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0日星期三

【权利:3059】 小文两篇

 
 
海藻的两种性爱关系:伙伴和依附
   
                ―――看电视剧《蜗居》
 

                                                                      茉莉
 
 

    在成为职业二奶之前,海藻曾一度在两个男人之间周旋。尽管电视剧《蜗居》有台词评价这个女孩的身材:"前平后板",意思是她并不很漂亮,平凡如海中的藻类,但两个男人――从事IT业的男生小贝和政府官员宋思明,都钟情于这个青涩秀气的女孩。因此,海藻的双重性爱关系及其后来的选择,就成了《蜗居》在房价和腐败之外的另一个热门话题。
 
   福柯曾从社会权力的角度思考性关系。他认为,权力如毛丝血管般浸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性欲也无法摆脱权力的笼罩。在该剧中,海藻离开小贝投奔宋思明的过程,展示了当今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男女关系从伙伴型到依附型的变异。饰演海藻的女演员李念在接受采访时,诚实地表示:如果让她选择,她也会选择宋思明。这就意味着,依附型的性爱关系已经被更多的中国白领丽人所接受。
 
 
 
  ◎ 雨中情愫:小贝式伙伴型性爱
 
 
   小贝与海藻的情愫萌生于雨中。那一天,郭海藻上班途中遇雨,小贝举着伞走上去为她遮雨。后来二人相爱同居。因为想要攒钱买房,这对未婚小两口过日子省吃俭用,海藻只穿便宜的衣服,望着冰淇淋咽口水舍不得买,小贝只能买一块钱的芦苇花送她做礼物。
 
  那却是一段伙伴型爱情的美好记忆。虽然小贝无权无势无钱,但他是都市优秀男孩的典型。他有上进心,有开朗幽默的性格,对女朋友温柔体贴,呵护有加。观众大概都忘不了小贝对海藻的深情呼唤:"亲爱的小猪猪,我们去行兼走吧!"
 
   然而,在伊甸园里过快乐日子的男女,终究经不起蛇的引诱。因为姐姐海萍的丈夫为买房的首付款借了高利贷,心急的海藻找小贝借钱,小贝却以"救急不救穷"为理由,表示只能拿出2万元。海藻找在公司应酬中结识的市长秘书宋思明,很容易就借到了六万元钱。从此,海藻陷入了那位中年男人编织的情网中。
 
   又是一个雨天,海藻和宋思明在别墅里偷情。小贝冒着大雨跟踪他们,发现真相后如同五雷轰顶。但小贝拿毛巾堵着自己的嘴,哭着对海藻说"我已经爱你爱到了骨头里了。"而后,小贝几次发出撕肝裂肺的大吼,在年轻一代男性观众眼里,那是性资源被权贵阶层掠夺的奇耻大辱。为此有人在网上发出绝望的呼吁:"这是什么世道?请大叔把年轻女人还给我们年轻男人!" 
 
 电视剧的结尾是:宋思明东窗事发,遭车祸死去,海藻的腹中胎儿被宋太太踢至流产,子宫也被拿掉了。面色惨白的海藻被姐姐拉到外面散心,此时天上又下起雨来,令海藻忆起初次遇见小贝的绵绵雨景。那一切仿佛是远古时代纯洁无瑕的"失乐园",已经不再复返。
 
 

 ◎ 弓箭、权力及二奶依附的本质
 

 即使是不道德的爱情,也有它真实动人之处。《蜗居》中的贪官宋思明,就是一个少见的大情种。他成熟睿智、温文尔雅,出手阔绰,对海藻的爱也充满了浪漫情调,例如买梦游娃娃送海藻表达心意。身为市长秘书的宋思明几乎无所不能,不但能拿出大把票子,还能帮海藻姐妹解决工作问题,并把海萍丈夫苏淳从监狱里拯救出来。在获知自己大祸临头时,宋思明也先给海藻及胎儿留下生活费五百万元,并安排好他们的出国事宜,可谓有情有义。
 
 宋思明对海藻的爱情并不鄙俗,并不仅仅是贪官对年轻女性肉体的贪恋。人生有一种空虚,要靠浪漫之爱来填补。瘦削的海藻看上去楚楚可怜,有一种弱不禁风的气质,有点像宋思明大学时代早夭的恋人,令宋思明忍不住要抚慰她,保护她。成熟男人的温情及性爱经验,令海藻感到很刺激。
 
 于是,《蜗居》的观众尤其是一些女性观众,就像吃了迷魂药一般,成了二奶爱情的支持者。一时间,很多女网友表达对这个"坏男人"的倾慕,一些年轻女孩迫切希望遇上宋思明式的男人,即使是"当小三也值了"。很少有人认识到,在这场有情有义的甜蜜爱情背后,是权力运作、男性的征服和女性的依附。
 
 从男性统治的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性爱象征,是一位手持弓箭的男神。这意味着,在历史悠久的"两性之争"中,男人是主动出击的一方,并且是公认的胜利者。中国儒家传统规范中的"夫为妻纲",小妾即当今的二奶,完全是人身依附型的。
 
