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到井底看见星星
――周素子的审美选择
茉莉
曾长期被生活的车轮碾压,卷入轮子底下遭受无妄之灾,周素子却不曾在精神上垮掉。当命运让她陷入冷酷的黑暗之中,她从哪里去获取生命的燃料?她要怎样才能重建人生的信念?《晦侬旧事――老家的回忆》一书回答了我们的疑问。周素子所记述的,是她的家族和个人的历史。那是杜鹃泣血似的真实传记,有哀伤、苍凉、忧愁和凄惶,更有浓郁的故园风物人情之美,温馨的人类之爱,以及诗意的深邃与平静。周素子的写作,不是为了去诅咒、去怨恨,而是为了获得善与美的信念,为了拥抱这悲喜交加的人生。她正是哈维尔所提到的那类作家:"必须先沉到井底,然后才可能看见星星。"
◎ 以享受文明的能力在苦难中幸存
那一刻世界变得如此荒唐,令人难以置信。1957年,一位学业优异、才华横溢的年轻女大学生,突然无辜遭遇横祸,被打成"人民的敌人"――右派。从此她荒废了钢琴音乐学业,与同样落难的丈夫天各一方,独自带着孩子沦落于社会底层,在颠沛流离与饥寒交迫之中,苦苦挣扎求生二十年。这里涉及一个受害者如何幸存的问题。在政治使一切都变得疯狂的年代,人会看到太多的丑恶,太多的背叛。作为晚辈的我,设身处地想象当时周素子的处境:被贴上"右派"的有罪标签,曾经引以为傲的价值瞬间崩塌,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化为虚无,基本的生存条件全部丧失,那么,人生为什么还值得含辛茹苦地走下去?冰雪聪明的周素子,当然看到了弥漫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乌烟瘴气,那在领袖指示下迅速滋长的人性之恶,她本人无时不处在这样可怕的社会氛围之中,承受各种不幸与迫害。但是,她拼尽全力,也要去寻找善、寻找光,寻找生存下去的力量。在北欧的静夜里,我翻来覆去地阅读《老家的回忆》,吃惊地发现,在周素子二十余年的厄运中,给予她最大的帮助的,是她本人的一种特殊的能力――享受文明的能力。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他欣赏中国文明的重要理由,是中国人保留了"那种享受文明的能力,说笑的闲暇以及沉浸在阳光下和哲学讨论中的愉快"。在中共执政之前的中国,尽管兵荒马乱、疮痍满目,但仍有一些中国人能够在维系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品味生活。这种享受传统文明的能力 ,在政治浩劫过后的庸俗商品化中国似乎已经失传了。我们可以在周素子的书里回顾当年:出生于浙江雁荡山东麓,周素子在有着独特人文渊薮的古镇里成长,山川景物和乡邦文化给予她丰富的滋养。她说:"故乡的山水,童年的趣事,在我们后来飘泊惨淡的人生中,成了回忆的宝库和快乐的泉源。"老一辈学人浓郁的文化品味,足以抵御一切现实的刀剑和腥风苦雨。在这本书里,读者可以与作者一切分享生活的诸多乐趣。"少年趣事去如流。记否雁山张鸟秋。"人在穷途末路时,不仅有童年捕鸟的回忆、乡村的民谣医治心灵创伤,母亲教给她的各种采摘、煮食野菜的方法,也使她们一家在落难时得以果腹。周素子曾专攻音乐,爱好金石书画,并受教名师习练篆字摹写,也与不少文坛师友有诗词唱和。即使是在流放西北时,周素子也割舍不下她与美石的缘分,囊中空虚的她曾掏出最后一点钱购买农家奇石,然后携带石头与劫后破烂家当继续流浪。在新西兰的晚年生活里陪伴周素子的,有她当年在动荡生活中收集到的陶瓷器,还有各位亲友赠送的镌刻金石名章,以及诸多诗词歌赋。寄物以情,寄诗以情,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她都能保持一种明亮的心态。
◎ "一捧水就可以解救我的口渴"
