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6日星期日

【权利:2506】 河南省,让我记住了公民霍岱珊

河南省,让我记住了公民霍岱珊

昝爱宗

霍岱珊,何许人也?他就是在刀刃上行走的民间环保卫士,曾任河南《周口日报》摄影记者。他结缘环保是在1997年,当时他所在县城的最大河流——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穿沈丘县城而过,上游是著名的利税大户项城莲花味精厂,下游的水面发黑,臭气熏天,附近小学的学生只能戴着口罩上课。当地还有一名镇长因癌症死于盛年。


2004年霍岱珊拍摄的河南沈丘县槐店镇沙颍河船闸附近的河水污染而生出的泡沫 (图见其博客)

霍岱珊看到这一切,出于从事新闻报道的职业敏感,他用镜头将这一切真实记录下来,戳破了官方所谓"边污染边治理"的美丽肥皂泡。2007年岁末,他获得了"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个人奖称号,但是,中国特殊的国情,政府为了GDP,企业为了利润,可以不择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在制造经济繁荣大好局面的同时,透支了环境,欠了下一代人的环境债。
霍岱珊走上环保这一条路,举步维艰,政府、企业两面都不讨好,明着夸你是"利国利民"、"做好事",背地里下黑手的人却多如牛毛。所以,他现在的处境不大好。今年7月21日,他来信说了实话:"我已经非常疲惫,心累至极,沈丘这地方您是了解的,所以不用多言您便能理解。"


霍岱珊和他拍摄的沙颍河污染导致村民患不治之症的照片 (图见http://www.observechina.net

二十年前,我认识霍先生时,他是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政府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由于在部队当过兵,有一些文字功夫,写一手好字,且喜好摄影,他成为镇政府专职从事报道工作的宣传干事,即承担一些党报党刊的通讯员角色。他富有新闻职业性的敏感,二十多年前就十分熟悉整套的照片拍摄和冲洗技术,设备也到位,不少照片被新华社选用,以至于新华社把霍岱珊的新闻摄影作品提供给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经济参考报使用,河南日报不加核实还给他署名"新华社记者霍岱珊"。后来,河南周口地区的机关报《周口日报》创刊,霍先生成为首批摄影记者,一年后离职,专心从事民间环保工作,创办了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2007年他获"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个人奖时,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宣读的颁奖词是:"10年来,霍岱珊以一个普通公民的力量,推动淮河治理为世人所关注,他对于环境与健康的前瞻式呼吁,也为现实所验证。他的参与验证了民间力量能够成为政府监管的重要补充。"


河南项城市、沈丘县下游的沙颍河进入安徽界首市,"白雪污水"袭击界首(图见http://www.observechina.net

霍岱珊从事环保,辞去镇政府旱涝保收的工作不做,却要当环保志愿者,他自己承认是"被恶化的环境逼出来的结果"。他家门口的那条沙颍河,二十年前水清清,每年夏天都有成群的人下水游泳,笔者也曾多次下河游泳。90年代后就开始变黑变臭,慢慢地就不能下河洗澡了,当时有句顺口溜说,"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再往后,死鱼死虾开始成片地漂在河边。霍岱珊说说,"淮河水污染问题在1997年之前已经引起了国家的关注,当时国家环保总局提出了一个1997年彻底根治淮河的目标。1997年到来时,我很想了解淮河是不是变清了。"可淮河1997年达标时间点过了,但霍岱珊眼中的淮河却是黑水、死鱼和臭气。最让霍岱珊深受刺激的事情:当时,担任沈丘县城所在地槐店镇政府等担任镇长职务的倪安民是霍岱珊少年时代的伙伴。倪是个非常有血性的人,为水污染一事多方奔走。有一天,激愤的群众带着被污染的淮河水去找他,倪说他知道这事,正在向上级反映,但是百姓不认,非让他亲口尝尝污染后的水。倪显然是被逼急了,当众喝下了被污染的水,现场的群众愣住了。后来,倪安民患胃癌症去世了,这件事情长久地闹腾着霍岱珊。直到他决定辞职去做这件事,夜里才不做噩梦。据称倪安民的前任李传志是患食道癌去世的。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倪的这个职位无人敢问津。而霍岱珊本人,近年来在他的亲戚中已经有18人死于癌症,"淮水不清,不过江东"正是他永不言弃的原因之一,改变淮河沿岸父老乡亲的生存环境是他的责任与历史使命。他说,"按目前的公民社会和社会关注的发展趋势看,我们的做法比直接打官司维权效果、效率要好一些。"

由于当地民众维权意识的觉醒,以及霍岱珊等民间环保人士的共同努力,霍岱珊的维权很快有了特色,他说他是为了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注重战略维权。"现在已经使莲花味精(项城利税大户)实现了循环经济和环境信息公开。我们沿淮河建立了8个自然生态保护站,对淮河水污染及其排污口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和监督,同时对受水污染危害严重的区域实施清洁饮水救助和医疗卫生救助。我们试验成功了"生物净水装置"并获得国家专利,今年获得了'康师傅水创意金奖'二十五万元,目前正在沿河村庄为村民免费建造'生物净水装置'。我希望村民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改变,并且通过我们的具体行动实现这个愿望。"

2004年底,我曾问起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一位朋友,了解到现在的环保部、当时的环境保护总局上下及副局长潘岳都对霍岱珊的事情很熟悉。我是二十多年前与霍先生认识的,现在已经近二十年年未联系了。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我通过境内外媒体的报道,幸运地与霍先生联系上了,我说,"看到您的维权壮举了,您非常不容易,那么有信心,那么执着,沈丘的污染主要应该在沙颍河上游,一些政府保护的利税大户是一大公害,真的很高兴您从事这一造福子孙后代的环保事业。"
霍岱珊先生最近无奈地说,近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我有些了解,感觉公民社会正在经历一个低潮期,真希望这一段早点结束。也许是因为60大庆的缘故,但倒退是没有出路的。霍先生因为关心环保的缘故,1996年被特聘为《北京皮革》杂志副主编,1997年任周口日报摄影记者,1998年辞去记者职务,然后进行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摄影考察——"在当时不得不这么做,我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全身心的投入;再者,我所采访、拍摄的内容没有媒体敢用,理由是与当时的宣传口径不一致,'新闻导向有问题'。"可悲的环境,以及当地有两名镇长接连死于癌症,并没有惊动宣传部门,他们回避真相,张口闭口还把"新闻导向"当成挡箭牌,难道他们的子孙后代能逃避环境的污染?

领导要来就放清水。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到河南沙颍河了解工业污染情况,
地方政府造假放清水让领导看到治污见成效的假象。淮河卫士提供的照片足有说服力。图见http://www.observechina.net

我非常清楚霍岱珊先生所言的"非常疲惫,心累至极",又说"沈丘这地方您是了解的,所以不用多言您便能理解",河南的政治社会生态是中国最复杂的,中原官场酱缸文化和孔孟儒家愚民文化及厚黑学文化集于一体,民间从事环保工作必然难上加难。比如老百姓因为沙颍河水臭导致附近不少癌症村,上访到郑州,解决不了,或不了了之;又到北京,却被截访,甚至被关进黑监狱。河南南阳市桐柏县政府驻京办所在地聚源宾馆,8月4日居然发生截访看守强暴女上访人员的丑闻,可河南省政府、南阳政府、桐柏政府居然没有一个人引咎辞职,说句道歉话,可见官场酱缸之深不可测,其厚黑学之厚之黑。更有甚者,8月12日河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李新民接受人民网访谈时表示,装模作样地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有关部门应该认真接待民众的上访,不能截访","民众有问题可以找信访部门,但是不允许'告洋状'"。

要是上访的渠道是畅通的,要是法治是独立的,老百姓受气了,还可以找到说理的地方,可选择沈丘沙颍河都污染快二十多年了,政府部门也好,信访部门也好,政法机关也好,难道你们不知道民众上访已经快二十年来吗,难道你们不知道参与截访的都是党委、政府的信访工作人员吗?至于一些人到北京"告洋状",在大使馆的地方聚众,被说成"是给党和政府施加压力","不允许'告洋状'",其实,他们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冲破重重阻拦。找到信访部门,可反映上去没用啊,沙颍河严重污染问题都快二十年来,若不是霍岱珊先生的照片足以震惊世人,以及他敢于接受自由亚洲电台等境外媒体采访"告洋状",谁知道这些真相?谁相信政府如此无能?

看到霍岱珊先生遭遇的困境、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我明白他能够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他的恒心、责任感和勇气,他在六十岁之前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即为了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注重战略维权。我相信,他的努力不会白费,人生价值便在其中:向着人生巅峰的飞跃——成熟而大彻大悟,从他觉、自觉走向了觉他的境界,他是推动公民社会建设的一位公民,用公民行动证明,关心公众利益,人人有责。

霍岱珊电子邮件:hhwsw001@126.com
霍岱珊博客http://www.hhwsw.blog.sohu.com/

淮河卫士民间组织简介:2003年,河南沈丘县人霍岱珊发起成立了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这一组织宗旨是用民间力量干预污染,参与治淮。目前,注册志愿者已达2000人,分布在淮河流域27万平方公里内。从2003年开始,霍岱珊精选自己拍摄的淮河生态图片120多幅,制作成105块展板,以"淮河家园的呼唤"为主题,先后在北京、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知名高校和沿淮城市进行了近百次展出,同时举办演讲等活动,参与受众超过100万人次。