 那么,宋思明征服海藻的弓箭是什么呢?除了个人魅力之外,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他能化解各种难题的巨大神通。这种神通来自何方?――来自共产党给予他的职权。共产党高干市长的秘书,往往拥有一种隐形权力。宋思明就利用那份权力侵占公共利益,牟取巨大私利。因此海藻购物后说:"花的大爷您的银子,一点也不心疼。"宋思明本人更不心疼金钱,他只用金钱点燃两人的爱情。
 
 在被金钱点燃的爱情中,女性的处境又如何呢?海藻过上了舒适的生活,名车豪宅,应有尽有。但不管生活的外表多么华丽,其中的本质是依附性的。如同进了金丝笼的小鸟,二奶海藻不再需要工作,她只需给宋思明提供一个婚姻之外的温柔乡,提供肉体的奉献,并准备为他生儿育女。房子里装饰着高雅的意大利家具,海藻却体会到难言的寂寞,失去社会性和独立性的她,只有无休止地等待,等待宋思明在应付官场与家中老婆孩子之余,偶尔来爱巢与她偷欢。
 
 

 ◎ 女人的美丽在于生活意义的创造
 

  女性主义认为,男权社会中一个不成文的成功标志,是对女人的拥有。当今中国官场,二奶的存在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自称是男女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封建时代依附型两性关系肆无忌惮地卷土重来,标志着中国道德沦丧时代已经成型。
 
  那么,是什么诱使大批女性舍弃与男性平等的伙伴型关系,成为丧失独立尊严的二奶呢?《蜗居》观众的解释是,畸形的高房价击碎了年轻一代女性的理想,侵蚀了她们的精神,使她们屈服于物质需要,被迫改变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那么,房价为什么会高不可攀呢?《蜗居》一剧清楚地描绘了官商勾结、哄抬房价的真相。该剧中有两位深具人生阅历的老太太,一位是遭暴力拆迁致死的李老太,她曾对宋思明辛辣地讥刺说:"只有公务员出门才不带钱包。"另一位是海藻的母亲――一位退休教师,她气愤地对女儿说:"他(指宋思明)给你的那点方便,本来就属于你的。"只言片语,深刻地揭露了当今官府对平民的无情掠夺。
 
  笔者曾向多位瑞典女友询问:在男女关系中,是否会考虑金钱和房子的因素?得到的回答一律是否定的。当然西方也有在爱情上搞"唯物主义"的女人,只是笔者没有碰到而已,但甘为金钱做二奶的人,在西方确实是很难见到。从总体上看,西方女性的独立意识已经深入骨髓,民主社会里有各项制度保障男女平等。女人的美丽在于对自己生活意义的创造,只有独立而自尊的女人,才会有高贵、平等和快乐的两性关系。
 
--------------
原载《开放》杂志2010年2月号
 
 
 公共知识分子的光荣与陷阱
 
  
                                                         茉莉
 

  "公共知识分子"似乎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名词。12月17日,北京的一个民间书友会――政右经左工作室评选出"2009年度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准备在北京清华园宾馆举办发布会,遭到国安人员干扰,发布会被迫取消。在那个令当局神经过敏的入选名单中,大部分是国内知识分子,也有郭罗基、胡平和茉莉等少数海外流亡者。 
 
  这种评选并不是中国人所独创,早在2005年,英国《前景》杂志会同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进行了一次网络调查,评选出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那么,公共知识分子到底是一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为中共当局所不容?和西方公共知识分子相比,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境遇有何不同?他们关注社会的独特角度是什么?他们应该避免什么样的陷阱?
 
 

   ◎ 文章天下公器,不是体制私器
 
 

  所谓"公共",即天下公器共有之。知识分子无权无势,拥有的只是言论和写作。和一般知识分子不同的是,公共知识分子的言论和写作必须是面向公众,从公共立场和利益出发涉及公共问题,从而维系民主自由和平等公正等普世价值。
 
  而这种"公共"性,正是搞家天下的专制体制所忌讳的。专制者为维护其私利,总是滥用权力进行新闻检查,扼杀不同观点,搞舆论导向。因此,立足于公共立场、言说公共事务的知识分子,就成了必须防范和打压的对象。前不久,北京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萧瀚被暂停教职,校方的理由就是"介入公共事务太深"。
 
  自古以来,中国士人就有"文章为天下之公器"的精神。"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最高境界。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一直没有出现成型的公民社会,因此,具有自由独立精神的公共知识分子在历史上寥若晨星,直到当代才开始成群涌现。
 
  在西方,公共知识分子被认为是"生活在思想的光亮之处"的人。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最早的先驱,他在雅典的广场上与人辩论,最后成为一只"殉道的牛虻"。而在当代西方,阿伦特可以说是最优秀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她是一位与日常公共生活保持接触的社会批评家,主张公共知识分子的反抗政治。在公众领域中坚持人的自由、尊严和普世价值,这是公共知识分子的光荣所在。
 