同样在五十年代遭受厄运的诗人曾卓在《有赠》一诗中写道:" 我是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 我饥渴、劳累、困顿。/ ……一捧水就可以解救我的口渴,/ 一口酒就使我醉了,/ 一点温暖就使我全身灼热,……。"在这部带着个人体温的传记里,周素子敏感的心灵就像温度计,探测着世间人情的冷暖炎凉。毫无疑问,周素子一家在那个时代遭遇了很多冷漠与敌视,但该书只是涉及到政治压迫,提及个别亲友为自保与他们划清界线,她以更多的篇幅,去记叙在政治歧视和物质匮乏的双重压力下,各位亲友仗义相助的事迹。令笔者难以忘怀的书中人物是周素子的二姐,一位常穿蓝色旗袍、喜欢唱歌的女教师。在这个因政治风浪而溃败的家族里,这位二姐是一个仁慈的守护神。她曾用微薄的工资支撑全家老少的生活,并在自己因历史问题被开除公职下放后,舍身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从而使父母和妹妹能在乡下获得一间猪舍安身。这是一部散文化的传记,周素子用色彩亮丽的丝线,编绘出一篇篇咏叹友情的文字。她从小就喜欢朋友,认为求友是人的本性。在笔者看来,争取人生必需的温暖,是有关生与死的选择,因此求友更是一种天分、一种与他人相濡以沫的能力。友人的关爱与不舍的情义,成为周素子苦难时期的温柔和救赎。例如,曾任《甘肃日报》总编袁炜,曾教周素子在惨淡人生里不要相信眼泪,并带着周素子上街捡破烂。兰州的针灸名医刘大夫,因同情周素子的遭遇而教她学针灸,以使周素子能够有一门谋生之技。《患难中的三位女友》一章,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芒。同班同学郑淑琴,偷偷到地下室探望被惩罚做煤饼的周素子。人体模特、满族美女关美英,邀请无家可归的周素子到她家度周末。原是印尼华侨的美专同学沈惠英,甚至策划让周素子逃往国外,想要救她出水火。◎ 美学价值属于被欺凌的弱者
周素子的叙述,给了我们一双审美的眼睛。她把生命史上的碎片连缀起来,用丰盛的细节重建一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我们在她的故事里既看到世界的黑暗,也看到世界的美,却惟独看不到逃避、放弃和厌倦。对于在当今生活中倍感麻木倦怠的我们,这是一种令人感动的阅读经验。这是一种拒绝投降的人生。无论强权怎样把她像扔垃圾一样驱赶至各地,周素子从不消极被动地等待,从不甘心让她的人生被强权支配和消耗,她总是能够在逆境中获得审美愉悦,获得守望相助的真挚情义,因而能够蔑视政治施加于她的灾难和屈辱。归根结底,政治的残酷是人性之恶造成的。对酿成苦难的人性之恶,周素子选择了一种高贵的态度,她不过度地展示痛苦,也不过分渲染自己的悲伤。诗人布莱希特曾说:"即使是对卑污的仇恨,也会丑化人的面貌。"尽管周素子在描述时并不掩盖历史的残酷,但她更着力于营造一种能照亮黑暗的澄明,一种能提升人性的美学境界。用古雅遒劲、炉火纯青的文字抒写生活历史,周素子在这部深植于现实土壤的书里,根据自己的审美记忆,把人生的各种体验与趣味掰碎成一小块一小块,供读者品尝。她还在该书中追溯了自己家族浮沉的历史,其中种种传奇因为她的笔力而风化成典。林语堂曾在《生活的艺术》里评价说:"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
我因此想到,文学总是站在被欺凌的弱者一边的,它因此能够让专横的统治者害怕。文学往往深入卑微者的生活细节,抚摸这些人物的创伤、血痕、忧虑与梦想。记得司马迁曾以一部《史记》对抗权力,为很多失败者做了铭刻于历史的美学书写。这一切说明:美是属于失败者的,掌握权力的人虽然骄横一时,却丧失了诗与美。阅读是一种致敬。当我们敞开心扉去阅读周素子的书时,我们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和她一起经历一次富于美和人性的记忆旅行,一起完成人生的涅�。太多的人在经历苦难的过程中放弃了梦想,太多的人走不出人生的困局,因而不再能欣赏生活之美。周素子那"沉到井底看见星星"的人生体验,教我们在虚饰的世界里保持朴实和真挚,在这个易逝的人生里守护自己的信念。-------------原载香港《开放》杂志2012年1月号瑞典茉莉―新浪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2354541040诗人翱翔于地球之上 ――纪念米沃什茉莉
有很长一段时期,我的床头柜上摆着米沃什的书。长夜难眠的时候,这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诗人,以他的智性,他的抒情,带给我心灵的悸动与愉悦的感受。
昨天收到一位诗人朋友的信,说联合国将今年定为"米沃什年",全球很多城市展开纪念米沃什生辰百年的活动,他们正在筹备"米沃什之夜"及其酒会。
我曾在好几篇文章里引用过米沃什的诗歌。这位诗人被称为"波兰的良知",又被视为"波兰的莎士比亚",他身世坎坷,也曾长期流亡异乡。出生于立陶宛一个讲波兰语的贵族家庭,米沃什二战期间,留在德军占领的华沙,为一家地下印刷厂工作。1951年,时任波兰政府驻法国使馆文化参赞的米沃什申请了政治避难,从此在法国和美国流亡近30年,直到冷战结束,他才返回波兰定居。
因此,米沃什的诗歌饱含流离之痛和反思之重,展现出流血的疤痕。"不能拯救国家和人民的诗歌是什么?"这是米沃什的诗《献词》中经常被引用的一句。无论是在家乡还是异国,他都记住自己作为写作者的责任。
下面是我的一些零碎的读书笔记心得,在此与新浪博友分享:
◎
"--即便我很久以前死去也不会有变化。/ 那些相同的星辰,城市和乡村将会被另外的眼睛观望。/ 世界和它的劳作将一如既往。"(《诱惑》)
米沃什早就预言,一切不因为他的死亡而改变。他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在家乡静静地"安居于神的苹果树、藏红花、三叶草和薰香的气息"。然而,世界并没有像他想像的一样,在他离去时那么轻易将他忘记。
◎
米沃什的诗歌创作观有两个特点:"不停的观看","把观看的一切写下来"。这是"存在"与"行动"之间的关系。诗人翱翔在天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却不能摆脱他对现实的关切。长期生活在大洋彼岸的米沃什,就在思索中重新承担起他的职责。
引用尼采的预测,米沃什批评虚无主义者:"他听任记忆堕地、落叶……他不肯为自己做的,他也不肯为人类去做,他听任它堕地。"那么。诗人怎样摆脱虚无,为人类做些什么呢?米沃什说:他写诗"作为一种纪念,一种见证"。 ◎
经历过纳粹大屠杀,米沃什哀叹着:"留给我的只是一个冷嘲热讽的希望,因为我一睁眼就看见火光,就看见大屠杀和背信弃义。"
"……我怎能生活在这个国家/ 在那里脚会踢到/ 亲人未曾掩埋的尸骨?"
◎
在米沃什的诗中,不少是为犹太人做见证的。在《一个的可怜的基督徒对犹太人区的看法》里,米沃什描述了华沙大屠杀之后的惨况: "蜜蜂聚绕著肺窝,蚂蚁聚绕著白骨。一个犹太民族的族长式的人物,在微弱的灯光下慢慢从地道走出来,像一个守护的幽灵,抚摸尸体,清点死亡人数,……。"
◎ 《逃亡》当我们离开那燃烧中的城市时,
在第一条野径上,掉头回顾,
我说∶"让野草覆盖我们的脚印吧。
让无情的先知在火中沉默,
且让死者告诉生者所发生的事。
我们注定要生出一个新的、勇猛的种族,
免于在那儿昏睡的罪恶与快乐。
我们走吧 "于是一把火剑为我们劈开大地。
◎
这个想要翱翔在天空的诗人,却因为"站在那些嗫嚅咕哝著想表达他们孤寂无助的人群中",没法拔著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无法不面对人类苦难,因此被视为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相信真理和正义的作家。诗人这样总结自己的创作:
在天堂会怎样》张曙光译 ) "呵,至高的主,你决意让我成为诗人,现在是我 / 呈上报告的时候了。 / 我心里充满著感激,开始明白了 / 那职业的不幸。/ 实践著它,我们了解了太多人类 / 奇异的品性……。"(《 ◎
《米沃什词典》所抒写的最后一个词语,是为"消失"。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对生的信仰超越了坟墓,这对全人类来说都是如此。"
"没有影子的东西没有力量活下去。"
◎
米沃什这样抒发自己作为异乡人的心境:
"我再也不会跪在我的小乡村,在河边,
这样,我内心的冷漠才会被溶化,
这样,什么也不会留下,除了我的眼泪,眼泪。"
◎到了晚年,诗人终于和命运和解了。
《礼物》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拥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我曾遭受的任何恶祸,我都忘了。
认为我曾是同样的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我没感到痛苦。
当挺起身来,我看见蓝色的海和帆。--------------
2011年11月25日 瑞典茉莉―新浪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2354541040
2012年1月29日星期日
【权利:4096】 小文两篇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