有关霍岱珊拍摄的触目惊心的照片详见网址:http://www.observechina.net

霍岱珊·绿眼看淮河 博客文章选登

日志 2009-07-04 | 开会,第十八个

霍岱珊
http://hhwsw.blog.sohu.com/119935568.html

今天一大早,在亲戚、朋友、父老乡亲的簇拥下把他送走了,大伙儿给他埋了一个坟——就在这一刻,这堆黄土是世界上最新的坟;同时,躺在这坟里的主儿,也是近几年我家亲戚中第十八个以癌症患者的身份走完人生历程的人。他名叫"开会",55岁,患肝癌四年,最终,癌细胞在其周身扩散,他带着诸多的遗憾、困惑与无奈,在农历五月初九这一天撒手西去······

开会家住河南省沈丘县石槽集,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豫东汉子了,若是站在人群中,你根本就找不到他,除了相貌普通之外,其矮矮的个子就是他的特征了。不过这并不是坏事,随着一个笑星在全国的走红,我们觉得他与这位笑星在外貌上格外相像,于是,亲戚们干脆称呼他"咱家的笑星"。

其实,开会并没有那位笑星走运。尽管他是一个知足的人,脸上经常挂着笑容。

"开会"这名字有来历。

1967年一个寒冷的冬日,生产队开会,队长说有一个13岁的孩子要饭来到咱这里,大冷的天别冻坏了孩子,要是谁家愿意就把他领回去,当成自己的孩子养。于是,这孩子就成为了我亲戚家的孩子,因为是开会说的事儿,就给他取名叫"开会"。从此,他既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也是这个村子的一员。

开会是一个忠厚的人,几十年了,完全融入这个家,成年后操持家里的一切,从未有过"寻亲"的念头,"生身没有养身重"是他始终如一的信条。

开会对这个家庭所有的亲戚都很亲热,孝敬父母更是令人敬佩。他的养父72岁那年得了"肠梗阻"。很多人都提醒他赶快给老人准备后事吧,即便是在县医院里医生也是提醒老人的儿女们"治疗的意义不大"。但是,开会全然不顾这些,仍然急急忙忙把养父往县医院里送。也许是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也许是一路颠簸创造了奇迹,老人的肠道竟然蠕动起来,就这样没做手术,老人的"肠梗阻"好了!

踏实能干,吃苦耐劳是这位普通人的又一特点。别看他小小的个子,干起活来从不落人后。他不仅孝顺二老,还供养两个孩子读书,之后又为孩子操持婚事,样样事办得都无可挑剔。

农闲时,我看到他起早贪黑地到县城里推三轮车来挣钱养家。在"乱收费"的年月里,我看到他的三轮车上挂了五、六块牌子,这意味着有五、六家部门管着他,就问他"怎么样,能挣到钱吗?",他嘿嘿一笑"能挣个十来文吧,比闲着强。"

四年前,他病了一场,在县医院诊断出他患了肝癌,没有人告诉他真相,给他做了"介入"治疗,待身体稍微有了些力量,他就闲不住了——与村里人一起到天津某建筑工地打工。这期间亲戚们都为他的身体担心,他却一如既往地脸上堆积着笑容——也许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病。

开会家的门前有一条灌溉渠,那水是从沙颍河来的,河水污染了,村里的饮用水就变味了。亲戚们都嫌开会家的水不好喝,有时候到他家走亲戚就干脆自己带着瓶装水去。我也曾傻呵呵地想,把我们试验成功的"生物净水装置"也给他家建一座,他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就在村里给大家生产干净的饮用水,说不定他的病因此还会好起来哩。

今年麦收前,他病倒在工地上,吃药无效,他无奈地回到村里——怀里揣着刚刚结算的工资。回来不久住进了县医院,吃药、打针都不见效,他悄悄地问医生"我得的什么病呀",医生回答他"拉肚子嘛!""我拉肚子为啥这样难治呀"!

开会打工挣的钱花完了,可病却一直没有治好······
链接URL: 河南淮河卫士霍岱珊博客

--~--~---------~--~----~------------~-------~--~----~


★★北京益仁平中心http://www.yirenping.org★★公益法律人http://www.gyflr.org
★★北京忆通律师事务所(李劲松律师,李苏滨律师)http://www.bj580.com
★★伯阳法律援助网(常伯阳律师)http://www.by148.com
★★中国人权维基 Chinese Human Rights Wiki http://www.changkun.org/wiki

★★《权利》电子邮件网络非常鼓励具有行动力的文章供大家分享和引起支持!

1,所有帖子没有注明"不可转载"的,一律可以转载;转发本邮件成员文章,请注明"转自《权利》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Rights"。
2,《权利》公共发言,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Rights@googlegroups.com
3,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Rights-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4,群发邮件,慎重发言,文明用语,切忌只言片语不明不确!
5,备份查询:http://chinarights2.blogspot.com
6,联系:gongchangbeijing@gmail.com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