 

   ◎ 中国公共知识分子日益活跃的原因
 

  前些年,美国法律经济学家波斯纳出版过一本书,题目是《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他认为,美国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影响及贡献日渐衰落,原因在于现代大学的学科制度高度专门化,使学者的知识逐渐走向狭窄和极端,因此脱离社会生活。其他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民主国家的人民拥有充分的自由,公众利益表达的途径畅通,作为民众代言人的公共知识分子,因此不是那么特别被人需要。
 
  而中国目前正是公共知识分子相当活跃的时期。政右经左工作室评选"xxxx年度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的活动,已经连续进行了五年,评选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为什么当今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日益活跃,层出不穷?
 
  首先,中国具备了产生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土壤。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是公共知识分子崭露头角的兴盛时期,但在六四镇压之后一度万马齐喑,不少人黯然退回书斋。今天,虽然中国仍然是政治专制的国家,但经济上的开放和全球化的趋势,出现了公民社会的雏形。市场经济和新闻媒体的发达,给独立知识分子提供了生存和发言的空间,网络给各种观点提供了论坛。尽管中共没有改变其控制舆论、垄断大众传媒的做法,但关注公共事物的知识分子仍能冲破种种限制,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次,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需要更多的公共知识分子。在健全的民主国家里,有各党派的职业政治家表达不同的利益诉求,对执政党进行监督。但在专制国家里,如果知识分子都沉默不说话,就只有执政党一家之言,社会舆论就只能任由当局操控。因此,当今公共知识分子的言说,是和专制权力抗争的一种方式。他们针对广大公众关注的问题,对重大事件发表意见,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政府决策,并为公众争取公共的政治空间。
 
  
 
   ◎ 知识分子关注社会的独特角度
 

  关注社会可以有各种角度,但知识分子的角度有其独特之处,即不能诉诸于任何权威,而是在介入公共议题时,以开放和平等的态度展开说理,从而使社会关注具有思想和学术价值。和普通公民一样,公共知识分子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只不过他们的承担更有主动性,他们的言说更富于知识性和批判性。
 
  现居美国的著名华人历史学家余英时,便是优秀公共知识分子的典型。余英时在研究历史文化时,也承担参与政治的职责。当年台湾发生美丽岛事件,余英时就投书《纽约时报》,替党外仗义直言。对台湾和中国的民主化、价值及文化取向、两岸动向等问题,余英时都撰文评论。由于专业背景的缘故,他的社会关注里充满了历史认知的深度。
 
  哈贝马斯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时,凭借的是深厚的哲学功底。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哈贝马斯支持北约轰炸南联盟,他的文章《兽性与人性--处于法律与道德临界点上的战争》,不是从经验材料或感性情绪的层面去支持战争,而是把科索沃战争提高到政治哲学的高度。
 
  对于我辈缺乏专业背景的人,要努力扮演公共知识分子这一角色,就只有抱着谦虚的态度求学求知,重视自身的素质和精神建设,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去传播常识,对公共事物进行鞭辟近里的判断和分析。
 

   ◎ 现实局限和自身面临的陷阱
 

  当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从道义、法理、生活常识的角度去审视社会,对其缺陷提出批评和建议时,他们自己也面对着现实的局限以及种种陷阱。西方的公共知识分子不必和政府保持一致,他们和政府唱反调而不须付出代价,但中国知识分子却受到来自政权的压力,如果他们在言说时不自我设限,就有被打破饭碗、被监禁或被逼流亡的可能。
 
  现实的严峻使不少人屈从于政权,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同时,商业化大潮也考验知识分子,当他们落入受邀出席、出名拿钱的陷阱时,其公共性就很值得忧虑了。一些知识分子的言论中隐藏着商业动机和市场逻辑,这就令他们的知识产品很快失去信用。
 
  台湾的李敖是一个值得知识分子警惕的例子。在威权时代,李敖曾是一个勇敢的反抗型公共知识分子,但到了台湾民主时期,他却变成了媚俗政治的一个象征。法国哲学家福柯指出:"某些特定的人对民主制度颇具危害性。"他列举的就是李敖这种文人的特点:"嘴如泉涌,傲慢,厚颜无耻,虚张声势"。这些年,李敖堕落到为中共镇压六四辩护的地步,主要是因为他陷入了丑陋的大中国民族主义陷阱。
 
  如前所述,中国需要更多有社会良知的正直的公共知识分子。鲍勃・肯尼迪曾说:"一个人每次为一个理念而挺身而出,或为改进他人生活而努力,或向不公出击,他传递出的希望仅产生很小的波纹,而千百万不同能量产生的波纹互相交叉,就能汇聚成洪流,并可冲垮阻挡我们的最坚实的�。"
 
----------------
原载《争鸣》杂志2010年2月号
 
 

没有评论: