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4日星期一

【权利:823】 Re: 小文两篇


表象性的"公民社会"及其生机
 
好文!大地震体现出来的所谓大陆公民社会的觉醒其实是一个幻觉。绝大多数参与进去的"民间团体"其实都是官方认可的,称他们为"政府NGO"一点都不过分。而那些真正的发自于民间的草根NGO却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根本不可能实际参与,或者被官方NGO招安到他们的活动中去(比如,挂上红十字会的招牌去募捐)。大地震中的大陆公民社会就像那些数以万计的真诚但稍微有点憨傻的个人志愿者,被取得官方资质、既得利益的NGO寡头捆绑,成为他们的打工仔。
 
公民的社会的意义在于,使公民最小限度的被政府和商业利益压榨。
 
路,依然很漫长。
 
在08-7-14,Li Hua <lihua@comhem.se> 写道:
 
 
 
 
 
 
                          表象性的"公民社会"及其生机
  
                                        
                      ———在欧洲看中国
 
 
                                                                                                                                                                                                                                          茉莉
 
 

 就如石头缝里钻出来的一丛丛青草,中国的民间组织在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突然迎风招展,葱茏满目。它们一呼百应地出现在灾区救援的各个场所,令人感动不已。自1949年后,传统的中国民间社会被一个全面控制社会的中央集权体制所取代,这还是第一次,各个民间组织、慈善基金集体公开亮相,展示出他们人道救助的能力。
 
 于是有人欢呼:中国的公民社会在地震废墟上凸现了!
 
 我环顾了一下自己在瑞典的日常生活。这几天要放暑假了,上班时收到本市教育工会的一张粉红色表格,要求我填表回答有关教学环境的各种问题。如果我觉得自己任教的场所不够安静,光线不够好,工会代表会去找政府部门的麻烦。下午去超市买菜,付款柜台挂着红十字会募捐的杯子,使我们有机会随时给世界上遭遇天灾人祸的灾民捐款。回家后打开电视,播音员说长达六周的全国护士大罢工结束了,护士的工资将有少许增加。晚上有一个学生来电话,说他要转到一个民间创办的私立学校去读书。
 我这才发现,主要是由非营利组织构成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在北欧是一种自治性的生活状态,作为民主的基石遍地开花,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平日反而不常见到政府组织了。那么,我天天生活于其中的北欧公民社会,和中国目前的"公民社会"是不是一回事?
 
 
 
   ◎ 公民社会的形成:遏制专制
 
 

 不是所有救灾的民间组织,都可以称为"公民社会"的。例如"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为老弱病残提供义诊义学,巴勒斯坦的哈马斯每年化几千万美元救助难民。它们被西方人称为"恐怖慈善共同体"。中国早期的哥老会也有济贫的宗旨。但上述组织不被人们视为正常的"公民社会"。
 
 追本溯源,"公民社会"原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提出的一个概念,是用来概括城邦的"文明"生活的。到17-18世纪,西方的市场经济勃兴和市民资产阶级崛起,为了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新的公民社会理论开始形成并流行。
 
     正由于公民社会是为了遏制国家权力而形成的,这一话语在二战后的欧洲得以复兴和发展,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反思纳粹罪恶的同时,西欧出现了一大批致力于人权、和平、环境以及扶贫的组织。例如,德国人吸取希特勒控制宣传机器的教训,在战后发展了公民社会,由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具有公信力的代表组成的媒体"监理会",监督媒体运作,不容许政府或者企业控制媒体。
 
 上个世纪后期东欧发生的民主化变革,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当初在斯大林专制模式下出现的某种形态的公民社会。例如波兰的团结工会,就是在共产党全权国家内形成的、独立于国家势力之外的社会力量。今天的理论家在描述东欧国家的社会运动时,将其称为"公民社会对抗国家"。
 
 按照一些西方政治哲学家的阐述,构成公民社会的是一种"自由次序",即个人自由唯先的一种社会秩序。与公民社会相对立的,是一种自上而下、权势集中的的秩序。一切政府都有极权势的特征,都需要有另外一种社会力量制衡它。
 
 
 
   ◎ 三驾马车和"双重民主化"
 
 
 
 因此,西方公民社会和政府是一种制衡的、对抗的关系。在西方的自由次序下,和政府、企业构成"三驾马车"式治理结构的公民社会,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提升公共利益。当政府无能解决问题时,当人们对政府或者谋利的企业产生不满时,他们便转向公民社会,公民社会便在公民与国家之间架起对话渠道,或展开对抗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例如,某著名能源企业计划在德国开一个燃煤电厂,对此已经做了充分的论证,德国政府认为该项目对当地以及全国会有很好的经济利益,正准备批准。但该地居民说,挖掘燃煤会掏空地下,这里已经闹了好几次地震,你们是否能承担风险?当地的工会,教会及其他公民组织立即行动起来,广泛征集反对开矿的签名。
 
 碰巧在签名截止的前三天,当地就小小地震了一下,于是签名人数急剧上升,那个著名能源企业只好知难而退了。在这个事件中,公民社会作为"三驾马车"中的一驾,成功地对抗了另外两驾马车———企业利益集团和支持企业开矿的政府,捍卫了当地人民的利益。
 
 又如,慕尼黑市原有的最高建筑是古老的双塔教堂,其钟楼可以俯瞰全市以及阿尔卑斯山。后来市政府计划修建一座更高的现代化高楼,以吸引外国人投资。当时该市几十个民间组织出面反对,原来主张兴建高楼的市长只好让步,他说:我们可以不要外国投资的利益,但不能违背民意。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瑞典经济起飞时,政府推出了一个叫做"百万工程"的计划,快速修建一座座新型大楼,为此坼除了一些旧房子,1971年,一群年轻人组织了一个叫做"城市的选择"运动,反对把国王花园变成地铁站的建筑工程。瑞典政府在示威者的压力下被迫退却。
 
 了解中国那些遭遇强制坼迁的居民的悲惨经历,了解当初三峡大坝在论证时,民间人士反对和质疑的声音被强力封杀,以致造成后患无穷的恶果,我们不由得深深感慨,西方公民社会在国家领域的自由民主之外,又开辟了新的民主领域,使人民享受到双重的民主。由此可知,西方民主不仅仅是选举,更是公民的社会参与和民间组织的活跃。
 
 
 
    ◎ 形似神不似的实质性缺陷
 
 

   中国是否已经有了公民社会?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任何一种来自西方的话语,在中国的现实中都有错位的可能。如前所说,西方的公民社会是在"自由次序"下形成的,即它只能在个人自由和权利获得完全保障之时产生,就从这一点看,中国至今还没有公民社会。中国人民尚未成为大写的公民,所谓的"公民社会"也就缺乏根基。
 
  从表面上看,中国的一些民间组织和西方公民社会有相似之处,例如,自愿结社,拥有一定的公共空间,从事有益的社会活动。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种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有着先天不足的实质性缺陷。
 
  第一:它缺乏西方公民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独立的司法体系。因为司法不独立,公民的结社权利没有保障。目前中国民间组织在注册登记之前,需要先得到政府有关部门或其授权组织的审批证明,这就令真正自愿结社的组织很难获得登记,即使获得批准也没有安全保障。
 
  例如,立志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的年轻人常坤,他创立的"新疆雪莲花艾滋病教研项目组织"被不公正地取缔,他本人被新疆师范大学不公正地开除。又如,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曾迫于中国政府的压力,将该组织的创始人王力雄除名。像胡佳一类环保、关注艾滋病的先驱,经常被警察骚扰,甚至被监禁。
 
  第二,"官办民间组织"缺乏足够的社会公信力。在中国,不但社会组织需要由政府来审批,政府也可以主办社会组织。例如工会、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之类的,都是半官方组织。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成为各民间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很多草根组织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常常请一些政府官员来兼职。
 
  这样,在专制制度下出现的中国民间组织大都缺乏独立性,无法像西方公民社会一样制衡、对抗政府,而只能在政府的控制和监视下,有限地起一些协助或者帮忙的社会作用。即使做政府的同盟军去积极救灾,也要看政府的脸色行事。所以有民间组织的负责人说:"枪打出头鸟,谁也别太表现自己,老大哥在看着呢。"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目前的"公民社会"具有表象性,它和西方公民社会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
 

   ◎ 萌芽的草根具有深远的意义
 
 

  无论中国式的"公民社会"有多少实质性的缺陷,它毕竟意味着以中共全面控制社会为特征的"总体性社会"发生了松动,民间组织的小草有机会萌芽。在中国走向真正现代化之途中,这一类日益发展的民间组织具有非同寻常的深远意义:
 
  首先,它在政府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出现,满足社会的需求。例如这次几十万志愿者进入四川灾区,行动迅速,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弥补政府救援的不足。
 
  其次,它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例如,河南当地政府曾竭力隐瞒艾滋病的传播真相,正是由于民间人士不懈地揭露曝光,才推动中央政府改变对艾滋病的立场。又如,目前北京民间环保组织以汶川震区的水坝受损为鉴,要求政府"暂缓在西南地质不稳定地区批准和建设大型水坝"。
 
  再次,它推动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大量民间草根性的组织出现,将会使更多的中国人参与社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向专权的政府争取自己的选择权、决策权和自治权,进而行使自己对政府的监督权。当中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普遍觉醒的时候,建构完全意义上的公民社会的时机就成熟了。
 
----------
原载香港《争鸣》杂志2008年七月号
 
 
                                一位美国女性在科索沃
   
                                     ———读韩特莉的日记
    
   
                                                                                茉莉
 
 

  一篇一篇地读这本日记,我也和书的作者葆拉.包林.韩特莉一样,心里逐渐温暖、振奋起来。对那位美国女性来说,这本《科索沃海明威读书俱乐部》记录了令她生命升华的一段旅程。对我们这样的中文读者来说,这是一次提升人性、扩大国际视野的阅读机会。
 
  八年前,韩特莉是多么恐慌啊!她的丈夫艾德要前去科索沃,义务帮助那个地区建立现代司法制度,她就要跟着心爱的丈夫,离开位于旧金山的甜蜜海滨小屋,去到一个战后千疮百孔的国度。而后来,作为一位义务的英文教师,她在那个陌生国度付出了关怀和爱心,也收获了科索沃人的深挚友情。这本光彩夺目的新书,甚至改变了许多美国人对科索沃的认识。
 
 
 
   ◎ 随兴的日记为何能成为好书?
 
 
  
  在异乡的情感是需要倾诉的。从未想过要成为作家的韩特莉,只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写出人在异乡的经历,用电子邮件寄给美国亲友,结果被广为流传,以致成书。
 
  正因为是随兴的写作,韩特莉不需要像一般作家那样,煞费苦心地考虑写作技巧,她的日记真诚而自然,没有半点掩饰。每一个经历、每一种感受、每一点思考都如实诉说。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她的苦恼、挫折和欣悦,点点滴滴,娓娓道来。
 
  不是任何人的日记都能成为一本好书,也不是每个人的异乡经历都能够感动他人。韩特莉这本书在她的故乡美国获得很高的评价,翻译成中文由"允晨文化"出版后,也被台湾读者所欣赏,其中一定有它独特的成功原因。
 
  我首先注意到韩特莉的知识背景。这位文字优雅的历史学硕士,曾在美国南方的大学教过"艺术史",而后的一个职业是推动环境与历史保存计划和艺术计划。因此,她那不加思索的叙述,就很自然地带着一种睿智的历史眼光,在历史审美中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例如,初到科索沃的首府普里士提纳,韩特莉震惊于城市的破败。这座残砖碎瓦之城,满布烟尘臭气冲天、四处都是荷枪的男人。但她还是很有兴致地和丈夫开车外出,观察战争蹂躏过的乡间和小镇,欣赏诗情画意的山丘和田园,以及鄂图曼时代的清真寺建筑。个人亲临其境的观察,涉及到广泛的社会政治及国际关系领域。
 
  她的思绪绵延而悠远:从罗马时代起,科索沃就是一个对立的文化与政治势力不断交会、不断冲击的地区。长期的民族混合与迁徙,到了现代,相互斗争的种族国家主义更是撕裂了这个区域。在历史悠久并曾美不胜收的土地上,发生了那么多强暴与凶杀、刧掠与破坏,这一切令她哀伤得难以入眠。历史感使她对这块土地的同情更为深沉。
 
 
 

   ◎ 一颗心连接世界诸多问题
 
 

  除了知识背景之外,韩特莉还以她的洞察力,在日记中探索、思考世界并进行自我反省,这是这本书引人入胜的另一个原因。
 
  一般旅行文学常常会停留在表面,像照相机似地临摹事物的外表,很少探索作者自己的心灵。由于那一类文字过于模仿现实,往往可以被摄影和录像所取代。但韩特莉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观察者、现实的分析者,她更是一个自我反省和深入探索的人。
 
  在日记中,韩特莉引用了詹姆斯.希尔曼的一句话:"挑一个地方,让你的心可以从那个地方连接上世界的诸多问题。"这句话用来形容韩特莉本人的处境,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她在日记中记载了在科索沃所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共产主义、种族隔离、战争历史,还有对善与恶的认识,对人性的反思等等。
 
  科索沃人对美国这个神话般的国度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是美国领导北约,帮助他们驱逐了塞族军队。在韩特莉的日记中,她的邻居、学生、家长、商店老板和出租车司机等,一有机会就向她致谢。但韩特莉为此感到汗颜,因为在没来科索沃之前,她对这个国家了解得并不多,现在她终于补上了这一课。
 
  韩特莉思考科索沃和塞族的关系,探索种族仇恨有没有化解和宽恕的可能。对科索沃人表现的极其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科索沃传统的个人与家族荣誉的复仇观念,她都颇有微词。但她最担心的是,美国政府会放弃对科索沃的支持,科索沃人会重新被世人遗弃。当时写日记的韩特莉还没有预料到,八年之后,科索沃会宣布独立,而她的祖国———美国是最有力的支持者。
 

  
   ◎ 以人性治愈惨绝人寰的伤痛
 
 

  在韩特莉的描述中,待在科索沃的外国侨居客似乎是一群忧郁的人。那时候,科索沃的无政府状态和疾病的流行,加之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使忠于职守留驻此地的外国人寂寞而又沮丧。但韩特莉夫妇却是一对异数,他们在异乡的日子充实而又丰富,这是因为,他们不只是专心于工作,而是始终关注着普通的科索沃人。人道精神使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品位。
 
  有一天夜里,艾德流着眼泪回到家,因为他办公室的一位年轻的阿族女律师告诉他,她有十一个年长的亲戚在农舍里被塞族民兵活活烧死。于是这对美国夫妇心自问:"我们两个平凡的美国人究竟能为她做什么?能为我的学生们做什么?能为我们遇见的受尽苦难的人们做什么呢?"
 
  韩特莉相信,即便是最惨绝人寰的伤痛,也能以爱治愈。在这之前,她认为西方出口到科索沃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就是法治和司法体系,她因此为丈夫的工作而自豪。到后来,他们夫妇一致认为:"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创设司法体系,甚至也不是教英语,而单纯只是关爱和鼓励这些来到我们生命中的年轻人。"
 
  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静静地聆听。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韩特莉用课堂英语对话和作文等方式,聆听每一个学生倾诉他们战乱时期的故事,分担他们无法解脱的痛苦。她到学生家访问,也邀请学生到她家做客,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升学的困难。到后来,她甚至想办法把一些科索沃学生送到美国去留学。
 
 

   ◎ 异乡的生活突然擦亮了人生
   
  
  当时收到韩特莉电子邮件的美国亲友,一般会有回应。韩特莉的弟弟在一封长信里说:"人类为了改善情况所做的努力,多数都徒劳无功。"但现实并没有像这位弟弟说的那么悲观。后来的情况证明,韩特莉对学生们的关爱,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而学生们也改变了韩特莉的人生。
 
  韩特莉给她那些贫穷而又孤陋寡闻的学生,打开了朝向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并用她的言语为被深深伤害的心灵疗伤。她找到当时科索沃境内唯一的一本英文版《老人与海》,和学生们一块成立了"海明威读书俱乐部"。后来她发现,她的科索沃学生比美国的孩子更能理解海明威,更被书中那位老人的奋斗与坚忍精神所鼓舞。
 
  而韩特莉也从学生们那里学到了不少。除了学习科索沃文化之外,异乡的生活激发了她的内在情感,突然擦亮了她的人生,使她发现,自己竟然还有这样的关爱他人的能力。这本朴实无华而又动人心弦的故事,正鼓励着很多美国人走出自己舒服的家。
 
——————
原载香港《开放》杂志2008年七月号





--
于方强

电话 :13733804732
MSN  : yutkae2007@hotmail.com
个人博客:http://spartacus.ngocn.org
反歧视热线:0371-67956079


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
《权利》电子邮件网络非常鼓励具有行动力的文章供大家分享和引起支持!

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网 http://www.20080501.org

1,所有帖子没有注明"不可转载"的,一律可以转载;转发本邮件成员文章,请注明"转自《权利》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
2,《权利》公共发言,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Rights@googlegroups.com
3,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Rights-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4,群发邮件,慎重发言,文明用语,切忌只言片语不明不确!
5,联系:gongchangbeijing@gmail.com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