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0日星期三

【权利:3103】 Re: 小额月捐与小额月借的资金模式

一些有关web2.0、公益、互助等的思考,欢迎拍砖。

以下为我给帖子 NPO2.0 的头脑风暴 http://home.ngocn.org/space-2931-do-blog-id-8622.html 的回复:

转:4年后重提"网民银行"的想法-失业莫失志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811497/
---------------------------------------------------------
对 4年后重提"网民银行"的想法-失业莫失志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811497/ 作者来信的回复:

谢谢来信。

关于kiva类型的借贷模式我也考虑了很久。我的想法是这样一个网络的虚拟信息平台上要倚靠现实层面上的、基层中的草根公益团体,由他们负责对受资对象进行实地考察、借款见证、信用担保(道义上的)。

并依靠这些草根公益团体用他们最擅长的教育功能,最终帮助受资金援助的贫困人士能够自立自强。

而这个类似kiva的网络平台对这些草根公益团体的认证和监督,完全靠后者在这平台上公开自己的财务细节来进行。
---------------------------------------------------------
楼主说自己没想法。我觉得这样不行啊。。。

强烈推荐这个文章:聚城达人王京:“餐饮预订”网站中多方博弈之一 http://www.jucity.net/articles/1121.html 聚城达人王京:“餐饮预订”网站中多方博弈之二 http://www.jucity.net/articles/1152.html

我觉得学习这些互联网创业者的思考可以帮助自己深入理解互联网的特质。或许只有了解了互联网才能设计如何更好地应用互联网?

简单说下我的思考,我认为互联网有能做的和不能做的,即他的长处和短处。长处在于数字化信息的快速自由流动,以及基于此的人际虚拟交往。短处在于落到实地。

那么,基于以上理由,或许我设想的,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整合再加上基层草根公益团体的落到实地,这种组合结构比较理想?
---------------------------------------------------------
回过头看上边“网民银行”的想法,或许其瓶颈(或者说思路的障碍)也就在于落到实地的困难?

另,从这里我突然又冒出一个想法,一些比较知名的草根博主,是不是可以以个人书院的方式在网上招徒?在网上恢复孔老夫子的师徒相授的传统?而徒弟需要以定期的小额费用资助老师;老师呢,在徒弟数量足够庞大的情况下,将这些小额资金的资源整合起来变身为个人基金?



--
王钢


公益之友:为NGO、NPO提供财务咨询
个人博客:http://wanggang.im
NGO博客:http://www.ngocn.org/?4065
自言自语:    https://twitter.com/kingst  订阅: https://twitter.com/statuses/user_timeline/19897013.rss
Gtalk&Mail:kingst.9a@gmail.com,wg@wanggang.im
MSN: kingst_h@hotmail.com




















--
★★《权利》电子邮件网络非常鼓励具有行动力的文章供大家分享和引起支持!
 
1,所有帖子没有注明"不可转载"的,一律可以转载;转发本邮件成员文章,请注明:转自《权利》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
2,《权利》公共发言,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Rights@googlegroups.com
3,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Rights-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4,群发邮件,慎重发言,文明用语,切忌只言片语不明不确!
5,备份查询:http://chinarights2.blogspot.com
6,联系:gongchangbeijing@gmail.com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