍很强劲──通胀水平也很高,这使得政府可以暂不采取新的刺激措施。

国家统计局周四称,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1%,低于第一季度的10.6%和去年全年的11.9%。鉴于全球经济不断下滑、对国内银行信贷的限制,以及5月份四川大地震带来的影响,人们普遍预计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会回落。

不过,在世界经济前景日渐黯淡的局面下,仍在强劲增长的中国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亮点之一。Action Economics驻新加坡的大卫•科恩(David Cohen)说,从中国公布的数据看,它的经济仍很繁荣;他们今年在经历诸多磨难之后仍能保持接近多年平均水平(9.9%)的增速,应该感到非常欣慰。

虽然10%的增长速度已是非同一般,但对中国这个习惯了更高增速的国家来说却可以说是一个挑战。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增强了人们对全球经济低迷或会持续更长时间的预期,中国有关部门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要求其采取措施保增长。出口商游说政府放缓或是叫停人民币升值,而房地产开发商则恳求政府放宽对信贷的限制。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表示,第二季度经济增速平稳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他对记者表示,政府的政策在没有引起经济增长出现大的起伏的前提下,成功降低了过热的风险。

不过,出口行业越来越大的抱怨声似乎成功地促使人们转变了争论的话题,即从政府是否该加大反通胀的力度转到了是否应该采取更多措施促进增长。对那些认为中国尚未遏制住通胀的众多经济学家来说,这是个值得担忧的问题。今年截至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为7.9%。汇丰(HSBC)中国经济学家屈宏斌说,北京必须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紧缩信贷,以便应对通胀问题。

虽然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涨幅为7.1%,较2月份8.7%的高点有所回落,但6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却涨了8.8%,达到了上次高通胀(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李晓超说,PPI的增速仍在上升,这会给CPI带来压力。他还警告称,消费者对通货膨胀水平的预期较高。他说,在目前的形势下,尤其是海外物价急剧上涨之际,公众很容易产生物价会继续上涨的预期。

除了居高不下的通胀外,国内经济重新表现出势头强劲的迹象,这也是对认为需要立即采取刺激措施者的一个驳斥。6月份经通货膨胀调整的零售额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加快。因此,未来几个月中最可能的措施似乎是对政策细节的微调,而不是整个改变方向。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周三召开会议,表示应该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不过,有关部门应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虽然鲜有分析师预测今年会上调利率,但人民币预计还会继续升值。一些经济学家建议对某些产品类型的出口商给予更大幅度的退税。目前中国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及经济学教授魏尚进说,他们可以加大汇率灵活性,同时取消降低增值税退税额度的措施,这或许有助于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部分负面影响。

经济增速的回落还使一直在讨论的经济结构改革看起来更迫切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出口和企业投资推动的,很多经济学家建议加大力度鼓励消费者支出。长江商学院教授梅建平说,这会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一条可持续的道路。如果改变及时的话,或许能有助于中国承受住美国和欧洲经济恶化带来的影响。

Andrew Batson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2008-07-17

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速或放缓;短期内政策不会放松 2008-07-14

中国6月份出口增速放缓 2008-07-10

中国5月份出口增速料将放缓,受全球需求疲弱影响 2008-06-06

OECD预测中国2008年通胀上升 经济增长放缓 2008-06-05

人民币加速升值凸显中国通胀隐忧 2008-04-11

……………………

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速或放缓;短期内政策不会放松

| | 2008714 20:50

由于中国采取了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加之海外市场需求走软,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或放缓。

但经济学家们表示,因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仍然偏高,且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仍呈上涨之势,预计中国政府将坚持紧缩立场。

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11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截至630日的三个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或较上年同期上升10.3%,升幅低于第一季度的10.6%

中国2007年全年GDP升幅为11.9%

中国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将于周四公布第二季度GDP、通货膨胀率、零售额、工业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

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或较上年同期增长25.4%,略低于15月期间25.6%的增幅。

调查还显示,中国6月份工业增加值或较上年同期增长15.5%,低于5月份16.0%的增幅。

路透社(Reuters)上周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中国6月份CPI或较上年同期上升7.1%,低于5月份7.7%的升幅,也低于2月份创下的近12年新高8.7%

今年前5个月,中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8.1%,而CPI的领先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期升幅则为7.4%;中国5月份PPI升幅为8.2%

摩根大通(JPMorgan)的经济学家王黔表示,只有当通货膨胀率完全达到可控状态之后,中国才有可能放松货币政策。

然而,物价仍在上涨。由于国际油价飙升,中国政府6月份宣布,从7月起将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上调17%-18%,并将商业和工业用电价格上调4.7%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预计,在8月份北京奥运会结束至今年年底期间,中国的能源零售价将进一步上涨20-30%

渣打银行中国区研究主管王志浩(Stephen Green)称,中国目前正处于十字路口,因为中国将在未来几周内决定是为经济继续降温,还是调整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 2008年将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了3个百分点,但今年迄今为止,央行尚未上调利率。

王志浩称,尽管中国政府有可能会调整政策,采取放松信贷或遏制人民币升值等措施,但采取上述举措的时机还不成熟。

他表示,目前继续采取紧缩政策有助于挤出经济体系中的通胀压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王志浩补充称,中国政府或在第三季度行将结束时进行力度较大的政策调整。他预计,2008年全年GDP增幅为9.9%,明年将进一步降至8.6%

中国政府上周宣布,6月份出口增幅由5月份的28.1%大幅降至17.6%,部分人士因此主张,中国政府应将侧重点由遏制通货膨胀转向促进经济增长。

不过,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剔除因月度假期因素而造成的失真)来看,中国的贸易(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状况仍然强劲。

2008年前6个月,中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1.9%,低于2007年全年25.7%的增幅,但鉴于今年全球需求走软,中国出口形势仍然强劲。

以下是中国第二季度GDP增幅预期:

机构                     较上年同期增幅预期汇丰                            9.9% 渣打银行                        10.1%

摩根大通                        10.1%

高盛                            10.1%

苏格兰皇家银行                  10.2%

Moody's Economy.com             10.3%

东方汇理                        10.3%

IFR                             10.4% 

ING Financial Markets           10.5%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10.5%

德意志银行                      10.5%

预期中值                        10.3%

第一季度GDP                     10.6%

以下是中国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预期:

机构                     较上年同期增幅预期

汇丰                            25.0%

德意志银行                      25.0%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25.2%

Moody's Economy.com             25.2%

雷曼兄弟                        25.3%

渣打银行                        25.4%

东方汇理                        25.4%

摩根大通                        25.4%

苏格兰皇家银行                  25.4%

IFR                             25.5%

ING Financial Markets           25.5%

预期中值                        25.4%

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5.6%

以下是中国6月份工业增加值预期:

机构                      较上年同期增幅预期

摩根大通                        12.5% 

高盛                            13.8% 

苏格兰皇家银行                  14.0% 

雷曼兄弟                        14.5% 

Moody's Economy.com             15.2% 

德意志银行                      15.5% 

ING Financial Markets           15.5% 

汇丰                            15.6% 

IFR                             15.6% 

东方汇理                        15.8% 

预期中值                        15.5% 

5月份工业增加值                 16.0% 

……………………

国内的研究机构也对相关信息喋喋不休。

【形势要点:五大行统一"第二套房"口径,外资行也难例外】全国70个大中城市8月房地产价格,较去年同期涨8.2%,创下年内最高涨幅,有关楼市出现严重泡沫的声音亦愈来愈大。虽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认为,各地区的情况并非完全相同,目前无法断言楼市存在泡沫,但监管部门抑制房地产炒风的措施仍一浪接一浪。《上海新闻晨报》引述商业银行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上周五(12日)召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及交通银行等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明确界定"第二套房"贷款措施的实施将以"户"为单位,即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仍有房贷未结清的,再贷款购房就会被认定为"第二套房"。这个界定明确的规定了"第二套房"的范围,实际上否定了交行先前提出的以个人为单位界定的办法,表明了收紧房贷的决心,也便于措施的顺利推行。同时,外资银行消息亦指出,监管部门本周还将召集几家外资银行,就落实房贷新政进行磋商。有外资银行反映,目前已经按照人行和中银监的政策要求进行放贷,门槛"只会紧不会松"。

……………………

崔之元一直对美国房地产领域的麻烦乐不可支。

Cui Zhiyuan

200837 22:44

凯雷集团 次级债危机

20080307

巴菲特的直觉非常正确,他唱衰美国经济,挽救了他的8000亿美元。不出两天,凯雷出的大问题就证明了股神不当活雷锋,非常英明。

我相信,现在巴菲特、罗杰斯之类的股神都在暗叫,逃离美国!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已经成为乌鸦嘴代表,他表示,在供应和需求不平衡下,房屋价格将会进一步下跌,延迟供款和断供宗数将会持续上升,并会维持一段更长的时间。经济数据同样不容乐观,美国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和瑞银证券昨日联合发表的报告显示,截至31日当周为止,美国连锁店销售较前周下跌0.6个百份点,较上月公布的上升0.5个百份点,明显有放缓迹象。 至于企业消息方面,杜拜国际资本表示,全美最大银行Citigroup或有可能为次按相关产品再次寻求融资,重燃市场对次按问题的疑虑。

根据36日晚间最新报道,凯雷集团旗下惟一的上市公司凯雷资本 CarlyleCapitalCorp.)宣布,已经收到四个同行公司的追款要求,并已经收到一家公司的违约通知,开盘即走低40%以上,美股狂泄。凯雷旗下基金之所以出现问题,一是因为动用资金高杠杆 (以3亿美元购买220亿美元的高等级房地产债券),导致资金出现支付障碍,二是因为债券市场风险从低等级向高等级蔓延,凯雷资本购买的是AAA级债券,仍然出现危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次级债危机向高等级债券市场蔓延、向股权资产蔓延。周洛华先生曾引用米勒定律指出,由于同一公司债券与股价始终存在平价关系,因此,公司债暴跌不可避免引发股市暴跌,美国股市进入下降通道是铁板钉钉的长期趋势。美国金融危机可谓深不见底。

次按危机导致欧美信用资产的全面重估,在欧、美央行多次注资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信用风险急剧恶化的情况,可见此次次贷危机绝对不是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是基本面恶化,导致市场信心严重不足。美国出现的可怕征兆是,一部分能够偿还资产的人,也拒绝向银行还款而将房产还给银行,这说明投资者对美国资产价格的信心已经跌到谷底。

由此引发的结论是,让我们祈祷中投命运出现转机吧。

凯雷的风险其实是私募公司甚至美国多数金融机构风险的缩影,黑石作为私募投资的巨擘,与凯雷的命运休戚相关。凯雷危机,黑石也好不到哪儿去,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私募投资公司在美国市场已经被无投资者无情抛弃。

虽然汪建熙先生仍然不承认投资黑石出现亏损,虽然抄底的言论未有穷尽----但是,通过中投的目前投资收益与投资过程中所遭遇的障碍,起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抄底次贷危机风险极大;第二,抄不到美国金融市场真正的底,那是由美国政府的保护政策与美元的强势地位包裹起来的铁底。如果中投证明投资正确,这就意味着在投资期限内美国信用市场危机必须走出低谷才行。这基本属于美丽的梦想。

与此同时,我们也得提醒广大中小投资者一声,如今投资欧美资产是在充当活雷锋,完成巴菲特未竟的 "救市"事业。

36日上午,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GDP中储蓄率比较高,如果都用到国内投资,那投资可能就会过热,也有可能产生产能过剩。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相当一部分钱是投资到国外去。如果居民,这里说的居民包括企业,也包括各种所有制和个人。这些人投资少,就会把压力集中在官方的投资选择,所以要鼓励国内居民对外投资。过去采取的各种各样的限制和审批,慢慢都要减少和取消"

资产结构多元化符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大局,但我们不得不看到,目前境外理财产品频频爆出零收益或者负收益,QDII发行遭遇寒流,首只券商系QDII仅募集到3.72亿元,但是券商备战QDII产品的脚步却没有放缓。可以想像,为了业绩,关于QDII的利好宣传会层出不穷----但是,让我们盯住国际大资本的流向,看到全球性资产转移的潮流吧,不要被烟幕弹遮蔽了双眼。

也许我们应该感谢太平洋保险的眼光,凯雷集团是太保的战略投资者,太保可以趁此机会牵手凯雷去抄美国的大底。如果资金不够,他们可以仿效对投资者负责的中国平安(601318行情,股吧),在A股市场融资,只要许诺给投资者一个内部收益率就行。这样,就能既帮助凯雷,也帮助太保的投资者享受长远发展红利。

……………………

Cui Zhiyuan

2008713 10:52

11天挤兑13亿美元 美曝史上第2大金融机构倒闭案

11天挤兑13亿美元 美曝史上第2大金融机构倒闭案

2008071309:02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13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援引外电报道,信贷危机威胁未除,加上美国楼市不景气,越来越多人断供楼按,美国金融业备受冲击,影响银行客户的信心。加州银行IndyMacBank(IMB)的客户6月底以来共提走13亿美元,银行因此倒闭,需由联邦政府接管,是历来在美国政府监管下而破产的最大型存贷款银行,也是美国史上第二大倒闭的金融机构。 

美国储蓄管理局(OTS)周五表示,IMB没能达到局方的存款要求,遂将其业务转托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继续营运。OTS局长赖克称,IMB因周转不灵,宣布破产。

FDIC计划于周一重新开始运营这家银行,预期会削减3,800个职位,占全间银行过半的员工。

IMB截至今年331日为止,资产总额为320亿美元,存款金额为190亿美元。

在楼价下跌和断供楼按宗数上升的情况下,IMB共录得9亿美元的亏损。

FDIC估计,接管IMB的成本介乎40亿至80亿美元,可能是历来收购银行成本最高的一宗。

FDIC介入事件,全因为参议员舒默上月26日的一封信。他在信中敦促银行监管机构采取措施,以防IMB倒闭。消息传出后,该行客户纷纷到银行提款,引起挤提。信件发表后11天内,客户提款共13亿美元。

OTS指摘舒默的信件引发恐慌,导致银行周转不灵。他前天发表书面声明,表示IMB破产倒闭,是因为银行的积习,而并非近期的个别事件。他指出:"如果OST有尽力监管,阻止IMB继续以宽松的态度放债,便不会弄到今天的田地。"

当局计划明天起重新开始营运IMB,网络银行和电话银行等服务会重新推出,此前存户要提款,只能用自动提款机、提款卡交易或支票。

FDIC数据,IMB是美国史上第二大倒闭银行,仅次于1984年破产的Continental IllinoisNationalBank,后者资产接近400亿美元。

……………………

Cui Zhiyuan

2008725 14:52

美上万"房奴"排队救房 众议院批3000亿救市()

美上万"房奴"排队救房 众议院批3000亿救市()

20080725 13:43   来源:新华社  

[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为获得降息,上万"房奴"连夜排队。

53岁妇女卡伦妮无力供这栋房子开枪自杀

美国非营利机构"美国社区援助协会"在首都华盛顿举行为期5天的"救房"活动,帮助"房奴"摆脱无力偿还的住房抵押贷款。上万"房奴"赶往活动举办地首都希尔顿酒店,许多人连夜排起长龙。有幸获得放贷机构降息者不禁喜极而泣。与此同时,美国众议院批准三千亿美元救房市。

解套

凌晨两点就来排队

"他们把我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从8%降到3%!"在步行可达白宫的首都希尔顿酒店门前,一个人高马大的非洲裔女子高兴得哭出来。这个女子告诉法新社记者,她从23日早晨5时开始排队。

大约10小时后,国会众议院将投票表决一项涉及救助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房地美"以及众"房奴"的议案。"我拿到第200号,"她说,"有人凌晨2时就来排队。"

请参议员出马

活动志愿者多洛雷斯说,有幸进入酒店接受地产咨询的"房奴"首先需聆听介绍,内容包括抵押贷款业现状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蔓延的原因。这个环节结束后,工作人员扫描求助者携带的文件,然后带他们会见咨询人员。咨询人员将评估求助者的还款能力。

美国社区援助协会发言人丹特说:"有时放贷机构不同意降息。我们就提出与他们谈一谈。由于这次活动在华盛顿举办,我们让参议员与他们的老板直接通话。"

巨资救市议案获批

就在那位身材高大的非洲裔女子喜获降息当天,巨资救市议案在众议院获得批准,令身陷次贷危机的"房奴"看到更大希望。根据这一议案,财政部可无限度提高"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贷款信用额度,在必要时不定量收购"二美"股票。

另外,议案批准联邦住房管理局向面临丧失抵押房屋赎回权的房主提供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转按揭贷款担保,使40万名次贷在身的"房奴"能以固定利率还款,期限30年。

调查

三大抵押贷款巨头收传票

美国媒体24日报道,美国洛杉矶一个联邦大陪审团已经对全国金融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和IndyMac银行3家总部均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抵押贷款巨头发出传票,要求调查公司有关银行记录、电话等重要信息。《洛杉矶时报》评论说,这一动向传递出迄今最清晰的信号,检察机? 攀值鞑檎庑┑盅捍罹尥房赡艽嬖诘钠壅┑刃形欠褡钪沾戳舜未;?

惨剧

妇女无力供楼吞枪自杀

据法新社24日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汤顿市一个53岁妇女因抵受不住断供压力,在按揭贷款公司收回她房屋的当天,吞枪自杀身亡。

汤顿市警方说,这个惨剧发生于22日,死者卡伦妮于下午230分把一封遗书传真给按揭公司,声称职员上门收楼之日,便是她命丧之时。贷款公司的职员收到遗书赶紧报警,警员按地址赶往现场,可惜卡伦妮已用丈夫的步枪自杀。

卡伦妮与丈夫及24岁的儿子住在波士顿以南一座两层高的房子已4年。由于无力继续还款,贷款公司本来打算在22日收楼后拍卖他们的住所。

警方没有公布那家贷款公司的名字。发言人称,卡伦妮的遗书写道:"当你们到场收回我的住所时,我已经死了!"警察入屋调查时,在卡伦妮身旁找到另一封写给她的丈夫和儿子的遗书,上面嘱咐他们索取保险赔偿,并用这笔钱去还债。

……………………

国内研究机构也对美国房地产的走势密切关注。

【形势要点:美国房地产跌势可能还要延续510年】美国著名的房市经济学者席勒12日断言,美国房市下跌离尾声还早,可能还要延续510年。他说,房市最糟地区的房价,现在的跌幅可能还不到一半。许多经济学者预测明年中房价就会反弹,席勒说,"他们可能对,但我想错的机会很大。"2005年房市火红时,他也曾说,房价已经受"投资人心理"感染。他指出,这次房市的情形跟过去几次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强烈的投资人心态。历史上有好几次房市泡沫,但以前都只是地区性的。他指出,房价最可能下跌的地区,是房市好景时上涨最多的,还有次级房贷最严重的地区,包括加利福尼亚州与佛罗里达州。席勒与卫斯理经济学院教授凯斯发展出的房价指标,是华尔街最爱引用的房价指标。史坦普凯斯席勒指数中10大都会区房价在8月下跌5%,是19916月以来下跌最多的。依据这一指数在期货市场的价格,估计2008年房价会再下跌5%。(LXB)返回目录

……………………

美国佬遇到了大麻烦啦。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叫什么心态?幸灾乐祸的。

咱中国呢?听听咱们的官方是怎么说的:

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是及时的、必要的、正确的,各方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方针政策是有成效的。突出表现在七个方面: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对外经济平稳增长。体制改革多点突破。人民生活实惠增多。

呵呵。

还有哪:

可以预见,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转型、收入分配、金融监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等将主导未来十年中国经济。

崔之元发来对现如今中国经济政策的基本走向的预测。

Cui Zhiyuan

2008715 12:29

"从紧"总思路不变 货币工具料重新组合

"从紧"总思路不变 货币工具料重新组合

2008071502:20 [我来说两句(22)] [字号:大 ]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宏观调控下的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系列述评之二

⊙本报记者 苗燕

2007年年底开始实施的从紧货币政策,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明显效果。尽管今年以来,冰冻灾害及地震、水灾的接连发生,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信贷紧缩正给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造成越来越大的缺口,使得市场对于央行放松信贷的预期高涨。 

但业内专家均认为,就当前的各项经济运行指标看,下半年仍需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不变,但需采取多种组合政策,尤其应加强结构性调整。其中,信贷规模必须坚持结构性供给,中小企业需要成为下半年信贷支持的重点;此外,汇率政策在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上,升值速度应更加平稳;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也需更加谨慎。

从紧货币政策或微调

20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从2008年起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而银根紧缩是从紧货币政策的核心。今年15月份,央行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升至17.5%,累积回收资金约1.2万亿元以上。同时,配合央票发行及窗口指导控制银行放贷。

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M2增速为17.37%,尽管前6个月新增贷款仍达到了2.4525万亿元,但贷款平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6月份的贷款增速回落至14.12%,较好地控制在既定目标之内。但未来6个月保持新增贷款总规模不超标的压力仍然较大,每个月的新增贷款平均增加额需维持在1900亿元左右。

在银根持续紧缩,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加快、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综合因素作用下,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了资金短缺、企业盈利能力迅速下滑的情况。企业呼吁放松信贷的意愿较强。

央行北京营业管理部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问卷也显示,信贷需求旺盛和信贷投放的压缩使得2007年下半年来形成的供需缺口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一方面,紧缩货币政策下的企业资金获得成本和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的判断和预期,企业加大了原材料储备,流动资金被更多地占用在原材料库存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拉紧了企业流动资金的链条。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应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他认为,当前低的实际利率使资金需求依然旺盛,流动性冻结和信贷控制很难完全控制通胀。信贷控制产生了信贷配给,正规金融体系只能满足一部分企业资金需求,很多企业和机构转向民间借贷等非正规融资渠道。这不仅造成市场分割和人为的不平等,也导致热钱流入。

他建议,重新搭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充分发挥利率政策工具的作用,让实际利率恢复到正的水平,同时适度放松行政性的信贷限制,使更多的资金需求从正规的金融体系得到满足。

此外,在继续坚持的从紧货币政策下,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走势较上半年相比,将渐趋平缓。截至714日,人民币汇率年内已累计升值约7%,丁志杰预计下半年的升值幅度将维持在2%-3%的水平。

银行业不会因"紧"而"病"

央行昨天公布的16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下降至1.95%,同时,不少城商行感到了流动性偏紧。

而随着银行贷款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央行北京营业管理部近日发布的第二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银行反映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逾期客户数量增加的问题,已升至一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使得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大,也让市场对于银行的健康状况产生了担忧。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信贷总量控制的政策限制了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组合的能力,一旦贷款利率继续提高,将使得部分借款人难以承受,或将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上升。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从紧货币政策对银行业的直接影响目前尚不明显。但从长期来看,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确实会有所显现。此外,从利润角度看,上半年,银行业保持了70%的利润增长率,但郭田勇预计,几年后,随着制度性溢价及经济周期的变化,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将出现大幅回落,预计35年后,银行业平均利润将回落至20%-30%。而这对银行业来说,是正常的。

……………………

而去年人民论坛杂志发表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文章说,目前宏观调控至少有"五难"。

一难:判断经济过热或投资过热的标准缺失,造成调控目标不够明确,甚至迷失,影响了调控效果

二难:是调控的灵活性与坚定性之间存在冲突

三难:中央的调控与地方的"逆向调控"博弈

四难:宏观调控除了调总量、调结构,更重要的是还要调整复杂的利益关系

五难:对宏观调控重点或过热原因在认识上存在明显分歧,从而使宏观调控不够精准

……………………

媒体也注意到,中国房地产领域里有着险象环生。

中国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房地产频繁出现波动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曾几何时门前的上百亩良田,每当早稻扬花的季节,带给村民何等的欢欣鼓舞.可是,随着城市的扩建,房产业的发展,这肥沃的土地已变得面目全非.

开始的确是乐闹了一阵子.推土机,挖掘机,运泥车来来往往,几乎日夜开工.人们都预见不出两三年这遍土地将会立起成排的高 层建筑.然而三五过去了,建起来的只有少数的几幢房屋.七八年又过去了,物价上涨,农民分到手的那点可怜的征地补偿费都花光,田还是那遍田,只有野草向着 望田心叹的农民翻着白眼,失去土地的农民谁来关心你.

土地对农民很珍贵,对房产商也是如此.建在自然村的民房是基低路窄的,房产商也怕冷.离民房二三米宽的地方就建起六七层的 高楼,毫不管给民房带来的阴采光危害,他里面是有较宽的路,但为了房子好卖,隔开民房便要建堵围墙把它堵死,更有甚者,为了省钱下水道也不留,任由他人化 粪池无法做,生活下雨滞水横流,大有我的地盘我做主,容不得别人的滴水之犯.村民向上面反映,有关部门也是一副无奈之态,地皮是房产商买去的,它要怎样筑 是他自己的事.乖乖,不知规划建设部门是做什么的. 不管也罢,更糟的是助纣为虐

官商勾结.本人就亲见这么一回:一家外地房产商倾占了一个孤儿的宅基地,老板以所占面积小为由一毛不拔.争执中乡政府, 土局的人全都江堰市偏向房产商,无一人维护一下孤儿的合法权益.我感觉要照顾的是上千万元的老板,而不是建不起房子的孤儿.事实上也是这样,房产业本来就 是暴力行业,偏偏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还要从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这么护着使得房产商的腰包越来越鼓,对弱势群体的态度越来越有点横,有点野.我们的农 村建设,和谐社会何时能得以实现. 

……………………

老周发来郎咸平花样翻新言词的汇集。

zhoujd

2008617 21:47

供参考

郎咸平演讲欣赏.doc

郎咸平演讲欣赏——股市,楼市,二元经济及其它

1,银行宏观调控失效

"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但对房产价格、股市价格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推波助澜。上午宏观调控,下午房价大涨。为什么宏观调控对我们的地产跟股市没有太具体的作用呢?"

楼市,股市过热,误判为经济过热,企图用提高利率抑制投资过热,反而使过冷的实体经济更冷,却对过热的股市楼市毫无作用,甚至是推波助澜。

原因是政府掌握"有两大核心资源━━土地开发权以及银行信贷权。"

"这两个权力基本上操纵在政府的手上,只要在政府的手上就有"寻租"的可能。"

所谓的宏观调控不仅管不住两大资源,而且,政府手中的两大资源成为腐败的根源,巨额腐败资金又加剧了楼市股市的过热。

2,地价为什么只涨不跌?

"中国的地价涨幅是全世界最快的,而且只涨不跌,这种只涨不跌的经济指标本身就不正常。这种只涨不跌的指标给我们地产成本带来什么样的压力呢?那就是在所谓的公开竞价之下,土地价格飞涨;这样就加大了构建成本。"

地价为什么只涨不跌?因为地价越高,成本越高,楼价越高,楼价越高楼市越热,对土地的需求越高,进一步推动地价增长,形成虚高的恶性循环,而楼市虚高出政绩,地价虚增增财政,政府不仅不去干预,而且暗中默许和推动。在这种情况下所谓"调控楼价"只能流于空谈。

"老百姓平白承担了高价土地的成本,但是缺乏政府对老百姓的回馈。"

如果增加的成本完全补贴给老百姓,也就无所谓负担。问题是,政府得了好处,老百姓完全承担了负担。

显然"这种成本居高不下根本不可能靠单纯的宏观调控压下来,因为土地本身就很贵。"

3,民营资金,腐败资金哪里去了?

"我们民营企业家的投资意愿,不到先进国家的20%,这个百分之八九十的闲置资金去了哪里?"

"这个"大面积的腐败",贪污受贿款的一大笔钱去了哪里?"

显然都只有一个去处:投资楼市股市。

4,什么是"虚靡资金"?

"因此"虚靡资金"一起来推动成本上升,两股扭曲的市场化现象纠结在一起房价居高不下,一般老百姓再也买不起房了。"

从实体经济抽出来的资金投资楼市股市,缩小了实体经济的支撑,扩大了虚拟经济的规模,这样的资金就是郎先生所谓的"虚靡资金"。包括虚高起来的地价,审批费,腐败资金,这些都推动楼市成本上升。"两股扭曲的市场化现象"就是地价市场和楼价市场。

"地产的需求面是"虚靡资金",其原因是地方投资环境的恶化和大面积的腐败所造成的"

"虚靡资金"既是地产成本升高的原因,又是"地产的需求面"——供求关系导致价格升高的原因。

"很难透过宏观调控来控制住这种供给面市场化严重不足,以及需求面市场化严重过度的现象。而且结果呢,就是房价居高不下。"

地产资源是有限的,政府又待家而诂,产生寻租腐败,又产生了腐败资金和民营资金的过渡需求,结果必然是:房价居高不下!

"按照经济学理论来看,利率一提高,股价应该大跌。为什么我们的股价大涨呢?我看了很多经济学的讨论,当然都是错的。拿我的理论给你们解释:那就是利率一提高的结果,就是进一步打击了企业家的投资意愿;营商环境更恶化。更恶化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挤压出大量的"虚靡资金"进入股市。"

"营商环境越恶劣股市越火、楼市越火,泡沫越多"、"腐败越普遍,楼市越火、股市越火,泡沫越多"。

5,"以金钱为纲"的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二元经济体系

"房改之后住不起房、医改之后看不起病、教改之后上不起学。"

从郎先生的经济学分析,都有类似原因:"以金钱为纲"的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在"以钱为纲"的理念之下,中国经济产生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二元经济体系;也就是在任何时候,中国的经济是过热和过冷同时存在。"

一切调控都只能推动"实冷虚热"!越来越强化二元经济体系!

""以钱为纲"的理念走下去的话,你不会走向美国。你知道你会走向哪里吗?你会走向菲律宾。"

6,通货膨胀的产生

"过热的原因是我们的资金被误导到了某些特殊的工程,那么其他的就过冷。你一旦走到这一步,就必然产生它的必然结果:一、宏观调控失效。二、通货膨胀。"

"提高利率0.25%,过热部门继续膨胀。但是"过冷"的部门就遭殃."过冷"的部门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他们的资金来源不是国有银行,大部分都是地下金融。地下金融的利率是非常有效率的。按照我的研究结果显示,地下金融的利率是官方利率的四倍。也就是当央行提高0.25个百分点的时候,民间利率应该提高1%。"

提高利率,民营投资困难增加利率提高的四倍!

"利率一上升,"过热"部门更热,"过冷"部门更冷。宏观调控失效,就是这个原因。"

"由于资源被大量误导到过热的部门,因此"过冷"的部门缺资金。政府必须增发钞票,而增发钞票的结果导致了全类的通货膨胀。"

增发钞票是通货膨胀的质的原因。

"如果每一个人,都像他一样都不去养小猪而跑去炒股、买楼,那么上涨50%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猪肉价格必然要上涨50%。当你不养小猪的必然结果,是你看起来股市和楼市对你有直接的好处,而且代价就是通货膨胀一定会出来。因为这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所谓的股票市场,它的本质就是构建一个动态活泼的经济舞台。股票市场只是根据社会资源做的某种程度的计算。股价比较要有基本面的支撑股价才有意义。"

楼市股市的虚增数正好是实体经济的减少数,因此正好就是物价上涨数!这是通货膨胀的量的根据!

7,大学生为什么失业?

"美国跟香港是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家,这个才是真正需要大学生的行业。"

"中国是以制造业为主,很多的制造业从董事长一直到门口看门的,没有一个大学生。因为生产鞋子嘛,需要什么大学生?"

美国大学生那么多不会失业,而中国没有美国大学生比例高,却必然出现失业,根本原因是经济类型不同。

8,是体制问题还是还是经济发展本质问题?

"很多人认为**党的问题是体制问题。我根本不同意,体制问题有这么简单吗?而且体制问题基本上是我国专家想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错的。你认为改变一个体制就不腐败吗?菲律宾腐不腐败,腐败,比我们更腐败。"

"中国的腐败不是我们经济学家所谓的"体制问题"。我认为腐败所以产生,是因为政府提供的公**品不足所造成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是"公**品不足",从政治的角度,是经济发展的本质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还是"以钱为纲"?

"你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为民,为穷苦大众;不是为钱,为少数富人,甚至为少数富国。

"中国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你有什么指向吗?你觉得对你来讲是一个光荣吗?你引以为傲吗?制造业就是把资源用光挖光,不留给子孙的行业,这叫制造业。我们这一代人给下一代人所留下的是什么?是一个体制腐败、社会堕落、资源挖光用光的中国。"

在资本主义统治的国际世界,制造业是产业竞争链的低端产业,是第三世界国家屈辱地位的经济原因。在社会主义国家,独立自主的制造业是自力更生必不可少的,是造福于自己的人民的。经济发展的本质不同,制造业的意义也不同。

"佛罗里达州的成功,是因为他有最好的福利、最好的医疗、最好的环境、最适合人居。这样有钱人就搬过去了,有钱人搬过去他们的税收就足以为养火这个州,这应该是中国的未来。"

霸权主义的富裕建立在对第三世界的剥削的基础之上,因此,美国的富裕不是中国的未来。

9,在世界资本主义秩序下,工业化(制造业化),"出口创汇""引进外资"对中国都是祸害!

"简单的"出口创汇"这四个字,而我们今天以及下一代带来了无穷了灾难。"

"你拿我们有用的资源,出口之后换回来的是每天在贬值的美金。"

"耐克自己做不做生产?不做。他给谁做呢?给一个傻子国家,叫"中国"。我们浪费我们的人力、把我们的资源挖光、用光,制造出来的运动鞋拿去美国销售,他们赚取40%的利润,而我们只赚5%不到的利润。我们把我们的资源挖光用光之后,只赚5%不到的利润。美国赚取大量的利润,最后还通过汇率升值让你5%的利润都赚不到,把你们的资源挖光,把你们的产品出口到美国,这就是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

"我们"制造业大国"这五个字是个耻辱的名词?原来所有的"制造业大国"在今天的环节下,你是把属于下一代的资源挖光用光图利外国人。"

10,人民币升值的背后

"我们现在1.3万亿美元的外汇,给了美国和欧洲更好的借口整治你。怎么整治你,天天让你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之后,中国沿海的出口型企业大量倒闭是必然的。我们的出口型制造业净利润率不过5%,坏的时候还不到这个数字。5%的利润率,只要我们的人民币升值超过5%,你的资金将被席卷一空。"

人民币升值就是把民族企业本来就微薄的利润完全抽干,最后被外资廉价收购!

"今天中国企业的真正难处是国企也不行,民企也不行。在国际化浪潮之下,有可能双双被淘汰,我前面讲的汇率大战,下一场就是民营企业大量的被淘汰。"

"如果我们的经济走向是正确的话,如果我们的国际化是正确的话,为什么你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呢?可见我们的国际化是错的。当大量的资本涌入中国的时候,你将无情倒闭。"

"汇率不断升值,下一步就是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席卷中国的日子。"

11,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决不是什么"比较优势"

"想通过运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配合上国外的品牌以及技术,想通过这样就国际化。这么容易啊?这样就能国际化啊?那当企业家太容易了。后来他们收购了汤姆森以及(阿卡特尔)。另外一家也想国际化,他们收购了西门子的手机移动运营,两年之后两家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国际化宣布失败。"

12,只有霸权的国际政治,没有和谐双赢的国际政治

"你真以为他是自由主义国家啊?真正让外国企业无条件进入的只有中国。"

"这就是国际政治。你走出国际才发现,你根本就不理解国际市场,你根本就不理解他们在玩什么。一个标榜自由经济的国家,竟然会用政治干预经济。"

"下一步就是美国和欧洲的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进入中国大量收购,而且是低价收购,几年之后中国即将成为经济赤字国。这就是我看的未来。"

"你要收购别人,别人不让你收购。别人来收购你,你还不得不同意,叫做WTO。"

WTO就是霸权主义时代的变相的不平等条约!不是逼迫你签定,而是你自愿而百般乞讨来的,通过自愿承诺而出卖。

"美国政府利用政治力量不断的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让你人民币不断的升值、不断的升值、不断的升值,一步一步的啃食着你的利润。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就像美国的国会一样,是秃鹰;秃鹰干什么呢?飞下来吃尸体。"

13,我们要怎样的国际化?

"我们是一个没有挖沟渠的国际化。"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你以为是民主、自由、议会宪法这就叫资本主义吗?你浮浅,那是表面现象。资本主义的真正灵魂、本质是什么?"

郎先生从资产阶级经济学上说,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严刑竣法;但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说,本质是剩余价值的剥削,必然的两极分化。不可能世界各国都靠严刑竣法变成"美好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总是象洪水一样一次次淹没第三世界国家,决不允许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哪怕是资本主义的崛起)。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更不可能先有资本主义的沟渠,再实行资本主义的国际化,中国精英惟有先搞所谓改革开放的"国际化",引入资本主义的洪水来冲击社会主义,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这就是中国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必然的悲哀!中国只能一心一意独立自主发展社会主义,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到达共产主义的国际化!

""国际化的沟渠"是什么?那就是严刑峻法的法制化游戏规则叫沟渠。哦,同志们,原来我们国际化了二十几年,忙到最后发现忘了挖沟渠。你在一个没有游戏规则的情况下,你竟然敢国际化。那么你国际化的必然结果,一定是大欺小、强欺弱。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进来了,它可以随意掠夺,因为它比你强,他搞定司法的力量比你强得多。到最后就是农民教育我们的:洪水蔓延,把农田都淹没了。"

14,全世界哪个国家敢卖银行?

"甚至通过WTO要把我们的银行卖给外国人,全世界哪个国家敢卖银行?大概只有中国。你不信,我们收购花旗银行看他们卖不卖?美国国会又要出来干涉。银行能卖吗?"

银行的本质是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国家主权,出卖银行就是出卖国家信用,出卖国家主权。是只有卖国精英才会有的无耻行经!

"你连银行的本质都不知道,就敢随意的改革银行,不然就是上市、不然就是出售,你好大胆。你晓不晓得这个策略将遗祸子孙?叫什么?叫"丧权辱国"的条约。因为不懂国际化卖银行就是"丧权辱国"。"

15,我们今天的水平跟150年前的老祖宗差不多

"靠着两大政策体系,一个是WTO,一个是政治压迫人民币升值。配合这两只秃鹰,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相继来到中国,到这个时候你才想起来,老农民教导我们:哎呀,国际化之前忘了挖沟渠。"

"按照美国某公司预算,五年之后沃尔玛、家乐福将席卷中国80%的资产。到那个时候外资集团会联合垄断,然后加大中间的利润浮动,把你中国的白银大量的流出中国。"

"原来我们今天的水平跟150年前的老祖宗差不多,150年之后我们的子孙会怎么评价我们?150年之后我们的子孙会说,150年前的合肥老祖宗还不如三百年前的老祖宗。至少300年前的老祖宗是打仗打败了以后才让这些白银流出的,而且大清朝的时候没有降将。而现在呢,150年前合肥的老祖宗还高高兴兴把白银送出去。"

"原来缺乏法制化规则是这个下场啊?那是的,那就是席卷中国。"

16,放弃社会主义我们不可能有什么"先进思维"

"我们思维的落后,使得环境被破坏了,发展被误导了,国际化被掠夺了"。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因为"思维先进",而是占尽先机,已经铸就了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主义秩序,第三世界不可能引进资本主义的"先进思维"而改变霸权主义的固有秩序。

17,崩盘和危机

"当你把钱移转出去之后,缺乏实际面的支撑,股市或者是楼市的崩盘是第二个事情。"

"你以为你在股市和楼市赚了很多钱,实际上你所担负的:一、通货膨胀。二、崩盘的危机。没有可能整个社会都在楼市赚钱"

"如果你的房价总是平稳上升的话,那是负面因素没有得到释放的结果,负面因素会不断的加速度积累,到那一天就会突然的崩盘。这个就是1997年的香港地产"

"卖房子的市值还不够还贷款;因为楼市崩溃。还不了贷款会有什么结果呢?就有很多人不还了,干脆把房子丢给你,我不还了。只要香港老百姓有这种心态,把楼丢给你银行了,我不还,那就是香港的金融危机。"

18,"以房地产带动经济的发展"是胡说八道。

"我就没有发现哪一个城市是以房地产行业发展起来的。都是靠某一个优势竞争,包括交通、政治、军事、旅游,你总得有一个原因让城市发展起来。"

"房地产的开发,在中外历史来看,它一定是个滞后产业。一定是在某个城市竞争优势发展之后,老百姓需要房子,房地产才能发展。"

郎先生的演讲很精彩,给人以深刻启发,特别是从经济学上深刻地揭示了许多问题的本质,从而也就自然批驳了许多祸国殃民伪理论的胡说八道。

……………………

zhoujd

2008714 10:18

供参考

中央经济形势分析会传周内召开.doc

中央经济形势分析会传周内召开

(香港)   (2008-07-13)

早报导读

(联合早报网讯)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关系下半年宏观政策走向的中央经济形势分析会,将于本周在北京召开,预计此次会议将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找出应对之策。而就在刚踏入7月的几天里,中央多位高层接连出动,分别带队奔赴数个省份深入企业考察调研。有专家指出,从这次前所未有的密集式调研可见,决策层对中国经济现状心存隐忧,说明宏调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本月4日至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上海进行调研;4日至5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调研;6日至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浙江调研;3日至5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山东调研。短短6天内,4位中央领导在5个经济发达的外贸型省份进行了经济考察和调研。这是自613日中央及省市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之后,中央、国务院领导和各部门的一次集体大行动。与此同时,银监会、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也纷纷出动调研。北京财经专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还少有类似的高规格、密集式的集体调研行动,这也说明目前的宏观调控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上半年经济不容乐观

中国证券网分析指出, 在这些中央高层领导和部委集体调研的路线图背后,是CPI居高不下、出口增速下滑、企业陷入困境、财政收入减少、资本市场低迷的难题如何化解﹖从紧的宏观政策是进是退?据悉,本周,关系下半年宏观政策走向的中央经济形势分析会将在北京召开。显然,国务院密集式的调研就是为制定下半年的宏观政策提供依据。届时,这些难题也有望一一得到答覆。

通胀及经济增长减速

从中央高层的行程看,这次集体调研的主体无疑是企业。最令调研组关注的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国际形势恶化和宏观政策紧缩,企业究竟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出口受阻的程度有多大?

消息人士并透露,本周四(17),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而从已经出台的一些数据来看,上半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首当其冲的即是出口。据海关总署统计,6月当月实现贸易顺差21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6%,净减少55.4亿美元;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为99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其中,6月份外贸出口增长17%,自今年2月份之后再度跌至20%这一敏感临界点以下,显示外贸拐点已经显现。这个信号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张文魁表示,由于宏观调控的压力依然很大,中央经济形势分析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拿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还不是很清楚。目前,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减速,成为近期宏观经济决策的两大核心问题。

专家称,加息与否将取决于对二者的取舍,实际上,未来几个月央行作出加息决定的可能性已被降低到30%

……………………

而人们对中国房地产领域的变化更是欢欣鼓舞。

中国成为房地产市场增长最强劲国家

2007年上半年全球房地产直接投资总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820亿美元,超过了2003年全年的投资额。仲量联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亚太地区房地产投资总额上涨至55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跨境投资占到了显著的部分。日本、中国和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增长最为强劲。而新加坡成为2007年全球房地产投资最热的市场。

仲量联行亚洲资本市场总监说:"亚洲地区依旧对众多的全球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该地区的跨境投资已达到历史高点,尤其在日本、新加坡、印度和中国这几个热点市场,未来12个月内还有望继续增长。由于市场对优质资产的竞争加剧,投资商对投资回报的要求持续降低,很多机会型投资商被迫转向房地产开发市场或者二级市场。"

……………………

英公布调查报告:中国房地产业年薪60

一项由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与人力资源顾问公司Macdonald&Company携手进行的首份亚洲薪酬调查显示,中国香港从事与房地产行业有关人员的平均年薪为8.17万美元在日本除外的亚洲范围内最高,中国内地从事与房地产行业有关人员的平均年薪为7.72万美元(60万人民币)排名第二。

该调查于今年8月至9月期间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访问了769名来自亚洲主要区域的房地产业内人士,包括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韩国、越南、印尼等地。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9.6岁,平均从业时间为12.7年,大约60%的调查对象从事质量控制、工程管理和评估等工作。

报告称,57%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曾获得薪酬调整,平均增幅为7.9%,其中以中国内地的平均增幅13.8%最高,而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的增幅则分别只有6.3%6.2%5.4%Macdonald&Company亚洲区营运总监威廉•格拉夫近日说,"随着中国投资市场及建设项目的迅速发展,预计2007年中国房地产业的平均薪酬增幅,将进一步超过其他亚洲地区。"

……………………

中国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催生了大批房产巨富

美国《福布斯》杂志说,26岁的中国女房产商杨惠妍以160亿美元身价成为亚洲首富。

《福布斯》周一(8日)发表声明说,2007年中国富豪榜头40人都是亿万富翁,而一年前只有15人。

声明说,中国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火爆催生了类似杨惠妍这样的巨富。

40名富豪名单中,有十多人是房地产商,反映出中国对住房快速增长的需求。

中国富豪榜编篡人弗拉勒尼说:"中国家庭收入大幅增长,大量人口从农从流向城市,这种趋势给房地产商带来巨大商机。"

去年49岁的"纸业大王"张茵以270亿人民币的资产成为中国第一女首富。

今年,中国40名大富豪的总资产高达1200亿美元,比去年的380亿美元超出三倍。

杨惠妍是总部设在广东的民营企业碧桂园公司主席杨国强的二女儿,在获得父亲70%的股权转让之后,财富激增,迅速赶超张茵,有望成为碧桂园的新掌门人。 

……………………

理性看待国内住房按揭贷款市场风险

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爆发以来,社会各界对国内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给予了高度关注。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的悲观倾向较浓,有学者认为我国房贷也有美国次级贷款风险特征,蕴含着较大的风险。我们必须以理性的态度来评价国内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风险,既不能低估,更不能就一些表象而推演高估。整体上看,市场发展积极健康,贷款风险在可容忍的范围内,未来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类似美国的住贷危机。

首先,国内住房按揭贷款市场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是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稳健运行的市场基础,国内房地产市场最近二、三年在发展过程中的确暴露出一些需要高度警惕的问题,但市场的基本面还是积极正向的。在投资拉动型的宏观经济增长模式下,房地产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基于城市化、工业化和住房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再加上国内房地产的发展长期以来受到抑制,所以,在一段时期内保持较快发展是合理的。

其次,国内住房按揭贷款市场具有良好的制度基础。相对于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国内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运作规则比较规范、健全。我国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制定的条件比较严格,制度安排在利率上升期容易引发还款危机。

第三,国内住房按揭贷款市场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一般认为,与发达国家的先进银行比,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体制、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技术都存在较大差距。应当承认,这是不争事实。但是,也应当看到,近些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特别是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信用风险管理和控制的体制、方法和技术已逐渐成熟。

以上三个方面确保了我国住房按揭市场目前的总体运行是健康良好的,使住房按揭贷款成为银行的优质资产。迄今为止,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住房按揭贷款的不良率始终保持在低于2%水平。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的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没有风险。

在流动性过剩、部分地区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现实下,我们必须客观理性地审视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风险。历史事实反复证明,任何一次的繁荣都会埋下紧随其后的衰退的种子,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都必须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必须密切关注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变化,强化宏观风险研究,准确判断房地产走势;积极对待房贷证券化;严格把握住房按揭贷款条件,坚决杜绝零首付。

……………………

(老潘注,这就是国内乐观主义者们所做的分析。对此,我只能说,丫挺的,什么玩意儿!)

根据国研中心课题组的调查,在目前"合法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只有20%30%留在乡以下,其中,农民的补偿款仅占5%10%;地方政府拿走土地增值的20%30%;开发商则拿走土地增值收益的大头,占40%50%

好事者分析,房地产思维归根结底,是一种短期的交易思维,而非长期的栖居思维;是一种局部的商业思维,而非全局的综合思维。

更有人认为,如果说,谨防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还是盛世危言的话,那么,谨防中国城市发展跌入过度房地产化陷阱,谨防中国城市文化被肆意泛滥的房地产文化所裹挟,已经是当务之急。

广州日报发表评论说,警惕社会权力侵犯公共福利。正因为社会权力是以合法的形式出现的,它对于公共福利的侵犯非常容易逃避社会的监督。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开发商之所以能够牟取暴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将主要用于公共福利的稀缺资源转变成了获取垄断利润的手段,将社会权力转变成了市场权力。

来自我收到的电子邮件的内容。

傅国涌:中国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在哪里?

在一切向钱看的时代,经济学成为显学,经济学家成为既得利益阶层,几乎是顺理成章的。脑满肠肥之后,大多数经济学家除了为官方经济政策做注解,除了为强势 集团背书,确实已无所作为。指望这些经济学家为弱势群体说话,站在民众的一边,凭良心和理性发言,越来越变得奢侈。 林毅夫有一个说法:"当前,中国不和谐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穷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仍然较穷,或者说收入增加较慢"。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穷人在任何时 代、任何制度下都不可能消失,可怕的不是贫穷,这种贫穷如果不是制度性的,是有可能通过努力或其他正当途径改变的,那么贫穷就会成为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 因。造成当前中国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穷人问题,而在于严重的社会不公,这种不公并不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而是体制性的,现有的体制框架实际上 已经没有能力保障基本的社会公正,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就是依靠不公而赖以运转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不公基础之上的秩序,一小部分人被赋予了无限的特权,对 绝大部分人的权利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夺,对社会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瓜分和掳掠。

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那么多城市拆迁过程中,体制是如何站在房地产商一边,不惜成本地维护房地产商的根本利益,以暴力为后盾,侵害弱小无助的普通居民的正 当权益;在农村大规模征用土地、滩涂的过程中,体制同样毫无疑问地站在强势一方,根本无视农民的权益。哪怕出了问题,引发农民、市民的反抗,现存体制也总 是露出残酷无情的一面,以行政的、司法的甚至是黑社会的手段扼杀一切不满的声音。重庆钉子户事件是个意外的特例,是个孤立的、很难效仿的新闻事件,是由很 多特殊因素构成的。强势集团越来越强硬,越来越跋扈,官商抱团,他们的专横不受任何制约,绝大多数利益受到侵害的城市拆迁户、失地农民处于告天无路、入地 无门的状态。换言之,在这里,合法抗争、公开搏对弈的空间是极为窄小甚至不存在的。说到底,那些写在纸上的宪法、威武高大的衙门、不独立的司法体系都不是 为了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而存在的,留给中国人的几乎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逆来顺受,一直等到陈胜、吴广、李自成他们横空出世。

一个体制一旦保障不了正常的社会公正,天怒人怨,民气消沉,无论口号有多么动人,理论怎样的天花乱坠,控制如何的密不透风,也就差不多山穷水尽了。诚然, 山穷水尽并不意味着立马完蛋,有一位对政治学有深入研究的朋友说,虽然已经是日薄西山的下坡,但很可能这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在这条注定不和谐的下坡路 中,尽管也蕴涵着各种各样不可预测的危机,什么样的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可以肯定的是,强势集团和依附于强势集团的所谓知识精英不仅支配着最大份额的社会资 源,也掌握着最大的话语权,他们的看法、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走向。如果他们没有任何推动变革的诚意,没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那么,等待着这块土 地的命运只能是山呼海啸、天崩地裂。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有很多的先例可以参照,只是时间的早晚罢了。是的,中国老百姓最善于忍耐,最缺乏抗争意识。甚 至还有人告诉我,在毛泽东统治时代,本民族那些具有血性的人在肉体上消亡了,民族的基因里少了反抗性,只剩下了顺从、屈服和沉默。这种说法当然也有一定的 道理,一个嗜血的残暴的统治者对一个民族的伤害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如果有统治者认为从此天下太平,可以子子孙孙万年永固,长葆富贵,那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的幻觉。历史永远都有出人意料,历史从来不是按强者的意愿发生的。

聪明的经济学家以为,只要穷人的经济增长变得稍微快一些,穷人有机会打工赚钱,社会就变得和谐了。很明显,他将和谐问题简化成了贫困问题,也就是吃饭问 题。和谐,从字面上看也包括两个方面,""是有饭吃,""是有话说,不允许人说话的和谐绝对算不得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首先是个体制问题,有了 一个能保障全体人说话权利的体制,一个可以救济社会缺陷的体制,社会才有可能和谐。只有建立在权利的基石上的和谐才是可靠的、真实的。将人的权利架空之 后,就不会有真正的和谐。即使有,也只是依靠无情暴力的和谐。如果这样的和谐也叫和谐,充其量也不过是火山上的和谐。这样的和谐只会离真正的和谐越行越 远。

……………………

崔之元发来的内容当中,也有宏观调控之后房地产遭遇到的麻烦。

Cui Zhiyuan

2008722 0:54

退地

土地流拍蔓延一线城市 退地危机紧扼房企命门

2008072107:33 [我来说两句(44)] [字号:大 ]

来源:南方网

目前的"退地"现象主要是由于近两年开发商在全国范围内疯狂拿地所致。现在国家的政策是囤地企业必须在两年之内完成地块开发。与此同时,去年所拍卖取得的土地,按行业惯例,今年需要把余下的土地出让金交齐,去年盲目扩张囤地的企业必然面临巨大的资金链压力

"面包"卖不出去,"面粉"也没有人敢要,这是目前全国一线城市出现的"土地流拍"现状。 

"面粉"买来了,却没有钱做成"面包",赶紧卖了认栽,这是潜伏在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之前的自救暗流。

有业界人士透露,此前广州的一个地王,最近正谈转让的事情,考虑如何退地。SOHO中国公司总裁潘石屹(博客)对此表示,那些在2007年高价拿地的房地产公司有多少家足额付清了地价款?只能以"退地"、"拖欠政府的土地款"等方式表现出来。

从土地流拍到无奈退地,谁将是下一个被转让的"地王"?

一线城市土地流拍危情

广州、深圳、上海、北京,中国最重要的四个一线城市从今年开始土地流拍的新闻就没有间断过。

630日,广州今年上半年的最后一次土地拍卖冷淡收场:推出的3幅地块,1幅流拍、2幅以底价成交。根据广州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广州土地一级市场仅出让8宗商住地块,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成交量仅为50万平方米,是近三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只完成全年供地计划的15%.

深圳第二季度共挂牌出让34宗土地,只成功出让了24宗,其他的10宗土地可能需要重新挂牌。48日,位于宝安和龙岗曾多次流拍的5宗居住用地在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进行挂牌出让。挂牌截止时间结束后,只有振业地产以6.9亿元总价拿下了龙岗一宗建筑面积逾24万平方米的地块;另外4宗因竞买开发商少或无人出价而继续流拍。

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国一线城市有超过40块土地流拍。甚至有迹象显示,流拍已经开始向二线城市蔓延。著名房地产咨询机构戴德梁行对此分析认为,土地屡屡流拍,说明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情况下,开发商普遍遭遇到了资金紧张的问题。即使地价回落,如果开发商对大势走向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敢贸然拿地,因为资金链的流畅是开发商的命脉。

疯狂拿地酿成退地悲剧

2007年是房地产行业最为疯狂的一年,直线飙升的房价、市场哄抢房屋的场面让开发商看到了地产行业似锦的前景。有些公司不惜倾家荡产来拿地,"地王"被频频刷新,面粉比面包还贵。潘石屹坦言,去年开发商投入买地的资金达到3万亿元,超过房地产全年的销售收入。

而小企业退出得早,番禺某民营房地产老板冯庆华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他们就没有拿地,今年也不准备拿地,今年压力最大的可能就是去年的"地王"得主。

狂潮退却就能看得见谁在裸奔。最近在上海出现的"普陀地王"退地让人后怕。2007年曾以1亿净资产拿下11亿"普陀地王"的上海志成因未能及时交清地款被迫退地。早在20079月,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4号东南地块终以11.04亿元一锤定音,超出底价3.14亿元近3倍,折合楼板价约1.64万元/平方米。

同在去年9月,福建融信地产以总价9.04亿元、每亩单价近2000万元的高价拍得白马路地块,成为轰动一时的福州"地王",楼面地价高达9953/平方米。到今年3月初,融信地产不惜损失7000万元土地保证金,将昔日高价拍得的土地退还。

潘石屹对此表示,开发商要与地方政府协商,要么退地,要么没收定金,要么延长出让金支付时间。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认为,目前的"退地"现象主要是由于近两年开发商在全国范围内疯狂拿地所致。现在国家的政策是囤地企业必须在两年之内完成地块开发。与此同时,去年所拍卖取得的土地,按行业惯例,今年需要把余下的土地出让金交齐,去年盲目扩张囤地的企业必然面临巨大的资金链压力。

融资困境触发转让高峰

事实上,近期,各地产权交易所大量土地转让公告相继出现。以北京为例,仅5月和6月两个月内,就有7块土地发布了出让信息,这些地块均通过出让100%公司股权的方式进行转让,出让土地的总占地面积为120万平方米。

许多知名房地产公司都正加入到转让项目或者股权的大潮中。粤宏远A(行情论坛)日前发布公告显示,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广东宏远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于2008514日在东莞市与北京万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以500万元的价格受让后者持有的东莞市万科置地有限公司50%的股权。

而在广州,据业内人士透露,此前的地王也面临协议转让的可能,这也是开发商资金出现紧张的无奈之举。

从事土地经纪业务的北京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杨少锋表示,最近不停地奔波于广州、北京、沈阳几个城市,洽谈土地转让业务。杨少锋表示,去年开发商盲目囤地达到高潮,今年面临融资环境愈加恶劣与国土部清查囤地的双重压力,又不得不把自己囤积的土地"吐"出来,导致土地转让高峰出现。

但困境还是难以根本扭转,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招拍挂出让土地收入超过9000亿元,20062005年分别为7600亿和5800亿,这决定了土地储备的资金沉淀不断增加。虽然银行贷款发放总量实际上并没有缩小,但销售萎缩带来的资金紧缺变得日益严峻。钟伟表示,这种情况将足以使得至少20家大型房地产企业陷入困境。

本报记者戎明迈

■链接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做好房地产风险预警和控制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指出,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督促商业银行针对部分城市进行住房按揭贷款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做好房地产风险的预警和控制工作。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房企切忌盲目扩张

面对"退地"危机,房地产企业要注意扩张速度,把握市场趋势,不能盲目扩张。企业可以通过项目转让、寻找合作伙伴等方式控制风险;或者通过私募基金、出让公司股份等方式,减轻资金压力。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

……………………

Cui Zhiyuan

200877 22:49

潘石屹称剧变已发生"情况比预估还坏"

潘石屹称剧变已发生"情况比预估还坏"

2008070706:29 [我来说两句(43)] [字号:大 ]

来源: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刘秀浩

"从今天来看,这些导致房地产行业资金链条紧张的因素并没有消失,强度反而在增加。房地产行业资金的压力比三个月前想象的还要大。"

321日,一向爱说话的潘石屹大胆作出地产公司将发生"百日剧变"的预言,称房地产行业将在未来100天内发生"剧变"。 

如今离当时言论过去100天有余,潘石屹昨天回应网友提问时表示,其预言的"剧变"已经发生。除了其早前预言的行业整合加剧之外,还出现了退地、拖欠土地款等形势,显示出目前房地产业环境比其估计的还要坏。

潘石屹称,100天前其考虑其变化主要表现方式是:"以收购、兼并和与别人寻求合作的方式表现出来。但现在我们看到还有一些方式,如以"退地""拖欠政府的土地款"等方式表现出来了。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说明房地产行业资金的压力是巨大的,而且比三个月前我们做这种预测时想象的压力还要大。"

潘石屹表示,三个月前分析房地产行业要出现剧烈的变化,主要是考虑了四方面的因素:一、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国际经济的萧条;二、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三、去年一年,房地产商花钱买地的钱甚至超过当年销售额,普遍手头偏紧;四、最近几个月发生的各个城市房屋成交量在萎缩。

不过对于未来走势,潘石屹明显老实许多,他称,未来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潘石屹表示,房地产市场和大的经济形势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现在从大的国际经济环境到中国国内经济环境都有许多不能确定的因素,如石油价格、股票市场波动、银行的利率、通货膨胀等等,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

……………………

老周发来的参考材料更是提及房地产开发商要挟政策的内容。

zhoujd

2008710 20:06

供参考

任玉岭  房产商操控舆论要求政府调整房产政策.doc

任玉岭  房产商操控舆论要求政府调整房产政策

2008071011:07 [我来说两句(1526)] [字号:大 ]

来源:四川在线

[提要] 今年前5月,我国CPI同比上涨高达8.1%。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认为本轮通货膨胀的起因在房地产,他称有些城市房价已到临界点,再飙升真的要崩盘。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和规模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造成煤、电、油运及多种原材料的全面紧张,通货膨胀的根子就在这个地方。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现在是整治高房价最佳时机

任玉岭193810月出生,1960年南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等部门工作,曾任国家科委中国星火公司总工程师、北海市副市长。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第九、十届常委。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

今年前5月,我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高达8.1%。对本轮通货膨胀的起因和治理物价上涨的办法,各方众说纷纭。早报记者日前就此话题,专访了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

这次通胀的总根子

东方早报:我国由去年底开始的通货膨胀,至今已延续半年以上,而且物价仍在逐月上升。你认为这次通货膨胀是由那些原因导致的?其最主要的表现是什么?

任玉岭:正如诸多学者所言,我国这次通货膨胀的产生有国外原因,也有国内原因。国外原因有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英、美、日等国物价上涨的影响,国际石油涨价的影响,越南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国外"热钱"向中国流入的影响。而国内原因,有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地方上发展欲望过强的影响,投资过大的影响,资源相对紧缺的影响,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的影响,以及房地产价格高升的影响。

以上诸多影响因素都与这次通货膨胀息息相关。通货膨胀中,有的商品涨价多,有的商品涨价少,我们关注涨价多、涨价快的商品,采取措施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仅治标不治本是抑制不了通货膨胀的。

这次通胀主要原因还是在国内,主要矛盾还在房地产。房地产规模大、范围广,牵扯的行业多。例如钢材的大涨价,这是与房地产的拉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我国房地产的大发展推动了钢铁等65个行业的大发展。我国钢铁年产能近十年从1亿多吨发展到4亿多吨,国内铁矿石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外进口,当世界上大部分出口的铁矿石都流向中国还不能充分满足需要时,自然造成国际上铁矿石价格的迅速上升。铁矿石的涨价和炼铁、炼钢带动的煤、电等的涨价,必然造成钢材涨价,带动一系列机电设备生产和以钢铁为原料的制品涨价,由此引起连锁反应。

在房地产价格快速飙升的情况下,住房便成了社会的投资品。近三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人们投资购房,往往可以两三年实现收益翻番。这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国内投资购房者,也吸引了国外的大量"热钱"。国内有温州的炒房团、山西的"煤老板",还有各种各样的有钱人都把买房、卖房、炒房、租房作为以钱赚钱的生财之道。国外也是一样,去年我去沙特时,询问一些人投资中国的方向时,发现他们是投在房产上的。我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考察时,先后给我做翻译和导游的10个人,有9位在中国买了房地产,最多的一个人买了三套。

因此,房地产的高通胀是这次通货膨胀的总根子,也可以说是这次通货膨胀的"牵引机"和"助推器"。

北海市的教训

东方早报:你说房地产价格的高升是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但有人认为房地产没有计入CPI,既然没计入,它的价格因素就不会影响CPI的变化,就不会对通货膨胀造成影响。请你对这个问题分析一下。

任玉岭:这种认识,我想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正是这一认识,使人们忽略了这次通货膨胀与房地产价格高涨的关系。很多专家谈通货膨胀的起因时,都把房地产价格高升置之度外。而实际上,房地产价格高升对这次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最全面、最深刻、最严重的。这"三个最",是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于广西北海市工作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中得出的结论。

1993年和1994年,北海市的物价上涨高达43%,当时给人的感觉是市场上钱已经不值钱了,各种商品价格成倍上升。那时北海的通货膨胀虽然是局部的,但它确是由房地产的高增值和巨大的暴利引起的。

北海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但因为地理位置较偏,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十分缓慢。进入1990年代后,北海市充分认识到这块土地上享有的开放政策,便大力推进了土地开发,曾一度建起五个大型经济开发区。后又时逢邓小平南巡讲话,北海的大开发进一步升温,除海南的房地产公司大量转向北海外,全国有30个省的人走进北海进行房地产开发,包括西藏和新疆都在北海建有房地产公司,北海的房地产公司迅速从两家发展到1340家,占到当时全国房地产公司总数2800多家的一半,仅建筑设计院就有143家。北海一时间成了中国最热点的开发城市,人均GDP1994年升到全国城市排名的第12位。

那时候,北海同全国一样,房地产的用地都是政府划拨的,政府售出价10万元一亩,到了市场上马上可升到80万甚至200万元,很多房地产商获得了高额利润,各种各样的商用房、住宅楼、别墅区以及一批五星级、四星级饭店迅速开建。全国诸多有名的建筑集团也纷纷云集北海,中房、中建、中铁、中冶等都有1-2个公司在北海运营。

由于房地产的炒作,住房价格日日高升,企业的暴利大量生成,投资购房购地者逐日增多,很多人以银行为依托,使大量资金流入北海。有一天,因一企业股票上市,就有400多亿资金打入北海交通银行。如此导致物价指数高升至43%,通货膨胀迅速形成。但好景不长,房地产的泡沫于1994年破灭后,造成了北海经济长时间的一蹶不振。这次北部湾被国家定为新的"发展极"后,北海才真正走出上一轮的低谷。十多年的时间,代价十分沉重。

这次通货膨胀发生于2008年,恰与这两年全国房地产价格的迅速飙升直接相关。我国房地产价格虽然近十年一直上升,但上升最快、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期却是发生在2006年和2007年。

深圳市2004年房价与居民收入比仅为6.52倍,而2006年一下飙升到15.76倍,2007年又进一步达到20倍以上。上海、北京市中心区的房价与收入比甚至达到了30倍和50倍以上。还有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北京的平均房价才只有5050/平方米,而2007年全市平均房价竟上升到14000/平方米。

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像房地产这样牵扯着众多行业的发展,牵扯着社会的众多需求。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和规模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造成煤、电、油运及多种原材料的全面紧张,这就是通货膨胀的起因,通货膨胀的根子就在这个地方。

整治高房价最佳时机

东方早报:有人说,现在住房开始滞销了,政府再不采取支持措施就会危及中国宏观经济安全,导致地产商和银行的资金风险。如果把房地产看成通货膨胀的根子,打压房地产的高价,会不会真的出现这样的危机和风险?

任玉岭:这个问题,我进行过反复研讨和思考。应该说,房地产界十分重视舆论的营造,也十分重视市场炒作。他们不仅自己赤膊上阵,而且还"豢养"有一批"御用文人",或通过"重金"让一些专家和媒体为其制造舆论。房价成倍增长,房地产企业今年1-5月份对房屋开发面积增长24.9%、住宅施工面积增长26.6%,在这一大好形势下,他们还在叫喊,要"保卫市场",要求政府重新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并危言耸听地讲什么,"否则,就会危及中国宏观经济安全,导致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还有人替投机购房者叫屈,说什么"怕影响民众房地产资产的升值,波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所有这些都是既得利益者"欲望无穷"的反映,也是少数房地产商贪得无厌的再现。

应该说,我们有些城市的房价已到了临界点,再飙升真的要崩盘了。据我所知,有几个大城市,今年房屋销售出现下降趋势。以北京为例,15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6.1%,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8.8%。出现这个问题,能是国家对房地产的发展支持不够吗?不是的。今年住房销量大幅下降,正说明2007年房价的高幅增长已经超过市场限度,现行房价已经出现了泡沫,广大百姓已经无法承受。

近两年,政府为解决广大百姓"住有所居"的问题,从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对房价飙升进行了调控,并在国务院200724号文件中提出了两个70%(即土地供应的70%给保障性用房,建筑套型面积70%控制在90平方米以下)。而所有这些政策出台时,总是遇到房地产舆论的抵制,房地产商我行我素,直至去年底把房价推向了让人兴叹的高峰。

今天,在囤积土地、惜售住房、投资和投机购房被政府稍加限制情况下,广大百姓依然买不起房,一些房地产商除了到山西、神木等"煤老板"集中的地方进行发动和鼓励"煤老板"进京购房外,就是要挟政府和银行,继续助推房价的飙升和增长。

打压房价会不会危及中国宏观经济的安全?会不会给银行带来风险?我的看法是,房地产既然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演变成了通货膨胀的祸根,那么就必须铲除祸根,切掉毒瘤,长痛不如短痛。这时候讳疾忌医,则会养虎为患。有病早治,将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我认为这时候治理房地产的高价将是最好的时候。

第一,从银行风险分析,有人担心因为房地产开发商自有资金较少,80%以上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如果房地产有风吹草动,银行就面临开发商以土地、房屋抵债的可能。如果房地产价格过多地跌下去,银行就有亏损危险。但从目前实际考虑,当前在银行抵押的开发商的土地和房屋多是2005年以前的,那时候土地、房屋作价较低,现在进行整治时,倘若房地产商还不了银行贷款,银行便有条件收回当初以较低价格抵押的土地和房产。按现行价格去处置,银行就绝不会吃亏,也无风险可言。相反,若两年后再下决心,那时开发商抵押在银行的土地、房屋一定都是高价的,当开发商用抵押土地和房屋抵偿贷款时,银行的损失将不可低估。

第二,从宏观经济安全分析,现在来整治房地产的高价和泡沫,无论如何比拖下去要好得多。一方面,我国现在总体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即使房地产有些波动,8%左右的经济增速仍有可能保证;另一方面,广大群众需要住房的愿望很高,需求规模很大,如果挤压了投资购房、投机购房,房价能够降下来,广大群众可以购买,房地产市场不会萎缩而是变大;房地产的建设总量肯定比现在还要多。只要能够按2007年国务院24号文件去工作,把70%的土地划给保障性住房,70%建成90平方米以下面积,我们的房地产总规模仍然有很好发展前景。这样既便于解决"住有所居",又能维持房地产的盛况,以及由房地产带动的60多个行业的正常发展。

"整治"会遭五种阻力

东方早报:但是,如果防治通货膨胀真从房地产入手的话,你认为会不会有阻力?

任玉岭:阻力肯定是有的。现在任何一项改革,都会触及到利益的再分配。防治通货膨胀需从房地产入手,作为一项改革措施,要为广大百姓造福利,就一定会影响开发商及投机购房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必然有阻力。

第一种阻力来自房地产开发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天性。像比尔•盖茨那样的公司老板在中国还不多见,尤其是房地产界。这次地震捐款中,王石作为房地产代表人物遭到网民的唾骂,就足以说明房地产开发商赚钱的欲望永无止息。上个月,北京地产商到山西举行的推荐会和房地产老板潘石屹在山西的推销讲话,表明了房地产商建房的目的大多是为有钱人到北京投资、投机服务的。

第二种阻力是来自少数有钱人的。全国各地和海外的一些有钱人,他们都看好中国房地产的高效益,涌向大都市购买和囤积居民住房,为的是升值后可以套利。对他们来说更是希望房价无限攀高。

第三种阻力来自银行。银行长期向房地产商贷款,造成中国房地产近80%的钱是银行的。再加上,银行信贷中的"互利性"也引出了施贷人与卖房人的"合作化"。因此,银行与房地产商已经不止是一个鼻孔出气了,有的已经形成了"银企共同体"。这种情况下,要整治房地产,显然是难上加难。

第四种阻力是来自某些地方官员。这些年来,各地都在学着经营城市,出让土地成了政府的一大收入,有的城市卖地收入高达数百亿元,有了这个钱,政府的日子可以过得宽松和富裕。再说,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行为越多,GDP的增长就越高,某些人的政绩就越大。如此,整治房地产的高价,会受到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拦和反对。

第五种阻力是来自腐败分子的阻力。在这些年的房地产发展中,腐败的案例是五花八门的。有些开发商为了得到便宜的土地和在建住房中得到更大效益,曾不惜用各种手段腐蚀有关管理部门和人员。送住房的、送别墅的、送金钱的、送汽车的、送古玩字画的、送儿女出国的、送美人陪住的等等都曾发生。远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北海市一个地产科的科长任职不到六个月,家中床下就堆满了300万元的贿赂款。很多腐败分子惧怕整治房地产,怕自己的受贿资产被曝光。因此,他们会千方百计阻止整治房地产、规范房地产。

"七招"可治高房价

东方早报:最后,请问在通过整治房地产高价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并该怎样突破呢?

任玉岭:整治房地产的高价是解决通货膨胀的关键。为了压低房地产的高价,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需要从土地的供给上,进行管制和立法。在中国人多、地少而又大力推进城市化的情况下,住房用地价格高升不可避免。为防止住房用地价格无限攀升,应将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供地进行严格区分。2007年国务院24号文件所提的70%的住房用地划给保障性住房的规定应予严格落实。对保障性住房用地应有严格的限价,以确保保障性住房价格走低。

二是要坚决扭转开发商为获取更大利润而囤积土地和惜售房屋的行为。对买入土地建设住房的开发商,特别是承建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商,在其拿到土地后,一是不允许转手倒卖,二是半年不开工者应予罚款,两年仍不建设者土地应无偿收回。对所建住房,应限期上市,对惜售行为应进行打击。

三是向房地产施贷的银行部门,应该严控对房地产贷款比例,自有资金过低的开发商不予贷款。更要制止贷款人与企业人勾结起来,通过贷款炒房从中谋利。银行对普通民众贷款购买住房者,应降低施贷利率,并延长按揭期限。应通过"银贷杠杆"把当前房地产为投资、投机服务的方向扭转为向广大百姓服务。

四是对城市居民购买第一套住房者,可以学习国外的鼓励办法,或对其进行补贴,或减免有关税费。同时要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提高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比例,扩大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享受范围。在购买保障性住房时,消除户籍壁垒,使农民工和新市民共享发展成果。

五是限制投资购房和国外"热钱"购房。对不在本城市工作的国内、国外的各种有钱人在本城市的购房行为,以及在本城市居住和工作的有钱人购买第二套住房以上的购房行为,应出台约束办法和限制性条例。尽快改变疏于管理的现状。

六是对占住房总量70%以上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应实行先评估、定价,然后招标承建商的办法。为确保住房的低成本和低价格,还要对评估、定价及招标环节进行监督,防止官商勾结,抬高成本和定价。

七是强化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认真贯彻十七大关注民生、"住有所居"的重要精神,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在国家公有的土地上分享到土地升值创造的成果与福利。

"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二字。"有关管理部门只要能认真履行责任、防止腐败引起的渎职现象,我们就一定能治理好房地产的高价,为抑制通货膨胀做出新贡献。(东方早报)

延伸阅读:

通胀压力下多元化投资 房地产企业试图分散风险

专家激辩通货膨胀成因 管制价格难遏通胀()

媒体与开发商对立 舆论引导让购房者观望

房产开发商遭遇融资困难年 楼价被"逼"回理性

北京开发商土地成本首降 楼价有望从"根"上跌

楼市博弈中小开发商"难过" 圈地局面已经终结

(责任编辑:李彬)

……………………

崔之元发来的相关内容,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Cui Zhiyuan

2008728 16:27

江峰:无奈"断供"是假 耍赖"串供"是真

自揭内幕:无奈"断供"是假 耍赖"串供"是真

2008072808:30 [我来说两句(97)] [字号:大 ]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断供"只是一个手段,要国家松动银根,确保开发商、炒房者的利益才是关键。"近日,在"断供"引发金融危机、呼吁政府救市之声不绝于耳之际,一位既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都有楼盘、又悄然"断供"的业内知情人士,向记者坦诚了其中的内幕。 

"断供"为"救市之说"造势

对于深圳部分楼盘已经出现的断供情况,据这位知情者透露,这其实是业内一个营销高手的策划,业内早在2007年初就形成了要通过"断供"来确保资金链不长时间断裂的共识。

20076月,深圳宝安区碧水龙庭楼盘价格最高的时候是1.2万多元/平方米,如今价格下跌到每平方米7000元至8000元,缩水比例近三成。不久前,这一楼盘传出部分业主集体"断供"的消息。

"从我们内部了解的价格来看,楼盘拿地加上房屋建设的成本价格不过每平方米3000元至4000元,即使断供,开发商也不会损失太大。"知情者说,"问题在于类似的楼盘很多。开发商和炒房者由于资金链过长,再加上银行方面紧缩银根,中央政策不断强化,一些开发商已经面临严峻的资金链断裂危机,因此,通过与炒房者联手来给银行和政府施加救市压力,成为确保自身利益的关键。"

"我自己在广西南宁、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都有楼盘参股。这一做法很简单,开发商总会留下一部分楼盘归自己所有。用的是自己亲戚朋友的名字来购买,要"造势"的时候,肯定会首先将这部分楼盘大肆渲染,准备"断供""。

"断供"之前要在楼盘、社区、互联网中贴出告示,寻找具有共同语言的炒房者,还要找律师、请公正,邀请新闻媒体,然后通过类似新闻发布会一类的方式,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以形成"楼盘价格下跌,经济危机一触即发"的态势,给银行和政府造成"救市"的压力。

央行深圳中心支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深圳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虽然这个比率仍然很低,但业界的普遍看法是,房价下跌的风险已经开始向银行系统转移。

"断供"对开发商炒房者无损

表面上看,"断供"会损坏供房者的银行信誉,其实不然。实际上,所谓"断供"的楼盘都不会是价值最高的楼盘,而是实际价值低、泡沫很大的楼盘。对于这部分楼盘,炒房者、开发商和银行早就明白:只要政策持续紧缩,房价必然加速下跌。

为了规避这种由于"断供"引发的风险,开发商、炒房者和银行形成的默契是:开发商在楼盘开发之初就从银行以土地为抵押获取贷款,或者直接获得信用贷款;作为回报,开发商要求炒房者、买房者均从贷款银行办理贷款买房业务;银行业务人员在贷款审查过程中,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往往把关不严,允许开发商、炒房者不是以个人名义贷款,而是以其他人的身份证来办理贷款业务。

这样一来,银行相当于一套楼盘发放了两笔业务,回报丰厚;开发商则相当于得到了银行和买房者的"双重回报";相当一部分炒房者则因为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向银行贷款,赢得了潜在的"信用利益"。

"从我在行当中了解的情况来看,断供者中相当一部分用的不是真正炒房者的名字,而是老板手下员工亲戚朋友的名字,断供并无损于真正大老板、炒房者的银行信誉,只会造成"楼市崩盘"的假象。"知情者说。

开发商炒房者最怕政策持续

据知情者透露,"断供"目前主要集中发生在深圳、北京、上海等一些地方,这部分地区房价实在太高了,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来新开楼盘的价格。

"断供"的基本做法是:将比起目前市场价格来说亏损20%30%的楼盘"断供",这部分楼盘只占炒房者和开发商手中囤积楼盘的1/51/4;炒房者和开发商手中囤积的楼盘,超过一半以上都是2005年下半年到200610月前购买,目前的价格还大有赚头。

"断供"的目标是"四两拨千斤",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为银行信贷"松绑",同时也给银行造成压力和错觉,使得银行有争取宽松信贷条件的"砝码"。

这位业内人士感慨,这几年,开发商、炒房者和银行都在炒概念,炒政策概念、炒展会概念、炒开发概念;最习惯的就是说未来城镇化水平如何,政府如何搬迁等;避而不谈的是人口密度,大城市不可能继续扩大人口密度,中西部省区"热点"城市聚集度不够。其实大家都明白,现有的房价泡沫已经太大了,别说跌30%,就是跌50%60%也是正常的。

记者手记高度警惕"断供"营销

"断供"事件在深圳、上海、北京逐渐浮出水面,而断供者、开发商和银行都对此讳莫如深。值得注意的是,"断供"的楼盘基本上是去年才投入市场、价格飙升的楼盘。在业内看来,"断供"实际上是一种营销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开发商、炒房者和银行均在"冒险犯难",希望能够通过极少量的"断供"来赢得全社会的关注,从而为自己换来更多的产业链的投入。

实际上,"断供"的出现,与银行审批不严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央政府不断出台调控政策,并不断加大调控力度,但即便如此,一些商业银行还是采取各种办法,变相发放贷款,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了"断供者"肆无忌惮。

解决"断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针对断供者的制裁,而在于银行找准自身定位、寻找新的投资洼地的能力。银行不能把眼光始终盯在楼市股市期货这种高风险的行当中,而应该把目标放在如何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换代、推动制造业转型上。这不仅仅是长远的利益所在,也是自身的社会责任所在。

针对房地产业的所谓"断供"营销,有关部门应引起警惕,不要被简单的表象所迷惑。各级政府、银行和监管机构只有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政策,扭转前期过于重视资金投入拉动的方式,才能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何丰伦)

……………………

看到了吧。怎么样?无奇不有吧。

断供,可以说是个苦肉计。

虽然不能说所有的断供者都是在使用如此苦肉计,但是,用断供方式要挟政策却是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今天的消息说,人民币升值的状况得到了逆转,出现了对美元的单日最大跌幅。这反映出,中国官方已经将抑制通货膨胀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确保经济增长的明确信号,表征着,中国的委府对于全世界价格洼地的状况抱残守缺视若无睹的态度。换言之,两害相较择其轻,在统治合法性与民生之间,还是选择了前者。

内忧外患下,如此作为,似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中国经济有了大麻烦,这已经是官方认可的论断。

袁剑更是将此疑作大裂变的开始(南风窗,于此不赘)。

所以,断供之下,中国将何去何从,很是令人期待滴。


--~--~---------~--~----~------------~-------~--~----~
《权利》电子邮件网络非常鼓励具有行动力的文章供大家分享和引起支持!

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网 http://www.20080501.org

1,所有帖子没有注明"不可转载"的,一律可以转载;转发本邮件成员文章,请注明"转自《权利》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
2,《权利》公共发言,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Rights@googlegroups.com
3,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Rights-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4,群发邮件,慎重发言,文明用语,切忌只言片语不明不确!
5,联系:gongchangbeijing@gmail.com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